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创新点和突破,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启示,工作总结应该根据实际工作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下面是职场好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联村工作总结5篇,感谢您的参阅。
联村工作总结篇1
自今年2月22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省委、市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会议精神,科学谋划今后工作。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迅速推向高潮。我村的联村联户工作也在各联系单位、包村包组干部的配合下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经过三个多个月的共同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面将我村三个月来的联村联户工作汇报如下:
一、新城村基本情况
新城村村下辖10个村民小组,486户,1956人。村党总支部下辖4个党支部,8个党小组,有党员91名。全村总面积29.9平方公里。x年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17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335元,较上年递增18 %。全村落实农作物播种面积9426亩,其中:粮食面积5004亩(小麦2732亩、玉米2272亩),经济作物面积4458亩。
近年来,全村上下团结一心,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环境不断改善。但与各级领导的要求,与广大群众的期盼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受洋葱影响比较大,农产品加工转化滞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二是农村专业经济合作发展缓慢,运行不规范,在农民增收中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是新农村项目建设资金不足。特别是农产品深加工、储藏、保鲜、批发零售及物流等项目资金短缺,发展设施农业、增加收入的资金不足。
四是公共文化设施不够健全,文化设施的公益性、基本型、均等性和便利性标准差距大,不能有效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的需要。
五是群众的诉求多样化、复杂化、集中化,矛盾纠纷增加,不利于社会稳定,社会管理创新要积极加强跟进。
六是村三委班子的领导力、执行力、团结带领力需要不断提升,共工作作风需要不断改进,效能不断的提升。
针对我村实际情况,村党总支积极响应省委、市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做到了宣传到位、措施到位。同时联系我村的各个帮扶单位第一时间下村入户,了解本村、各组经济发展计划,并积极出谋划策予以支持。尤其是在我村经济文化项目发展落实方面,得到了市委统战部曾俊礼主席、区委、镇党委领导班子的一致关心和大力支持。多次召集各个帮扶单位召开座谈会,共同探讨项目的可行性,最终达成共识。各帮扶单位都表示只要村上有想法、有决心、项目有可行性,他们都会竭尽全力支持我村项目实施,实现新城村经济跨越式发展。
二、“联村联户”行动帮扶单位帮扶情况
我村的“联村联户”帮扶单位有嘉峪关市委统战部、运管局、人社局群体干部、银监会嘉峪关分局、质监局、中华联合财险嘉峪关分公司、气象局、平安保险嘉峪关分公司、安监局、嘉峪关市建设街道办事处、工商联及民宗委等10家单位,他们及时与我村联系,针对所包村组,农户家庭进行走访,了解贫困村民的家庭人口情况、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子女上学、看病就医、农作物耕种、禽畜养殖等相关情况,查看农户家庭的住房、生产生活用具,询问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各单位表示要将情况进行汇总梳理,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确立帮扶一家、一家脱贫致富的思想。尤其是近期,春耕生产在即,部分单位来到村民家中,了解春耕生产的困难之处,尽自己的努力帮扶困难村民进行春耕生产。截至目前,单位帮扶情况如下:嘉峪关市运管局为每户帮扶农户赠送化肥2袋,并为一组打井给予了5万元现金支持;人社局全体干部为每户帮扶农户赠送化肥2袋;银监会嘉峪关分局实地考察村组情况,为全组每户农户赠送1袋化肥;质监局、中华联合财险嘉峪关分公司质监局为40户农民每户赠送3袋化肥;中华联合财险嘉峪关分公司为8户农民每户赠送3袋化肥;气象局调查五组村民具体情况,为15户农民每户赠送化肥两袋;工商联已筹备为九组农户搭建10座网式大棚,并帮助村民修建房屋;民宗委全体干部调研十组村民具体情况,为村民15户村民送去每户一套夏凉被。统战部调研新城村整体项目,为新城村村委会捐赠33台计算机。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来,各帮扶单位还为新城村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等,已为我村发展带来了充足动力,更为春耕生产的有序进行,提供了物质保证。
三、今后工作计划
(一)积极组织,深入宣传政策
