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的教案应该包括具体的教学步骤和时间安排,以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不管什么学科的教案都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发展,以下是职场好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泥巴课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泥巴课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热爱生活。开始感受“一切过去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3、认识双线格内的10个字,会写田字格内的12个生字。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风一样的日子”的意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音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展示多彩的儿童生活图片,并配上欢快的音乐。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孩子们快乐么?这些图片为我们展示了五彩缤纷的童年生活。有一群孩子,他们的童年过得像风一样,那又是什么样的日子呢?(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困难的地方用?标出来。
2、同桌或前后桌互读互听,指出读得好的.和不足的地方,再读一读。
3、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板书(童年生活)
★讨论课文写了哪两件事?板书(捏泥人、野餐)应该怎样分段?
★汇报。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读一、二自然段,学生自读课文后汇报,教师点拨
a、这风一样的日子指什么样的日子 ?板书(像风一样)
b、这句话的修辞。
c、省略号的作用。
2、读3、4自然段。分小组讨论学习
a、捏出了那些泥人、泥物。
b、用什么词形容泥人、泥物。讨论不懂的词的意思,说一说用这些词的好处。
c、用 ——画出歌谣,并读一读。
d、读最后一句,画出“三美”。
e、两个省略号的作用。
3、分析5自然段。指名读,孩子们高兴么?你从哪看出来的?板书(美好)
4、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讨论:课文中有哪两句话几乎是一样的?动笔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这是不是重复了,说说你的理解。理解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四、总结
1、说说你对“风一样的日子”这句话的理解。板书(像风一样)
2、全文的结构。
五、拓展延伸
回忆你小时候哪些日子像风一样,说给大家听。
泥巴课教案篇2
一、设计思路
我班幼儿对音乐有一定的兴趣,他们能按音乐的节拍和内容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和模仿动作。很喜欢音乐和舞蹈,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为了进一步培养他们对音乐,舞蹈的兴趣,我选择了旋律优美,节奏鲜明,形象生动的《玩泥巴》这首音乐作品,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试图能够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用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快乐的情绪体验。
二:活动目标:
1.在舞蹈中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性,节奏感;培养幼儿根据音乐的性质和内容创编动作的能力。
2.在活动中体验愉悦的情绪,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三:重点与难点
幼儿把握动作的多样性和活泼俏皮的'特点
四:活动准备:
1.电视机,摄像机
2.录音机,磁带,鼓
五:活动过程:
(一)双圈集体舞。
(二)跟着鼓声有节奏的走,调节小朋友之间的距离,鼓声停止,幼儿席地而坐。
(三)欣赏歌曲
1.欣赏第一遍。提问:这首歌叫什么名字?你听了有什么样的感觉?
2.欣赏第二遍。提问:歌曲里唱了什么?请幼儿根据歌词说出歌曲内容。
3.讨论小结:歌曲里唱的那个小朋友为什么不想弹琴画画?你们有什么心里话会对谁讲?
(四)师生共同创编舞蹈。
1.教师示范创编歌曲前面部分。
2.跟着音乐,师生完整表演前半部分。
3.根据歌曲内容引导幼儿创编玩泥巴的舞蹈动作。
4.观看录像互相观看模仿。
5.逐句依次请2—4名幼儿展示自己的创编动作,然后幼儿一起学动作。
6.随教师将提炼的动作完整连贯的跳一次。
(五)幼儿表演舞蹈
1.全体幼儿随音乐表演。
2.看录象,比比谁的动作最美。
(六)邀请舞
鼓励幼儿大胆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跳舞。
泥巴课教案篇3
课题
写字1《童年的泥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掌握字的结构,书写正确,端正,匀称。
过程与方法
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情感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和审美能力,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重点
把字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有一定的速度。
能抓住字的特点写。
难点
xxx
教具准备
课件、卡片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认识生字
1,出示本课字卡,认读生字
2,教师交代本课形声字较多。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声旁表示字的读音。
3,引导学生发现特点,提高识字效率。
学生认读生字
找出形声字
学生汇报记字方法
互相借鉴,拓宽思路
二,写字教学
1.引导学生发现田字格里多数生字的构字规律和构字特点。
把要求会写的生字按结构分类
左右结构:娘 踩 胖 猪 饿
付 烤 狼
上下结构:梦 盐
独体字:丫 ??
