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动力,心得体会是我们对经历的深刻思考和领悟,它们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和智慧积累,下面是职场好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在一起》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在一起》心得体会篇1
广大党员当以坚决的态度执行命令,以勇敢的精神面对危险挑战,以科学的防控护佑群众健康,争做基层战“疫”的急先锋。
扛起使命,做执行命令最坚决的急先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主动参与疫情防控,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是每位党员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打赢全民参与的疫情阻击战,基层党员必须做冲锋陷阵的勇士,坚决执行命令,率先奔赴战“疫”战场,找准战斗岗位,构筑好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不论在职或是退休,不论休假亦或在岗,每位党员都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指示精神上来,在做好自我防护同时,主动承担单位、社区、乡村的联防联控、疫情监测排查、宣传疏导,迎难而上、绝不退缩,以“最美逆行”砺初心、践使命、暖民心,让党员这一面面鲜红的旗帜在基层战“疫”的阵地上猎猎飘扬。
冲锋在前,做排险解难最勇敢的急先锋。84岁的钟南山院士不顾危险,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上发布会、连线媒体直播、解读最新情况;湖北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定宇隐瞒渐冻症病情,顾不上被感染的妻子,坚守在抗疫最前沿;陕西镇巴县医生张明文写下“听从指挥,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时刻等待”的请战书……基层战“疫”虽不像白衣战士那样拼搏奋战在最前线,却是当前疫情防控的关键。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守住成千上万个社区、乡村这样的防护网,对打赢这场阻击战极为重要。对辖区进出人员的检测排查,对居家留观人员的监测服务,对公共卫生的维护保障,都可能潜在危险隐患。这个时候尤需党员以足够的勇气站出来、顶上去,用“我是党员,我先来”的铮铮誓言,在急难险重的斗争中当先锋、作表率、耀初心。
讲求战术,做科学防控最睿智的急先锋。科学防控,是战胜疫情的重要法宝。奋战防控一线,把工作落细落实,党员须当好信息员,坚持实事求是、为民负责的态度,认真收集、及时上报相关信息,做到不瞒报、不漏报、不误报,用准确数据为决策提供服务;须当好监督员,发挥网格作用,对抗疫过程中发现的不当言行敢于制止、及时上报,对于不当舆情要敢于揭露,用科学事实击破“谣言”,传递社会正能量;须当好宣传员,根据政府信息,对广大群众进行科学防控知识与技能的宣传,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疫情,自觉做好防护,打消恐慌心理,坚定必胜信心,主动协助村镇、社区做好辖区防控,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在一起》心得体会篇2
2020年本来是幸福美好的一年,可是就在我们喜迎新春的时候,突如其来的新形冠状病毒却给我们来了当头一棒。在这突发的疫情中死亡了很多人。但也有数以万计的无名英雄逆行而上冲向了疫情的重灾区-----武汉。在这无数的英雄中,我要介绍的就是其中最耀眼最权威最感人的钟南山院士。
钟南山,1936年10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想必大家熟知他是在抗击非典的战役中。2003年,非典袭来,面对未知的病毒,67岁的他冷静无畏、妙手仁心,不顾自身生命危险在非典一线救治危重病人。他主动要求承担广东省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率领团队总结出了“三早三合理”的诊疗原则,成为抗击非典的领军人物。面对疫情,他说:“把危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感动了无数人,感到了中国。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84岁的他呼吁公众“尽量不要去武汉”,而自己却登上了去往武汉的高铁,冲到了战斗的最前线。许许多多的人在新闻里看到钟南山这个名字都会松了一口气,“我们有希望了”。在面对新闻采访时,他首先肯定了有人传人的现象,整个访谈他丝毫不带需的,直面疫情、正视问题,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向民众传递信息,报告疫情。《人民日报》这样评价他“84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每个时代都需要英雄。而所谓的英雄,也不过是平凡的人作出了不平凡的选择。钟南山就是一位普通的老人,但这个老人真的很拼。为人民、为祖国、为自己肩上的责任。他尊重事实的求实精神、鞠躬尽瘁的敬业精神深深的打动着我们。有人称他为逆行者致以崇高的敬意,而他只说自己是一个医生。
