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反思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作为教师及时写好教学反思可以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以下是职场好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露珠教学反思6篇,供大家参考。
露珠教学反思篇1
?小露珠》是一篇优美的童话,它写了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赞扬了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
这节课,我又上了三遍,前两遍都是在自己的班级试上,不过两次的教案除了开头与结尾相似,中间的内容都是截然不同的。
为了上好一堂专家指导课,真的有点“心力交瘁”,不过在同事们的指导和帮助下,还是很幸福地完成了这项任务。
起初我是模仿网上的教案,稍作修改就开始试上了,因经验不足和自身能力有限,整堂课的速度很快,不到20分钟,全上完了,学生说的和做的时间非常少,整堂课几乎是我在讲,忽略了学生探究合作部分,把教师主导发挥得“淋漓尽致”,虽然课堂中也有很多练习,但与“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脱节,整堂课就是为了训练而训练,活像一节练习课。因此总结:我驾驭不了这样的课型。于是我开始了第二次的尝试。
课的开头还是以小露珠形成的视频出现,并用引背及齐读的方式巩固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接着抓住小动物们对小露珠的喜欢开始2—5自然段的体悟。我想抓住小动物们的动作词训练学生学会抓事物的特点去写作,但这样设计完再回到小动物们喜欢小露珠的内容上,显得比较牵强,所以在第三次的教案上,我们用“小动物们都被小露珠吸引过来了,你们看,他们是怎么过来的呀?”引出小动物们的动作,在此,我还配以flash,生动地展示了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是如何来到小露珠身边的。第二堂课上,我的评价语几乎没有,都是以“对!”“请坐!”“好!”来结束学生的回答。而且因自己对教案的不熟,导致上课环节脱节、遗漏。本堂课时间依旧剩余太多。
第三次是在专家指导课上上的。在抓2—5自然段的内容时,我花了过多的时间去读和背,其实我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就熟记这部分的内容,因为本文是需要背诵的.,但用了过多的时间,使得内容枯燥而反复。第六自然段我抓了“光彩熠熠”、“装点”等词句,让学生感受到小露珠自身美,也把美奉献给别人,并进行了一组说话练习,也是为了让学生以植物的角色表达对小露珠的赞美与喜爱。但此环节,我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中途打断了学生的说话练习。板书中“奉献”一词显得比较突兀,还需仔细琢磨下板书的内容及排版。
课后有一个以“越来越”说话的题目,本想放在课文最后一段训练的,但为了渲染小露珠快要消失了的气氛,所以我只把它放在了课后作业里。但“越来越”的用法有两种,应该先讲解、示范及训练,学生才能更好地完成这样的作业。
本堂课进步的地方——我使用的评价语多样化了,自我感觉比较自然,但不足的地方还是很多很多。在评课的过程中也已记录各位老师提出的宝贵意见,希望通过努力,能把课上好!
露珠教学反思篇2
今天上午第一节课,我在本班上了一节组级课,内容是三上的第15课《小露珠》的第一课时。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
1.学习本课生字词,扫除生字词朗诵书写的易错点。
2.学习课文1~5自然段,通过比较三个动物赞美小露珠的语句,体会小露珠的美丽可爱。
虽说是课前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但由于经验不足等种种原因,整节课上下来,暴露出来的问题依然有许多。特别是经过评课,听了其他老师的宝贵意见,我总结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课堂的.节奏把握方面,前面的教学较松,后面的教学较紧,在生字词的学习等方面耗时略多,导致后面的课文朗读得不充分。
其次,个别问题设计得欠缺考虑,特别是在欣赏完视频朗读后,我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个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过难了,当时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我其实考虑到了这一点,但是由于实在没想到在欣赏视频时应提出一个什么要求,所以就把这个问题放上去了。后来想想,其实只要让学生边欣赏边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就可以了。再有,我的课堂经验还是不足,当时,下课铃响了,我以为不可以拖堂,所以便草草地下课了,事实上,我应该总结一下,然后把作业投影出来,这样即使拖了几分钟,效果却也比这样戛然而止要好一些。
通过这次的备课、上课以及评课,我又学到了不少知识,发现了许多自身的不足,我会继续努力,争取不断改进,不断提升。
露珠教学反思篇3
?小露珠》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深受同学们的喜爱。这是一教师上这堂课中的三个教学片段,从这些片段中,可明显看出该教师十分重视口语交际的训练。首先,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说话情境,激发学生自主交流的欲望。课文中的人物,都是以童话的形式出现,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如片段2中,当老师刚说完假如你是金黄的`向日葵或是碧绿的白杨树,你会怎样感谢小露珠呢?有些同学就已经迫不和待地举手了。再如片段1中,进行小动物与小露珠的对话,每一组同桌说得都是那么投入,有的甚至加进了扮演。
正是在这样一个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生才会滔滔不绝,出现“老师,我,我!”的局面。其次,增强说话的弹性,让学生在互动中得到口语交际能力的锻炼。看得出,该教师是精心设计了这一系列的说话环节,且每一个对话都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
如片段1中的对话训练,同桌选择自身喜欢的小动物,根据所选的动物,对方说出相对应的赞美的话。什么“披着绿衣裳的小青蛙”“威武的小蟋蟀”“五彩缤纷的小蝴蝶”等等。同时,若把这三次说话进行比较,不难看出说话形式是从易到难。
片段1较普遍,提示语在前;
片段2稍有难度,提示语在后。
片段3更难一些,要求学生加上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等。这样,也教给学生一种写作方法,可谓是一举两得。最后,以情感为纽带,牵动学生心灵。
片段3是本课的高潮,大家说着各种感人的话,想留住这是一堂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语文课,相信会在小露珠。此时,师生达到一种共鸣,大家都陶醉在难舍难分中,期待着内、外都美的小露珠明天的到来。在优美的朗读中,给全文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同学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露珠教学反思篇4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小露珠》一课巧妙地运用了童话所具有的特征——奇特的幻想,采用了拟人化的写作方法,写了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赞扬了小露珠的美丽、可爱以及大自然的和谐、融洽。
