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观后感,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让自己的观点更加深入人心,通过一篇观后感,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表达对电影的感受和思考,以下是职场好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90后观后感1000字7篇,供大家参考。
90后观后感1000字篇1
观看了影片《孔子》,不论它拍得怎么样,注定都少不了一场口水战,实际上,自从传出胡玫要拍《孔子》的消息后,这种口水战始终就没消停过。
影片上映没几天,关于《孔子》的新闻也不少。王菲复出,选择了以《孔子》为平台,献唱一曲《幽兰操》;有人炮轰《孔子》的史实和台词错得离谱,胡玫、何燕江都有激烈回应;其中还穿插着周润发颇有些雷人的感言,据说看《孔子》如果不哭就不是人。不过,我是真的哭了…
在这场喧嚣、混乱的闹剧中,其实人们恰恰忘记了一个很严肃,也很重要的问题:这究竟是一部怎样的影片?其自身的魅力是否可以吸引观众走进影院?难道只有靠这些炒作的娱乐八卦才能引起人们观看的兴趣?
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也许是不屑于回答,也许是觉得回答这个问题有许多不便,事实上,很长时间以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态度都显得有一点暧昧。说起来有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味道。
20年前,说到电影的娱乐性、商业性、趣味性,以及市场票房、赢利、圈钱之类,大家还是很不情愿的,要找很多理由给自己壮胆儿,当时的社会风气还有点耻于言利的意思。
现在似乎不必这样了,大家可以很坦然、很欣然地言利了,这当然是一种进步。
但是,一种倾向往往掩盖着另一种倾向,事物在发展中有时也会走到自己的反面,这些年,言利的变得理直气壮起来,言精神、理想、信仰的,倒显得理屈词穷,低声下气,有时还露出一点羞涩。
我们都经历过耳提面命的、灌输式的教育,至今,这样的教育也还没有绝迹,于是大家对涉嫌要教育我们的东西都很敏感,身体会自动生成一种抗体,进行排斥,或者采取放纵自己的方式,以为我们只需要娱乐,这种自轻自贱其实是自己骗自己,自己麻醉自己。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扪心自问,这种随波逐流、没心没肺、几乎完全物质化、只求一时快乐的日子,真的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过去讲反潮流,现在讲顺应潮流,与时俱进,但无论如何,有些东西该坚持的还是应该坚持。我看《孔子》最感动我的地方,就是他终其一生对自己的信念始终矢志不渝地坚持,不被人理解,不被人接受又如何呢?只要有机会,还是要宣扬自己所信奉的精神、理想和信仰。拍《孔子》的,更应该学习孔子的这种精神。
说到底,理直气壮地宣扬一种精神并不难,难的是你是不是真的拥有这样一种精神,并准备用它指导自己的行动!
?孔子》中,孔子来到卫国,卫国国君问孔子:"卫国人多,该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让人们富裕起来。"卫国国君继而问:"可是一部分已经富裕起来了,国家还是乱,怎么办?"孔子说:"教化人们!"这一段,也许是对当今中国的折射吧。
在《阿凡达》美国文化和电脑特技的强烈攻势下,《孔子》仍然自信地屹立在影院的上映期内,也许正体现了某些国人的良苦用心:重拾传统文化,提倡仁义道德!
90后观后感1000字篇2
在抗美援朝战争的英雄名录中,有一位年仅21岁的英雄,他的名字早已和上甘岭战役一起传遍中朝大地。他,就是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疯狂扫射的枪眼,为部队铺平冲锋道路而壮烈牺牲的伟大战士黄继光。
黄继光,1931年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六七岁时,他便和哥哥们一起下地干活,上山砍柴、割草。父亲去世后,10岁出头的他被迫到地主家打工抵债。在苦难中挣扎的母亲告诉他,长大后一定要为穷苦人闹翻身出力。1951年3月,黄继光积极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成为村里第一个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人。参军后,他被分配到某部二营六连当通信员,同年7月随部队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
在党组织的培养下,黄继光努力学习政治、军事和文化知识,于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部队中,他因作战勇敢,荣立三等功1次。
1952年10月中旬,美帝国主义侵略者开始向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前沿阵地——上甘岭发起猛烈进攻,上甘岭战役打响了。黄继光所在营在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伪军激战四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前。此时,营参谋长心急如焚:天亮前若攻不下敌方阵地,天亮后敌人就会发挥空中火力优势,部队将遭受重大伤亡。要夺取高地,就必须拿下零号阵地这个火力点!
