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教案的反复修改,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教案应定期更新,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下是职场好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预防传染病班会教案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
预防传染病班会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甲流感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预防,
2、了解甲流感的预防措施
3、提高警惕预防甲流感。
教学方法:
查阅资料、小组讨论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甲流感的有关知识吗?你知道多少?你知道甲流感对我们身体的危害吗?让我们一起通过老师查阅的资料来了解这种流感吧
二、甲流感有关知识介绍
1、什么是甲流感?
甲流感即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
2、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会出现哪些症状?
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症状和人流感(季节性感冒)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全身肌肉酸痛、寒战和乏力等。有些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腹泻症状。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3、流感病毒的传染途径
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传染期从发病前一天到发病后7天左右。儿童感染者传染期长于成年人。一个健康人如果吸入病人打喷嚏、咳嗽产生的飞沫就可能被传染上;由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以存活2小时以上,如果接触了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污染的桌面、椅子和其他物品,没有洗手就接触自己的眼睛、鼻腔活口腔,也可能被传染上。
4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预防措施
(1)每天坚持晨测,注意体温变化,如有体温变化,如有发热(体温在37.5度以上包括37.5度)等症状,即使通知家长前往医院就诊。
(2)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天至少30—40分钟。
(3)避免接触生猪或者前往有猪的场所。
(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的场所,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或者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5)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6)注意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服,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合理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自身的免疫力,以免感冒。
三、我眼中的“甲流感”
学生自己谈一下你眼中的甲流感,你觉得甲流感应该怎么处理?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
四、小结:我们能做的
学生思考对于预防甲流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预防传染病班会教案篇2
活动目的: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活动准备:
1、关于预防传染病的挂图、录像。
2、准备知识竞赛题十个。
3、前黑板上作相应布置,渲染气氛。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秋季入学以后,昼夜温差很大,我们的身体很难适应,因此非常容易得病。在这样的季节里,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类疾病的发生。
二、讲解传染病知识
1、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主要表现: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普通性感冒
成人感冒以鼻病毒为主,儿童以副流感病毒及呼吸道融合病毒为主。临床表现:潜伏期短,约一天左右,起病较急,一般仅有轻度发热,体温多不超过39摄氏度。常咽痛、头痛、全身乏力,
并有鼻塞、喷嚏、流涕、胃不适等。
3、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易感人群是小儿、未患过麻疹者,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烧、咳嗽、流涕、睑结膜充血及口腔黏膜有麻疹黏膜斑。发热3—4天后出现全身红色斑丘疹,经一周左右可自然恢复,注意防止合并肺炎、心肌炎。
4、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传染病,临床表现:开始常有低热,上呼吸道及胃肠道症状,此期约为一天。发热一天左右即出现皮疹。先由躯干及头部出现,后见于面部及四肢,皮疹躯干多四肢少呈向心性分布。起初为小丘疹,一天内即变成泡疹、透明如水珠,椭圆形、大小不一。周围有红晕,皮疹有搔痒感,水泡一天后混浊,2—3天干缩结痂,一两周内痂皮先后脱落不留瘢痕,起病三、四天内皮疹陆续分批出现。
三、预防秋季常见传染病应该注意什么?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2、教室必须要每天通风、保持空气流动。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秋季传染病的.关键。
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5、生活有规律。睡眠休息要好。
6、衣、食细节要注意。
7、切莫讳疾忌医。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让学生了解各种秋季多发传染病的知识,在日后生活当中养成讲卫生爱干净的习惯,从而从源头上减少传染病发生的几率。
?拓展阅读】秋冬季高发传染病,用正确方式科学消毒杀菌
咳嗽、肺炎:咳嗽会变成肺炎吗?是否会传染,如何治疗预防?
咳嗽久了,会不会得肺炎?
