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模板5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为教师提供了反思与改进的空间,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撰写教案使教师在教学前做好充分准备,降低课堂中的盲目性,以下是职场好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模板5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模板5篇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各种花朵的外观,学习从颜色、形状等多角度观察物体特征。

2、大胆想象,感受将花朵形状与具体的物品形象结合在一起进行感知。

活动准备:

1、各种花朵图片。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观察、认识花朵的外观。

二、请教师扮演成春姑娘,手持装有各种花朵图片的布袋,请幼儿每人从布袋里摸一张花朵图片。观察它的外形特征。

1、鼓励幼儿仔细观察自己手中的图片。

2、幼儿独立观察,教师引导幼儿从花朵颜色、形状等方面进行观察。

3、集体交流。

三、激发幼儿想象力,用花朵形状与具体形状对应的方法,巩固对花朵特征的了解。

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

2、请幼儿仔细观察幼儿用书上花朵的形状特征,想象它像什么,并用完整的`语言进行描述。

3、幼儿在组内分享自己的想法。

4、鼓励幼儿比较花朵之间的差异。

5、鼓励幼儿画己最喜欢的花朵,并说说它的特征。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篇2

主题由来:

一天,孩子们在欣赏老师的朗诵,当时我朗诵的题目是“秋天的叶子”,孩子们认真的听着,小宁却说:“老师,叶子是绿色的,你看呀!”说着,就指着外面的树木,我很吃惊!是呀,外面的叶子是绿色的,但是秋天的叶子就是黄色/红色的。“为什么呀!老师!”“冬天还没有叶子呢”贾静宜说道,“你说说为什么?”“不知道”孩子们纷纷议论上了,因为……是呀,孩子们的想法很好呀,叶子的变化,叶子的形状千姿百变,秘密实在太多了,我们一起来研究叶子不是很好的主题吗?好,就这样,我和孩子们商量,孩子们高兴的手舞足蹈,就这样我们班的主题就确定下来了。

活动目标

1、介绍叶子的生长环境、内部结构。

2、知道叶子与植物、人、大自然的关系

3、介绍四季叶子的不同特点。

4、介绍叶子的特殊的.特点。

5、知道为什么叶子的形状不一样。

6、知道叶子的作用。

7、知道叶子的生长需要不同的环境。

幼儿的问题:

1、叶子为什么不一样?

2、叶子为什么都是在变化的。

3、叶子的颜色为什么不一样。

老师提示孩子的问题:

1、叶子有什么作用?

2、叶子生长的环境为什么不一样?

3、叶子在生长的过程是什么?

1、叶子的你不结构、名称、作用通过文字、图片来进一步的表现。

2、四季不用的季节叶子的变化。

3、叶子的变化

4、你觉得将来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根据主题我们设置了相关的叶子材料,例如,美工区用多种方法进行折、画、剪、粘叶子的活动,用废旧的材料制作叶子。

计算区:在认识不同叶子的同时操作叶子说出名称并进行比较知道什么是多,什么是少,谁比谁多几个,谁比谁少一个。

能很好的进行排序。

科学区:

采集不用的叶子进行比较.

音乐区:投放叶子的音乐,头饰,幼儿自己创编舞蹈。

1、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带有叶子风的图书,卡片..

2、和幼儿一起搜集有关叶子的知识,下载下来带到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进行分享

3、引导幼儿如何观察叶子的变化.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篇3

一、活动题目

苏打喷泉

二、活动目标

通过制作苏打喷泉,培养幼儿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适用对象

4~5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塑料盖的瓶子、吸管、胶带、白醋、小苏打、水、纸、笔。

五、活动过程

看一看。有趣的实验。

教师演示:

(1)在瓶盖上插入吸管,吸管离瓶底距离约2厘米。

(2)在塑料瓶中倒入30毫升的水,并加入50毫升的醋。

(3)瓶内放人两勺小苏打,迅速将瓶盖盖上。

幼儿讨论观察到的.现象。

(1)这个实验真有趣,水从吸管中喷出来了。

(2)像喷泉一样,瓶子里有许多小泡泡。

(3)喷泉真好看!我也想做一个小喷泉。

我来做小喷泉。

(1)先在瓶里放入水,再放醋和1勺苏打,喷泉没有做成功。

(2)盖子没盖好,泡泡都跑出来了。

(3)将吸管插入瓶盖中,用胶带将吸管固定在瓶盖上。先在瓶子里放人一些水,再放入一些醋,最后放人2勺苏打,迅速盖上带有吸管的瓶盖。

说一说我的实验结果。

(1)放l勺苏打不成功,醋要多放一些,再放2勺苏打,水就喷出来了。

(2)瓶盖没有盖严,泡泡都跑出来了,一定要盖严瓶盖。

(3)先放一些水,再放一些醋,最后放了2勺苏打,喷泉就做成了。

幼儿记录实验过程。

使用药品的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苏打

六、注意事项

1.教师提醒幼儿要进行分工:负责记录的幼儿要将醋、小苏打的用量记录清楚。

2.检查醋和小苏打的比例是否适当,瓶盖密封是否严紧。

3.盖瓶盖的速度要快。

4.要将小苏打碾碎后放入瓶内。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喜欢关于空气的实验活动,积极探究空气的秘密。