关键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承担爆破任务。他掏出早已写好的决心书交给参谋长,恳切地说:“首长,让我去吧!”参谋长沉思片刻,命令他带领两名战士执行爆破火力点的任务。
受领任务后,黄继光等3人马上呈扇形状分开,分3路向敌方阵地匍匐前进。他们机智勇敢地摧毁了敌人的数个火力点,但在交战中也伤亡惨重:黄继光的两名战友一死一伤,他自己的左臂也被打穿。在此情况下,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黄继光毫无畏惧,他忍着伤痛,拖着受伤的身体继续匍匐前行,并接连投下几枚手雷。当后续部队趁势发起冲锋时,残存地堡内的敌人机枪又开始疯狂扫射,此时的黄继光弹药已用尽,身体也多处负伤。为了战斗的胜利,他艰难地爬到敌火力点侧面,在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一扑,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敌人的机枪顿时哑了,但黄继光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战后,黄继光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同时被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追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以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在战斗最紧要的关头,为了胜利而英勇慷慨地献出自己的生命。他的壮烈行为鼓舞了部队的斗志,教育了全国人民,表现了他高度的阶级觉悟和对保卫世界和平事业的无限忠诚,他的英勇壮举和英雄故事将代代传承、永留史册。
90后观后感1000字篇3
今天,新疆各族人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各族人民休戚与共、和睦相处、和谐发展,是新疆发展与进步的生命线。新疆各族人民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不
动摇,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动摇,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推进新疆的发展与进步。
美丽而富饶的新疆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地位是崇高的,守护与建设这片土地的新疆各族人民是伟大而光荣的。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有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的关怀和支持,有新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伴随国家的发展与进步,新疆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中国近代以来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崭新道路,实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性飞跃,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通过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体制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历史性转变,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整个国家实现了由封闭停滞到蓬勃发展的历史性飞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把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统一起来。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准则,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就是保障全体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创造自己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历史主动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一个历史过程。我们党始终不渝地把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在促进发展的同时,及时地把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发展权利的保障和拓展是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体现,而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目的,就是保障和拓展人民群众的发展权利。这将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热情和创造活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不竭动力。
可以说,通过这次培训,切实的增长了知识,增强了工作自信,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管理能力。除此之外,我从中还学到了很多新的思维方法。所以,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要带着一颗感恩的心,要更加努力的学习。
90后观后感1000字篇4
老师,是你抚育我成长,是你教育我做人,是你的一言一行让我懂得了处事的道理。老师,感谢你。
如果没有你,我也许是个不成器的少年。
可以说小时候的我非常调皮,也许用“非常”这两个字来形容都不是很恰当。一年级,考试——0分。一下课,就抱着个足球往外跑。二年级,常常打架,下课,还是抱着个足球望外窜。三年级,上半学期捣乱课堂,母亲被请到学校……这是我调皮的3年半。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99分,语文99分。这是不是个很大的转变?是的,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是的,是你我的老师。你让我改变,这次改变也许会影响我的一生。那是段考后的一个早晨,天不怎么明亮,秋风嘶嘶的吹着。我还是像往常一样,在教室里谈论着我喜爱的足球。“嘿,阿辰,明天我们一起去题球怎样?”“好啊,去哪踢?”……
突然,老师的声音从我们的身后传出“xxx(我的名字),你给我出来。”我当时很是奇怪,阿辰也在讲话,为什么老师只叫我?随之我便出去了,在走廊上,只有我跟老师两个人。秋风依然在吹着,天还是一样暗……一段谈话之后,我的泪水慢慢的,慢慢的溢出了眼眶。这两滴眼泪,带来了我一个彻底的转变。从那以后,我变了。变得很乖,不再惹事,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以不在是一下课就抱着个足球跑出教室的那个我了。
老师说我是她见过的转变得最不可思议的学生,从一个捣蛋鬼,变成一个有责任心,热爱集体,关心同学的好学生……一直到现在,那一次谈话我还久久不能忘怀。老师:“xxx,我认为你是一个聪明的学生,虽然这次段考你才得了84分(因为当时是三年级,同学们的成绩一般都是95左右的,84算很底了),但我相信你的能考的更好。你说是不是?”“……”我没有说话,静静的听着,心理很不安。老师:“我知道,你喜欢踢球。也是班上踢得最好的吧!我想,你的成绩也可以达到班里的第一。只要你把你踢球的一半精力用在学习上,你有没有信心?”“……”我还是沉默。“我相信你的能力不只是这样,你能做得更好”当老师说完这话,我的眼泪就花的流了出来。“我相信你的能力不只是这样”这句话牢牢的记在我的心底,从来没有忘记。
正是老师,是您的这句话让我改变的。你曾经问过我是怎样做出转变的,当时我还不清楚,没能回答您,只是一笑而过。但现在我能回答了,是您。我敬爱的老师。是您使我改变的,使我变为了一个乖小孩。
古人有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赵老师,我这一生都会记得您。
感谢您,我敬爱的老师。
90后观后感1000字篇5
我觉得《海上钢琴师》真的是一部好电影,但是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个时候他在电影院放,以前为啥不放呢?被禁?为啥啊?这样的片子,又有什么理由被禁呢?
