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全面具体的教案是能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的,为了更好的展开教学工作,一起来制定相应的教案吧,以下是职场好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歌唱祖国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歌唱祖国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歌曲《歌唱祖国》
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进行曲风格及其速度、力度、节拍特点。
2、分析歌曲中附点音符和八度大跳对歌曲情绪表达的作用。
3、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做到有感情地演唱,并背唱。
2、准确演唱歌曲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表达了中国人民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自豪感,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歌唱和赞颂。音乐雄壮豪迈,积极向上,带有进行曲风格。
本歌曲为色彩鲜明的d大调,四二拍,结构为带再现的三段体aba,音域为a―d2(小字组a到小字二组d)。歌曲的第一、二乐段情绪上有一定变化,第一乐段庄严雄壮,第二乐段含有抒情色彩。
这首歌曲还被改编成了铜管乐合奏。
1.导入
(1)欣赏升国旗视频,教师提问:看升国旗同学们想到了什么?在什么场合需要升国旗?
(2)介绍作曲家王莘的个人生平和歌曲的创作背景。
2.新课学习
(1)聆听歌曲《歌唱祖国》。
(2)请学生谈聆听后的体会和感受,并回答问题。(例如:歌曲表达了什么情绪?是什么风格的音乐?)
(3)再次聆听歌曲或教师范唱,请学生思考或分组讨论为什么歌曲是进行曲风格?这种风格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4)教师总结:《歌唱祖国》的进行曲风格正是通过行进的速度、铿锵的力度、强弱对比鲜明的四二拍表现出来的。
3.学生学唱歌曲(《歌唱祖国》歌曲学习)
(1)学唱歌曲曲谱,请学生试着用首调唱名法演唱歌曲曲谱。
(2)请学生讨论在曲谱中有哪些特殊的节奏。
(3)练习附点节奏。
教师拍击节奏,学生模仿。
老师结合歌曲曲目出示节奏练习:,并请学生说说附点节奏给人的感受以及对表现歌曲情绪的作用。
(4)练习弱起节奏。
教师讲解弱起节奏的概念,并通过对比练习让学生感受弱起节奏的强弱特点。教师出示两条节奏练习:
教师请学生谈谈这两条节奏在强弱变化上有什么不同,在唱谱时应怎么做。
(5)学唱歌词。
按歌曲旋律节奏朗诵歌词。
填词演唱,注意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要唱得准确。注意切分节奏的强拍位置。教师纠正学生演唱的不当之处。
学生随《歌唱祖国》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4.完整演唱歌曲
请学生带着感情随音乐《歌唱祖国》伴奏完整准确地演唱,并尝试背唱。
5.拓展教学
欣赏铜管乐合奏《歌唱祖国》,与歌曲演唱进行对比,感受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不同音响效果和细微的情感差异。
6.课堂小结
(1)歌曲的进行曲风格是通过速度、力度、节拍表现出来的,并通过附点音符与弱起小节的使用体现了歌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特点。而歌曲第二段的抒情情绪(在对比中)更衬托出歌曲(第一段和第三段)勇往直前、雄壮宽广的气势。
(2)在这节课结束前,请同学们思考《歌唱祖国》是怀着对祖国之爱的奋斗之歌,还是思念之歌?我们应该如何演唱?
(3)请学生集体有感情地演唱或背唱。
歌唱祖国教案篇2
师总结:这些同学写的很好,大家一起来把这些节奏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
师带领学生练习节奏。
师再次播放音乐,让同学们解决第一和第四个问题。
师:这首歌曲分几部分?每一部分讲述什么内容?
(分小组讨论两分钟)
生:歌曲有四段,每段分两部分。
师总结:歌曲有主歌和副歌组成,在号角式的引子之后,副歌从弱拍开始,有分解的主和弦音构成的上行音调和铿锵有力的节奏,给人以豪迈雄壮的感觉。主歌包含三段歌词,在雄壮有力的音调中,柔合了真挚深切的赞美之情。主歌与副歌在节奏、音调、结构方面形成强烈的对比。歌曲在主歌副歌交替后,以副歌结束全曲,构成了带再现的三段体曲式。
师: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让我们唱应该怎样唱?
