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职业和个人生活中的挑战,如果用应付的心态写心得体会,那么你的写作水平和思考能力是不会有成长的,下面是职场好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农民画培训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农民画培训心得体会篇1
我叫丁祥雄,来自崇阳县路口镇厢所村十组,种植油茶一年有余,面积400多亩。
我有幸参加了崇阳县农广校于20xx年12月6日开办的油茶种植培训班的学习。经过十五天的学习、实践、观摩,收获不少,感触良多,通过本次培训,我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下面粗略的说说培训心得:
一、对国家的惠农政策及政府对种植专业大户扶持政策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二、在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中,对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与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
三、通过油茶栽培技术专业课的学习,对油茶的前景有了更清楚认识。对于油茶园基地建设中的开挖平整、油茶品种选择、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茶园管理、茶树修剪等更有了把握。
四、明确了新型职业农民的责任和素养,要做一个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应该具备三个素质:一是应自强自立,诚信务实,注重礼仪,崇尚文明;二是应了解现代农业技术,熟练掌握多项生产技能和技巧;三是应具有一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能充分利用人、财、物和土地等资源,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
五、龙凤集团的观摩让我深有感触,集团老总是一位老兵,他以奉献精神,带着他在外多年的积蓄返乡创业,投资一亿多,从荒山造林开始,以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将周边八个行政村产业和土地进行整合,建成了集生态农业,特色餐饮,高档住宿,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农业产业园——龙凤集团。集团带动了周边村民致富。
由此我想到,我们班60名学员,基本上是油茶种植大户,均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应以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精神,把本次培训所学知识运用到茶园建设中去,促成油茶规模化发展,为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出一份力,发一份光,实现新型职业农民的人生价值!
农民画培训心得体会篇2
7月23日下午,我参加了由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周应恒院长来市农委所作的“现代农业的发展战略与江苏农业现代化工程建设”专题讲座,周院长从“现代农业发展的背景与内涵”、“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与趋势”、“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基础及战略重点”、“现代农业发展的误区与路径选择”和“推进江苏农业现代化工程”等五个方面的内容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具体而深刻的解读,现就此次讲座谈个人四点不成熟体会:
只有壮大农业规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才能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发展农业最大的瓶颈是土地。要加快农村土地集中流转,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学习外地发展现代农业的宝贵经验,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加快我市农业结构调整,要牢固的树立以下几种意识:一是机遇意识,二是市场经济意识,三是创新意识,四是品牌意识,五是有机食品意识。
要抓住昆山决胜现代化的契机,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加强组织领导,真正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为农业服务上来,要把
发展现代农业纳入政府的目标管理,加大发展投入,加强督查力度,严格考核标准,依据考核结案,实行奖惩。要及时调整优化领导工作小组,充实工作人员,及时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科技创新、加工流通的功能。因此要把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农业产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来抓,一方面通过扶持优势主导产业,扩大建设一批规模化基地,可以带动一大批农户参与基地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我市渔业资源丰富,可以通过水产规模养殖,带动农业结构调整。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注重技术创新,用科技来支撑农业发展,一是完善和落实优惠政策,吸引各类农业专业人才来我市发展。二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三是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加强合作,借助外力推动技术进步。四是加强技术培训,普及先进技术,继续搞好科技下乡活动,在举办各种培训班等农业科技普及的同时,要注重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努力提高科普。
农民画培训心得体会篇3
20xx年6月份,我有幸参加了x县农业局主办的新型农民培育工程水稻培训班的学习,通过了短短的半个月的培训及外出考察参观活动,让我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理论知识,颠覆了我多年来的传统种植观念,真是受益匪浅,收获多多,感触颇深。
一、学习感受:
1、感受到了国家对农业工作的重视:农业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打牢了基础,全社会进步才有保障。针对农业局此次投入这么大的人力财力搞培训,正是为促进农业的'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支撑:凭我们的老经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累死也不能创造很大的价值,只有相信科学技术,加大科技、农机应用,才能让农业变得有效益。
3、农民是体面而受尊重的职业,农业大有希望。新型农民不再是普通的贫困农民,同样能创造财富,从事农业生产同样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创造更多的辉煌事业。
二、主要收获:
1、改善了自己农业知识结构。授课老师都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们全面系统地讲解了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现代农业种植技术,使我们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让我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都有了进一步提高,更提高了我的经营管理能力。
2、认识到加强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科技时刻在进步,一刻不学习就落后,不能将新技术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就无法获得较好的农业效益,唯一办法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在生产操作中不断总结,运用学习的知识与方法解决操作中的困难,做到学以致用、以学促用。
总之,参加这次培训学习对我有很大的帮助,我会继续努力把自己的农业生产搞的更好。
农民画培训心得体会篇4
我今年47岁,初中文化,家住安陆市孛畈镇青龙谭村2组,20xx年12月份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推荐下,经学校领导批准,我参加了安陆市农业局农技推广中心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一周的学习,让我体会十分深刻。
一、本次我学到了新型职业农民素养与农业发展新理念,认识到新型职业农民需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及专业技能。
同时,专家对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级的基本判断,惠农政策解读,超级水稻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及有机质提升,改粳工程,高产优质良种应用与纠纷处理,农产品质量安全与面源污染控制,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农业减灾避灾技术,水稻机械育秧技术,理性看待转基因等等的讲解,都十分的精彩,也使我大开了眼界,深受启发。
二、通过本次学习,我提高了认识
懂得了仅仅依靠80亩的水稻收入是很微薄的,也没有出路,我下定决心回去后扩大生产,流转更多的土地,成立合作社,把所学技能带动乡亲们共同谋求生存,追求财富,服务社会。
三、经过这次学习,让我真正认识和体会到新型职农民培训的重要性与使命感
尤其我们安陆是农业大市,地广人多,农业生产简单,很多农民崇尚外出打工赚钱,弃荒田地,确实令人忧心。那么,安陆农业如何走呢?我个人有几点小建议:
一是我市农业局进一步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
二是让新型职业农民在培训后,领导帮助其流转土地,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使想种地的人有地可种;
三是集中全市专业化农业科技人才,服务于农村,服务于农民。
农民画培训心得体会篇5
请问,找一位回复率100%的农技大佬需要几个步骤?