不用纠结这些,还是多关注影片吧。挺好的故事,当然了,我作为一个外行人,首先看的肯定是剧情。说到剧情,我特别佩服这个片子的编剧、导演。佩服编剧,是他把故事设定的特别完美,从一个官方都不承认的人的历程,从被人捡到,到取名,到天赋被发现,弹琴,中间还有爱情,这样的故事。
佩服导演,是这样的故事,他用了两个视觉的感觉。一个是从1900这位伟大的钢琴师的角度来经历这一切;另一个视觉就是寻找钢琴师的小号手,姑且叫肖恩吧,因为他的小号是肖恩牌的,他真实的姓名我还真记不住。
看到最后,钢琴师还是选择留在即将炸毁的船上,我觉得整个片子就提升了。反正我看到那儿,特别感动。那个船,可以理解为是钢琴师的故乡、故国,毕竟从他的时间跨度来说,肯定是经历了一战二战的嘛,不管这个故乡是多么颠沛流离,不管官方是否承认他,他眷恋这个故乡,愿意与之共存亡。他站在下面,肖恩站在台阶上,位置略高,他仰着头,描述他缺胳膊短腿去见上帝的时候,真的特别感人,有种哀而不伤的惆怅,看得我内心唏嘘不已……
故事当中可能最有意思是那种含蓄、没有结果的爱情。但是我觉得,这段爱情,只是男主角蓬勃的.感情世界的一次外露而已。在我看来,他其实一直都有丰富的感情,他总是如同旁观者一样,看着船上的人。并且通过对这些人的观察,来编写曲子,宣泄他的感情。终于,在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群中,他看到了一个干净、纯洁、单纯的姑娘,他心动了。就有了这部电影比较高潮的一件事,他曾经想过要离开这艘船——当然我把这艘船理解为主角的故乡、家国。
我最喜欢的肯定不是主角和爵士乐的大咖茬琴那一段,那肯定是电影最大的高潮,钢琴演奏最精彩,但是我不懂音乐,没太在意这些音乐、弹奏这些。在乎的是主角恬淡,无招胜有招的,这个金庸的令狐冲已经很极致了,我就不多说了。
我最喜欢的关于弹琴、音乐方面的片段,肯定是主角带着肖恩在颠簸的船上,钢琴的滑轮被打开,他们随着钢琴的滑动弹琴,就像是一首冰上舞蹈的钢琴曲,像极了奔放的青春,自由的青春。在撞开了船长的寝室门时,都是那么轻松、自然、又让人有种青春恶作剧的快乐。
看完了,我都要感叹:我啥时候能写出这样的剧本,能有这么缜密的故事情节,从朴素的情节里凸显出不同人看有不同体会、感悟的“故事”呢?也许还是来生吧,今生就好好修炼吧。
90后观后感1000字篇6
在观看电影《狙击手》的时候,我把多年积淀的情感,落实到实际行动,开始着手宣传抗美援朝,讴歌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我重新学习和认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军威,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战歌,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8000个功臣集体。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不愧为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坚强卫士,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在朝鲜处于生死存亡、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党中央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历经千难万险,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国侵略者。志愿军指战员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进而形成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我们伟大的志愿军战士不愧是最可爱的人,他们圆满完成了中国人民赋予的光荣而伟大的使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以宝贵的生命维护和平与安宁,以壮丽的青春谱写了历史的光辉篇章。正是因为有了那些先辈的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生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争的创伤随着岁月的流失似乎慢慢地抹平了,但那场战争留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印迹却永远不会消失,10余万为国捐躯的中华好儿女的英名更是永远铭记不忘。
勿忘过去,珍惜今天。我们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我们要时刻珍惜这一切。
追忆那场战争,我们应该满怀感激之情向最可爱的人--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向牺牲在朝鲜土地上的光荣的烈士们和他们的家属深深致敬!向尚健在的参加那次战争的整整一代人深深致敬!
