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的剪纸教案推荐7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在制定教案时,教师们常常会关注课程的整体框架与结构,精心设计的教案能够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和互动,以下是职场好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树的剪纸教案推荐7篇,供大家参考。

树的剪纸教案推荐7篇

树的剪纸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剪纸的方法和步骤;提高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运用不同的手法剪出窗花。

3、情感与态度目标:唤起并激发学生对民族剪纸艺术的热爱,继承并发扬民族艺术,让学生从小培养对民族剪纸的了解和兴趣,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感知、创造美的能力培养。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剪纸的剪、刻的基本技能技巧。教学难点:对剪纸艺术的信心与兴趣,剪纸外形设计。

教具准备:

示范作品、各种规格的彩色纸、剪刀、刻刀,订书钉。

教学过程:

提问导入:大家知道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吗?(剪纸)剪纸:剪纸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你能说说我国的民间艺术还有哪些吗?让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我国民间艺术工艺品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有陶瓷、泥塑、布艺、风筝、剪纸、麦杆画、年画、灯彩、吊饰、木刻、漆器工艺、兽皮工艺、砚石工艺、竹编工艺、漆器陶具、玉器工艺、大理石工艺、铅笔屑画、唐卡、拓真画、银饰、纸编画、苏绣、鱼皮衣等。

这些民间艺术品,内容大都是精神活泼向上、吉祥如意、长命健康、富贵有余、儿孙满堂等。用于民间传统节日、传统宗教和民族饰品用等。

这些民间工艺品流传广泛,生动有趣,代表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日常活动。今天我们就学习这其中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剪纸》

一、情境创设:(挂图)出示红“双喜”字。

师:这个字,大家熟悉吗?(熟悉)太熟悉了!这个“喜”字,也是老师带给你们的祝福:愿你们每一天都喜笑颜开!这个字谁会剪?(总结学生的.方法)现在请用大家用最短的时间,最巧的手,把这双喜剪下来,好吗?(学生剪,老师巡视指导)(创设剪“双喜"这样一个情境,激起学生活动兴趣,让他们对课堂感兴趣,都跃跃欲试,渴望自己动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师:剪好的同学,请把双喜举起。(看一下)很多同学都已剪好,而且很漂亮!谁愿意说说你是怎么剪的?老师归纳步骤::对!可以先把纸对折,画上线,再剪。(折叠、画线、剪裁)。因为喜也是轴对称图形,对折一次,画上一个喜再剪下;对折两次只要剪喜的一半就可以了。

(生答师演示折叠双喜,以及喜字的其它形式。

板书:

剪纸的折法:对称折(通过教师演示双喜的折叠过程,形象生动,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

探索活动:

仿例制作: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另一张纸,看下一幅图(蝴蝶),按照刚才的三个步骤,动手在自己的红纸上剪剪看,能不能得到这个蝴蝶的图形。老师将取优秀的作品展示。

(师巡视指导学生制作)。

作品展示: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交流、评析,将优秀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并在黑板上画出各作品对称轴。(很好!这是对折两次剪出的两只蝴蝶:这是对折这一次得出的一只蝴蝶。)

二、体会设计思路:

师:人的智慧是无尽的,简单的事物里往往蕴涵着不平凡。

树的剪纸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利用五颜六色的彩纸、广告纸、彩色报纸等材料撕贴出一幅有趣的画。

2、通过思考、比较、想象与讨论,使学生感知绘画与撕贴画的画面效果的不同。

3、通过与同学合作一起收集废旧挂历、广告纸、彩纸等,增进合作意识、集体意识,体验成功感。并且在作业过程中养成专心、细致和耐心的作风。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充分利用纸材的特性采用撕纸拼贴的方法,设计一幅有趣的撕贴画并表现出色彩对比鲜明,形象生动饱满的画面。

难点:在这节课中,最难处理的是色彩,在拼贴时,尽量注意大块的颜色统一,在块面与块面的交接处颜色对比要强烈些,不然很容易“花”。

课前准备:

学生:胶水、收集废旧彩色报纸、广告彩纸、白纸、垃圾袋。

教师:课件、范作、水彩画(或其他绘画形式的作品)、撕贴画、彩色报纸、广告彩纸、白纸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1、欣赏几幅作品:点彩派画家的代表作品、学生作品(蜡笔水彩或水粉风景)、《海神头像》(马赛克拼贴画)、剪纸作品(或撕纸作品)、《京剧脸谱》(彩纸撕贴画)。谈话:你觉得这些作品和绘画作品相比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提示:在这里欣赏比较的作品数量和形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比较,了解撕纸拼贴画的独特魅力。)

2、讨论交流:

(1)仔细观察这几幅作品在技法上有什么不同?