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作为强化“三农”工作、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转变干部作风的重大举措,按照镇党委要求,围绕“为民富民”目标,用好“联村联户”载体,按照“与民结对、为民解难、扶民脱贫、帮民致富”的总体思路,确保这项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村、组干部做为党的政策的宣传员,联村联户的协调员,为民富民的引导员,矛盾纠纷的排查员,社情民意的信息员。加强政策宣传教育,带领群众进一步吃透政策,利用好政策,依靠政策促进发展,使联村联户实现活动常态化,为民富民措施化,运转协调高效化的目的。
(二)多方争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按照全市提出的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加强与联接单位的沟通与联系,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与政策扶持,引进项目资金,完善村组道路、水电等基础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现代畜牧养殖业。加大耕地整合力度,提高耕地的利用率,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1到3年内年计划整理盐碱地6000亩。重点打造六大产业基地,即高产粮食生产基地,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特色制种生产基地,优质洋葱生产基地、优质枸杞生产基地和肉禽蛋奶生产基地。
1.20xx年初步建成高产粮食生产基地。加大高产粮食品种的引进,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力争高产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500亩。
2、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今年重点抓好现有日光温室的改造升级,加大大田蔬菜的种植,力争蔬菜生产基地3年内面积达到1000亩。
3、特色制种生产基地。加强与各地区种子部门和科研院校的合作,引进新的项目和品种,大力发展甜叶菊、甜椒等高效制种,20xx年力争高效制种面积达到1000亩。落实高效网式制种120座。
4、优质洋葱生产基地。充分发挥洋葱专业合作社在引领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销售渠道,切实提高洋葱的品质,优质洋葱种植面积稳定在3000亩。
5、优质枸杞生产基地。计划引进枸杞新品种,种植面积600亩,20xx年计划基本完成基地水、电、路、渠、林等基础设施建设。
6、肉禽蛋奶生产基地。以规模养殖户为抓手,加大畜禽品种结构调整力度,抓好暖棚养畜和畜禽品种改良工作,计划在20xx年建成万头鸡场1个,培育养殖专业户达到100户。
联村工作总结篇2
xxx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278户960口人,耕地面积2560亩,人均2.67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小而杂,农民收入主要依托传统农业和外出务工。驻地现有一处中外合资“xxx加工厂”,从业人员380多人,全村年人均收入近8000元。我们驻村联户工作组自联村以来,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指示精神,在粮食局及县下派办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农户走访、座谈和调研,积极探讨引领帮扶村民致富的新途径,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调查了解到的主要情况和问题
1.群众最满意的是:政府的惠农政策好,特别是实行“新农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体现了“以人为本、发展结果与人民共享”的理念。
2.群众最关心的是: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和“三农”问题。
3.群众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是:发展高效农业、新上项目缺乏资金和技术,希望能加大小额贴息贷款力度。
4.群众最希望精神文化方面提供的服务是:开通远程网络服务,完善农家书屋,多增加一些农业科技等方面的书籍,特别是农业科技下乡服务。
5.群众对自己脱贫致富的打算是:种植经济作物、扩大外出务工范围,增加经济收入。
6.群众对干部思想作风上的要求是:结合当地实际,谋划更好带动村民发家致富的道路。
7.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期望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继续在支农惠农政策方面加大力度。
8.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障碍是:主观能动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存在一定的等靠观念和小富即满思想,表现为致富的动力不足,信心不足,闯劲不足,还需要我们做大量工作,培育新型农民的`任务比较艰巨。
二、基本帮扶情况
该村村民xxx,家庭比较困难,常年在外打工,媳妇精神间歇有病,不能正常劳动,经常间歇性发病,发病期间还需要人照顾,家里没钱给予看病。家里还有两个孩子,由奶奶照顾,全家只有他自己有劳动能力,所以所有的负担都落到了他一个人身上。经过和村委的进一步沟通协调,我们了解到村里还未给xxx办理大病救助,经过和村委研究后决定,我们给予申请办理大病救助,现在正在办理中。
三、下步打算和建议
