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得体会中我们可以将内心的情感尽情地宣泄出来,享受情感的自由,每次写心得体会都是一个培养写作能力的机会,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并努力完善自己的表达方式,以下是职场好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疫情感人心得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
疫情感人心得篇1
我身后都是老百姓,我要守护我必须要守护的人。这是江西省安义县新民乡向家坪社区党支部书记何致忠在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中经常挂在嘴边、愿意跟人分享的话。这句简单而朴素的话道出了他作为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显现了他在危难时刻和急难险重面前的责任和担当。何致忠作为千千万万抗击疫情党员干部当中的一员,他在抗疫路上的点点滴滴,可以从一日三餐中窥探出奥秘。
一个馒头,一碗稀饭,是他抗疫路上的必需品。疫情发生以来,他一直选择了吃住在社区,他一天的早餐就是一个馒头加一碗稀饭,十分简单。快速吃完早餐后,他就前往社区内为居民张贴宣传单,仔细核对湖北入赣返乡人员的信息、收集返乡人员的体温记录。由于他只有一只手臂,当乡里领导考虑到他身体情况,想把他安排到二线去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时,何致忠坚定地说道:如今疫情形势如此严峻,尽管我身体残疾,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必须义不容辞地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这是我的责任和义务。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虽然疫情防控工作很累很苦,但他从未因这点累而抱怨,因为他的心里已经扎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信仰、对社区居民爱大于天的感情。他的奉献付出只是广大党员干部在疫情一线的一个缩影,正是这些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让党员本色在战役火线越擦越亮,让党徽底色在疫情防控一线熠熠生辉!
一碗蛋炒饭,一勺豆腐汤,是抗疫路上的营养品。上午排查工作忙完后,他就匆匆忙忙到家给自己做了个蛋炒饭,又做了豆腐汤。他常说,这个搭配是最有营养,最养生的。吃完午饭,他又做起了配送员。何书记,给我带点几斤肉,回来给你钱何老板,给我带条鱼回来……收到,晚上我就给你买过来,明天给你们送过去,他答应道。每天下午4点去买菜,5点左右去送菜,晚上还要守夜班,有时候睡眠不足4—5个小时,可他依然乐此不彼。他说,以前服务大家总觉得累、觉得苦,但现在觉得很快乐、很开心、很光荣。社区居民都说:我们书记虽然是独臂,但是他是我们的主心骨,有他冲在前面,我们就有信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员干部在疫情一线诠释了入党时的铮铮誓言,用行动撑起了战胜病魔的全民信心。
一碗泡面,一根火腿肠,是抗疫路上的奢侈品。忙到晚上8点,才把社区群众需要的东西给准备好。又想起了要对返汉人员进行测量体温,又急忙跑去了给他们测量体温并记录。虽然每天做的最多的就是戴口罩、测体温、劝返群众,要经过无数次的反复的核查,但他从不马虎,坚持做到一丝不苟。忙碌完,在晚上一碗泡面加一根火腿肠就是美味,就是抗疫路上的奢侈品。对他来说最幸福的就是在帐篷里和亲人视频对话,在街道社区为居民采购就是日常……亲人朋友常叫他多休息,他却说道:疫情当前,我必须冲在一线,报答国家一直以来对我的关怀。人们常说,这世界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在这场只许胜利的战役中,哪里有疫情、险情,哪里最困难、最艰苦,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他们默默坚守最前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守初心、担使命、战疫情、保平安的神圣职责!
