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方向,教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以下是职场好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数学2和5的倍数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2和5的倍数教案篇1
1、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2.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3.在探究过程中发展概括和归纳能力。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但3的倍数的特征与2、5的倍数的特征有很大的区别,学生不能仅从一个数的个位加以观察、归纳来得出结论,因此对于孩子们来讲如何探索得出这个特征就较有难度,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能够正确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加以正确运用都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针对学生的这一认知难点,我在设计教学时更加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是学生在找数——观察——讨论——验证——归纳的过程中,概括出3的倍数的特征。
3、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经历探索并掌握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
学习难点:发现概括出3的倍数特征。
4、教学过程
4.1.2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游戏复习、激发兴趣
游戏复习、设疑导入
(一)游戏复习、激发兴趣
同学们,请举起你们的学号给老师看一看,每个人的学号里都隐藏着数学奥秘!(课件)孔子有句话“温故而知新”,根据老师的指令请中奖学号起立,高高举起你的学号,看谁反应快。小组同学判断,准备好了吗?
(课件2的倍数)第一次中奖学号:是2的倍数起立。采访一下:2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课件2的倍数特征:个位是0、2、4、6、8的数)(课件5的倍数)第二次学号中奖:是5的倍数起立。再采访一下:5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课件5的倍数特征:个位是0或5的数)
小结:看来,快速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的秘诀是,只要看这个数的个位就行了。(课件圈出个位)
?设计意图:学生在中奖学号游戏中复习旧知,为新知做好准备。】
第三次学号中奖:是3的倍数起立。你是怎么知道的?大家来看看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如何快速地判断出是不是3的倍数?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活动2【活动】二、自主探究,感悟规律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百数表,请在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圈起来。
2、学生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投影学生圈的百数表,并不断完善。
3、观察3的.倍数,猜想一(横着看):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看个位行吗?
4、仔细观察这个百数表。猜想二(斜着看):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看这个数各位上数的和行吗?
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
活动3【讲授】学生摸索,教师讲解归纳
(三)举例验证规律
师:咱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只适合100以内的数吗?能推广到更大的数吗?
小组合作学习二:验证、归纳3的倍数的特征
举例
各位上的数的和
是不是3的倍数
验证摆出的数
是不是3的倍数
两位数:
48
4+8=12
√
48÷3=16
√
37
3+7=10
×
37÷3 有余数
×
三位数:
四位数:
2、小组再次讨论总结。
3的倍数特征:
(四)、总结规律
下面小组的验证是否正确?
看来,通过我们的发现,进一步验证,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是(板书: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注意】:与2、5的倍数的特征不同,3的倍数的个位上可以是任何数字。
?设计意图:汇报验证结果形成共识,得出结论。让孩子们验证此规律在100以外的数是否适用,体会“特殊—一般”的研究方法,培养孩子们研究数学的科学性和思维的严谨性。体会发现—验证—归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活动4【练习】三、闯关比赛:
闯关比赛:
3的倍数的特征相信你们已经掌握,闯关开始了,准备好了吗?
第一关:下面的数哪些是3的倍数,手势判断。
92 654 7203
71 164 20xx
老师质疑:7203为什么是3的倍数?如果打乱一下顺序,这个四位数还是3的倍数?你们有什么发现?(3的倍数与数字的顺序无关。)
?设计意图:换位探索——引导发现3的倍数与数字的顺序无关。】
第二关: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一个数,组成三位数并且是3的倍数。想想共有几种填法?
老师质疑:一共几种填法?有什么规律?(只要相差3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了解到多角度思考问题,答案不唯一,纠正自己的认识,学生学以致用,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活动5【测试】师生闯关
第三关:师生闯关:
同学们,老师也想和你们合作一下。请学号1-9的同学上讲台,赵老师没有学号,用0代替。和你们一起组成10位数,看看这么大的数是3的倍数吗?为什么?
请看,老师取走一个数,(9)这个9位数还是3的倍数吗?
再看,老师再取走一个数,(6)这个8位数还是3的倍数吗?
猜猜看,这次取走哪数,(3)这个七位数还是3的倍数?
你们有什么发现?(划去单个数字是3的倍数,剩下的数还是3的倍数)
你能快速发现下面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想好就起立。98763963
?设计意图:发散练习:学生体会划去的数字是3的倍数,剩下的数还是3的倍数。】
第四关:猜猜中奖学号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2、3、5的数的倍数特征,看见今天最后一次中奖学号是谁呢?同时是2、3、5的倍数的学号。(30)老师期待下一个中奖学号就是你。
?设计意图:综合运用所学2、3、5的倍数的特征的知识,让学生深刻体会自己的学号里藏着的数学奥秘】
活动6【作业】延伸和总结
四、全课小结: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出3的倍数的特征?
?设计意图:在课结束前适时总结,重在使同学们进一步体会到一些研究的方法,使孩子们掌握一些“学法”。】
五、作业(课后延伸)
课后可以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去探索研究9的倍数的特征。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把这种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进一步培养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2和5的倍数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2.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复习导入】
1.学生口述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
2.练习: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
324 153 345 2460 986 756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于2、5的倍数已经掌握了,那么3的倍数的特征是不是也只看个位就行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新课讲授】
1.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算一算:先找出10个3的倍数。
3×1=3 3×2=6 3×3=9
3×4=12 3×5=15 3×6=18
3×7=21 3×8=24 3×9=27
3×10=30……
观察: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有什么特征?能不能只看个位就能判断呢?(不能)
提问:如果老师把这些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进行调换,它还是3的倍数吗?(让学生动手验证)
12→21 15→51 18→81 24→42 27→72
教师:我们发现调换位置后还是3的倍数,那3的倍数有什么奥妙呢?
