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写详细的教案可以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教案需要具备逻辑性和系统性,以确保教学过程的连贯性,以下是职场好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社团活动的教案优秀8篇,供大家参考。
社团活动的教案篇1
地点:多媒体教室
培训内容:
口语交际
一、学习表达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及其回答:
二、学习询问别人居住在哪里,并能回答:
where are you live?
①对大地方进行回答: i live in (地点)
②对小地方进行回答: i live (地点).
三、学习询问别人来自于哪里,并回答:
①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
②where do you come from?
i come from
四、结合实践根据以前所学内容进行自编短剧进行交际。
社团活动的教案篇2
一. 活动目的
其体积小易于掌控且危险性小等因素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近年来,上级有关部门非常重视推动排球运动在中小学的发展,组织各级、各类排球比赛。为了积极响应号召,增强我校排球实力,也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兴趣业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凝聚力,提升学校的文明形象,在对外进行体育交流或比赛时展现我校风采。
二. 学生情况分析
主要以高年级(五、六年级)的学生为主,高年级的学生比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对感兴趣的事物可以做到较长时间的注意力仍然容易分散。参加活动的动机还是以直接兴趣为目标,喜欢的活动都愿意参加,特别是集体活动乐于表现自己的才能,展示自身的价值。因此,在以后的训练中要注意选择多种多样的训练内容,运用灵活多样的训练手段和方法,满足学生参与活动和学习的需要。
三.本学期的训练计划
1. 训练时间与地点
每周二下午15:30—17:00,篮球场或者体育馆
2.训练内容
(1)基本技术:对墙垫球、对墙传球、发球、扣球、传球等练习。
(2)身体素质训练:250米慢跑、高抬腿、小步跑加转身、后蹬跑、多级立定跳、单足跳、30米快跑、36米移动、滑步、交叉步、前进步、后撤步、仰卧起坐、俯卧两头起、原地摸高等,为提高球技提供保证。
3.训练措施
保证队员每天摸球1000次以上。其中包括两人一组对垫、移动垫球、3号位和4号位扣球、防守扣球、防守吊球、上手发球、接发球以及教学比赛。身体素质训练则包括36米折返跑、多级蛙跳、摸高、仰卧起坐、跳绳等。
4.训练方法
本阶段的训练主要以以提高个人排球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训练
为主,同时队员的战术意识和集体战术配合为辅。具体分阶段如下 第一阶段:兴趣性训练:主要以游戏为主,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尝试性训练:熟悉球性,培养球感。
专项素质训练:主要以发展上肢力量为主。 身体素质训练:主要以灵敏性练习为主。
第二阶段:排球技术训练:学习垫球、传球,学习排球规则,学会
观看排球比赛。
专项素质训练:主要以发展下肢力量为主。 身体素质训练:主要以灵敏度和移动速度为主。 第三阶段:排球技术训练:发球训练并学习接发球 专项素质训练:主要以下肢和移动的配合为主。
身体素质训练:主要以上、下肢的协调配合为主。 第四阶段:学会简单扣球和吊球,学习简单的攻防战术。 专项素质训练:主要发展身体的协调性。 身体素质训练:主要以力量和耐力素质为主。 第五阶段:开始接触教学比赛,使队员了解自己在场上的位置与职
责,明确场上意识并懂得运用简单战术。
第六阶段:正式进行教学比赛,提高场上的应变意识以及比赛的积极性。
5.训练要求
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克服一切困难,认真训练!根据每次具体的训练情况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并在每次的训练结束时做训练小结,每次训练前点名。
6. 注意事项
1、队员每次必须按时训练,如有事必须向老师请假,训练结束后及时回家。
2、每次训练都无条件服从教练的安排与指挥,队友之间团结友爱。 3、在训练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懂得自我保护,避免发生运动伤害事故。
社团负责人:
社团活动的教案篇3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各项活动,拓展学生的朗诵水平,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培养朗诵新秀。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文学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2.把朗诵、文学欣赏、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定期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的朗诵理论水平和对作品的欣赏能力。
3.健全组织,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好各项活动。
4、深化素质教育,通过朗诵诗社开展的表演、交流研讨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让学生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二、活动内容
1、任课老师宣布诗歌朗诵会的意义、活动设想及注意事项;
2、每位同学认真收集自己喜欢的诗歌,并要谈谈自己喜欢这首诗歌的原因。
3、组织学生将收集到的诗歌相互交流,并互相朗诵,作好准备;
4、选出对诗歌有一定欣赏能力、有一定文学基础的同学担任评委,并宣布优秀诗歌评选的标准;(也可请相关老师担任评委)
5、在班级中举行诗歌朗诵会,组织学生评委选出优秀诗歌朗诵者名单;
6、请老师或学生给获奖的同学颁奖;
7、将学生选出的部分优秀诗歌贴于班级布告供其他学生欣赏;
8、请获奖同学以座谈会的.形式畅谈自己的对作品欣赏的感受。
三、活动要求及措施
1、按时参加,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请假。
2、每次活动要求学生能掌握本节课内容。
3、学生掌握朗诵的技巧后,定期开展朗诵比赛,让社员互相学习,提高自己的朗诵能力。
四、活动时间:
每周五下午课外活动
五、具体安排:
第一次:组建诗歌朗诵社团。阅读引导教你怎么去读书。
第二次:朗诵技巧及训练。
第三次:结合学校参经典阅活动契机,引领社员广泛阅读经典书籍。
第四次:讲座:什么是朗诵?朗诵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怎样选择朗诵材料?