疫情感人心得篇2
自从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中心医院感人事迹层出不穷:手术室护士文x、外科护士廖x、妇产科护士朱同志等顾不上家有嗷嗷待哺的婴儿需要照顾,义无反顾的工作在防控一线;门诊医师郭同志仅用两天时间安葬逝去的老父入土后立即投入疫情防控战斗;年近六十的药剂科主任曾同志亲自驾车星夜兼程,马不停蹄,十二小时往返一千三百多公里到邻省某市采购回一线医护人员急需的防护服;预备党员、内科副主任袁同志置两个孩子在家而不顾,一心扑在专业防控知识的宣讲和发热门诊的调度工作中;刘x、舒x两位临床医生除了坚守本职岗位,还多途径寻找口罩供应商,自费购买后再赠送医院用于防护;支部书记、院长倪同志白天全面调度防控工作,夜晚在常吉高速某某互通口体温监测点值守,坚持用无我奉公的工作态度诠释着榜样的力量,带动着医院党支部全体党员奋斗在抗疫的第一线。
自战疫打响以来,全院所有同志抛却了个人困难,顽强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主题在与毒魔抗战的现实工作中得到充分展现。
一个个白衣战士,为了打赢这一场全民战疫而齐心协力、风雨兼程。在这个春节里,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用无私无畏的坚守,为人民生命安全撑起一片晴空。
逆行的人并非生而强大,只是炙热的心中有着深深的责任。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此刻我们必须负重前行。2020年的春节,白衣战士注定是最美的风景。病毒肆虐的当下,我们必当是最坚实的力量和抗击疫情的守门人。病毒不止,我们奋斗不息;战斗不止,绝不收兵。
2020年是崭新的一年,也终将会是不平凡的一年,就在人们在万家灯火中迎接2020年的到来时,危险也在慢慢逼近……
新型冠状病毒在武汉的出现打破了岁末年初的安宁与和谐,起初人们并不在意,但是它用恐怖的传播能力告诉了人们,它真的来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病毒呢?众多研究结果直指本不应出现在餐桌上的野味。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普通的山珍海味早已满足不了人们的欲望,蝙蝠、穿山甲等各种野味逐渐端上了人们的餐桌,成为人们口中的美食。虽现在无法确认新冠病毒的来源是否来自野味,但是它的出现无疑为人类敲响了警钟。
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染人数越来越多,也在增加,一时间,武汉医疗物资告急、医护人员告急、医疗床位告急!市民惶惶终日不得安宁,患者的心中充满着对医疗的渴望,在这场灾难面前,武汉虽尽全力救治,但依然是杯水车薪。
在我们这个美丽的国家,每一次灾难面前,总会有一群逆行者。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挂帅研究疫情;73岁的李兰娟院士不顾危险前往武汉;74岁的曾光院士甚至累到在采访中睡着。他们本是安享晚年的老人,却依然站在了第一线。医疗物资告急,其它省份和地区向武汉伸出援助之手,为他们提供粮食,口罩等必需品。同时,工程人员、建筑人员连夜开工,在十余天内建造起两座临时医院;各大体育馆里摆满了床位,为轻症患者提供一个隔离区。医护人员告急,许许多多勇敢的医生,护士不顾家人阻拦,毅然踏上了这次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归的旅程。他们离开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放弃了与父母团聚的机会,口中只有一句话:救治病人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愿意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品质!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口号。
春节本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与以往的车水马龙,喜庆热闹不同,今年的年味是不一样的。大街上,小巷里,空无一人,不再像以前那么红火热闹,每个角落都是出奇的寂静。整座城市都埋上了一层灰色的浓雾。手机里的头条新闻,微博热搜再也不是什么明星娱乐,每一条都是关于疫情的最新状况。
灾难是一面镜子,照应出人们真正的灵魂,照应出我们的那些英雄背后最耀眼的光辉。致敬那些在灾难面前依旧义无反顾的逆行者们,致敬那些勇往直前的战士们,致敬那些点燃希望的灯盏,带领我们一步步走出困境的人们,你们的无私奉献让这个春节有了不一样的味道。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防控新冠肺炎是一场严峻斗争,是考验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战场。2020年2月9日,安徽合肥市包河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施咏康在防疫一线连续奋战15天,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塞,不幸殉职,在47岁的盛年,以战斗的姿态,倒在了抗疫征程中。追忆最后15天的工作轨迹,回望22年的组工生涯,施咏康以舍身的壮烈、执着的坚守,践行了一名组工干部的初心和使命。