在这个灰色的春节,这位老人向我们诠释了他另外一个名字-----全民英雄。
《在一起》心得体会篇3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一直十分关心疫情形势。上个月,我们日中友好议员联盟前往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对中国遭受疫情表示诚挚慰问,并为中国抗击疫情捐款,略尽绵薄之力。
新冠病毒是一种前所未知的病毒,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疫情发生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举全国之力,迅速采取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当前,中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应对突发事件上的巨大优势。中国为防止疫情在世界范围扩散作出突出贡献,得到了包括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国际社会高度赞赏。
疫情防控期间,中国涌现出了很多感人故事。一批又一批医务人员不顾感染危险,从中国各地毅然奔赴疫情最严重的地方。我借此机会想对所有参与抗疫的医务人员表达由衷敬意,相信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尽快彻底战胜疫情。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2000多年来,日中两国人民互学互鉴,互帮互助,促进了各自发展。近年来,中国各地频繁在日本举办文化交流活动,这些活动深受日本民众喜爱,增进了日中两国的感情。疫情发生以来,日本地方政府、企业、普通民众不仅纷纷向中国寄去紧缺医疗物资和捐款,还通过录制视频等方式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一个个感人的互助故事,生动地阐释了“日中友好的根基在民间”这一道理。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前往北京留学,不仅学习了汉语,还结交了很多朋友。其间,我走访了中国各地,感受到改革开放之际,中国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从那时起,我就决定做日中友好交流的桥梁。两年前,我在东京发起成立了全日本留华毕业生同窗会,希望让所有去中国留过学的日本人都能成为日中友好的使者。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为了让大家感受中国发展的脉搏,我们组织日本留华毕业生去中国参观考察,通过他们向日本社会介绍真实的中国,增进日中两国相互理解,推动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
日中是一衣带水的友好近邻。疫情面前,人类是守望相助的命运共同体。近来日本国内疫情形势严峻,中国人民在努力抗击本国疫情的同时,尽己所能向日本提供支持和帮助。不久前,中方向日方交付一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近期中国政府还分批次向日本捐赠了防护服和口罩等物资。很多中国地方省市、企业和个人也在积极行动,向日本捐款捐物,为日本加油打气。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在全球化时代,公共卫生安全、气候变化等问题都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单凭一国力量无法解决,迫切需要各国密切协调、合力应对。面对疫情,携手并肩方能共克时艰。各国应在病毒检测、药物和疫苗研发等方面加强合作,科研机构需加强协同攻关,共同为维护人类健康福祉而努力。
《在一起》心得体会篇4
5月15日上午,当昼夜坚守抗震救灾一线的北川县公安局副局长、共产党员李跃进见到刚刚从废墟中挖出的独子李宇航的遗体时,这位坚强的汉子忍不住地涌出了泪水。
25岁的李宇航是北川县公安局曲山镇派出所民警。地震发生后,大面积山体滑坡将整个曲山派出所埋没,