(2)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3)你更喜欢哪幅画?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我的发现”。

3、学生汇报。(汇报中说说哪一幅画是用撕开的彩纸拼贴出来的)

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用彩纸来制作一幅美丽的“撕纸拼贴画”。

二、传授方法,师生互动。

(1)撕:“你们以前用纸撕过图形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把纸撕开的?”

边撕边示范边讲解:先把纸张撕成小块面;双手捏住纸片,右手的拇指、中指紧捏线痕,左手拇指指甲配合食指,按纸的走向,自然地转动右手所捏的纸面,双手密切配合。

(2)拼:请学生把撕开的彩色纸片展示在投影仪上。纸片的形状各种各样,你们想一想它们像什么?

(3)贴: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和几个学生一起来合作表现“接力贴画游戏”,创作出一幅简单的作品,以此演示“撕”与“贴”的整个过程。

三、小组合作,表现创意。

出示课件,提供集体创作的建议:

(1)讨论表现的内容主题和表现方法。

(2)分工合作,组织随意撕纸活动。(四人小组合作进行。)

(3)根据撕下来的纸片进行拼图,然后粘贴在底版纸上,组成一幅有趣的画面。教师提示:撕贴时将要撕的图形在纸上摆一摆,然后粘贴成画。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在练习中提醒学生撕纸的方法和粘贴的技巧,注意色彩搭配恰当,才有很强的表现力。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小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四、展示作品,师生评价。

(1)每一组把贴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自评、互评作业。

(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

五、小结谈话,课后拓展。

教师小结:今天同学们学会了用手撕出各种形状的纸片,并且粘贴成画,使小纸片变成我们熟悉的形象。今后我们要更加关心身边事物的色彩、形状,展开我们丰富的联想,收集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创造出更多更美的画面。

学生课外的经验积累:寻找马赛克拼贴画、剪贴画和点彩画,进行比较研究。

树的剪纸教案篇3

民间剪纸在表现物象时,因为要把所有的物体放在一个平面上,所以为了比较容易的完成形象的塑造,民间剪纸艺人都会对复杂的现实对象进行简化概括和抽象变形,使画面重点突出,形象生动传神。民间剪纸中简括的线条,疏密有致、空间得当,装饰意味浓厚,使整幅画面富有韵味和美感。民间剪纸中夸张手法的运用并不是随意和毫无目的的。民间剪纸艺人的造型观并不是对客观物体的真实表现,他们在评价一幅剪纸作品时关注的并不是像不像而是好不好看的问题。山东高密剪纸巧手齐秀梅说:“你想,要是剪一头牛,像真的牛一样,贴在窗上多吓人。”所以,民间剪纸艺人在塑造物象时,以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对所表现的物体进行夸张变形。

民间剪纸的造型不受客观规律的约束,是劳动者自我主观的创造体。民间剪纸艺人对此称为是自己心里发出的,想怎么剪就怎么剪。他们的自我主观意识非常强烈,随心所欲地对物象进行各种反常态的变异,来表达自己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祈祷。在我们看来这些不合常理的现象,在民间剪纸艺人那里是合情合理的。他们的物象造型是凭借主观经验来表现的。在他们的剪纸世界里,千奇百怪,无奇不有,让我们不禁感叹民间劳动人民的博大的精神世界和丰富的想象力。树上既可以长树叶也可以长鸟儿,女娃娃的身上出现飞鸟,这些看似荒诞的现象,在他们那里只要是圆满的、称心的就可以表现在剪纸上,此可谓中国民间朴素的“立体派”和“未来主义”。