第五次:怎样把握作品内容。
第六次:朗诵的基本表达手段(停顿)
第七次:朗诵的语速。
第八次:朗诵的句调。
第九次:作品的引导。
第十次:根据朗诵内容选配乐。
第十一次:总结收获,评选表彰优秀社员。
社团活动的教案篇4
本学期根据学校的安排,我们二年级参加的是竖笛社团,那么我班参加共有学生72人,其中女生有28人。现将活动作以下小结:
(一)辅导内容:
因为这些学生是初次接触竖笛,那么为避免学生对学习产生倦怠心理,我们在做好基本教学的同时,还适当的教学生一些优美的歌曲,在平时的训练课上让同学们通过多媒体听一些竖笛独奏,看一些合奏表演,学习他们的表演的技巧。
(二)出勤情况:
作为辅导教师每次我们均能提前到达本班教室,做好本节课的准备工作,学生也做到了按时到、按时走,身体不舒服能及时向老师请假。活动开始前实行点名制,及时记录每次学生训练的出勤情况,本学期参加活动的学生除生病、参加比赛外均能出满勤。
(三)管理情况:
为了便于管理,我在每次上课时都能和学生平等对话,让他们自觉遵守课堂纪律,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每次活动时都能保证课堂纪律优秀、训练时间不浪费、训练效果良好。除了课堂上做到这些,课外我还要求学生每天坚持练习,增强手指的灵活,大多数学生都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因此,在训练的管理上比较轻松、有效。
(四)学习成效:
通过几个多月的训练,学生知道了气息放松、吐音要干净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学会了《我和竖笛是朋友》、《小夜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上学歌》等歌曲。
存在问题及下学期打算:尽管有了一些进步,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1) 学生的视唱及音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 高音的吹奏不到位。
(3) 姿势有陋习
下学期我的打算:在进一步加强基本训练的同时,要精心准备学校艺术节的演奏曲,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提高演奏水平和效果。
社团活动的教案篇5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认识青蛙,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制定观蛙计划;
2、通过活动,谈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为拯救可爱的绿色的小青蛙开展一些宣传保护活动,向社会发出倡议书。
3、通过活动树立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制订出观蛙计划,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发出保护青蛙的倡议。
教具准备: 录象
教学过程:
引言导课
青蛙有“庄稼卫士”的美名,你也许书上、电视里看到过不少有关青蛙的介绍,可是却未必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过青蛙吧?本节课我们来认真观察一下青蛙吧。有机会还可趁着青蛙活动比较活跃的时节,开展一次野外观蛙活动,走进小青蛙的生活世界!
二、想一想?
1、在哪里容易找到青蛙?什么时候观察青蛙比较合适?进行野外观察要注意什么?
2、观看录象 和 青蛙标本
3、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三、制定观察计划
1、要全面认识青蛙,应该观察青蛙的哪些方面??
2、制定观蛙计划:
观察目的:
观察地点:
观察时间:
观察方法及装备:
观察内容:
组员分工:
安全准则:
回顾、好野外观察的情况后,在小组交流后,谈收获和感受。
四、思考
1、从可行性、方便性等角度,选择观察哪些内容比较合适?
2、小组中每位成员都清楚自己的分工和需要做的准备吗??
