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不仅是教学的安排,也是教师探索新方法的指南,写教案使教师在教学中突出重点,避免学生在次要内容上浪费时间,职场好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国邪教案推荐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邪教案篇1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自读自悟,在反复品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抓注重点词语,从各个角度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以情激情,受到爱国的启发和感染。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导入课文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学生读课题(可爱的中国)
二、紧扣课题,寻找句子
“课题中,有可爱这个词语,首先,让我们用心快速默读课文,画出表示中国可爱的句子。”(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找书上的有关句子。)
交流:(学生应该找到这3段话不按照顺序)
句子1:朋友!中国是养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有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
(谁能来读好这句话?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国的可爱呢?学生交流读)
句子2:中国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起了一座万里长城和开凿了几千里的运河,这就证明中国民族伟大无比的创造力!
(谁能读好它?你又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中国可爱的呢?教师小结读)
句子3: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的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
(一起读好这段话。)
三、自读感悟,圈画句子
“刚才,大家用心读了课文,找了描写中国可爱的句子。这些文字,都是70年前方志敏在监狱中写的。那么,70年前的中国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请大家带着问题再用心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找出有关句子)
四、介绍图片,了解背景
遵循“文字——画面——文字”原则,老师向大家介绍70年前中国的情况。
(让学生先读课文找句子,再播放录象,老师介绍图片,再让学生交流)
五、精读感悟,组织交流
好的,我们来交流一下70年前中国的情况,也就是书中写到的中国(板书:目前)的情况。
(不按照顺序)
段落1:第2小节(只要学生讲到,全部先出示)
听着!朋友!母亲躲到一边去哭泣了,哭得伤心得很呀!她似乎在骂着:“难道我四万万七千万的孩子,都是白生了吗?难道他们真像着了魔的狮子,一天到晚地睡着不醒吗?难道他们不知道用自己的伟大的团结力量,去与残害母亲、剥削母亲的敌人斗争吗?难道他们不想将母亲从敌人手里救出来,把母亲也装饰起来,成为世界上一个最出色、最美丽、最令人尊敬的母亲吗?”朋友,听到没有母亲哀痛的哭骂?是的,是的,母亲骂得对,十分对!我们不能怪母亲好哭,只怪得我们之中出了败类,自己压抑自己,眼睁睁地望着我们这位挺慈祥美丽的母亲,受着许多无谓的屈辱和残暴的蹂躏!这真是我们做孩子们的不是了,简直连一位母亲都爱护不住了!
(4个“难道?”变颜色,你从4个难道了解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母亲似乎在骂什么?读学生交流)
(你还从哪里看出当时的情况?具体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读)
段落2:第3小节(只要学生讲到,全部先出示)
朋友,从崩溃毁灭中,救出中国来,从帝国主义恶魔生吞活剥下,救出我们垂死的母亲来,这是刻不容缓的了。但是,到底怎样去救呢?我想,欲救中国民族的独立解放,决不是哀告、跪求、哭泣所能济事,而是唤起全国民众起来斗争,都手执武器,去与帝国主义进行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将他们打出中国去,这才是中国惟一的出路,也是我们救母亲的惟一方法,你们说对不对呢?
(1、让我们来看这一句。齐读。交流(抓“刻不容缓”)听聂耳在国歌中写到的播放国歌部分2、听到雄壮激昂的国歌,你会怎样去读好下面的话呢?3、如果你是当时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你会怎样做?学生交流抓住两个“惟一”)
段落3:第4小节开头: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
(只要读读就可以了)
在这个过程中,随机完成板书:(屈辱……)(白色)
六、感悟将来,激情朗读
70年前的中国江山破碎,国弊民穷,尽管方志敏在监狱中受尽了苦难,但是他对中国的(板书:将来)来还是充满了希望,你们找到了那一大段话了吗?能用齐声朗读读给老师听吗?(学生齐读)
出示段落
“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的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