(以四人为一小组、分组讨论,然后汇报)
汇报:如果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它们的和是3的倍数。
3.验证:下面各数,哪些数是3的倍数呢?
210 54 216 129 9231 9876
小结:从上面可知,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板书)
4.比一比(一组笔算,另一组用规律计算)。
判断下面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
3402 5003 1272 2967
5.“做一做”,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
(1)下列数中3的倍数有。
14 35 45 100 332 876 74 88
①要求学生说出是怎样判断的。
②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提示:①首先要考虑谁的特征?(既是2又是5的倍数,个位数字一定是0)
②接着再考虑什么?(最小三位数是100)
③最后考虑又是3的倍数。(120)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11~12页练习三的第4、6、7、8、9、10、11题。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通过猜一猜、算一算、想一想、验一验、比一比等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但教师在想一想这个环节中要进行适当点拨、引导,这样效果更明显。
小学数学2和5的倍数教案篇3
学习内容
3的倍数的特征(教材第10页的内容及教材第11页练习三的第3~6题) 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2.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 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教具运用 课件
教学方法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学生口述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
2.练习: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
324 153 345 2460 986 756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于2、5的倍数已经掌握了,那么3的倍数的特征是不是也只看个位就行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新课讲授】
1.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算一算:先找出10个3的倍数。
3×1=3 3×2=6 3×3=9
3×4=123×5=15 3×6=18
3×7=213×8=24 3×9=27
3×10=30……
观察: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有什么特征?能不能只看个位就能判断呢?(不能)
提问:如果老师把这些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进行调换,它还是3的倍数吗?(让学生动手验证)
12→21 15→5118→81 24→42 27→72
教师:我们发现调换位置后还是3的倍数,那3的倍数有什么奥妙呢?
(以四人为一小组、分组讨论,然后汇报)
汇报:如果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它们的和是3的倍数。
3.验证:下面各数,哪些数是3的倍数呢?
21054 216 129 9231 9876
小结:从上面可知,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板书)
4.比一比(一组笔算,另一组用规律计算)。
判断下面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
34025003 1272 2967
5.“做一做”,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
(1)下列数中3的倍数有 。
143545100 332 876 74 88
①要求学生说出是怎样判断的。
②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提示:①首先要考虑谁的特征?(既是2又是5的倍数,个位数字一定是0)
②接着再考虑什么?(最小三位数是100)
③最后考虑又是3的倍数。(120)
【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11~12页练习三的第4、6、7、8、9、10、11题。
【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2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作业设计】
学习目标, 教学方法, 数学, 教师, 能力。
小学数学2和5的倍数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熟记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培养理解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自主实践、合作交流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培养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探究的条理性,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体验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3的倍数特征。
?教学难点】
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竞赛导入
1、请说出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
2、下面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哪些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5 158 200 87 65 164 4122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
3、你能说出几个3的倍数吗?上面这些数中,哪些是3的倍数。你能迅速判断出来吗?
4、比一比。请学生任意报数,学生用计算器算,老师用口算,判断它是不是3的倍数。看谁的数度快!
5、设疑导入: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这节课就来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探索大家也一定能准确迅速地判断出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揭示课题)
二、猜想探索,归纳验证
1、大胆猜想: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1)交流猜想。(有的说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有的同学举出反例加以否定)
(2)整理认识。只观察个位上的数不能确定它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
2、观察探索:出示第10页表格。
(1)圈一圈。上表中哪些是3的倍数,把它们圈起来。
(2)议一议。观察3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学生交流)
(3)全班交流。横着看圈起的前10个数,个位上的数字有什么规律?十位上的数字呢?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看个位行吗?
(4)问题启发:
大家再仔细看一看,3的倍数在表中排列有什么规律?
从上往下看,每条斜线上的数有什么规律?(个位数字依次减1,十位数字依次加1)
个位数字减1,十位数字加1组成的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相等)
每条斜线的数,各位上数字之和分别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各位上数字之和都是3的倍数。)
3、归纳概括:现在你能自己的话概括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4、验证结论
大家真了不起!自主探索发现了3的倍数的特征。但如果是三位数或更大的数,你们的发现还成立吗?请大家写几个更大的数试试看。
(1)尝试验证。(生写数,然后判断、交流、得出结论。)
(2)集体交流。
教师说一个数。如342,学生先用特征判断,再用计算器检验。
一个更大的数。4870599,学生先用特征判断,再用计算器检验。
5、巩固提高。
小学数学2和5的倍数教案篇5
小学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熟练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猜想、推翻猜想、再观察、再猜想、验证的过程,提升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猜想论证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严谨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难点】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我们是如何研究2、5的倍数的特征的?
引出继续利用百数表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并出示课题。
(二)讲解新知
组织学生在百数表中圈出3的倍数,提出问题:能否猜想3的倍数的特征会与什么有关?
学生发现从个位探究并不成功,教师顺势引导——单纯横着看找不到什么规律,还能怎么看;或是提示我们只看个位不行还能怎么看。引导学生发现“斜着看时,十位依次增大1,个位依次减小1,总和不变”。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重点讨论3的倍数对于个位是否还有特殊要求以及十位与个位的和有没有什么规律,之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反馈多次举例验证,便可以得出个位可以是任意数且十位和个位的和均为3的倍数。
提问学生应该如何找到3的倍数,引导学生发现总结规律的'必要性。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三)课堂练习
1。判断下面的数是否为3的倍数。
24 58 46 96
2。尝试在每个数后面加一个数使这个三位数成为3的倍数。
(四)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带领学生回顾:3的倍数的特征;发现研究倍数的特征,方法却各有不一,体会数学知识的多样性。
课后作业:
思考什么样的数字同时是2、3、5的倍数,并尝试列举1000以内的这种数字。
四、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2和5的倍数教案5篇相关文章:
★ 小学数学教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