中国民间剪纸有着自己独特的主观意象造型观,其意是思想观念,其象是事物形象。意象是思想过程与视觉过程创造的共同体,是观念和感情的表述形态。这种造型观念深受中国民族传统、审美观念和哲学思想的影响。民间剪纸艺人有着独特的观察视角和思维方式,他们在创造形象的过程中,更多地追求以意写形,将自己主观的情感表达寄予在意象化的形态上。民间剪纸的意象造型多采用象征、借喻、比拟的艺术手法,将质朴的审美理想与情感寄托交织在意象化的图形中。中国当时广大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状态为民间剪纸造型观的产生提供了深厚的土壤。困顿的生活、生命的脆弱、地域的封闭激发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民间剪纸成了他们表达自我情感的载体,把祈求平安幸福、延绵长寿、生活富足的朴素愿望呈现在剪纸图形中,看似简单的民间剪纸充满了劳动人民醇厚的创作思想。

民间剪纸的装饰特点

民间剪纸由于受材料的局限,反而促成了其特殊的表现手法和式样,多以线与块来塑造形象,形成富有韵律、意趣生动的特点。民间剪纸中有多种装饰纹样的出现,如锯齿纹、月牙纹等,增添了剪纸画面的装饰韵味,超越了剪纸的平面化特点。民间剪纸的装饰一般是在抓住外形大轮廓特征的基础上,在轮廓内进行随意装饰,以加强剪纸的艺术效果。

民间剪纸本身的材料特点和制作工具的运用产生了剪纸特有的装饰语言,锯齿纹和月牙纹就是剪纸刀法在运用过程中自然产生的装饰纹样。锯齿纹是在剪刻的过程中,由纸和刀的切割移动而产生的,利用锯齿的长短、疏密、曲直和刚柔等变化,结合不同物象的特征,表现出不同物象的质感、量感和结构等,如树叶、动物鬓毛、禽鸟羽毛、人物胡须等。月牙儿也是剪刻时自然产生的各种弧形装饰,它以阴刻为主,主要表现人物的衣纹或其他不同物象特征。这两种刀法运用恰当,就能形成剪纸艺术独具的“刀法与质感”。民间剪纸作为我国一门古老艺术,蕴涵着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文化信息,可以说是中国民俗文化的活化石。从民间剪纸的许多纹样中,我们能够发觉巫史文化图腾崇拜的痕迹,能够看到中国的本源艺术。民间剪纸中有大量的远古流传下来的象征纹饰——抽象的几何纹饰与象征吉祥且意象化的动植物纹样。如:几何纹饰——万字、方胜、盘长、孔钱纹、云纹、雷纹;意象化的动植物纹样——龙纹、凤鸟纹、虎纹、卷草纹。

民间剪纸在体现物象造型圆满完整、硕大丰满的同时,也注重装饰美。为表现物象的特征,使塑造的形象更生动,画面效果更和谐,往往在物象上添加一些纹饰,形成民间剪纸独特的装饰韵味。民间剪纸的装饰带有程式化的特点,如表现动物、鸟类身上的羽毛时多用锯齿纹,月牙儿纹主要用来表现衣服的衣纹,塑造物象时根据具体情况有时也会用到。民间剪纸主观意象的造型观使剪纸具有了耐人寻味的装饰特点。民间剪纸艺人为了追求画面的圆满,完成自己主观意愿的表达,通常都具有“慧眼可透视”的功力,把现实中看不见的事物刻画出来。比如我们可以看到大花猫吃进肚子的小老鼠,可以直接看到母亲孕育在肚子里的婴儿等等。

民间剪纸的空间构图

亚里士多德指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一个美的事物的各部分应有一定的安排,而且它的体积也应有一定的大小,因为美要依靠体积与安排,必须具有特定的感性形式,并努力在客观事物中去发现它们。”民间剪纸的构图思维不受任何客观因素的限制,剪纸艺人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将看似毫无关联的形象合理地组织在一个画面中,形成一幅和谐完美的画面。出于民间质朴求全的审美心理,民间剪纸艺人随时随地追求造型构图的完整性,使民间剪纸的构图形式饱满,且强调可视化效果。所以,他们一般采用对称均衡式、重叠式的构图方式。

民间剪纸的构图方式多为对称式,采用一条较为明显的中轴线,它两边的元素呈对称式布局,且完全等同。完全对称式和非完全对称式的'构图方式给人带来和谐、稳定感。或许在现代人的审美心理下会觉得保守、缺乏活力,但在当时,对称式是广大人民求全心理的一种表达。如图1安徽阜阳的“瓶花对鸟”。这幅剪纸中就采用了完全的对称式构图,中轴线的两边是完全可以重合的。对称式剪纸的剪制手法是先对折,剪完后展开,就是一幅完整的对称式剪纸。还有一种不是完全的对称式构图,在能看出轴线的同时,在构图的内部做少许的变动,但还是会保留大的对称式样。