(1、谁来谈谈读了以后的初步感受?2、欢歌、笑脸、富裕、康健、智慧、友爱、生之快乐、明媚的花园”变颜色,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你的心情怎样?你知道这些词语都是表示什么的呀?(学生交流)3、“悲叹、哭脸、贫穷、疾苦、愚昧、仇杀、死之悲哀、凄凉的荒地”变颜色,我们再来读读这些词语,你的心情怎样?这些词语又都是表示什么的呀?4、8个“代替了”变颜色,当一切美好的事物代替了丑陋的事物,那时候的中国会是一个怎样的中国?(学生交流)5、(引读)“活跃的创造、日新月异的进步”我们民族就可以——而生育我们的母亲——读)
相机完成板书:(欢歌……)(红色)
七、感悟自信,照应开头
方志敏说这段话的时候,充满了自信。(出示最后一节,从“自信”这个词语你看出什么?(学生交流)是的,这种自信,来自于方志敏对祖国母亲爱让我们再满怀深情地读读第一小节。老师小结。(板书:深沉、执着)再读课题。
八、激情总结,写话训练。
1、播放阅兵式和儿童成长录象
2、请学生介绍近几年中国的成就
3、写话训练
4、学生交流
5、老师归纳
九、自主选择,完成作业。
1、把完整的《可爱的中国》这篇文章去读一读。
2、摘录课文中的佳词佳句。
3、写写自己学完课文后最深的感受。
4、为方志敏画一幅画像。
板书设计:
目前屈辱……
可爱的中国
深沉执着将来欢歌……
中国邪教案篇2
设计意图
“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我们是聪明、勤劳、勇敢的中国人”,作为祖国未来的小朋友很有必要认识到这一点。古代的四大发明、现代的卫星发射、渊源流长的历史文化、多姿多采的人情风俗,会让幼儿领略祖国山河的秀丽,知道祖国的地大物博,体验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激起爱国的情感。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的民族文化,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2、引导幼儿关注祖国的发展,激发幼儿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3、培养幼儿团结互助、向往和平的良好品质;
4、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
环境创设
1、在墙面上张贴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
2、保留并增加“字宝宝乐园”的内容,让幼儿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
3、收集相关图片、实物,布置“祖国特产展”“民族服饰展”、“中国名胜摄影展”。
家园共育
1、家长有意识地通过电视、上网等形式,让孩子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
2、和孩子共同制作、品尝12种民族小吃和不同国家的食品,体验各民族、各国的饮食文化;
3、收集祖国自然风光的图片或书籍,和孩子一起欣赏;
4、有条件的可带孩子去有特色的地方旅行或参观展览和,扩展孩子视野;
5、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民族大联欢”活动。
区角活动
1、在“阅读区”提供寓言故事书籍,供幼儿自主选择阅读;
2、在“探索区”提供“四大发明”的图片,提供指南针,供幼儿操作;
3、在“动手区”提供各种材料供幼儿制作民族服饰、制作相框;
4 、在“建筑区”提供积木、盒子、瓶子、沙土等材料,供幼儿搭建桥、天安门、长城等建筑名胜。
实施时间
三周
活动案例及反思
活动一:我是中国小娃娃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人与外国人在肤色、外貌及饮食上的不同;
2、认识中国在世界地图上的地理位置。
活动准备:各种肤色小朋友的图片几录像资料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肤色小朋友的图片
(1)引导幼儿找出中国小朋友
(2)比较中外小朋友,说说不同之处
2、了解中国人和外国人在语言、习惯、食物上的不同
(1)学习美国、日本、韩国的问候语
(2)认识西餐餐具
3、在世界地图上寻找中国的地理位置
(1)找找中国的位置,知道其形状像只大公鸡
(2)找找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地理位置,发现中国很大
(3)把不同肤色的小朋友图片送到相应的大致位置
活动二:我们小手拉小手(两课时)
活动目标:
1、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受全世界小朋友都是一家人。
2、学习用折叠剪的方法表现全世界小朋友手拉手的情景。
活动准备:剪刀、纸条、水彩笔。
活动过程:
1、学习诗歌《小手拉小手》
(1)欣赏诗歌
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理解诗歌
全世界的小朋友都生活在哪里?
他们的肤色相同吗,有什么肤色?
你会说外国话吗?
(3)朗诵诗歌
2、剪纸:小手拉小手
t:全世界小朋友相亲相爱,小手拉小手。让我们把不同肤色的小朋友都请到这儿来
(1)讨论:怎样才能一下子剪出几个小朋友,而且每个小朋友都能手拉手
(2)总结方法,教师示范
(3)幼儿操作
3、共同布置作品
诗歌:我们手拉手
好大好大的地球,
哪儿都有小朋友。
黄皮肤,黑皮肤,白皮肤,
还有棕色皮肤的小朋友。
地球上的小朋友,
大家都是好朋友。
你好,哈罗,欧哈又,
我们小手拉小手。
活动三:我们的祖国真大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地理的博大,在同一个时候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气候;
2、认读儿歌,学习相关汉字。
活动准备:
1、字卡、阅读材料;
2、天气预报的录音。
活动过程:
1、游戏“开火车”,知道中国很大,有很多城市。
2、了解北方与南方几个城市的地理位置
t:火车开到了哪里?(昆明)找一找昆明在中国地图的什么地方
火车继续开,现在开到了哪里?(哈尔滨)找一找哈尔滨在中国地图的什么地方
t:这两个地方有什么不同?
