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在语文成绩中获得高分,必须充分重视作文,因为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文是一个让我们将情感抒发和情感体验转化为文字的过程,下面是职场好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参观纪念馆的作文精选6篇,感谢您的参阅。
参观纪念馆的作文篇1
今天,我们去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快到目的地的时候,很多车堵在路上。我和爸爸下了车,去看看怎么回事?到前面一看,我非常惊讶,原来是要把车开到渡轮上,渡轮把我们送到对岸去。这是我第一次坐渡轮,我非常开心、兴奋! 船出发了,没过多久,我们就抵达了一座岛,把车开上了岛,走了十分钟,就到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
我看见军校的每一栋楼中间都会有一条长廊,这样,下雨天,学生们就不用冒着大雨从这一栋楼跑到另外一栋楼。我参观了校长室和学生睡觉的地方。 校长室里面有沙发、饭桌和桌子,我看见桌子旁边有两块木板把写事情的地方给遮了起来,我想,遮起来是为了保护机密,不让被人看到。 学生睡觉的地方非常的大,一排可以摆十个床,床上非常简单,只有:枕头、被子和蚊帐。 我还参观了学生上课的地方,上课的地方非常简单,一个课桌、笔架、毛笔和垃圾桶。 虽然他们上课的地方非常简陋,但是我觉得他们的空间非常大:第一:教室空间大,可以让更多的新鲜的空气到教室里来。第二:课桌课椅很大,自己坐得舒适,道路也宽敞,走起路来更轻松。 我还参观了教官室,我看到里面除了有书桌,还有枪架,上面还摆满枪了! 最后,我们参观了讲解室,里面讲了许多关于黄埔军校的故事。我看到了军官们穿的军装和学生的军装,都非常的酷! 我还从一些石头画看到了之前的战士穿着军装,拿着枪,在和鬼子撕杀,我还看到了这一句话:你们现在训练,就是为祖国争光! 参观完了《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我还在门口看见了保护渔船的军舰,其中我还看见了有一艘军舰上有一门主炮,在那里我拍了几张照!
旅行结束以后,我感到广州的《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非常好玩,我的心情也非常快乐、兴奋,而且,这还是我第一次坐渡轮!
参观纪念馆的作文篇2
今天,我们来到李叔同纪念馆参观,了解李叔同的一生。下了车沿着小溪向上而行,李叔同纪念馆就座落在虎跑梦泉这一片青山绿水中。
进入李叔同纪念馆,讲解员阿姨告诉我们:“李叔同祖籍浙江省平湖县,1880年10月23日出生于天津河东地藏庵一官宦富商之家。李叔同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近代史上著名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早期启蒙者,他一生在音乐、戏剧、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法学等诸多文化领域中都有较高的建树,并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门下。1942年10月13日圆寂于泉州。在他的一生中有三个第一:第一个在美术课上用人体模特进行教学;第一个制作广告;办起了第一个戏院。”
李叔同爷爷有这么多成就,我深感佩服,心想:李叔同爷爷真是一位艺术天才。接下来的参观,我还发现李叔同爷爷他不仅仅是一位艺术天才,还是一个爱国志士,虽然他后来出家了,但是在佛教中也有很大贡献,弘一法师为佛教律宗有名的高僧。
从留学海外到出家为僧,李叔同爷爷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虽然逝世几十年了,但他的声名仍为国内外人士所仰慕。
参观完后,我们踏着青石板,走在幽静的小路上,那熟悉的《送别》声从树林里传来,这是弘一法师在向我们告别。
参观纪念馆的作文篇3
星期六,在报社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温州日报》瓯网小记者们一起参观了位于中山公园畔的谢灵运纪念馆。
造访纪念馆,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两座木碑,分别立在大门的左右两侧,上面写的是谢灵运简介,谢灵运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诗人、佛经翻译家,又名谢客、谢康乐,“康乐坊”、“谢公亭”、“谢客岩”、“梦草堂”、“谢池巷”等等很多温州地名,皆因谢公而得;幸有谢公使得山水温州更添诗情画意。
再往里走,依次是客厅、展厅……谢灵运纪念馆非常的古色古香,房子是木结构的,木制窗户仿的是以前的模样,屋子里的家具也是一派仿古气息。纪念馆一侧相伴的是湖,湖边还有一条游廊,游人、访客可在此驻足休息。出了展厅,就能看见一棵槐树,上面还有许多槐花;微风吹过,叶子在树上摇曳,像是在和每一位游客招手,那是在欢迎每位前来游玩的客人。