2,教师示范书写
指导(注意事项)
盐:上下结构,下面是皿,不是血。
烤:左右结构,右面不要多一横。
3,表扬写字好的
学生讨论分类
学生仔细观察,练习书写
学生展示写字,共同欣赏
掌握字的结构
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大家互评,互相促进
三,总结 提出希望
希望学生今后要多加练习,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学生谈收获表决心
泥巴课教案篇4
一、课题:宝贵的泥上(适用于4-5岁儿童)
二、活动目标:了解泥土的种类及作用;知道人和动物都需要泥上;对幼儿进行初步的生态和环境教育。
三、活动准备:
1、在本园天台及种植园地。
2、在天台布置一堆掺有许多塑料袋、一次性使用饭盒等杂物的泥上。
四、活动过程:
1、带幼儿到种植园散步,并提出观察要求: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散步,你们要仔细看看,泥上上有什么?
2、来到种植园,让幼儿自由观察后,教师提问:泥上上有什么?
3、了解泥上的种类及作用:
①再看看我们幼儿园周围的'泥上跟种植园的泥上有什么不同?
②原来泥土有很多种,有肥料的土叫有机上,混有沙子的土叫沙土,路上、操场的上叫硬土。你们知道这几种土有什么用吗?
4、泥土有这么重要的作用,你们想一想,如果没有泥上,植物、动物、人类会怎么样?
5、教师与幼儿一起挖掘泥土:现在请你们挖松一小堆土,看看泥土里有什么?再找找,泥土里有洞吗?如果没有土,它们会怎么样?
6、教师与幼儿一起上天台观察有垃圾的泥土: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堆土,它与我们刚才看的那些土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它上面什么也没有长出来?种植园与天台比,你喜欢哪个地方?为什么?
7、了解泥土被污染的后果,进行初步的环境教育:
①为什么这堆土会变成这样?
②如果你扔垃圾,他也扔垃圾,满地都是垃圾,盖住了泥土,会变成怎样?
③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我们的土地?
小百科:泥巴是与生俱来的大自然的产物,也是人类最原始、朴素、自然、温馨的建筑材料。泥,也叫泥巴,即土和水的混合物。
泥巴课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热爱生活,开始感受“一切过去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3、认识10个字,会写12个字。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风一样的日子”的`意思。
易错点:“烤”的字形 拓展点:阅读童谣,提高阅读能力。
问题预设点:在学习生字时,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特点,提高识记效率。
教学准备:
童谣,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播放歌曲
?童年》,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的文章。板书课题。
二、读文理解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
2、正音。
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通过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象画面。
2、质疑、讨论。 文中有那两句话几乎是一样的?画、读、想,说说你的理解。
3、让学生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
三、识字写字
1、利用形声字特点,提高识记效率。
2、重点指导易错字“盐”和“烤”的字形。
3、独立完成“自选词语”。
四、练习
1、把自己搜集的童谣与同学交流。
2、结合课文,展开想象,完成仿写。 泥物摆满了一大片河滩,有 的 、 的 、 的 ,有 的 、 的 、 的 。
资料收集:童谣是民间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万紫千红的文苑中很有特色的一 束瑰丽之花。它经过民间长久流传,精炼爽口,和谐押韵,同诗歌一样具有音乐 性,它从孩子们的心理、生活、游戏情趣、 童话世界意向,以及儿童语言的感受出发,口传而成,比起大人唱的山歌、朗诵的诗歌,要开放自由得多。
童谣的特点:句式自由;结构多变;比兴特多; 声韵活泼;情趣深厚;意境清新;言语平白;顺口成章。
泥巴课教案篇6
泥巴是孩子喜欢用来玩耍的自然材料,可塑性强,并且充满着大自然的气息。因此,以它作为学习的内容,不但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孩子天生好动好玩的需要,还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愿望,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并藉游戏活动认识大自然中的资源及用途。
本课教材通过展示学生进行玩泥巴游戏时的欢快场面和玩法、探究的问题、卫生习惯的要求等图文资料,向师生呈现出一种以趣味性、探究性、学习过程、学习方式为考虑的教学思路。
课题玩泥巴
教学目标1、学着用泥巴(彩泥)创造形象
2、让学生有立体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感知泥性,归纳几种基本的玩泥方法,口头发表体验感受。
难点:感受、探索泥性及口头发表。
课前准备1、让学生准备好彩泥
2、老师准备好各种玩具(如:小屋、水果、动物)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了解泥巴的可塑性。
2、让学生初步了解雕塑,就是立体的,多个方位都可以感觉到漂亮。
3、给学生欣赏学校的雕塑,让学生说说还看见过什么雕塑。
二、要求学生随便玩泥巴。
第二课时:
一、开始让学生做点正方形、三角形、园形~~~
二、让学生组合这些形状
1、要有自己的想法
2、要有大小变化
三、让学生开始自己想象
1、做一些小屋、水果之类的东西
2、启发学生做一些难一点的东西
四、和一些不会做的学生一同做。
五、让一些做好的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办法。
课后记*
通过玩学生了解了什么是雕塑。让学生理解了这也是艺术。
泥巴课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