1、思想上重视,集中精力安排部署。可以通过集中辅导和讨论交流的方式,认真学习理解惠民政策,对难以把握和有疑问的地方,集中联系咨询相关业务单位,努力做到把政策吃准吃透,做到准确理解,灵活应用。
2、实施走访纪实制度,联户干部将走访时间、走访对
象的基本情况、反映的问题、意见建议等,认真详细地记录下来,作为下一步开展好联户走访工作的参考书。
3、真心实意做好事。要充分发挥这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的优势,了解民情、反映民意、解决矛盾,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群沟通主渠道的定位职能和运作方式。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着力点,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公仆意识,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服务群众,千方百计谋民利、造民福,真心实意排民忧、解民难,尽努力为群众多办好事、多办实事,才能真正感召群众、凝聚群众。真正把群众看成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怀着赤诚之心、赤子之心,主动和群众接触、主动与群众交流、主动向群众问需,真诚地与他们交朋友,认真解决好他们的实际困难。
联村工作总结篇3
红川镇韩庄村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工作汇报 韩庄村地处红川镇南部,辖6个村民小组,全村304户1169人,土地面积2791亩。韩庄村以其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绿缘牧业公司、鑫科园艺示范场、惠发金银花种植基地、金塔面粉厂等四家农字号企业落户,同时韩庄村生猪养殖贩运、蚕桑等优势特色产业初具规模。近年来,韩庄村通过新农村建设、灾后重建维修等,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内道路、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自来水、沼气、太阳灶、有线电视、电话、网络设施等覆盖全村,初步形成了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建设新气象。在今年“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工作开展过程中,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是访民情,强化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工作开展过程中,韩庄村以创建县级环境卫生示范点为契机,党员干部率先带头,主动深入到群众中,到村社一线、在田间地头,有针对性地向群众宣传当前开展的全县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在韩庄村已成立的环卫队基础上,细化工作方法确定了由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同时召开群众代表大会,以一事一议的方式制定了环境卫生检查办法,做到 “庭院内外一个样、有检查和没有检查一个样”,创新载体进行环境卫生整 1洁好家庭评比,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自愿维护公共设施以及公共环境卫生。
二是解民忧,促进农户拓宽增收方式。全体党员干部能够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深入宣传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根据韩庄村特色产业的发展,计划通过惠丰金银花科技示范园、鑫科园艺种植示范场,引导群众以“基地+农户”的模式栽植树形金银花、绿化苗木,辐射带动韩庄、席坪两个村180余户群众调整传统种植模式,引导农户调整产业结构,帮助拓宽致富渠道,促进农户拓宽增收方式。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实实在在的脱贫方案,有力地促进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增强了工作开展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树立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三是促和谐,全力维护社会稳定。针对近年来群众矛盾纠纷易发的实际情况,韩庄村党员干部能够深入群众中宣传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强农惠农措施,全心全意促排查、促调解,争取做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具体做法是制定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提高村民素质。韩庄村一直把对村民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以此来不断规范村民们的言行举止,引导广大村民争做“四有”新人。同时创新载体,精心举办开展了评选“教子有方父母”、“孝敬公婆好儿媳”、“环境卫生整洁好家庭”活动一些村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促进农村社会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当前“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与工作的目标要求和兄弟乡镇工作的开展还具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扎实开展工作,引导农民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及时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切实推动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