在这全民抗疫,即将迎来春暖花开的时候,年仅47岁的施咏康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47岁的盛年,22年的组工生涯,连续奋战15天,这三个貌似普通的数字,构成了施咏康别样的壮烈人生。47、22、15,这三个不同的数字,体现出施咏康高尚的情怀,铸起了一座组工干部担当使命的丰碑。
47岁的盛年,保持战斗姿态。做正直的人、干正派的事,这是施咏康同志一生的真实写照。正直、正派,或曰公道,是一件看似简单践行起来却很困难的事情。因为要做到公道,很多时候就要放弃个人利益。然而,施咏康在工作中,一直秉承着公道正派的立身之本,对三种人是三种不同的态度:对那些套近乎、拉关系的人,他不通人情世故;对那些探听口风、打听消息的人,他守口如瓶;对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层同志,他不让他们吃亏。他有着一副铁肩膀,一生扛起忠诚公道的担当,一直保持着战斗的姿态,直到生命定格。
22年的组工,堪称实干楷模。党建工作是引领一切工作的头羊,而组工工作又是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22年的组工生活中,施咏康同志始终抱定实干的态度,不搞那些冠冕堂皇的花架子,而是把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能为事业发展留下什么?这是施咏康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找准方向、确定项目、培养人才,施咏康用绣花的功夫将每一项工作做到极致。特别是在打造养人环境中,他总是说:人才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在党组织对群众有求必应,群众对党组织一呼百应的党建格局下,各项工作的推进顺风顺水。
15天的奋战,践行服务初心。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来势汹汹,让人猝不及防。作为合肥市包河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施咏康毫不犹豫地奋战在抗疫一线。防疫是场人民战争,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硬仗,是检验锤炼我们党性的时候。这铿锵有力的坚定誓言,是施咏康全身心投入战斗的力量源泉。他始终坚守岗位、积极履职,严格落实上级安排,谋划开展了战疫情·组工在行动,推动组建了区直机关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就这样,连续15天的超负荷工作,铮铮铁汉也受不了。放心不下大家、唯独忘了自己,就这样,施咏康战斗到最后,用真诚的服务践行着不变的初心。
一身正气,践行人生的价值;满腔热血,谱写生命的颂歌。掬一捧清泪,思一身清风!念劳累身影,追奋进足迹!这是一名包河区基层干部追思施咏康时写下的。是呀,情虽切切道不尽他的舍身壮烈;数语寥寥绘不出他的执着风姿。好领导魂兮归去,爱心更当接力传承。施咏康用生命中的三个数字,铸起的一座组工干部担当使命的丰碑,将屹立在广大党员干部的心中。
疫情感人心得篇3
2020年春节,过得真不容易。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原本欢欢喜喜迎新年的人们笼罩在了病毒的阴霾中。不少人几乎每天一觉醒来,第一个动作就是打开手机看疫情最新通报,一天中大部分时间也都在关注着疫情最新动态,急切期盼着拐点早日到来,疫情尽快结束。
这段时间,冲破病毒阴霾不断传出的每一个好消息,都如同明媚的阳光,振奋人心。中国成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毒株,全国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不断增加,用于接诊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专门医院武汉火神山医院完工了,医护人员逆行汇成战疫洪流,社会各界驰援武汉,防疫措施不断升级,疫情防控急需的防护服、口罩、医用隔离面罩等生产企业开足马力生产……这些好消息抚慰着每一颗焦灼不安的心,让人们看到了病毒终将被战胜的希望。
每一个好消息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其背后,是不断提高的科研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攻坚克难和医护人员的坚守担当;是持续增强的社会治理能力和组织动员能力,这些能力让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构筑起了严密的防线,加紧生产出了大量应急防控物资,保障了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是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民族力量,这股力量在与疫情的战斗中,如同暖流,涌向武汉、遍布全国,加快寒冰的消融,加速春天的脚步;是奋战在一线的各行业工作人员,交通警察、外卖小哥、环卫工人、商场店员……他们依然在为城市的运转、市民的生活提供方便;是每一个在疫情面前做好自己,用点点滴滴行动守好防线的你我。
