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心得体会是需要有自己的真实想法的,你知道怎么写吗,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职场好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残奥会心得体会参考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残奥会心得体会篇1
那天晚上,北京2008年残奥会圣火,以无法阻挡的人性魅力,在梦想之巢———中国国家体育场燃起。那一刻,伴随着美丽的焰火,北京被点亮,中国被点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被点亮,每一个人———你和我的心灵之域里,也随之洒满人性光辉。
在六日晚北京二零零八残奥会开幕式上,被三百二十名聋哑姑娘用手语和肢体语言纯美演绎。从这一刻起的十二天时间里,北京残奥会将以生命的名义,与已经闭幕的北京奥运会共同创造出一届真正完整的奥运会。 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说:“精神寓于运动。”是的,在入场运动员那一张张快乐的脸上,我们看到了格外迷人的朝气蓬勃,看到了独立、自信、坚毅、乐观的高贵品格,看到了积极参与、珍视荣誉、追求超越的体育精神。那一刻,透过残疾人运动员灿烂的笑容,我们同时也正照耀着自己的心灵,照耀着自己的精、气、神。
多么美好的日子呀!我虽然没有能够亲眼在北京鸟巢一睹开幕式的风采,但是,我在家里的电视机里看到了,多么激动人心啊,让别人也看到了我们中国的美丽,让大家看清了我们中国,真是太骄傲了呀!
不论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还是一个即将实现的梦想,这场“歌唱生命的创造力、人性和伟大的人道主义”的奥运盛会都值得期待。残奥会圣火已经燃起,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请让我们关心每一场赛事,关心每一个运动员,以我们最大的热情、最真挚的感动。与此同时,在残奥会圣火精神的光辉下,在几天之后的每一天里,为了我们共同的笑容,请让你和我的掌声永久不息!从今天起,让我们一起关心笑容和掌声。这笑容,是残疾人运动员的,也属于我们每一个人。这掌声,是送给残疾人运动员的,也是送给我们自己的。让笑容更加灿烂,让掌声更加热烈,为残疾人运动员激情喝彩,就是为我们自己激情喝彩。为残疾人运动员高喊加油,就是为我们自己高喊加油!
感动中国,感动二零零八,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和光明!
残奥会心得体会篇2
从北京残奥会报道传出最多的一个词是“梦想”。曾经勇敢地和命运拔过河的残疾运动员们,正在北京、在全世界的面前淋漓尽致地展示生命的梦想——这梦想不独属于他们自己,更属于我们,属于全人类。
11岁的李月,双足点地时拥有的芭蕾梦想,并没有因被汶川地震残忍地夺去一条腿而破灭。在残奥会开幕的夜晚,李月成了童话中拥有更多足尖的芭蕾小公主。
轮椅网球选手董福利,7岁时唐山地震夺去了父亲的生命和自己的右腿,19岁时照顾她的母亲病故,后来与她相依为命的丈夫又车祸身亡……似乎失去了一切的她,在苦难中的唯一梦想是:“重新获得快乐和成功,绝对能!”
瑞士女孩乌秀拉酷爱登山,在阿尔卑斯山攀冰时因保险栓从冰壁脱落,她坠下深渊……失去下肢的她,欢乐地走出生命的深渊,在手动自行车的训练与比赛之外,还在实现更辉煌的梦想:设计低能耗的环保建筑。
李月、董福利、乌秀拉……他们梦想实现的那一幕幕,是人类所有历史收藏中、是我们所有记忆中最美妙、最动人的一瞬。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是在帮助我们、帮助人类实现一个数千年来志士仁人共同追求的和谐梦想——人人平等,大同世界。
是的,所有的生命都需要尊重,都拥有梦想,都渴望精彩。我们知道,还有更多的李月、董福利和乌秀拉,更多没能参加北京残奥会的残疾人,他们的梦想还可能是一朵朵没有盛开的花朵,他们还在等待雨露阳光。
中国有8300万残疾人,这是一个极其惊人的数字。平均每五六个家庭,就有一个残疾人。感谢北京残奥会,使我们更加深切地关注这个庞大群体的生存状态和他们的梦想。残疾人火炬手金晶说过一个感受:在国外,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残疾人;在国内,上街的残疾人并不多。
“中国的残疾人为什么不愿意出门?”个沉重的问号,在北京残奥会之后,非常值得我们思考。试想:不出门的残疾人,如何去圆他们的梦想?