联村工作总结篇4
全市深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来,我局高度重视,扎实安排,迅速行动,确保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有序推进。结合工作实际,我们将近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出了详细计划。现就我局近期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
一、主要做法和工作开展情况
(一)成立专门机构、扎实安排部署
为保证“联村联户”活动顺利推进,切实帮助联系户脱贫致富,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行动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确定专人负责具体事宜。根据《中共酒泉市委关于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实施意见》精神,及时制定了关于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主要目标和任务,确定了联系对象和联系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加强保障措施,确保行动有序进行。2月24日,全市“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会议和培训会议之后,局里及时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了会议精神,对本单位开展这次行动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必须把思想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投身到这一“为民富民”的实践活动中。在努力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过程中,切实强化服务职能,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二)深入调研,合理确定帮扶计划
为认真贯彻全市“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实施意见,确保特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我局主要领导、干部职工先后三次到玉门市六墩乡昌盛村一组走访调研,了解了特困户家庭、生产、生活状况,明确了帮扶的重点和思路。
2月26日,局长王丽君带领档案局“双联”工作组随同市上包挂领导深入到包挂的玉门市六墩乡昌盛村进行实地调研,现场协调对接“双联”工作,详细听取了全乡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情况汇报,与乡上领导对相关帮扶项目和措施进行了对接。确定了需要帮扶的14户困难家庭,实地察看了每个家庭的生活生产状况,详细掌握了各户基本情况,并与村干部一道商讨开展好这次“双联”行动相关事宜。通过实地面对面对接,双方进一步明确了在这次行动中的具体任务和责任,初步商讨确定了主攻方向和目标,为全面展开工作开好了头、起好了步。
3月2日,局长王丽君又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赴玉门市六墩乡昌盛村一组与十四户困难移民家庭进行了帮扶对接。全体干部职工分组深入到帮扶对象陈富生、徐瑞林等14户特困户家中,与特困群众进行了谈心交流,详细了解、记录了每一户特困群众家庭、生活、生产、困难等情况,并不失时机的为各农户宣讲全市关于做精第一产业的相关政策,增强他们发家致富的信心。在走访过程中,全局干部职工坚持访民情、解民意、办实事、见实效的原则。从了解村民的家庭基本情况入手,重点掌握农民家庭劳动力状况和吃饭问题是否解决;从了解群众经济收入情况着手,重点掌握农户取得收入的主要手段;从了解农民家庭困难入手,重点掌握土地质量状况和春耕备耕情况;从倾听群众对生活的打算入手,重点掌握农户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四了解、四掌握”进一步提升了干部职工对帮扶对象家庭困难状况的全面掌握,为下一步结对帮扶工作稳步开展取得了第一手资料,进一步理清了帮扶的思路,打牢了基础。
3月19日,局长王丽君再次赴玉门市参加市联系六墩乡各单位“双联”行动推进会。在会上详细汇报了本单位工作开展情况和帮扶计划,并与各帮扶单位交流了工作经验,进一步明确了帮扶思路,确定了主攻重点。
通过多次深入调研,经全体干部职工集体商议,我们对14户贫困户确定了“四个一”帮扶措施,即:户均购置两只基础母羊、户均输出一个劳动力、户均种一亩千元田、户均定植一亩枸杞。
(三)着眼当前,认真开展帮扶工作