更多的好消息需要各方努力、众志成城来促成。之前传来的诸多好消息,都是建立在强力的联防联控措施和人人参与、严防死守基础上的,人们所有的乐观也都是建立在每个人每时每刻防控措施到位的前提下。当前,疫情最重的武汉等地仍然牵动所有人的心,全国其他地方也在科学有序地进行着疫情防控。疫情防控工作仍处于紧要关头,当此之时,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任何人放松了防控,都有可能让好消息变成坏消息。没到最后关头,绝不能轻言胜利。好消息面前,也要把困难想得更多一点,把方案做得更周密一些,把防控举措落实得更有力点,让一个个好消息都成为胜利的曙光,确保这场战疫早点结束,让更多受感染的同胞们能早日康复。
防控疫情是一场大仗、硬仗。有医疗科技、社会管理、各方支援等多个方面共同发力,有毫不松懈、万众一心、严防死守直到战胜疫情的昂扬斗志,相信好消息一定会越来越好。
疫情感人心得篇4
一线天,因两壁夹峙,缝隙所见蓝天如一线而得名,又因景观奇特而闻名。疫情发生以来,近400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奋战在65万个城乡社区的疫情防控一线,平均6个社区工作者守护着一个社区,每名社区工作者面对350名群众。1:350,这些在一线的社区工作者,前方要战疫,后方要守护群众,你们和你们一样在战疫一线的工作者才是最美的一线天。
近日,总书记在调研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街道安华里社区强调,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在这场战疫中,能否守住社区这道最有效的防线,关键看你们。有你们坚守,所有社区就会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云里石头开锦缝,从来不许嵌斜阳。在战疫一线,你们如磐石一样坚韧。常说,身在其中,方知其中味儿。其实,在战疫一线的你们也有苦、也有累、也有烦,只是你们从不怕!
战疫一线不怕苦,因为你们把这苦默默地落到了心底。越是饱尝苦难的民族,越能理解灾难的意味,我们是从苦难中走出来,一往无前的民族,你们的根就扎在这样的民族之上。越是历经沧桑的国家,越懂得自强的重要。在这个饱经沧桑的国度,除了勇往直前,没有退路,你们的脚就踏在这样的土地上。在战疫一线的你们,呈现出了中国人的脾气,中国人的硬气和中国人的志气。面对1:350,只有强大的内心才能盛下这样的苦,只有坚定的意志才能容纳这样的苦,只有举国的同心才能战胜这样的苦,这在你们身上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在你们身上彰显得更加直截了当,在你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不屈的意志,中国昂然的毅力,中国惊人的品格。平生多磨砺,天地由我行。我们知道,你们把这苦默默的落在了心底。
战疫一线不怕累,因为你们把这累渐渐地用到了极致。疫情就是命令。生长在这里就会坚决地守好这里的每一寸土地,这是你们对命令的回应。防控就是责任。工作在这里,就会勇敢地守好这里的每一块阵地,这是你们对责任的回答。累过极致,就不感觉累了。为了打赢防疫阻击战,无论风雨,你们连轴转、开夜车。每天醒来就同时间赛跑,排查、预警、管理、服务,恨不得如哪吒有个三头六臂,脚踏风火轮,化作千手观音,驱除这场疫魔,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走过了白天与黑夜。众人捧柴火焰高,是源于来自不同层次,不同力量的累积。正如庆幸的是,我们处在可以让数据跑步的时代,很多地方已经运用这些技术,把社区工作者和一线抗疫工作者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让你们集中精力、轻装上阵,心无旁骛战斗在第一线。
战疫一线不怕烦,因为你们把这烦悄悄地躲到了静处。基层一线是群众的天然防线。记得在做村官时,一位退休的老村官告诉我,把基层工作做好,一个重要的方法是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要耐烦。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要想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一方面,要坚持严防死守,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忽视任何一个角落;另一方面,要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要安慰群众的腻烦心理,要安抚群众的抵触情绪,追本溯源,就是要耐烦。只有耐烦,才能守住这天然防线。反求诸己,在战疫一线的工作者也有烦,更需要安抚、安慰,只是你们在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把这种烦悄悄地带到了角落里,看一下家里人发来的信息,刷一下朋友圈,甚至是低声的抽泣几声,第二天黎明,你们还是接着干!
