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大班数学教案最新5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为了实现个性化教育,我们在写教案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认真写好教案可以使课堂时间的利用率最大化,下面是职场好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4大班数学教案最新5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4大班数学教案最新5篇

2024大班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探索鞋底的花纹中感知摩擦力及作用,了解不同功能的鞋鞋底花纹的不同。

2、对探索活动感兴趣,发现摩擦力就在我们身边。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在探索鞋底的花纹中感知摩擦力及作用。

活动难点:了解不同功能的鞋鞋底花纹的不同。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事先带一双丝袜和一双鞋底有花纹的鞋子。

2、拖鞋、运动鞋、凉鞋、皮鞋等各种不同鞋底花纹的鞋子。

3、《健康歌》音乐。课件:汽车、鼠标、篮球、纸杯

4、记录表格一张

活动过程:

一、初步体验,引起猜想

师:你们有没有尝试过一只脚穿着鞋子和一只脚穿着袜子跳舞呢?我们一起来跳一跳好不好?

体验尝试:一只脚滑,一只脚不滑。

播放《健康歌》,请幼儿一只脚穿丝袜,一只脚穿鞋子,做旋转和各种动作,你们感觉两只脚着地有什么不一样?

二、对比体验,发现秘密

1、对比体验:(两只脚都不滑了)

请小朋友两只脚都穿鞋子再次跳舞,会有什么感觉?(不滑了)

2、观察发现:鞋底的秘密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鞋子,发现鞋底的秘密:花纹

师: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鞋底的花纹是什么样的?

师:为什么有了花纹就不会滑了呢?

3、教师小结:原来,鞋底的花纹会增加鞋子和地面的摩擦力,我们走在路上就不容易摔跤,不容易滑倒了。

三、分组观察,探索花纹出示不同的鞋子,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鞋子,我们分别来观察一下他们的鞋底花纹,他们之间又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1、分成三小组,分别探索

(1)运动鞋和凉鞋

(2)运动鞋和拖鞋

(3)运动鞋和皮鞋

2、师幼共同讨论,教师根据幼儿所说的进行图示记录

3、教师小结:根据上面的表格,我们发现,原来,运动鞋的鞋底花纹比较深、布满了整个鞋底,所以我们在跑步、爬山的时候就不易摔倒。而凉鞋、皮鞋和拖鞋它们的鞋底花纹要比运动鞋的鞋底花纹浅,而且花纹只是分布在局部,这些鞋就只适合我们走走路,不宜做剧烈的运动。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播放课件(一些有花纹的东西)

(1)、为什么汽车的轮子会有花纹呢?它有什么用?

(2)、为什么篮球上会有这么多的花纹呢?它有什么用?

(3)、为什么这个纸杯上有小花一样的花纹呢?它有什么用?

2、我们生活中还有更多花纹的东西,请你们回去找一找,把你的发现告诉老师。

活动反思:

让孩子主动去学习,去探索,比老师一味的去教要有效果。在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己观察发现鞋底的秘密,比我直接讲述效果要好很多。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学习,成长。

2024大班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在二等分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爱妈妈和长辈的情感。初步尝试把图形或物体等分成两份,知道部分小于原来的那一份,原来的那一份大于部分。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背景图、几何图形纸4张、剪刀浆糊、巧克力糕、糖、巧克力、笔、抹布。

活动过程:

老师讲述小朋友很喜欢自己的妈妈,妈妈也有自己的妈妈,妈妈的妈妈叫什么?爸爸也有自己的妈妈,爸爸的妈妈叫什么?爸爸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辛辛苦苦把自己的孩子养大。熊妈妈有两张圆形纸,两张圆形纸一样大。她拿一张给两只小熊,要小熊把圆形纸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一份给奶奶,一分给外婆。小朋友猜一猜,两只小熊用什么办法分这张纸?