重叠式构图也可以称为均衡式构图,构图中没有明显轴线,其中的图形元素是按均衡的方式排列,均衡式构图形式灵活,富有动态,主要强调给人视觉上的平衡感。民间剪纸中没有前景后景之分,所有的物象都是按剪纸艺人的主观创造,层层叠起,互不遮挡,表里如一,所有的物象出现在一个画面中。如图2民间剪纸“元宵挂红灯”,它的构图采用的是重叠式构图,所有的物象都是以层层垒高来表现物体的前后空间关系、各个图形元素均衡地排列,产生连贯、对比的效果。虽然有反视觉常规,但在民间剪纸艺人那里就变得合情合理了。

结语

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并在他们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民间剪纸艺术形式拥有丰富的民族视觉文化语言资源,积淀着深厚的民俗心理和文化,体现着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传统民间剪纸独特的造型语言形式和具有原始艺术韵味的民俗符号是本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对剪纸艺术及其蕴含的文化精髓进行深入地分析,将其更好的借鉴到现代设计中,以丰富现代设计语言和表现形式,让现代设计更具民族性和文化性。

树的剪纸教案篇4

一、设计意图

剪纸艺术,在我国有着深厚的传统基础,她体现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具有鲜明的民间特色。而大班幼儿在使用剪刀上已有一定的技能,而且在学会了窗花剪纸后,更是对剪纸活动情有独钟。就如那次,不经意的幼儿园主题墙装饰——我用的平行连续折剪的图案点缀在四周,立马又引起了孩子的兴趣。面对他们的询问、讨论与尝试探索,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剪纸活动:一来让孩子们传承中国的民族文化;二来让孩子们掌握平行连续折剪的方法后去更好地表现美、创作美、欣赏美。

二、活动目标

1、在图示的帮助下,尝试进行平行连续折剪。

2、乐于参与剪纸活动、享受剪纸成功后的快乐。

三、重点难点

重点:大胆尝试与表现,对剪纸活动产生兴趣;能在平行连续对折后的纸上画出漂亮的图案,并进行剪纸创作。

难点:看图示、平行连续折剪法的掌握。

四、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泡沫展板、大头针、剪纸的图例一幅;各种图案的剪纸一张、正方形长方形的蜡光纸若干;剪刀、水彩笔(二种颜色)各一;一段柔和的音乐,供幼儿操作(剪纸)时用;

学具准备:剪刀、铅笔、笔筒、塑料框每组各一、长方形的蜡光纸若干;幼儿剪好的窗花贴在展板上。

空间准备:幼儿坐成马蹄形,后边放四张桌子;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欣赏窗花):

师:小朋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漂亮的窗花)告诉你们,这些漂亮的窗花剪纸就是上次小朋友剪成的。谁还记得这些窗花是用什么形状的纸做成的?(正方形)正方形的纸是怎么变成窗花的?(先对折,再剪)

师:小朋友真棒!把剪窗花的方法记得牢牢的,来表扬一下自己!

(二)基本部分(平行连续折剪)

1、出示长方形纸,引题

师:看,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什么(长方形纸),老师要把它变成什么呢?(连续的小花图案)师:你能不能把长方形纸变成连着的小花呢?

师:别急,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本领!老师这里有一张图示帮助,能的呆会儿可以自己剪,不能的可以看着图示剪。

师:谁看懂了这张图示?(请幼儿说一说)一共有几步?

师简单归纳:四步,一折二画三剪四展开。

师提创作时的要求:六个小朋友一组,不要搬椅子。要求:1、用剪刀和铅笔等工具的时候要小心;2、用完后要及时地把它放回笔筒;3、成功的小朋友把连着的图案放到展板上来。

2、幼儿操作(第一次尝试剪),师巡回观察。

3、师稳定纪律。后引导幼儿交流:刚才你成功了吗?你是怎么做的?你怎么没成功?

师:哎,真是奇怪,用了同样的方法,有的会成功、有的会不成功,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知道为什么吗?)