其实,咳嗽本身不会引发肺炎,恰恰相反是肺炎引起了咳嗽。咳嗽只是症状,它可以由很多原因导致,肺炎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再次和大家强调,很多感冒通常是先有咽痛的。
表现:
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烧、咳嗽、多痰、胸痛等,重者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肺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咳嗽等;反过来,发热、咳嗽不一定是肺炎。千万不要认为发热、咳嗽可导致肺炎,把肺炎扩大化,从而导致过度用药,特别是滥用抗生素。
传染:肺炎是否具有传染性与引起肺炎的原因有关,与肺炎程度没有直接关系。预防接种中,b型嗜血流感杆菌和7价肺炎球菌疫苗都是针对引起肺炎的两类主要细菌而言。正常婴幼儿即使患上肺炎,病情一般不重;但本身为早产、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其他慢性病者,患上肺炎后病情往往较重。
诊断:
1、目前对于肺炎的诊断不够严谨,胸片上只要有点阴影,听诊时只要有点异常声音,就容易诊断为肺炎。对于肺炎来说,除了呼吸道症状外,还应该有胸部x光检测结果,再加上病原学检测结果。
2、新生儿唾液腺发育尚不完善,正常情况下唾液很少,但在感染后会出现异常分泌增多,故会出现口吐泡沫,因此如果新生儿出现口腔分泌物增加,如口吐较多泡泡情况时应警惕患肺炎可能。
3、不是口腔内有支原体就是肺炎,口腔内查出支原体,对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没有意义。
治疗:
肺炎治疗过程中,除了针对病因的抗感染治疗外,呼吸道局部治疗非常重要。
细菌性肺炎的抗菌药物治疗应尽早进行,一旦怀疑为肺炎即刻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有的放矢地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
呼吸道局部治疗指的是雾化吸入,雾化吸入盐水、化痰药或止喘药,都可帮助呼吸道抵御病菌、排出废物、改善功能。
家庭环境中如何保护宝宝尽量免受病菌侵袭:
毛巾、手帕,最好是专人专用,勤清洗晾晒;
外出就餐尽量给宝宝带自己的餐具,且尽量保证已经过专业消毒;
室内定时通风,以冲淡室内每种病菌的浓度;
应经常带孩子适当外出,以适应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增强抵抗力;
外出回家后,洗手、换衣服,淡盐水漱口,清理鼻腔和咽喉后再近距离接触宝宝;
如果家人生病,要与宝宝适当隔离,避免感染,宝宝与大人的餐具都需要专业消毒,防止传染。
预防传染病班会教案篇3
设计意图:
星期三的早上,淘淘刚到班级就被其他小朋友围住了。“淘淘,这几天你怎么没有来呀?”卓卓问。“我感冒了,上医院打针了。”“那你好了吗?”“打针哭了吗?”……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起来。我想,也许每个孩子都经历过感冒,应该让孩子们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感冒。于是,我生成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感冒的相关知识,知道一些防治感冒的方法。
2、学习单脚向前行进跳,能够动作协调、灵活。
3、产生不怕困难和助人为乐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相关图片、舒适的音乐、《拔萝卜》磁带。
2、布置活动场地:兔宝宝的家,宽35—40厘米的草地,独木桥,宽35—40厘米的小河,萝卜菜地。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1)师带领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边做动作边说儿歌:“伸伸胳膊,弯弯腰,扭扭屁股,跳跳跳。”
(在音乐的伴奏下带领幼儿做跳的练习,为后面的游戏活动做准备。)
(2)情景导人:“宝宝们,刚才接到兔妈妈的电话,兔宝宝生病了,我们去看看它吧!”
2、出示图片,提出问题。
(1)出示兔宝宝打喷嚏,量体温,擦鼻涕的图片。
提问:兔宝宝怎么了?你感冒过吗?感冒时会有哪些不舒服的感觉?感冒了怎么办?
(引导幼儿回忆自己感冒时的感受,帮助幼儿梳理经验:感冒时会发热、头疼、流鼻涕,人会感觉不舒服,感冒了应该上医院打针,按时吃药等。)
(2)出示兔宝宝开窗通风、喝水、吃食物、做运动的图片。
提问:图上的兔宝宝在做什么?它为什么这么做?你是怎样预防感冒的?