幼儿讲述讲解:小熊把纸对折后打开,中间有一根折线,沿着折线剪成两分,再放在一起比一比,两份是不是一样大?再拿其中的一份和原来的一份比,分出来的一份比原来的小。熊妈妈还有四张漂亮的纸片,熊妈妈请小熊把每张纸片都分成一样大小的两分,一份送给奶奶,一份送给外婆。请幼儿示范剪好后粘贴在背景图上。小朋友想不想帮小熊一个忙。

幼儿操作老师指导,动作快的幼儿在形上加根线再等分。熊妈妈又拿出小螃蟹的画,小螃蟹画了什么形?

幼儿说一说熊妈妈请小熊用看一看加一根线的办法,把图形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熊妈妈有四粒糖,四粒糖怎么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熊妈妈有八粒巧克力,八粒巧克力怎么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熊妈妈有一块巧克力,一块巧克力怎么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

幼儿讲述老师按照其中的一种方法切糕。熊妈妈把两块巧克力糕给小熊吃,两只小熊一起说,问小熊说什么?送给奶奶外婆吃。

2024大班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观察点与线构成的空间关系,并能找出同样位置的构成。

2、认识点阵式的空间对应。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重点:

能根据图示找出相应的位置。并真确的标示出来。

难点:

通过操作掌握正确的空间对应。

教学准备:

带有圆点的操作卡每人一张。数块每人一个。

幼儿操作用书及水彩笔每人一套。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复习数数1—20。

2出示坐标图,引导幼儿观察并了解横列与数列的数序关系。

以小旗为起点,引导幼儿说一说从小旗向右数,每一个点分别代表第几?

以小旗为起点,引导幼儿说一说从小旗向上数每一个点分别代表第几?

(小旗的位置,由老师自由来定)

二、基本部分:

1、游戏:玩具t;蹦蹦跳>幼儿每人一张带有规则圆点的卡片,每人一个数块。

师:,老师的小数块跳到哪里,小朋友也跳到和老师一样的格子里。

提问:你的数块放到了第几行的第几格?

2、游戏:t;模仿秀>:电脑课件制作的圆点图卡。

图卡上有图案造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能在自己的图卡纸上按照图卡上的造型连出来。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帮助个别幼儿建立数列的关系。

4、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35页,引导幼儿根据左图中圆点的位置,找出右图中相应的位置,进行标示和连接。

教师提问:画面上出现的是什么图形?"图形左边最上面的一点是落在第几排?第几个点的位置上?其他的顶点呢?是落在第几排?第几个点的位置上?

5、教师引导幼儿利用这种方式找到正确的顶点并利用色笔先在顶点上点颜色、做记号、再画线将图案完成。

6、完成后教师引导幼儿自行比较,看看完成的图形是否和左边的图形完全符合。

三、结束部分:

教师讲评幼儿操作情况。收拾操作材料。

活动反思:

一、本节课成功之处

1、充分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

本节课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以谈话形式进入情境教学,引导幼儿开展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动有趣的活动,培养学前儿童主动参与教学的能力,同时把“你的火车几点开”的活动展示在孩子面前,孩子们喜形于色,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参加,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要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为幼儿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幼儿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样的课堂也才生动又味。从孩子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欢这样的课堂。为此我在课一开始就设计了“兔妈妈的水果蔬菜成熟了,小兔子请我们去帮它把这些水果蔬菜送到两个饭店,你如何分”这样一个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情景,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3、以活动为动力,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儿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幼儿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让孩子上黑板把8个图贴分成两份,孩子逐个上黑板分,找一找一共有几种分法。通过自主操作,使幼儿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不足之处

1、在“说一说”这一环节上,教师要重视关注全体儿童,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要让儿童自己发挥。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他们的还没有足够的自控能力,这就需要要教师的引导,从而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2024大班数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生活中许多物体呈格子状,感知格子的特征。

2.体验玩格子的乐趣。

3.促进数学空间能力和快速应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1.课件、多媒体设备。

2.人手一张正有8格和9格的格子图谱,人手6个棋子。

3.布置“寻找周围象格子形状的物体”之任务。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题,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呈格子形状。

1.看课件,猜一猜礼物(格子)。

师:今天天线宝宝给我们带来一件礼物,看看是什么呢?(放课件,至出现格子)

2.寻找和回忆生活中的格子师:你们平时有没有见过什么东西也是一格一格像格子形状的?(启发回忆在家里、幼儿园、马路上、野外等地方)