3、了解南方与北方气候的区别
t:现在这儿的天气怎样?其它地方是什么样的天气呢?
(1)听天气预报录音
(2)讨论:每个地方的`天气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t:零下20度是什么样的天气,20度是什么样的天气?(学习词组“春姑娘”、“冬爷爷”
(3)了解南方与北方因气候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情况和活动
t:冬天,大雁为什么要往南飞?那儿有什么?那儿的人会干什么?北方呢?(学习词组“雪花”“滑雪”、“游泳”等)
4、认读儿歌:《我们的祖国真大》
我们的祖国真大,
北方,有冬爷爷的家,
十月就飘雪花。
我们的祖国真大,
南方,有春姑娘的家,
一年四季盛开鲜花。
啊!伟大的祖国妈妈,
东西南北中的孩子们,
在同一个时候,
有的滑雪,有的游泳,
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
活动四:聪明的中国人
活动目标:
1、学习在不同环境中选择方向“南”,逐渐形成对指南针的认识。
2、知道中国人很聪明,很早就有“四大发明”,萌发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每4人一个指南针
活动过程:
1、游戏:找南不难
t:小朋友已经认识了上下前后左右,那么东南西北在哪儿呢?今天我们先来找一找南面。
2、出示指南针
t:这个神奇的小东西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南
3、幼儿分组利用指南针寻找南
鼓励幼儿变换地方、变换方向
4、讨论
你是怎么找到方向南的,为什么能这么快找到?
什么时候需要用指南针?(航空、航海及迷路的时候等)
是谁发明了指南针?
5、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活动五:成语故事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成语故事感受中国的语言文化;
2、培养幼儿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相关成语的字卡、木偶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成语故事《守株待兔》
2、理解故事
(1)故事中的人是干什么的?
(2)一天,他遇到了什么?
(3)第二天,他就怎样,结果怎么样?
(4)最后他的庄稼怎样了?
3、边操纵木偶边讲述故事,学习成语守株待兔
t:这个故事叫守株待兔,它是一个成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小结:有些事情只是巧合,要想获得成功,或的到某样东西,必须靠自己的努力。不可能不劳而获。
中国邪教案篇3
活动内容:
认识中秋节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民族节日,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3、知道吃月饼的意义,体会分享的愉快,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活动重、难点:
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
活动准备:
1、月饼图片。
2、民间故事《嫦娥奔月》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播放月饼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3、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4、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a、月饼有很多种,谁来介绍一下自己见到的月饼?——引导孩子们从形状、颜色、味道来介绍。
b、月饼为什么是圆的呢?
c、老师小结。
d、分享月饼。
5、听故事《嫦娥奔月》。
三、结束部分
品尝月饼
中国邪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威胁、呼吁、妻子、充满”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4.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是教学的重点;
2、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国内外大事;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创设情境,播放课件:一组表现幸福生活的画面。
2、学生看了这些画面,谈谈自己有什么感受?
3、师:是的,在大街上,在公园里,在商场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幕情景。可是,这样幸福的日子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样一个故事。
板书课题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4.由题质疑,激发感情。
师: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小结梳理:“一个中国孩子”是谁? 他发出什么呼声? 为什么会发出这一呼声?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播放动画课件《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学生听读课文,然后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课文讲了几部分内容?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⑴ 抽读生字词语,可采用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读。
⑵ 请读一读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段落,学生互相纠正错音。
三、自读感悟,小组交流讨论
1、自学生词,不懂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2、逐段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地方画出来,留待小组讨论。
3、组内质疑,讨论与交流:
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或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组长记录下来并上交给老师,在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中国邪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谈话回忆春节时候的情景,分享快乐。
2、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所发生的快乐的事情。
3、能将自己快乐的心情画出来。
活动准备:
春节时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情景再现
1、教师和幼儿互相问候春节好。
2、幼儿说一说春节都在哪里过?如何过节?
二、照片分享
1、幼儿结合春节的照片说一说节日里发生的快乐的事情。
2、和同伴分享照片,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
三、交流讨论
1、幼儿将过节时的快乐事情画出来。
2、和小朋友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将照片和绘画作品粘贴在语言区,便于幼儿交流。
活动延伸:
教师可将自己在春节的时候发生的快乐的事情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中国邪教案推荐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