池塘的前面有一片草地,草地上种有各种各样的树,还有一座座假山衬托其间。假山旁的那座楼叫做“怀谢楼”,意思是人们因怀念谢灵运所建的房子,也使得后人能世代缅怀谢公的功绩。
有了小蔡老师的现场指导,这次的活动,让我更深层次的参观了谢灵运纪念馆,特别是让我了解了更多关于谢灵运的知识。
参观纪念馆的作文篇4
4月1日,我们学校组织三年级以上学生去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今天,天气晴朗,我很早就来到学校,在教室里坐了一会儿,老师就叫集合了,同学们有说有笑地排队上了车。车子开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一下车,映入眼帘的就是用黑色的大理石砌成的一面墙,让人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虽然广场上阳光明媚,但同学们少了来时的欢声笑语,反之替代的是一脸的严肃,抬头一看,一行醒目的数学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我数了数:3后面有5个o,遇难者三十万,我尖叫起来,深深地倒吸了口气,这个数字虽然普通却代表了300000人民的生命啊!这是一个沉痛的国耻,一章血腥的历史,一场灭绝人性的屠杀,一段永不忘记的记忆。旁边有一个十字架,架上刻着:1937.12.13—1938.1,听了导游的介绍才知道这是南京大屠杀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长达六周之久。我顿了下来,心中充满了对日本人的憎恨。进入馆内,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万人坑,坑内是遇难者的骨头,横七竖八,有长有短,那些短的一定是小孩和婴儿的,看得我触目惊心,同学们七嘴八舌小声的议论起来,有的说长大了要当军人保卫祖国;有的说这些耻辱我们要铭记;有的说我们从现在开始不用日本人的东西……日本鬼子真是太惨忍了,我愤怒不已!
最后,同学们都低着头静静地走出了纪念馆,有个同学突然大声说你们看,原来是一尊和平女神像,她右手托着一只和平鸽,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这是向往和平安定。随后又看到一个兴华宝鼎,鼎身记得有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我心中暗暗决定: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永不忘记这段惨忍的历史,用它来激发我们努力学习,长大为建设我们强大的祖国而努力奋斗!
我不知道该如何写这篇读书笔记,不知道该如何下笔,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张纯如,看上去柔软、舒雅的名字,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做着常人不能企及的事情,经历了伟大却又痛苦的一生;
这是纪实文学,每一个名字,每一段文字都有出处。
我一直尝试去了解世界,了解中国,了解历史。南京大屠杀是早起的疑惑:什么情况才会让日本兵杀死、虐死30万中国人,是生命如草芥,什么原因,什么境地?
疑惑已起,答案在看了《南京大屠杀》才知晓。
作者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真实的记录,当然是根据史料和经历者的口述。作者也探讨了南京大屠杀的成因,更有对人类文明的思考。
暴行产生原因之一:压迫转移;
暴行产生原因之二:对中国充满仇恨的蔑视(数十年的宣传、教育和社会教化培养而成);
暴行产生原因之三:宗教。日本军队为暴力赋予神圣的意义,将其视为必不可少的文化元素;
南京大屠杀教训之一:人类文明本身十分脆弱(危险政府的产物);
南京大屠杀教训之二:权力在种族灭绝中所起到的作用“权力导致杀戮,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杀戮”;
南京大屠杀教训之三:人类心灵竟能如此轻易地接受种族屠杀,并使我们所有人都恩给你成为消极旁观者,面对最不可思议的暴行时无动于衷;
这三个原因和教训之所以单独成立一行并加粗,就是为了表达对作者的尊重,这是纯如用生命换来的真相、记录和分析。感谢纯如,让我们知道真相,了解历史,认识人性。
好久不曾看这类爱国题材的电影了,记得小时候看《地雷战》、《地道战》完全是另外的一种感受,虽紧张,虽愤怒,但最终还是喜悦的,因为中国人民凭着聪明机智总能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而这一次,却是另外一种心情——无奈、沉痛……
主要因为陆川导演在对这部影片的表现上采用了独特的视角,他很大程度上是以还具良知的还清醒着的日本兵的视角去看待这场战争,尤其是屠杀中的种。种丑恶的残忍的行径。片中两位日本主角是正常的人,他们是清醒的,恰是因为他们的清醒,才让他们不堪忍受这样的战争。这样的罪恶生活是对绝大多数日本士兵的极大摧残和折磨,他们的良知,他们的人性在畸形的环境气氛中渐渐扭曲,最终要么成为欲望的工具,杀人的恶魔,要么就像角川一样,绝望的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活着比死了还痛苦!