全文共七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先交代小露珠形成的时间,再写小露珠形成的地点,最后写小露珠在形成时是怎样变化的。第2至5自然段写小露珠受到小动物们的喜欢。小动物们见到小露珠纷纷和她打招呼,并且赞美她“像钻石那么闪亮”“像水晶那么透明”“像珍珠那么圆润”,这也正是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的原因。第6自然段写小露珠装点了花草树木。小露珠不仅本身很美,而且还会用自己的美来装点别人,让植物们显得更精神更美丽。第7自然段写小露珠消失的过程,植物与她依依惜别。
在教学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小动物都喜欢小露珠时,先让孩子们自读课文,找出小动物喜欢小露珠的原因,同学们都能很快找到,我相机板书“像钻石那么闪亮”“像水晶那么透明”“像珍珠那么圆润”。接着指导学生感情诵读,学生能够抓住重点词语重读,我还提醒学生看图,抓住小动物的特点朗读。
然后让学生扮演小动物,我扮演小露珠,进行说话练习,拓展思路。“假如你变成了一只小动物,你想变成什么?你会怎样和小露珠打招呼呢?”学生很喜欢这种形式,部分学生说得很好,任倚影说“你早哇,像花朵一样美丽的小露珠,我是小蝴蝶。”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讲的是植物喜欢小露珠的原因。通过自读,同学们很快就找到“让植物们显得更加精神”“让植物更加生机勃勃”,部分学生还说出了“小露珠让植物们更加美丽动人”。接着我问:“小露珠让植物们更加生机勃勃,植物们会怎么感谢小露珠呢?”学生说“谢谢你小露珠,让我这么美丽”“谢谢小露珠,让我这么精神”……
第四部分(第7自然)写小露珠消失的过程,植物与她依依惜别。首先让学生自己读,然后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学生们说得真好,“我读懂了植物们喜欢小露珠,关心小露珠”。在讲到植物们“都想把小露珠留住时”,我问为什么, “小露珠把植物们装点得格外精神,植物们舍不得小露珠。”…….
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了小露珠的美丽可爱,植物与小露珠之间的相互关心。
虽有一些让人欣喜的地方,但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引导学生深入感悟,很遗憾。
露珠教学反思篇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能在仅仅局限于教师教、学生学这一传统框架之中。相反,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另外,还要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联系实际,加深学生的理解。
?小露珠》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文章通过让学生品味优美的语言,感悟小露珠无私奉献的精深。因此,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多朗读,比如: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齐读课文等,促使学生能够领悟本课语言的美,达到以读代讲的.目的。
在处理本课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时,当孩子们读完后让孩子们说说读懂了什么?孩子们都能读出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接着,我提出问题:小动物们为什么喜欢小露珠呢?让孩子们通过抓住关键词来解答此题。孩子们轻而易举的回答出“闪亮”、“透明”、“圆润”,从而让学生明白:小动物们喜欢小露珠是因为其美丽的外表。另外,有孩子发现小动物们在与小露珠打招呼时用了三个不同的词“蹦”、“爬”、“落”。对于课堂生成的问题,要及时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用词的精确,符合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最后,锻炼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想象力,让孩子们进行仿句练习,思考还有那些小动物与小露珠打招呼。然后出示动物头饰,让孩子们化身为一个个可爱的小动物,让他们尝试着与小露珠打招呼。当我出示动物头饰时,可以说给孩子们一个个大大的惊喜,让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高涨,每个孩子都很乐于参与其中。
接下来,我又提出了问题:小露珠来到花草树木中间,又给它们带来哪些变化呢?让孩子们带着这一问题自由朗读第六、七自然段。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我又出示了相关图片,让孩子们欣赏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鲜花嫩草等在小露珠的衬托下变得格外美丽。而小露珠渐渐地变成了水蒸气,消失在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里。因此,让孩子们再次通过朗读,来感受小露珠的无私奉献精神。
由此可见,只有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同时结合生活实际,才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其乐于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露珠教学反思篇6
课上完了,成功与失败现在已不再重要了,而从中的所得与所失是值得我去思考的。通过这次的教学,我看到了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不足,也看到了自己与语文课改的距离,下面简谈我的'两点感受:
一、让“自主”的理念更好地在课堂中落实
“自主”已成为课改以来我们常用的一词,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自主,在学生学习方式上追求自主。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这一理念,已是我们很多老师长久以来思索探究的事。我这次执教的《小露珠》一课,自主的理念就未体现到位,执教时,我顺着文本思路走,没有让学生在自主阅读提问,自主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对于这种童话型的课还应更注重情景的创设,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以少而精的,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二、让朗读在指导中进步
朗读指导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如何有效地进行朗读,是学生能否读好书的关键,在教本课时,我采用了引读、领读、自读等方式,可最后学生读书效果却没有明显好转。在评课时,几位老师指出,朗读要做到三步:一是读要有目的,二读要有指导,三读要有进步。对于一句话的朗读,要达到读好的目的,主要要指出读好哪些词,重点训练词的朗读。在学生朗读的同时还要给出可行的评价,在指导中进步,在进步中达到目的。
露珠教学反思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