师:其实小朋友刚才在剪的时候,老师发现了他们没成功的秘室(老师来把它做给大家看一下)

师演绎孩子失败的作品,通过对比引导幼儿发现: “平行连续折剪”的.操作要点(第一步,对折三次,第二步……)

师:原来成功的小朋友,是在画与剪时,有一点地方连着了。现在你们明白了吗?那好,你们再去试一试,成功的可把它放在展板上来。

4、幼儿操作(第二次剪),师巡回观察辅导

师:这次你们都成功了吗?(真棒)(师适当用语言鼓励不成功的孩子:别急,下次剪时小心点)

师:这种方法除了能让我们剪连着的小花图案,还能让我们剪别的图案吗?

幼儿交流:小花、小葫芦、小树、小伞……

师:这次请你们再去试一试,看能不能剪成别的连着的图案。可要注意:先画好想做成的图案,然后在画与剪时,要注意:边上有一点地方留着,不要剪断哦!)

5、幼儿操作(第三次剪:有创意地剪)

师:小朋友真的好棒,都剪成了与老师不一样的连着图案。老师最喜欢这个,是谁做的?是什么呀?

师:你最喜欢哪一个?下次你去跟他学一学。

师:用刚才的方法除了能剪出这种图案,还能剪出更多漂亮的图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结束部分(出示欣赏图,引起质疑)

出示,师:看了这些图案,你感觉怎么样?(开心、还想剪、)

师:是呀,这些图案都是用一折二画三剪四展开的方法做成的,这种方法也叫平行连续折剪法。用平行连续折剪法剪成的连着图案也是我们中国剪纸艺术中的一种,它能给带来美,愉悦我们的心情,小朋友可要把这个剪纸的方法教给其他的小朋友哦!哎,有没有发现,刚才我们剪成的是连着四个的图案,这里有的是连着六个、八个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幼儿交流:折得多就多,折得少就少。

师:是不是这样呢?那怎么折会成三个、成五个呢?老师把蜡光纸送你们,然后我们带着图示,回教室继续探索好吗?

树的剪纸教案篇5

一、活动的设计构思

剪纸是最为流行的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中国剪纸历史悠久,题材广泛,风格独特。每逢春节或结婚等喜庆节日和活动,人们总要在窗户上或居室内贴满剪纸,以示喜庆欢乐。剪纸内容,有反映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风俗习惯的作品;有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五谷丰登”“连年有余”等运用谐音、象征和寓意手法的作品

有表现神话传说、戏剧故事,如“武松打虎”“杨门女将”等类作品。它贴近我们的生活,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走进我们的生活,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会与剪纸零距离的接触,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剪一剪等活动,全身心的去体验这门独特的传统民间艺术。

二、活动重点与难点

活动重点:激发孩子对剪纸作品的兴趣。

活动难点: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三、活动目标

① 能够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② 进一步了解剪纸的各种风格和种类。

四、活动准备

① 幼儿收集的剪纸作品或者图片

② 录音机、磁带

五、活动过程

① 欣赏:

幼儿欣赏大家带来的剪纸作品。

② 谈话:

引发幼儿谈话:我最喜欢的剪纸,引导幼儿说出剪纸作品的名称、用途,以及为什么喜欢这个作品。教师用录音机录下幼儿的谈话内容。

③ 教师参与:

教师介绍自己带来的剪纸作品,引发更多的幼儿参加谈话的热情。

④ 总结:

继续幼儿的谈话。大家一起倾听谈话的录音,并请幼儿评价自己的讲述情况。

⑤ 拓印:

请幼儿把收集的最喜欢的剪纸平整的放在纸的下面,然后用蜡笔在书页上均匀涂色,把剪纸的图案拓印下来。

⑥ 制作:

幼儿和教师一起将剪纸标注上剪纸名称及收集者的名字,参考下面的方法制作《我们最喜欢的剪纸》小书。

a:先准备一些大于剪纸规格的纸张。

b:将剪纸粘贴在上面。注意固定剪纸的四角。

c:将收集这个剪纸的幼儿的名字写在剪纸的下面。

d:一起选择一个剪纸粘贴在纸上做封面,并写上《我们最喜欢的剪纸》的书名,写上制作的时间。另一张白纸做封底。

e:将所有的`纸张对齐,左侧用打孔器在中间有间隔的地方分别打两个孔。(或者左侧用订书器装订)

f:将绳子穿过并在封面的一面系蝴蝶结。

[page_break]