(引导幼儿说出预防感冒的方法:开窗通风,多喝水,参加体育锻炼,多吃营养食物等。)
3、游戏:帮助兔宝宝拔萝卜
师:“兔宝宝想吃萝卜,可是它感冒了不能去萝卜地,我们该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帮助兔宝宝的方法,渗透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积极情感。)
(1)练习单脚向前行进跳。
师:“萝卜地离我们很远,路也很难走,中间还有草地和小河要我们跳过去,我们来试试吧!”学习动作,教师示范跳并强调动作要领。幼儿练习。
(2)帮助兔宝宝拔萝卜。
行走路线:跳过草地,走过独木桥,跳过小河,萝卜菜地。在音乐伴奏下拔萝卜,把萝卜送给兔宝宝。兔妈妈对宝宝们助人为乐的品质和不怕困难的精神给与表扬和肯定,使幼儿获得愉悦和自信的积极情感。
4、放松活动
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放松运动,重点是腿部。教师小结后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将防治感冒的方法画下来,制作成宣传画,展示在活动室墙壁上。在其他的游戏活动中,加入单脚向前行进跳的练习。
2、对能力差的幼儿缩减跳跃宽度,教师重点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循序渐进指导幼儿练习。
评析:
教师能够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及喜爱小动物的天性出发来设计本次活动。活动的亮点有两处:
1、教师以身边的事“感冒”为活动内容,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后,使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得到了升华,说明教师在活动前充分的了解了幼儿的发展水平及幼儿的兴趣需要,所以整个活动的过程清晰、流畅、师幼互动和谐,为幼儿创造出了宽松的学习氛围。
2、教师能够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差异。在练习单脚向前行进跳的过程中,幼儿的能力有强弱,教师能够在活动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训练,真正的做到了“以幼儿为主体,以人为本”。作为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能够从幼儿的角度去想问题,提问题,解决问题,要以幼儿的需要,以能促进幼儿的发展为主要目的,本节活动较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预防传染病班会教案篇4
一、活动目的:
1、秋季是各种传染病多发季节,避免传染病在校内发生。
2、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进行预防教育。
3、增长学生的卫生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二、活动过程:
班主任讲话:
同学们,秋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尤其是结核病,表现为咳嗽、发烧。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开展本次主题队会,希望同学们能更多地了解有关传染病的知识。
(一)、通过看视频资料了解传染病
(二)、向学生进行传染病的宣传教育。
1、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长期以来因为没有有效药物治疗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故人们对结核病产生了很强的恐惧心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科学工作者自50年代以来,已经研制出十数种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只要早期发现,正规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结核杆菌可以侵入人体任何器官,也就是说人体的各种器官都可以发生结核病。
2、有哪位同学知道结核病是怎样传播的吗?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空气中的结核杆菌,通过人的呼吸进入人的肺部,在那里繁殖、生长,这样人就会被传染上肺结核。另一种是血液传播。就是说原发肺结核病灶迅速发展,结核性脑膜炎等等疾病。
3、肺结核有那些症状?
(1)指名说一说
学生1:肺结核早期或轻度肺结核,可无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而被忽视,若病变处于活动进展阶段时,可出现以下症状:
1、发热:表现为午后低热,多在下午4-8时体温升高,一般为37-38℃之间。这时病人常常伴有全身乏力或消瘦。
2、咳嗽咳痰:是肺结核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但也最易使患者或医生误以为是“感冒”,北宗小学六二班黄杏然或“气管炎’而导致误诊。
3、痰中带血:痰内带血丝或小血块,大多数痰内带血是由结核引起的。
学生2:是啊!得了结核病的人不仅十分痛苦,同时也会严重地影响工作和学习。为了给病人加强营养,还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学生3:吃了病人污染过的东西,就会得结核病。
学生4:你讲的是对的,但还不完全,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空气中的结核杆菌,通过人的呼吸进入人的肺部,在那里繁殖、生长,这样人就会被传染上肺结核。另一种是血液传播。就是说原发肺结核病灶迅速发展,结核性脑膜炎等等疾病。
学生5:还有咳嗽,咯血,天天下午发低烧。
学生6: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咳嗽,浑身没有劲,软绵绵的,人渐渐消瘦,晚上睡觉常常盗汗,面部潮红,下午发低烧,胸口发闷,严重的时候还会咯血。这时病的传染性很强,因为病人咳嗽的时候,空气中会有许多结核菌。
(2)、小组讨论:如何从身边做起,如何搞好卫生,如何预防肺结核病?