为了将帮扶计划迅速落实下去,我局近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工作。一是动员全局干部职工捐款。根据调查摸底掌握的情况,结合农民当前春耕春播急需农资的突出问题,经大家共同讨论决定,3月15日在局机关举行捐款仪式,每名干部捐款1000元,县级干部每人捐款xx元,共计14000元,为帮扶的14户贫困户每户资助1000元。单位还从办公经费中拿出xx0元帮助村委会解决村级组织建设困难。所有捐款已于19日统一送达六墩乡,并委托六墩乡为各农户统一购置基础母羊和必备的农资,确保资金用落到实处。二是送科技入户,购置一批村民看得懂、用得着的科技书籍,编印与农村生活相关的参考资料送到民群众手中。三是献爱心捐助,动员干部职工和工勤人员为村民捐助衣物、小家电等生活必需品,尽量缓解贫困户的生活开支。四是深入农户指导春耕生产。要求干部分批进村入户,指导所帮农户开展“三春”生产,特别是落实好一亩千元田和一亩枸杞定植任务,确保帮扶措施落到实处。同时我们还积极与人社部门沟通,做好输转劳动力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为每户输转一名劳动力。通过组织上关心,生活上照顾,资金上帮助,精神上大力支持,不断提高农民脱贫致富的意识,使他们真正感到党的温暖和关怀,为尽快走上奔小康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近期集中走访调研和具体帮扶情况来看,目前昌盛村及14户特困户存在的主要困难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居住条件普遍较差,危房较多。由于当时在疏勒河移民项目实施中,盖的房子质量较差,多为单排砖堆砌,且地基较浅,泛碱严重,造成了墙体开裂、倒塌,部分没有倒塌的暂时用木头顶着,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已严重危及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土地盐碱化严重,存在渠低地高的情况。由于该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部分家庭种植的粮食、经济作物等颗粒未收。另外,由于渠道较低、毁坏严重,一些土地无法及时灌水排碱。浇地时,由于渠道水位太浅,有时一亩地要浇7、8个小时,往往是一块地中高的'地方还没浇到水,低的地方秧苗已经泡死。水利不畅往往造成水费较高,有的一家一年的水费就得xx元,种一亩地不但不挣钱,反而要赔2、3百元。三是看病就医、学生上学不便。当地村内没有固定的医护人员,就连头疼感冒等小病都要到几十公里以外的镇上去看。另外,由于学生要在20多公里外的饮马农场去上学,孩子上学、住宿、吃饭等需要开支大量费用,给原本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仅车费每学期就得200多元,且接送孩子的车往往超载,校车安全问题严重。四是部分农户对田间管理技术不懂,针对不同作物,不能合理浇水施肥,造成人为减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鉴于昌盛村和14户特困家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的困难和问题,下一步我们打算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帮扶工作。一是单位每个干部定期深入或电话联系特困户家庭,了解近期生产、生活情况,力所能及的帮助解决一些具体的困难和问题,并督促农户落实好“四个一”帮扶计划。二是单位通过联系有关农业技术人员、畜牧专家为特困户讲解一些种植、养殖方面的知识,帮助提高生产技能和生活水平。特别是要针对昌盛村地广草盛的实际,积极引导发展养殖业,通过养羊拓宽致富渠道。三是协调其它帮扶部门,积极争取危房改造和土地改良项目,帮助昌盛村改造危房、改良田地;争取资金维修渠道,确保水利灌溉畅通。四是积极联系有劳动能力的特困群众外出务工,通过劳动,自食其力,逐步提高生活水平。
联村工作总结篇5
一、基本情况
城关镇位于两当县城区,交通便利,商贸活跃,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辖3个行政村15个村民小组,2个社区12个居民小区。总人口9377人,其中农业人口3098人,非农业人口6279人。目前共有党的基层组织8个。目前共有党员221名。20xx年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元,同比增长%;农业经济总收入万元,同比增长%;劳务收入665万元,同比增长 %;粮食总产量380万公斤,同比增长 %;教育、卫生、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稳定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开展以来,通过进村入户,群众座谈,了解到城关镇存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经济结构不合理等困难。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以下6点:
1、 戚家村崖头组有群众92户,325人,利用灾后重建项
目,80%的群众建起了新房,但是由于新建房的地方由于资金短缺,巷道全部是土方回填的,这造成了崖头组群总的出行,现需要解决硬化巷道7条2800平方米的项目立项工作;
2、 戚家村新农村建设点水电设施亟需解决。戚家村新农村集中点有群众42户132人,由于是新建起的集中点,水电路基础设施要全部从新建,由于农户自筹资金和村级积累资金有限,现需要对水电路的基础设施项目进行立项;
3、 戚家村有蔬菜大棚灌溉工程300多亩,惠及260多人,灌溉渠已经破损,不能正常使用,希望修缮灌溉渠;
4、 戚家村大坡有35户131人,从村上到大破组组的3公里道路一直是沙石土路,经常是天下雨路滑,到了雨季农民的粮食拉不回家,出行非常难,希望能对这条路进行立项硬化;
5、 城关镇的主要产业为养殖业,但是养殖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希望养殖业给予立项。
6、城区巷道硬化。城关镇两个社区和三个村共有人户9377人,由于城市扩建,群众和居民已经都包括在了城区,作为城区主街道有城建部门建设,但群众和居民居住区的巷道多,居住人口复杂,需要硬化巷道资金需求多,由于以上困难希望对城区居民小巷道的硬化进行立项投资,以解决群众和居民的出行难的问题
联村工作总结5篇相关文章:
★ 文体工作总结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