六、变化与延伸

① 将幼儿收集的剪纸制作成小书和录音机、幼儿谈话的录音磁带放在一起,大家可以在欣赏剪纸作品的同时听谈话录音。

② 幼儿可以继续收集,逐步增加小书的内容及录音的内容。

树的剪纸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认识热带鱼的基础上学折热带鱼,幼儿能看懂图示并细心认真的折。

2、培养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锻炼幼儿的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3、激发幼儿关心小动物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海洋世界背景图一幅,折热带鱼的示意图一幅,各色正方形彩色纸若干,胶水、棉棒。

【活动过程】

1、出示海洋世界挂图,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我们今天要去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做客,你们看!” 出示挂图:“大海不仅美丽,还特别的神奇,有哪些小动物生活在这里?”

2、出示热带鱼的范样、引导幼儿观察热带鱼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动手的欲望。 “这条小鱼跟我们见过的鱼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从形状、花纹等方面观察)“因为他生活在温暖的热带海洋里,所以人们叫它热带鱼。”“小热带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可是它一点也不开心,为什么?”(请幼儿帮助它找小伙伴)

3、引导幼儿学看示意图,用拟人化的手法让幼儿理解示意图。

(1)将正方形纸“对角折”,把折好的三角形看做是一个“小宝宝”,顶角是小宝宝的“头”,底边两个角是他的“手臂”。将其中一条手臂向上折,比喻象小宝宝用手摸他的“脑门”,将另一条手臂向后折,就象小宝宝在用手摸“后脑勺”。(请幼儿讨论,用动作试一试)

(2)从顶端找一个“大嘴巴”,让大嘴巴张开,(把手伸进“大嘴巴”里一撑),撑开后变成一个双三角形。

(3)将双三角形其中一个的底边角向下折,另一个角也对折过来,就像两只手臂在身前交叉。(请幼儿用动作试一试)

(4)最后把纸反过来,在上面添画鱼的眼睛、嘴巴和美丽的花纹。

5、请幼儿一起欣赏折好的热带鱼,并问一问小热带鱼现在开心了吗。

树的剪纸教案篇7

教学目的: 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

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 :是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教学准备:剪纸作品若干,各色电光纸,剪刀、刀子各一把,2开白纸两张;投影仪。

作业 要求:能够在课堂上独立设计完成一幅图样,做到造型

单纯、简洁、富有剪纸情趣。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你能说说中国的民间艺术吗?大屏幕出示课件,让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出示概念)。 引入课题:剪纸

二、讲授新课:

多媒体出示剪纸概念。

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很久前 ,人们就把剪纸作为一种乐趣,点缀和美化 生活。每到喜庆年节,家家窗户上都贴出红红绿绿的窗花、门媚。这就是剪纸迎春的风俗,寄托着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

1、剪纸的艺术语言:

构图造型特点:图案化 (形象夸张、简洁、优美,富有节奏感)

运用方法:简化、夸张、添加

让学生欣赏十二生肖剪纸图

2、剪纸的分类

中国土地辽阔,文化底蕴丰厚。剪纸可分为北方剪纸和南方剪纸。因此,它们的风格也不同。(屏幕出示图片)

按制作方法分类,主要有剪纸和刻纸

按色彩表现分类,主要有单色和套色

让学生欣赏有趣的单色剪纸和套色剪纸作品,并能了解到它们在生活中的装饰作用。 3、剪纸的基本语言即阴与阳的技法(图片说明)

三、今天,我们来学一学剪纸,剪一剪漂亮的窗花,好吗?

1、讲解:什么是“窗花”?