生:歌曲比较雄浑有力。
生:我们应该用有力的声音来表现这首歌。
师:同学门说的真好,我们一起再来听听歌曲。
(播放音乐)
三、质疑再探:
师出示一组选择题:
1.听录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选择:
a、欢快活跃b、亲切抒情c、雄浑有力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a、婉转细腻柔美b、粗犷豪放抒情c、中版壮大行进地
3.我们应该怎样唱?
a、用雄浑有力的声音b、婉转细腻柔美的声音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做一组选择题,巩固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内容。
(学生做完题后学生评价,师总结)
四、拓展延伸
(1)跟琴轻轻地把歌词填入。
(2)分成三组或四组讨论歌曲的情感处理。
(三组分为每组一段歌词;四组分为另一组讨论第二乐段的处理。)
(3)各组简单汇报一下对各段歌词的处理设想。(速度、各乐句的力度、特殊词句的处理等),并进行试唱,大家集体帮助处理完善。
(4)选出领唱的同学,按教材上的要求试唱。请四、五位同学用打击乐伴奏。
(5)让学生讨论自己喜欢的演唱形式,按他们设计的形式歌唱表演。
(6)小结。
通过对歌唱祖国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新中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捍卫她,现在我们要发奋学习,掌握更多的本领,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繁荣、更昌盛、更富强。
歌唱祖国教案篇3
教学目标
一、过学唱《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
二、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是学生初步掌握分析二段体及三段体歌曲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习歌曲
2、掌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唱方法
教学难点
1、对歌曲情绪的处理
2、个别节奏的掌握及演唱
板书设计:
歌唱祖国
音乐知识:
1、二段体a+b
2、三段体a+b+a或a+b+c
教材分析:
?歌唱祖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他们都有一定的印象,因此,学这首歌的困难相对少一些。也正因为他们有印象,也容易产生消极的倾向。如:觉得没什么可学的;或凭印象唱歌,难免唱错而不知错。加上先让为主的影响,改正起来不容易。所以,在课堂上我利用合唱录音、分组比赛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愉快的状态下克服那些消极因素,课堂完成教好,但“英雄的人民。”的节奏有的同学还是把握不准。须多加注意和练习!
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课
1、复习歌曲《游击队歌》
2、做休止符节奏练习
(二)、导入新课:
(播放《歌唱祖国》)配合国庆典礼的录象,让学生感受我国繁荣、蒸蒸日上的新面貌,激起学生爱国之情。
(三)、出示目标:
(四)、新授教学:
1、咱们班有会唱这首歌曲的吗?(找几位同学分别演唱)
2、完整欣赏歌曲,找出几位同学所存在的问题。
3、学习歌曲
a:师示范演唱歌曲
b:生跟琴视唱歌曲
c:完整演唱歌曲
d:及时纠正
(1)这首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型(板书),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节奏型在这首歌曲中艺术表现力的优劣,指导学生将附点音符后面的十六分音符向下一拍靠拢是很必要的。
(2)歌中一字多音的地方,学生常唱的软弱无力、缺乏感染力。
如:“祖国”“家乡”“人民”
(3)歌曲中学生的节奏掌握
如:“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
三段都存在演唱第一个字时的八分休止符,每个字对准那一个音符一定要看清、听清、唱清。
(4)要正确掌握歌曲的速度
复习演唱,并练习歌曲中存在的容易出错的附点节奏和休止符节奏,为学习歌曲做铺垫。
进入情境
这是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但同学们根据原来的欣赏自己学习后避免不了存在很多问题,现在请同学们虚心欣赏跟随老师认真学习。
歌唱祖国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歌唱祖国》;
2、感知音乐结构aba
3、掌握歌曲演唱风格,复习乐谱知识。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在课堂上学唱这首歌曲达到会背的目的。
难点:在学唱这首歌时,要有唱谱练习。的一,用首调唱名法,了解d大调的音位;第二,掌握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从理论上理解时值关系,从感觉上体会节奏。
教学过程:
一、学生伴着歌曲的录音走进教室,体验歌曲的进行节奏和雄壮的风格。
二、教师通过语言引导学生学唱这首歌曲。(1-2遍)
三、教师进行乐谱分析(如果学生音乐基础好,可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分析),并做练习。
(1)调式、调性(d大调)和唱名;
(2)节拍及其特点(四二拍子、弱起小节、附点音符);
(3)典型节奏型;
(4)旋律进行特点;
(5)音乐结构,越短和乐句;
(6)词曲关系。
四、教师引导学生唱歌谱,然后边听录音(或跟琴)边唱乐谱,直到唱熟
五、再听一遍录音,在课堂上讨论歌曲的演唱风格,包括力度、速度、节拍、节奏,旋律线等。同时,说出这首歌曲的音乐结构——三段体,以及它们所造成的“陈述——对比——再现”的艺术效果。
六、按照讨论出的音乐演唱风格,以自然、明亮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曲,并背唱。
小结:
今天我们再次学唱了《歌唱祖国》这首颂歌,进一步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学们的热情很高,希望同学们能把这种热情带入学习等各方面中。
课后记:
学生对此歌比较熟悉,能主动学唱,并能参与小组的集体齐唱。教师参与指挥,学生的演唱激情高涨,效果好。
歌唱祖国教案篇5
设计意图
十月一日国庆节,祖国妈妈的生日,为了帮助幼儿了解祖国妈妈的生日,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我们为幼儿设计了这节活动课《歌唱祖国》,让幼儿更深的了解祖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爱国热情。
活动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意思。
2、仿照诗歌的结构,仿编诗歌,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3、丰富词汇:开放、张开、欢畅。
活动准备
1、动物图片若干有:青蛙、羊、蝴蝶、蜜蜂等;头饰:花朵、鸟、鱼的头饰。
2、挂图,磁带。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
小朋友今天是十月一日,你知道十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吗?(国庆节),对,十月一日是祖国妈妈的生日。我们是怎样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唱歌、跳舞)今天我们一起给祖国妈妈过生日,一起歌颂我们的祖国。
2、教师用富有韵律和激情的语调朗诵诗歌,配上音乐,增加诗歌的感染力。
3、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理解诗歌内容。教师提问,要求幼儿用诗歌的语言回答:
(1)花儿爱什么?它怎样爱?(学习词汇:开放)
(2)鸟儿爱什么?它怎样爱?(学习词汇:张开)
(3)鱼儿爱什么?它怎样游?(学习词汇:欢畅)
(4)小朋友们爱什么?怎样爱?