或者可以解析一下他们不爱出门的几个缘由:
——由于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如果家有残疾人,父母和家庭就背上了沉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负担。许多残疾人的生活还相当窘迫,没有面对阳光的勇气和心境。
——无障碍设施仍然严重欠缺。北京残奥会使北京成了一个无障碍的城市,但对全国而言,为残疾人提供的“无障碍”环境仍然严重不足。残疾人出门障碍重重,他们只能选择居守家中。
——社会对残疾人的接纳度不够。如果有残疾人上街,他会吸引众多的目光,这目光中有怜悯、好奇、惊异,甚至可能有鄙夷。他们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走出家门,面对如此打量呢?
北京残奥会还有几天就结束了,它不应该只是一场转瞬即逝的盛宴,而应该是对全民的一次思想启蒙与洗礼。希望它带来的“残奥效应”,能让我们重新审视并完善面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制,重新审视并完善自己的心灵与观念。
残奥会心得体会篇3
3月6日,北京冬残奥会残奥高山滑雪男子超级大回转-站姿组比赛,中国选手梁景怡摘得金牌。至此,中国代表团以6金4银6铜的战绩暂列本届冬残奥奖牌榜第一,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所获奖牌占了近一半,我国健儿在残奥高山滑雪项目中获得2金2银3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北京冬残奥会首个比赛日,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就收获了两银一铜,朱大庆、闫寒寒、张梦秋夺银,刘思彤摘铜。3月6日,捷报频传,中国选手张梦秋以1分13秒54的成绩在残奥高山滑雪女子超级大回转-站姿组比赛中以绝对优势获得金牌,这是中国残奥代表团的第三金,也是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在本届残奥会收获的首金。在随后进行的残奥高山滑雪男子超级大回转-站姿组比赛中,中国选手梁景怡以1分09秒11的成绩摘金,这是中国男子运动员在冬残奥会高山滑雪项目上获得的首枚金牌。张雯静、朱大庆、闫寒寒在女子超级大回转的坐姿组和视障组分别获得了铜牌。
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组建于2016年,现任主教练为意大利籍教练卡佩里·达利奥。这是支年轻的队伍,可成长速度之快令人惊叹。平昌冬残奥会时,中国在残奥高山滑雪项目中仅有1人参赛。仅仅四年,在北京冬残奥会上参与残奥高山滑雪角逐的中国健儿达到历史性的22人,无论参赛人数还是整体实力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平昌冬残奥会上,刘思彤是我国历史上首位参加冬残奥会高山滑雪项目的运动员,在女子回转的坐姿组比赛中她因失误错过了一个旗门,最终获得第六。此次北京冬残奥会上,刘思彤再次向最高荣誉发起挑战。3月5日,残奥高山滑雪女子滑降比赛,刘思彤以1分32秒10的成绩摘得坐姿组铜牌。时隔四年,那个在平昌冬残奥会红着眼眶的女孩终于在家门口圆梦。
当延庆残奥颁奖广场,两次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升起四面中国国旗,全世界将一起见证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的高光时刻。
从1人参赛到22人获得参赛资格,从完赛到摘金,一路走来,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创造了历史,更见证了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历程。近年来,中国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和进步,无障碍设施越来越普及,残疾人能够拥有平等的教育、就业机会等权利保障。随着《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和权利保障》白皮书的发布和“残健融合”的理念传播,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主动融入、参与到社会和体育运动中,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未来,活出精彩人生。
残奥会心得体会篇4
至此,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冬残奥会金牌数达到10枚,此外还有9枚银牌和12枚铜牌入账。从平昌冬残奥会取得历史首金,到如今领跑奖牌榜,中国残疾人运动员的亮眼表现,正是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中国轮椅冰壶队今天接连以7比5战胜斯洛伐克队、7比4战胜挪威队,取得循环赛六连胜,目前战绩6胜2负,与瑞典队并列第一。中国残奥冰球队今天在与捷克队进行的决赛资格赛上,以4比3战胜对手,进入11日的半决赛。
在此前进行的残奥越野滑雪男子长距离(坐姿)比赛中,郑鹏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金牌。杨洪琼则在3月5日进行的残奥越野滑雪女子长距离(坐姿)比赛中获得金牌。他们今天再度获得的金牌是中国队在本届比赛获得的第9金和第10金,也是他们在北京冬残奥会上摘得的第二枚金牌。
今天是北京冬残奥会的第五个比赛日,本届冬残奥会至此进入后半程。今天在残奥越野滑雪项目上产生六枚金牌,六个项目均要经过资格赛、半决赛和决赛才能最后产生金牌。