2、幼儿通过实验操作和生活联想,发展其观察力、探究力、说明性语言讲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幼儿了解空气是无处不在、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的气体;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知道空气有助燃的作用。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重难点】

幼儿喜欢关于空气的实验活动,积极探究空气的秘密。

幼儿了解空气是无处不在、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的气体;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知道空气有助燃的作用。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经验:幼儿仅仅了解空气的存在,但不能全面了解空气的特点,也不了解空气与我们生活的联系,更不能够用规范、准确、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述空气的特点。

物体材料准备:幼儿每人提前收集一袋空气、餐巾纸、一盆水、一个大的透明的缸、10个玻璃杯、10个塑料杯、10支蜡烛,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交流讨论和实验操作,激发幼儿探究欲望,同时了解空气的无处不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所以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科学启蒙的关键,它将使幼儿永远保持探究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利用有趣的科学操作活动,激发幼儿探究空气特点的欲望。

1、教师提问,幼儿交流分享。

师:我们小朋友每人收集了一袋空气,请问大家是从哪里收集的空气?

师:除了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空气,那空气还会藏在哪里呢?

教师出示玻璃杯:杯子里有什么?

教师小结:原来空气随处可以收集到。

2、教师操作“杯子倒扣水中”实验,幼儿观察。

教师操作:将干干的餐巾纸塞入杯底,把杯子垂直倒扣着压入水下,一会儿取出来,问“看看餐巾纸有什么现象?”

师幼讨论:杯中的餐巾纸依然是干干的?水为什么进不了杯子?杯子里有什么东西不让水进去呢?

教师小结:空气不仅存在于我们随处可以收集到的地方,也藏在杯子里。

3、全体幼儿操作“粉笔放入水中”实验。

师:生活的环境中有空气,杯子里藏着空气,哪里还藏着空气呢?

全体幼儿操作实验。

师幼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粉笔里也藏着空气。

师:大家想一想,空气还会藏在哪里?

师:空气在我们周围,在杯子、粉笔、衣服、鞋子里,还有田野

里、天空中。许多地方都有空气,请用一个词语来描述空气的存在。

教师小结:空气是无处不在的。

(教师通过活动前引导幼儿随处收集空气并表述出其收集来源的环节,让幼儿直接体验并感受“空气无处不在”,活动设计即巧妙又富有说服力。同时,教师在进行第一个“杯子倒扣水中”实验时,鉴于幼儿的'操作经验不足便为其进行直接的示范与演示,这不仅保证且规范了实验的准确性,也为幼儿接下来的亲身实验做好指导与铺垫。)

二、观察、交流、讨论,使幼儿进一步了解空气的特点。

师:空气无处不在,那空气是什么样子的呢?现在请看看周围的空气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图标

教师小结:原来空气不仅无处不在,空气还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的。

(教师在引导幼儿讨论“空气是什么样子的?”时针对幼儿表述经验不足的实际,通过“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充分调动幼儿感知觉,以此帮助幼儿理解与表达,这也体现了教师别具匠心的引导方式,最大限度激发了幼儿的发散思维。同时,图标的出示更加深了幼儿对于空气特点的了解与认知。)

三、互动游戏和实验操作,培养幼儿初步的探究能力,同时全面了解空气的用途。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明确指出:“要积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及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所以在此环节中运用互动游戏、实验操作,与实际生活中的现象相结合,培养幼儿初步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我们知道了空气无处不在、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的气体,那么空气有什么用途呢?

1、“屏息10秒”互动游戏。

互动游戏:师幼一起闭紧嘴,捏住鼻子,屏住呼吸10秒。

师:大家刚才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

总结得出结论:人需要空气,没有空气,人会窒息而死。

出示图片提示

师:除了人类需要空气,谁还还需要空气?

教师小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2、师幼分别操作“燃烧需要空气”的实验。

师:还有一种特殊的事物需要空气,大家想不想知道?