答:打开惠农网app,点击农技学堂,搜索“刚志敏”。
从事农业工作39年,刚志敏一直奔波在畜禽养殖技术推广的第一线。自2021年入驻惠农网以来,面对农民朋友的畜禽养殖难题,他在线上有问必答,有难必应,回复率高达100%。这样一位认真耐心的农技大佬,开课程、拍抖货、发农友圈,在线解答农民疑难问题,充分利用惠农网上的各种渠道,普及农技知识,推广养殖科学。
刚志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农技推广就要这么“刚”。这种“刚”,是敢于直面难题的果敢,是对自身知识技术的信心,更是对推广科学养殖的坚持。
刚志敏(左)到农户家中指导生产
“刚”观念,科学养殖才有赚头
刚志敏自己坦言,一开始学农技,就是想早点摆脱贫苦的生活。但是,生长于乡野的他,对于农村和农民又有着天然的感情。
牛羊、生猪、鸡鸭等禽畜对于一个农村家庭而言,很有可能是维系生活的收入来源。所以,农民朋友怕改变、怕损失的心态,刚志敏能感同身受;要增产、要增收的迫切,刚志敏也深有体会。
但是,传统养殖方式与科学养殖之间有着巨大差异。对畜禽疾病综合生物预防控制措施的认识和应用,就是“重灾区”。在推广畜禽养殖科学技术的时候,刚志敏虽然能理解农民朋友的顾虑,但也不得不“刚”起来。
刚志敏到乡间推广农技知识
“记得那还是2001年,有个兰姓的养猪户突然急急忙忙跑到我的门诊求诊。说自己有两圈共34头育肥猪站不起来了,大的有120多斤,小的也有80多斤。如果这些猪得了传染病的话,就会给他的养猪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刚志敏回忆道。
当时,看到乡亲焦急的样子,刚志敏马上就去了养猪场。经过临床诊断,初步断定为口蹄疫。这一种疾病流行快、传播广、发病急、危害大,处理不好就会造成畜禽的大量死亡。
刚志敏从多年的治疗实践中,总结出了口蹄疫的发展规律和治疗措施。他果断地跟兰某说,这个病可以治,但有一定风险,会有一定的损失。
一听有损失,乡亲就犹豫了,想着要不就把猪都“处理掉”。可那时候猪还没长起来,每头猪别人只出50元来收。这样做,养殖户铁定亏本。
此时,刚志敏“刚”了起来。他坚定且自信地告诉兰某,通过治疗,你家的猪能保住一半或三分之一,最后你还是能赚钱,不会亏本。
于是,兰某同意了治疗。当天治疗一次,第二天早上就死亡了两头,可刚志敏“强势”地劝服兰某坚持治疗。在刚志敏和养殖户的共同努力下,剩下来的猪基本康复。
刚志敏说:“后来到了第二年春节前,他家剩余的32头猪都育肥到240斤左右,赚2万余元。2万余元,在现在可能不算什么,但在当时的农村那是相当可观的。”
“刚”教学,线上课堂千万人受益
在刚志敏的心中,袁隆平院士一直是他的偶像。他敬佩袁院士一生只为做好一件事的坚持与魄力。多年来游走乡间,往返于畜禽养殖场,刚志敏也找到了自己的“那一件事”——让更多的人学会科学养殖知识和技术。
“原来推广农技知识,我一般采用临床治疗指导、现场技术指导、组织技术培训等方式。可线下培训受众面小,技术推广效率低等难题也着实让人头疼。”面对难题,刚志敏和农技教学方式“刚”了起来。他看到网上开了各种知识课堂,就想农技推广是不是也可以搬到网上来。
刚志敏在线下进行农技培训
说干就干,2018年,刚志敏开始在微信社群和朋友圈推广农业技术,受到了学员们的广泛好评。后来,他又看到惠农网上正在招聘农技专家,便满怀热情地入驻了惠农网的农技学堂。
“我当时还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农技学堂真的办得不错,才报名的。”刚志敏说,农技学堂架了一座桥梁,拉近了农技人员和千百万农友们的距离。在这里,农友们学到大量的农业技术,遇到难题有人支招;农技人员也有了广阔的用武之地,能把知识技术传播得更广更远。
从业39年,刚志敏亲身经历了农村的种种变化。“原先80、90年代时,农村发展快,学技术的人多,老年、中年、青年都不少。2000年以后,中、青年人都去城市打工去了。农村只剩下老的老、小的小,学技术的就很少了,养畜禽的越来越少。现在的农村畜禽养殖,走向了专业化、规模化,我们的服务对象也从老龄化走向了年轻化,对新技术要求更高。”
现在,在惠农网上,刚志敏不仅自己当“主播”,开了自己的专题视频课,系列讲解畜禽养殖技术;还经常在线接待农友们的疑难问题,发抖货短视频和农友圈,用多元化的手段,推广科学养殖方法。
刚志敏在惠农网上在线解答农友们的疑难问题,开视频课、发农友圈
刚志敏总说:“线上推广、线上授课、线上咨询解答、远程视频指导,这些都是未来农技推广的发展趋势。我们做农技推广的,也要‘赶潮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才能将知识真正送到需要的人手中。”
农民画培训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