郑鹏在资格赛和半决赛中均以第一的成绩出线,在决赛中,他以2分42秒4的成绩再度名列第一。进入决赛的六位选手中,有四位是中国选手,毛忠武以2分44秒9名列第二,另外两位中国选手刘子旭和王涛分列第四位和第五位。
郑鹏今年29岁,2011年在一家汽修厂当学徒的他被升降机砸伤双腿造成残疾。生活突遭变故,他却没被打倒,在体育的道路上郑鹏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两年后,郑鹏在家乡残联的推荐下报考北京一所残疾人体校并被录取,从此接触滑雪运动。刚刚开始训练时曾经遭遇许多困难,郑鹏咬牙坚持了下来。
2018年,他代表中国参加了平昌冬残奥会,最终在越野滑雪男子坐姿15公里比赛中获得第四名的好成绩。
在长期备战冬残奥会的过程中,郑鹏有过艰难时期。他说:“还是庆幸自己坚持下来了,心态的调整对我帮助很大。”
接下来,郑鹏还将参加北京冬残奥会残奥越野滑雪男子中距离(坐姿)比赛。
残奥会心得体会篇5
残奥会已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近50年,在残奥赛场上,残疾人运动员像身体健全的运动员一样,品味竞争之烈,欣赏体育之美,点亮理想之光,分享运动之乐,用摄人心魄的勇气极大地丰富了奥林匹克重在参与的平等精神。但由于对比赛设施要求不同等原因,同年同城举办的两个奥运会,一直采用各自筹办的方式。北京是第一个执行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协议的举办城市,不仅开一个组委会同时筹办两个奥运会之先河,而且响亮地提出“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口号,从而在“奥运会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克雷文语)上镌刻了令人振奋的内容。
7年来,正是“两个奥运”的同时筹办,极大地推进了北京乃至全中国城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使残疾人出行更加便利。这期间,北京市出台了《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条例》,新建城市道路、公共设施普遍配套建设了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重点改造项目达6000多项,投入资金6亿多元。据统计,2001年以来,北京市共实施了1.4万多项无障碍改造项目,无障碍设施建设总量相当于过去20年的总和。
“两个奥运”的同时筹办,不仅让北京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也让全北京乃至全国人民对残疾人的生活和保障关注度持续“升温”。根据中国残联公布的数字,2007年,全国通过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使535.9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顺利完成中国残联专项彩票公益金残疾人康复项目任务,19万贫困残疾人受益;全国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共计2125个,在建项目共计285个,筹建项目共计318个。在鼓励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去年7月起又对政策作出调整,大幅度扩展了享受税收优惠的单位,明确规定了“国家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当年,全国城镇新安排39.2万残疾人就业,农村残疾人就业达到1696.5万人。
由此可见,中国倾力奉献的“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就是要以生命的名义,创造出真正平等、完整的人类盛会,让高贵的人性在世界畅行无阻。
而这一举措,在过去的7年里,已经带动中国社会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提升了中国社会人文关怀的整体水平,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今,北京残奥会比赛已全面展开,可以肯定地说,4000余残奥选手的奋勇拼搏,将带来一场自强不息、引发人们深化对生命思考的“精神盛会”,必将对更多的残疾人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对全社会关爱残疾人的文明新风产生更强劲的促进作用。
残奥会心得体会篇6
今天中午,我聚精会神地观看了男子50米蝶泳s7级决赛,经过几场比赛,中国运动员田荣打破残奥会记录,获得蝶泳这个项目的金牌。从田荣的身上我学习到了他自强不息的精神。田荣,6岁被高压线给“电”了一下,让他失去了右小腿和左臂。他和奶奶相依为命,靠捡垃圾过日子。
在家前的小溪,孩子们都在那里玩耍,有一次田荣实在忍不住,一头扎了进去,呛了几口水后,他觉得自己在水里更好,不怕别人撞,他也学会了游泳,有一次他在水里抓鸭子玩,被当地体委工作人员发现了他的游泳天赋,从此他成为游泳队队员。他从早到晚,冒严寒,战酷暑,克服种种困难认真训练。这次比赛取得了30秒37的好成绩。田荣说的最好的一句话是:如果我不当运动员的话,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我拼命的训练,用成绩来报答奶奶和教练对我的支持。
田荣,你给予我极大的鼓舞。田荣一个残疾人都能为国家做出贡献,我们这些健康人更应该这样。
残奥会心得体会参考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