“窗花”是用色纸剪成的图案,花样很多,有花卉、鸟兽、虫鱼及图案纹样等。过春节时,常把这种用纸剪出来的图案贴到窗户上,因此叫它“窗花”。它既有画意,又有装饰趣味,很受群众喜爱。

* 屏幕出示窗花的概念及简要的说明。紧接着让学生欣赏有关窗花作品:“连生贵子”、“金玉满堂”等等。这些窗花都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智慧的结晶,充分表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动手设计一张图案化的动物(对称剪):师演示

让学生动手试一试。剪一剪。

2、窗花的剪法

介绍剪纸的折法(边讲边演示):

(1)、对称折

(2)、三角折

(3)、四角折

(4)、五角折

(5)、六角折

3、师示范剪五角折 (注:此折法与剪法均有难度)

①将方形色纸对角或对边对折,要折整齐。

②把折好的纸再平均分五等分折。要注意这样折好很重要。

③在折好的纸上画上简单的花纹,花纹的线条要接连。把要剪去的地方画上记号。

④按照纹样剪出,小心揭开(美妙的图案出来了)。

4、我们来体验一下

学生先试着学剪五

角星,有余力的可以画图剪花。

小结:窗花剪法的步骤;特别要注意什么,看图讲述。

四、布置作业:

用色纸剪一幅窗花。用你掌握的喜欢的折法来设计窗花图样。注意纹样要相连。

五、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六、讲评:

教师选优秀作业展示在课室中的某个地方。师生共同评价优劣,谈谈制作感受。教师小结。

七、拓展

剪纸为什么能成为民间广为流传的艺术?

师总结:

剪纸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

剪纸是学美术科中学设计与应用的范畴,其目的让学生了解我国剪纸文化,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同时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专心细致的工作态度。

在教学思路上,由于剪纸内容比较广泛,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我找一个切入点——剪圆形纸花,图案设计简单一些,让学生能从较简单的剪纸图案入手,只要认真、细心去做,就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在纸张的准备上要求一定用红纸,因为红色是我国剪纸本色,象征吉祥、喜庆、丰收、红红火火……!让学生从心里有着原始美的'感受。

在教学思路上,我设计六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

以故事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欣赏剪纸作品(课件播放),让学生从感观上有个认识,同时感受剪纸艺术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老师示范。

老师通过演示让学生了解剪圆形纸花的步骤和方法,同时着重讲解学习要点、难点以及注意安全问题和卫生问题。

三、学生动手操作剪纸花。

学生通过观看老师的演示,基本了解剪圆形纸花的步骤和方法,并有着动手操作欲望。这一环节我抓住时机让学生动手操作练习,同时强调学生注意安全和注意卫生;这时播放轻音乐,让学生在放松心情,能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老师在教室间巡回指导。四、作品展评。把学生剪好的剪纸作品粘贴在裱纸上,进行作品展示,通过作品的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肯定,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进行作品讲评。

五、课堂小结。

六、宣布下课。

这一堂课上完后,我的认为是一堂有效的课堂教学!

1、在教材处理上,我大胆利用教材去教学;

2、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按照教学思路环环紧扣的引导学生,在一节课时间内,按时完成教学设计环节引导学生达到学习目标;

3、因材施教。学习能力较好的同学,我用语言引导他向深一点图案去思考、去设计;能力较差的同学,鼓励他,进行个别指导。

4、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个教育。本课的设计让学生传承我国优秀民族剪纸艺术,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同时培养学生专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此外,注重强调学生注意操作安全问题及讲解正确的操作方法,让学生从小养成自我防护意识;另外,注重强调学生的环保意识,注意环境卫生,收好自己剪掉的碎纸片。

5、注意解决课堂生成问题。例如,有一位同学红色的剪纸作品粘贴在红色的纸上,我一发现,以此为例,马上进行引导学生探讨,让他们明白为什么不能这样装裱。又如,有的学生剪纸散开了,我拿起这个失败的作品,进行与同学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6、学生的学习效果。100%的同学积极投入学习状态,95%的同学掌握了剪圆形纸花的方法。

本课不足之处:

1、备课时间仓促,在教学环节中,可以加个学生竞赛环节,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放松。

2、在小结部分,小结不到位。

今后,我要加强努力,把每堂课的各个环节备到细致、全面,上好每一堂课!

树的剪纸教案推荐7篇相关文章:

关于树的演讲稿精选6篇

关于树的演讲稿模板5篇

树的生命演讲稿最新5篇

树的生命演讲稿精选5篇

小班语言教案拔萝卜教案推荐7篇

设计教案推荐7篇

211教案推荐7篇

月亮》教案推荐7篇

小手舞教案推荐7篇

滚大班教案推荐7篇

树的剪纸教案推荐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