社团活动的教案篇6
一、活动课程设置: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本着“活动应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的原则,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进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体育社团活动项目如下:
1呼啦圈2、踢毽子3、小跳绳(花样跳绳)4、大跳绳5、板羽球6、小皮球7、沙包游戏8、垒球9、跳橡皮筋10、篮球11、拔河12、乒乓球、13羽毛球14、游戏。15、足球
备注:1至6年级花样跳绳
1年级毽子或小跳绳
2年级足球、毽子(以足球为主)3至4年级呼啦圈或沙包5至6年级板羽球或大跳绳
二、活动安全注意事项:
1、穿运动鞋参加活动,衣着宽松,尽可能穿运动服装,不能装、带各类坚硬、锋利的'物品。
2、在指定位置进行规定项目活动,不能擅自进行其他项目活动,更不能乱窜乱跑。
3、要根据身体情况开展活动,如有身体不适或受伤应立即告知老师。
4、活动时,同学间要互相协作、谦让,互相帮助,共同做好安全保护工作,不能互相吵闹、争执甚至打架。
三、指导教师职责:
1、要加强安全教育,并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
2、检查学生衣着,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
3、活动时,要做好组织及安全防护工作,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4、如有意外伤害事故,要严格按照《伤害突发事件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5、和学生一起参与活动。
四、安全措施
1、要求指导老师牢固确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把活动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2、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们了解运动安全知识、运动安全技巧,明确安全运动的重要。
3、每次体育社团活动,都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五、活动安排
1、踢毽子、足球 一、二年级
2、呼啦圈 三、四年级
3、板羽球 五、六年级
4、小跳绳、足球 一、二年级
5、沙包 三、四年级
6、大跳绳 五、六年级
7、花样跳绳比赛 三、四年级
8、小皮球、足球 一、二年级
9、垒球 五、六年级
社团活动的教案篇7
1.初中数学教案模板
1.课题
填写课题名称(初中代数类课题)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发现、探究)的过程,提高......(分析、归纳、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加学生数学学习的乐趣。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本节课的知识重点
(2)教学难点:易错点、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4.教学方法(一般从中选择3个就可以了)
(1)讨论法
(2)情景教学法
(3)问答法
(4)发现法
(5)讲授法
5.教学过程
(1)导入
简单叙述导入课题的方式和方法(例:复习、类比、情境导出本节课的课题)
(2)新授课程(一般分为三个小步骤)
①简单讲解本节课基础知识点(例: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步骤)。
②归纳总结该课题中的重点知识内容,尤其对该注意的一些情况设置易错点,进行强调。可以设计分组讨论环节(例:分组讨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归纳总结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步骤,设置系数化为一,负号要变号的易错点)。
③拓展延伸,将所学知识拓展延伸到实际题目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设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题,学生再次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再次巩固不等式的解法)。
(3)课堂小结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本节课的收获。
(4)作业提高
布置作业(尽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有所创新)。
6.教学板书
2.初中数学教案格式
课程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学时 / 周学时: /
开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至第 周
授课年级、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教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章节名称
2.教学目的
3.课时安排
4.教学重点、难点
5.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方法等)
6.复习巩固与作业要求
7.教学环境及教具准备
8.教学参考资料
9.教学后记
3.初中数学教案范文
教学目的
1.通过对多个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体会到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2.使学生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3.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
重点、难点
1.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2.难点:弄清题意,找出“相等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一本笔记本1.2元。小红有6元钱,那么她最多能买到几本这样的笔记本呢?
解:设小红能买到工本笔记本,那么根据题意,得1.2x=6
因为1.2×5=6,所以小红能买到5本笔记本。
二、新授
问题1:某校初中一年级328名 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以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让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再作讲评)
算术法:(328-64)÷44=264÷44=6(辆)
列方程:设需要租用x辆客车,可得44x+64=328
解这个方程,就能得到所求的结果。
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试试看?
问题2: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是13岁,就问同学:“我今年45岁,几年以后你们的年龄是我年龄的三分之一?”
通过分析,列出方程:13+x=(45+x)
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你能否从小敏同学的解法中得到启发?
把x=3代人方程(2),左边=13+3=16,右边=(45+3)=×48=16,
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3就是这个方程的解。
这种通过试验的方法得出方程的解,这也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也可以据此检验一下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
问:若把例2中的“三分之一”改为“二分之一”,那么答案是多少?动手试一试,大家发现了什么问题?
同样,用检验的方法也很难得到方程的解,因为这里x的值很大。另外,有的方程的解不一定是整数,该从何试起?如何试验根本无法人手,又该怎么办?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3页练习1、2。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怎样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谈谈你的学习体会。
五、作业
教科书第3页,习题6.1第1、3题。
社团活动的教案篇8
学习目标:
1、欣赏太阳花的外形特征,学习观察的方法。
2、运用橡皮泥制作太阳花,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3、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习准备:
1、图片、范例;
2、颜料;棉签;橡皮泥;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向日葵代表阳光,给人清新养目的感觉,让人充满力量,一起来制作一个橡皮泥向日葵吧!
二、参观太阳花
3、集中谈话,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4、让学习说说用橡皮泥制作太阳花的.方法。
①师提问:“可以用什么方式把太阳花表现出来?”
三、新课讲授:橡皮泥的制作方法。
(示范教学)
1、引导学生制作
2、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学生进行制作活动。
步骤:
1、准备一块棕色橡皮泥,揉圆然后用手压成扁圆形,作为花魁的中心。
2、准备一快黄色橡皮泥搓成条状,分成十来份,压扁,作为向日葵的黄色花叶。
3、然后用黑色橡皮泥捏两个小黑点作为眼睛,一个小黑条作为嘴巴。
4、把准备好的黄色花叶均匀粘于棕色花芯周边上,黑色眼睛、嘴巴粘在棕色花芯上成笑脸谱。
5、再准备一条绿色枝杆和团装绿色橡皮泥花盆,然后把向日葵花插上去,完成如图这样就完成喽容易吧有橡皮泥的朋友赶快试试吧
四、欣赏并评价学生橡皮泥作品。
1、学生互相欣赏同伴制作的橡皮泥作品。
2、橡皮泥作品展:评选作品。
社团活动的教案优秀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