教师操作实验,幼儿观察。

师:蜡烛为什么慢慢熄灭呢?用杯子将燃烧的蜡烛与外界的空气隔离,空气进不去,蜡烛就熄灭了。所以说明了谁还需要空气?

得出结论:燃烧需要空气。

幼儿分组做实验,观察火焰的变化。

师:杯子将燃烧的蜡烛与外界的空气隔离,能使蜡烛熄灭,那如果我们家做饭时油锅着火了,怎么办?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可以将安全小知识告诉自己的家人,我们年龄太小,很危险,所以不能自己独立操作。

(教师利用互动游戏,使幼儿真实体验到了空气对人类的用途,接着引导和追问的方法,使幼儿自然而然地了解到动物和植物也需要空气。教师还运用具体形象的图标来表示火焰的变化,进一步培养幼儿初步的探究能力。最后教师还借用实验来引导幼儿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

四、生活迁移

师:刚才提到空气对于人类如此重要,可是请看图片,由于个别人们垃圾乱堆乱放、大量砍伐树木,汽车尾气和工厂有害气体排放,使我们的空气被污染,那我们应该怎样做?

幼儿交流讨论想法。

教师小结:希望大家成为环境小卫士,时刻提醒周围人们保护我们的环境,相信我们会生活在一个清新的环境里。

(本环节教师通过图片引导幼儿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巨大危害,激发其保护环境的意识,这也真正实现了科学活动“学以致用”引导其利用科学经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即科学服务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活动延伸】

1、幼儿每人拿一个塑料袋,到户外收集空气,放飞“风筝”。

2、将衣服、气球、杯子、蜡烛、毛巾等更多的材料投放在区域中,幼儿可以自主操作,进一步观察、探究空气的秘密。

3、发放调查表进一步深入探索、了解空气的秘密。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秋天的水果的种类。

2.知道正确的吃水果的方法。

3.爱吃水果。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苹果、香蕉、梨子、橘子、石榴等水果若干,课件,秋天的水果统计表。

活动过程

(一)交流分享:秋天都有哪些水果。

1.师:前几天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调查了秋天都有哪些水果,等一下请小朋友一起分享交流你们的调查结果,你们在介绍时要说出这种水果叫什么、长在什么地方,可以怎么吃。

2.幼儿两两自由介绍自己的.调查结果。

师:现在请小朋友和你傍边的同伴说说你的调查结果。(幼儿交流讨论)

3.请个别有介绍自己的调查结果。

(1)师:现在请小朋友说说秋天有哪些水果?(个别幼儿回答)

(2)师:小朋友们调查了,秋天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梨子、橘子、石榴、柚子等很多水果。(根据幼儿回答小结)

(二)观察认识:还有哪些秋天水果。

1.师:老师也收集了几种秋天的水果,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

2.教师边播放课件边讲解。

3.师:苹果、香蕉、梨子、橘子、石榴、柚子、荸荠等都是秋天的水果,水果有丰富的营养,我们要经常吃水果。

(三)游戏判断:它是秋天的水果吗?

1.介绍游戏玩法。

师:等一下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判断"它是秋天的水果吗?"老师播放图片,等一下请小朋友判断,如果是秋天的水果就拍手表示,如果不是秋天的水果就把手藏在背后。我要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能干,认识最多秋天的水果。

2.游戏。

师:现在我们开始游戏。

3.师:小朋友们都很能干,都认识了很多种秋天的水果。

(四)联系生活经验:要怎么吃水果呢?

1.,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思考:水果可以怎么吃?

(1)师:请小朋友想想你吃过什么水果,这些水果是怎么吃呢?(幼儿回答)

(2)师小结:对了,水果可以剥皮吃,可以洗干净连皮一起吃,也可以用刀切开吃,还可以做水果沙拉,榨果汁。

(五)活动结束。

师: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有许多水果成熟了,比如有苹果、香蕉、梨子、橘子、石榴、柚子、荸荠等,它们有着丰富的营养,小朋友们要多吃水果才会更加健康。水果可以剥皮吃,可以洗干净连皮一起吃,也可以用刀切开吃。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引导幼儿由外到内认识了各种水果,通过观察、触摸、品尝认识了水果的种类,感知水果的颜色、形状、味道。丰富了幼儿的认知。活动中幼儿敢于表现,热情大方与人交往,培养了幼儿的兴趣及合作。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模板5篇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活动沉和浮教案6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油和水教案8篇

中班科学活动光与影教案精选7篇

中班科学活动沉和浮教案最新6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油和水教案推荐6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沉和浮教案7篇

中班科学沙和土教案通用8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沉和浮教案精选7篇

风科学活动教案模板5篇

与纸有关的科学教案模板5篇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模板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3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