李宇航等8名公安民警被巨石和泥土掩埋。见到躺在地上的爱子,李跃进轻轻整理了一下儿子满是尘土的警服,在上衣口袋中找到人民警察证,用笔在李宇航的衬衣左胸上写下了儿子的警号“033138”。
除儿子遇难外,李跃进的母亲、妻子在大地震中被倒塌的建筑物掩埋,至今仍杳无音讯。就在亲人们被这场毁灭性灾难无情卷地走后,50岁的李跃进擦干泪水、拍去尘土,以惊人的毅力守护在北川县城,守护在父老乡亲身边。
5月12日下午2时28分,李跃进正驾车行驶至北川县新城区地势相对较高的北川大酒店门前宽阔路段上,北川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特大地震。
李跃进连忙跳下车,尽力在剧烈晃动的街道上保持平衡。“我是警察,大家不要乱,都到大酒店前面的开阔地来。”在李跃进的大声疾呼下,200余名群众很快来到附近唯一的一块空旷地带。
20多分钟后,李跃进望去,远处的房屋已大片大片倒塌,通往老县城的公路也被山上滚落下的巨石阻断。“大家千万不要乱跑,我去找人过来……”地震发生30分钟后,李跃进冒险翻过断石残壁步行至附楼垮塌、主楼倾斜并严重损坏的县公安局,20多位民警已从办公楼内转移至街道上。李跃进与其他县公安局领导一同组织警力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战斗当中。他与战友们冲进紧邻的一所小学校,在乱石堆中将幸存的10多名孩子成功转移到空旷地区。
李跃进此时只有一个念头:危难时刻,警察一定要与群众在一起!地震发生后,北川县城通往外界的所有道路被垮塌的山体阻断,通信、电力瘫痪,县政府、法院、司法等单位房屋受损严重,人员伤亡惨重。30余名北川公安民警成为灾难发生后的最主要抢险救灾力量。
12日下午5时,警服早被汗水浸透的李跃进获悉,他的母亲、妻子被埋在倒塌的楼房下面,北川老县城的曲山派出所被垮塌的山体完全掩埋,正在所里上班的儿子被埋。“公安民警在大灾面前应该挺身而出,一切行动听指挥,而不是去当逃兵……”亲人们凶多吉少,李跃进强忍悲痛,带领民警一直在县城里疏导人群、营救幸存群众。
距离北川大酒店不远,一位女同志被水泥板死死压在下面,李跃进跑上前去用手刨挖、用铁棍等简易工具撬,经过两个多小时努力成功将受伤人员救出。此时的他,双手已是鲜血淋淋。
因忙于组织全县民警抢险救灾,李跃进一直没有时间顾及家人安危。直至5月15日上午,他得到消息儿子的遗体已被挖出,这才抽空跑过来。除儿子遇难外,他的母亲和妻子截至5月16日晚仍然被埋在废墟里,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
“我生在北川,长在北川,我深爱着这片土地,群众需要我们疏导,救援队伍需要我们作向导,灾区的秩序我们有责任维持。地震震得垮北川公安局的楼房,决震不垮北川公安队伍!”坚守在抗震抢险第一线的李跃进如是说。(记者刘裕国)
《在一起》心得体会篇5
在我的记忆里,春节是热闹的,团圆的,祥和的,可2020年的春节,刚刚闻到一点年味,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横扫大江南北,川流不息的城市按下了暂停键,一时间,所有的人必须呆在家里不能出门,疫情汹汹,人心惶惶,困难当头,医护人员逆行而上奔赴疫情第一线,成了最美的逆行者。
一天早上,我从新闻头条上看到白衣天使摘取口罩、手套后的场面;白衣天使的脸,被口罩勒得印迹斑斑,有的发炎了,还贴着创口贴;她们的鼻梁,被磨出了血泡;她们的手,也是皱皱巴巴,血迹斑斑;……这一刻,真的让人心疼,有的医生,穿着厚厚的一次性防护服,汗水浸透了内衣,而且,他们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一天八小时以上不喝一滴水,因为,防护服是十分珍贵的,如果他们喝了水,就要上厕所,这样,他们就浪费一件防护服,为了节约防护服,有些医生还随身事了不少尿不湿呢!
看到这些,我不禁泪如雨下,更令人敬佩的就是金银潭院长——张定宇,在妻子被感染隔离的情况下,他隐瞒了自己身患“渐冻症”,毅然率领600多名白衣卫士冲锋在前,与病魔抢时间,他是英雄,他在与时间赛跑,连续三十多天,冲锋在第一线,抢救一位又一位患者。他说:“我是一个渐冻症患者,双腿已经开始萎缩,全身慢慢都会失去知觉。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普普通通的话语,表现出了张定宇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幸运的是他的妻子被治愈了,也许,这就是好人有好报吧。
还有那些奔赴战线的人民子弟兵,各地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还有广大一线基层社区干部们……他们都是最美的逆行者。致敬逆行者,是他们用执着和坚守诠释着“爱的奉献”,诠释着“大医精诚”。而我们呆在家里,吃着美味的饭菜,玩着手机,我们在过年,那些逆行者在帮我们过关。我明白了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些最美的逆行者。
《在一起》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