影片中多处表现了日本兵对妇女的摧残,包括中国,朝鲜,以及日本本国的慰安妇,看完之后,无比心痛与悲哀。
最难忘的该是妓女小江。在片中,进入安全区的妇女们排队领象征安全的小牌那一桥段是小江的第一次出场。从趁乱想多拿几块牌子防身到被发现后遭勒令制止,几个简单的手势,一副故作满不在乎的轻佻模样,一个自私自利、贪生怕死、好贪小便宜的风尘女子的形象立刻变得鲜活起来。
之后死活不肯剪去长发及刮除红色蔻丹的不合作不妥协的态度,以及那句“打完仗后还要靠它吃饭呢”的话语,愈发显得她“商女不知亡国恨”。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当女教师姜淑云告诉大家日军想用100名妇女做慰安妇来交换安全区过冬的衣物和粮食的时候,她第一个主动举起了手。“拉贝先生,我去。”她的吴侬软语很是动听。然而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字字千斤。在安全区的几天生活及见闻,尤其是在被日军强暴之后,小江不会不明白这一去意味着什么……不过即使如此,她依旧毅然地主动站了出来。她或许不曾像姜淑云那样受过良好的教育,甚至可能不太明白“民族大义”这4个字的详解,但为了安全区更多的人们能获得一线生机,她甘愿受辱,慷慨赴难,舍身取义!那被日本人带走时那梨花带雨的回眸一笑,更是全片中最令人心痛的凄美一幕。
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风尘女子尚有如此的侠义血性,然而回顾影片之初,那么多躲在教堂里、老幼妇孺中间的士兵与青壮年男子被巡逻的角川意外发现后,竟束手就擒,主动缴械投降!这等苟且偷生的怯懦行为着实令人为之汗颜!
悲哀、沉痛、无奈……
且让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时刻记得“落后就要挨打”,从而激励自己向上向上再向上!
参观纪念馆的作文篇5
今天上午,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刚刚走到门口,我就被这里的庄严所震撼。
东北纪念馆共分为两部分,分别是《黑土英魂——东北抗日战争时期烈士事迹》和《伪满哈尔滨警察厅遗址及罪恶展》。直观的图片、雕塑、实物及影像资料真实地再现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一直到抗日战争胜利的十四年的东北抗日烈士的英雄事迹。
在这么多的东北烈士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赵一曼了。她为了国家,在自己的孩子还不到一岁时,就离家而去。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也没有惧怕,依然没有给敌人透露出一点消息,最后,敌人恼羞成怒,把赵一曼推到火车上,拉到别处去处死。她知道自己就要被处死了,于是让别人拿来笔和纸,给她儿子写了一份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后,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是啊!在蓝天下飘扬的五星红旗,就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没有那些革命烈士,就没有新中国!不忘昨天、珍惜今天更要关注明天!饱受过战争摧残的中国人民会努力让和平永驻人间!
活动结束后,我为旧中国被欺凌的历史感到屈辱,也为中国有如此多勇敢无畏的仁人志士而感到振奋。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发愤图强,为今日祖国的繁荣富强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观纪念馆的作文篇6
这个暑假和爸妈一起参观了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的周恩来纪念馆。
刚到景区门口就能看见邓小平爷爷题名的“周恩来纪念馆”六个大字石碑,它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那么庄严,那么挺拔。进入景区,离得较远,就看到了一座壮观的建筑物,被绿色草坪和红白相间的荷花铺垫着,显得更加庄严雄伟,听景区浏览车的师傅说,那就是主馆。进入主馆就能看见周总理高大的汉白玉雕像,他面容慈善、眼睛炯炯有神,仿佛在欢迎远方的客人到来。主馆里有丰富而详实的图片,记载着从1912年在沈阳上学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的全过程,来表达周恩来总理光辉灿烂的一生。
出了主馆便是周总理铜像广场,铜像高为7.8米,趁导游讲解使我了解这高度寓意着伟人周恩来走过的78个光辉的人生春秋。铜像的基座由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的“周恩来同志”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总理双手叉腰、面带微笑,显示出他平易近人的性格,我和妈妈忍不住上前照了一张。
一个方方正正的小庭院门口,水塘里金鱼自由欢快的畅游着,那就是仿西花厅。正面是总理的前客厅,摆放着许许多多的椅子,当年是来会见外宾和处理重要国事的场所,再往右侧走是周总理办公室和后客厅,后客厅是国内客人及亲朋好友、审看影片、阅览报刊的地方,通过小道来到总理的卧室,一张简简单单的木板床、一把桌子、一把椅子、一盏灯和几本书就构成了总理的房间。
直到纪念馆闭馆,我们一家才缓缓的走出,看着夕阳西下,我一直默默地念着周总理的这句格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参观纪念馆的作文精选6篇相关文章:
★ 纪念的讲话稿5篇
★ 参观工厂心得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