3.续看课件,了解生活周围有许多东西呈格子状。

二、感知8个格子的特征,和8个格子玩游戏。

1.那这个格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看看相同的小格有几个,横线有几条,竖线有几条呢?引导幼儿从上往下数横线,从左往右数竖线,并小结:原来8个格子由3条横线和5条竖线组成。

2.看课件中的一个棋子,说出位子。(在第几条横线、第几条竖线上)

3.我们已经可以快快地在格子上找到棋子的位置了,棋子要叫出很多朋友跟你们玩追棋子的游戏,请小朋友拿出棋子摆在你的格子上,看谁放得又快又好!

4.和8个格子玩追逐游戏,感知方位及空间,棋子由1个、2个、4个、6个递增。

三、感知9个格子的特征,和9个格子玩追逐游戏。

1.师:8个格子,6个棋子,一点儿都难不住你们,想不想挑战更难一点的格子?画面出示九格,问有几格,它是什么样,由几条横线、几条竖线组成的?

小结:九个格子是由4条横线、4条竖线组成的。

师:格子想跟你做游戏,他跳到哪儿?你就追到哪儿?谁的棋子放对了,就捉到了。

2.请幼儿翻到9格的格子图,玩追逐游戏,棋子由1个、2个、4个、6个递增方法同上,速度加快。

3.玩格子转转转、棋子跳跳跳的游戏。

规则:幼儿的格子不能转,等画面中的格子停下来后,重新移动棋子。

四、玩棋子捉迷藏的游戏。

1.出示魔棒,介绍游戏规则:现在格子上所有的棋子都躲藏起来了,老师说出棋子躲藏的位置,请幼儿用魔棒在对应的格子上点出来,如果点对了,会显示出笑脸,点错了,会出现警报。

2.幼儿玩棋子捉迷藏的游戏,复进行几次。

五、导入延伸活动:在12个格子上玩跳一跳的游戏。

1.画面出示12个格子,老师同时出示kv板,介绍规则:请6个小朋友来当棋子,电脑上调皮的棋子跳一跳,上来的6个小朋友快快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12个格子上站好。

2.邀请6个小朋友合作游戏一次。

3.提出游戏要求:要想玩好这个游戏,需要我们家仔细观察,共同合作,你我、我你。下课以后我们到操场上一块儿玩好吗?

2024大班数学教案篇5

一、大班科学活动:

学习4的组成

二、活动目标:

1.学习的组成,初步知道对一个数进行有顺序的分合。

2.初步学会归纳一个数分的组数与总数的关系。

三、活动准备:

数学课件《学习4的组成》房子图一幅。

幼儿材料:房子图、铅笔、4个花片、小杯子;幼儿人手一份练习:操作一填分合式、操作二涂爱心、操作三根据图片填分合式。

四、活动指导:

1、复习3的组成。通过游戏"拍手对数""举卡片对数"复习3的组成。

2、认识房子图。

(1)出示房子图,引导幼儿观察。

(2)请幼儿用摇花片的方式,边操作边记录4个花片分出的数量,看看有几种分法。

(3)幼儿摇花片,教师指导幼儿在房子图上记录。

(4),引导幼儿根据房子图上的记录共同归纳4的组成方法并理出有顺序的`分合式。

3、分组操作

(1)操作一:摇双面花,填写4的分合记录。

(2)操作二:用水彩笔填涂爱心,记录4的分合。

(3)操作三:根据图片实物特征,记录4的分合。

4、师生共同:4的不同分合方式,了解4的组数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5、游戏:找朋友。

幼儿根据老师指定的总数,找出和自己所挂卡片合起来是2或者3、4的朋友,并说出组成它的两个数。

2024大班数学教案最新5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故事教案大班教案推荐5篇

大班数学5教案及反思7篇

大班社会勇气教案5篇

大班捏泥人教案5篇

大班幼儿安全教案5篇

诗大班教案5篇

大班教师节教案5篇

大班小陀螺教案5篇

大班幼儿诗教案5篇

大班音乐教案优质5篇

2024大班数学教案最新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9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