4、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诵诗歌,指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诵。
5、幼儿带头饰分组朗诵诗歌。
6、在熟练朗诵诗歌的基础上,指导幼儿仿编诗歌。
(1)教师仿编诗歌:
出示蜜蜂图片,小朋友这是谁?(蜜蜂)蜜蜂最喜欢什么?(花朵)蜜蜂喜欢在花朵上面做什么呢?(采花蜜)所以老师编的诗歌就是:蜜蜂爱花朵,天天采蜜忙。
(2)出示动物图片,让幼儿利用动物图片,大胆的仿编诗歌。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脱离图片单独想象仿编诗歌。
7、教师总结幼儿仿编的诗歌,念给孩子,让孩子们体会到创作的快乐:
蜜蜂爱花朵,天天采蜜忙,
羊儿爱草地,草儿香又香。
青蛙爱池塘,保护庄稼忙,
蝴蝶爱鲜花,花丛中舞蹈。
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完整的说一遍诗歌。
活动延伸
把仿编的诗歌粘贴在区角活动中,让幼儿随时朗诵。
附:诗歌歌唱祖国
花儿爱太阳,朵朵齐开放。
鸟儿爱蓝天,张开金翅膀。
鱼儿爱江河,游得多欢畅。
歌唱祖国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
3、讲解分析曲式,习唱歌曲
教学难点:
弱起,一字多音缺乏感染力,正确地掌握歌曲的速度及呼吸方法
教学方法:
视唱法,赏听法,讨论法,歌唱法
教具: 钢琴, 放音机, 磁带
教学内容
一、揭示课题
二、视唱旋律:
1、视唱b段旋律:
1)每两小节分句汇的听唱一遍
指导弱起(两种划拍法)
2)每小节一句分句听唱一遍
注重挥拍
3)边挥拍边视唱一遍
矫正:附点节奏,切分节奏弱起、
2、视唱b段旋律:
1)先据歌词的标点断句,并标出强拍、
2)分句听唱视唱二遍(挥拍)
注意:
a 每句皆弱起,且结束于强拍、
b 长音时值、
c 八度大跳与四度音程
3)随琴视唱一遍:a 比较节奏x、x与xx的艺术表现力的优劣、
b 介绍反复记号
3、整体视唱(师弹琴视唱)有前奏
三、简介作品,概括主体、
1、出听歌曲,边听边看曲词,主意主体
2、简介作品:
这是王莘同志于1950年9月创作的,作者怀着对心中国的深厚感情,向往者祖国光明幸福的未来用凝练集中的歌词,深情豪迈的旋律,畅想了中国人民的理想与事业!
3、复听中分节概述内容与主题
四:习唱歌曲:
1、随琴习唱a段:
小结:
1、句类似号角,雄壮有力、
2、句平稳流畅
3、句变化重复,统一中求变化,即增强了美感又强调了主题
2、随琴习唱b段,习唱矫正:一字多音易唱的软羽无力
小结: 节奏舒展平稳,旋律优美,流畅,因而形成一种浩浩荡荡,
昂首挺胸阔步向前的气势
3、复听歌曲2生挥拍轻唱一边,尔后用自然声唱。
提示:注意力度变化,及气息支持歌唱。
五、学习曲式知识
1、自读教材p22
2、讨论《歌唱祖国》曲式
3,思考与练习之三
歌唱祖国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