有人说: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虽然有些偏激但并不无道理。那些历史是由先辈们用鲜血白骨泼写的,用他们的青春换来的,虽是保家卫国之战可谁都不能否定它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亚洲的作用,对朝鲜半岛的作用。如今无数的先辈长眠于绵延的长白山脚下,那号角之声已经消散在朝鲜半岛的上空但那声声号角之声不该在我们心中消散,中国虽未多强大但绝不低头。
90后观后感1000字篇7
这部电影刚开始的那个片段其实使我感觉到有点懵,为啥开场是俩老头,我多少也知道一点这部电影的剧情梗概,后面开始回忆过去的时候我才缓过神来,只是还是对那两个老年人的姓名存疑。
影片中的马修老师是个四处碰壁的中老年人,他来到类似教管所的学校来当老师。刚来到这里的前段时间,马修每天被孩子们数落为“秃头”,他几近绝望,不过他始终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们只是缺少教育。然而这里的院长则是个自私的坏人,学生一犯错就要处罚。不由得联想到现今社会,现在长辈教育孩子的方式不能是一味地扯开嗓门吼孩子,我觉得这样并不能起到正面效果,孩子犯错就打这种做法也是要一票否决的。孩子犯错应当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告诫他们下次不允许了就好了,毕竟谁还没有第一次呢,“人非圣贤谁能无过呢”?当然一些原则性的错误必须要好好管教,将以下行为扼杀在摇篮里,比如小偷小摸、大男生欺负女生这种行为。
马修给了孩子们包容和自己无私的爱与关怀,在班里组建了合唱团。马修老师天天带着孩子们练歌,孩子们对老师的态度也在逐渐变好,也都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与此同时,孩子们也给了马修老师无穷的创作灵感,他每天晚上都在为孩子们作曲。
皮埃尔是个嗓音很好的男孩子,长得也俊俏,在他母亲来学校看望他地时候,马修遇见了皮埃尔地母亲,一见钟情!两人聊天的时候,马修地嘴角都是扬起的。
马修劝皮埃尔母亲带皮埃尔离开这里,去里昂音乐学院进修,并表示自己回去推荐。他母亲去了马修说的地方,邂逅了自己心仪的另一半,马修得知后,有点失落,并喝下了绿茶?
后来来学校的问题少年孟丹因为被怀疑偷了20万法郎而被勒令退学。马修知道后哈市语重心长的教育了偷窃的孩子。但是孩子只是想买热气球,他的梦想也许就是坐着热气球离开这里,离开这所牢笼。
孟丹后来为了报复学校,或者说仅仅是为了报复院长,将学校烧了。正好马修背着院长偷偷带孩子们出去玩去了,因此躲过了一劫。院长知道后将马修赶走了,还嘱咐马修不得与孩子们见面。孩子们纷纷将自己的寄语写在纸上并折成纸飞机飞到窗外去,窗户边一排排挥动的小手在和马修老师告别,放生唱歌送别老师。
影片刚开始的两个人其实就是贝比诺(看守所门口等父亲星期六来接)和皮埃尔,贝比诺知道马修老师的所有事情,因为马修离开的时候将贝比诺也带走一起照顾了。
马修老师终其一生都在教音乐教育事业。老师们都是辛苦付出的园丁,教书育人,不求回报,教师是份神圣而又伟大的职业,也许老师的一丁点小鼓励就能改变有些人的一生!
90后观后感1000字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