生1:不吃肺结核病人吃剩下的东西,不到他屋里去玩。
生2:平时要多吃好的,增强自己身体的抵抗能力。
生3:及时发现结核病人,积极治疗结核病人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我们知道结核病人,尤其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是结核病的传染源,因此对结核病人及早给予有规律的彻底治疗,使之不在排菌,从源头上控制结核菌的传播,是至关重要的。
生4:切断结核菌的传播途径也不容忽视,提倡注意个人卫生,做好消毒隔离,避免结核菌的扩散。
生5:病人最好单独住一间房间,如果没有条件,也该与别人分床睡。房间要经常开窗透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生6: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预防感染。
生7:给已感染结核菌的病人服用抗结核药物,可以防止结核病发病。
4、学生谈收获。
(三)发出倡议
同学们,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大家讲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一定就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四)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传染病的防治”主题班会,我们了解了更多的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希望大家要爱护自己的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并回家向家人做宣传,发动家人讲好卫生,预防各种疾病发季节,避免传染病在校内发生。
预防传染病班会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流行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能说出并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2、每组一张4开白纸,一盒水彩笔。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
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了?(幼儿观察并描述)
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按顺序观察图片,教师提问。
教师:医院里那么多小朋友一起打点滴,因为他们得了传染病。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吗?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幼儿讨论并回答)
(2)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小朋友容易得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红眼病等。
3、活动展开:阅读幼儿用书,讨论预防传染疾病的方法。
(1)教师:虽然传染病很容易传播,但是,如果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很好地预防传染病。请打开书的第17页,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小朋友,除了书上面的几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你还知道预防传染病的其他方法吗?(幼儿讨论并回答)
4、活动总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教师: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勤洗手可以消除病菌;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打喷嚏时要用手或手帕遮起来,避免对着他人打喷嚏;在传染病的多发季节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情况严重时需要戴口罩。
5、活动延伸:记录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1)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把刚才我们讨论的内容,用图或图夹文的方法记录下来,每组呈现3~4种方法。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分享记录结果,教师将各组的记录展示在黑板上,相同的选取画得较好的粘贴
活动反思:
小朋友又生活在集体生活中,非常有必要知道如果得了传染病一定要隔离、看医生、定时吃药,多喝水等。这次活动上下来,我觉得自己对教学中的突发事情,有些不知所措,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吸取经验,不断学习,让我的教学机智更加灵活。
预防传染病班会教案篇6
活动设计背景
健康对于幼儿成长来说是最重要的。天气冷了,我发现本班有许多幼儿不愿多穿衣服,导致了感冒,每天带药来幼儿园吃的人数也多了,有些还很怕吃药,因此,我设计了这一活动,让孩子知道感冒的有关知识,促进幼儿的健康长成。
活动目标
1、了解感冒的症状,知道感冒后身体不舒服要及时告诉大人。
2、初步了解一些预防感冒的方法。
3、知道感冒了不要怕打针吃药,要做个勇敢的孩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一些预防感冒的方法。
难点:了解感冒的症状。
活动准备
预防感冒方法的图片(洗手、吃饭、锻炼等等)。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起幼儿的兴趣。
园园妈妈打电话给老师,说园园直打喷嚏,还流鼻滴,吃不下饭,不能来幼儿园和我们一起玩了。
二、说一说:感冒的症状及原因。
1、园园怎么了?为什么会感冒?
教师小结:穿衣服少了、蹬被子了、到人多的地方被传染了都容易引起感冒。
2、你们感冒过吗?感冒了会有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流鼻涕、喉咙痛、头痛、咳嗽、打喷嚏、有时候会发烧,当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要及时告诉大人。
三、渗透情感,懂得要勇敢,生病不怕打针吃药。
讨论:园园会到哪里看病?她打针的时候哭了没有?小朋友打针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哪个来学学打针的动作是怎样的?
教师小结:小朋友也是勇敢的孩子,如果你感冒了,要赶紧去看医生,不怕打针吃药,这样感冒很快就会好了。
四、结合图片展开讨论:初步了解预防感冒的方法。
1、讨论:小朋友想一想,怎么样就不感冒了?
2、看图片提升经验,了解预防感冒的方法:勤洗手、多喝水、不挑食、睡觉盖好被子、天冷了及时穿衣服、不到人多的地方去、多锻炼身体……
五、活动延伸:幼儿进行区域活动——宝宝医院。
教学反思
活动中师幼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比较多,通过交流幼儿了解了感冒的一些症状,增强了幼儿预防感冒,战胜感冒的意识。在活动的各个环节,老师都能真正地把孩子放在第一位,让每个孩子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活动如果能请幼儿园的保健员或当医生的家长来配合上课效果肯定会更好。
预防传染病班会教案通用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