何人仰见通霄路,一尺青天万丈长,瞩目仰望,你们就是那万丈青天!
我身后都是老百姓,我要守护我必须要守护的人。这是江西省安义县新民乡向家坪社区党支部书记何致忠在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中经常挂在嘴边、愿意跟人分享的话。这句简单而朴素的话道出了他作为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显现了他在危难时刻和急难险重面前的责任和担当。何致忠作为千千万万抗击疫情党员干部当中的一员,他在抗疫路上的点点滴滴,可以从一日三餐中窥探出奥秘。
一个馒头,一碗稀饭,是他抗疫路上的必需品。疫情发生以来,他一直选择了吃住在社区,他一天的早餐就是一个馒头加一碗稀饭,十分简单。快速吃完早餐后,他就前往社区内为居民张贴宣传单,仔细核对湖北入赣返乡人员的信息、收集返乡人员的体温记录。由于他只有一只手臂,当乡里领导考虑到他身体情况,想把他安排到二线去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时,何致忠坚定地说道:如今疫情形势如此严峻,尽管我身体残疾,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必须义不容辞地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这是我的责任和义务。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虽然疫情防控工作很累很苦,但他从未因这点累而抱怨,因为他的心里已经扎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信仰、对社区居民爱大于天的感情。他的奉献付出只是广大党员干部在疫情一线的一个缩影,正是这些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让党员本色在战役火线越擦越亮,让党徽底色在疫情防控一线熠熠生辉!
一碗蛋炒饭,一勺豆腐汤,是抗疫路上的营养品。上午排查工作忙完后,他就匆匆忙忙到家给自己做了个蛋炒饭,又做了豆腐汤。他常说,这个搭配是最有营养,最养生的。吃完午饭,他又做起了配送员。何书记,给我带点几斤肉,回来给你钱何老板,给我带条鱼回来……收到,晚上我就给你买过来,明天给你们送过去,他答应道。每天下午4点去买菜,5点左右去送菜,晚上还要守夜班,有时候睡眠不足4—5个小时,可他依然乐此不彼。他说,以前服务大家总觉得累、觉得苦,但现在觉得很快乐、很开心、很光荣。社区居民都说:我们书记虽然是独臂,但是他是我们的主心骨,有他冲在前面,我们就有信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员干部在疫情一线诠释了入党时的铮铮誓言,用行动撑起了战胜病魔的全民信心。
一碗泡面,一根火腿肠,是抗疫路上的奢侈品。忙到晚上8点,才把社区群众需要的东西给准备好。又想起了要对返汉人员进行测量体温,又急忙跑去了给他们测量体温并记录。虽然每天做的最多的就是戴口罩、测体温、劝返群众,要经过无数次的反复的核查,但他从不马虎,坚持做到一丝不苟。忙碌完,在晚上一碗泡面加一根火腿肠就是美味,就是抗疫路上的奢侈品。对他来说最幸福的就是在帐篷里和亲人视频对话,在街道社区为居民采购就是日常……亲人朋友常叫他多休息,他却说道:疫情当前,我必须冲在一线,报答国家一直以来对我的关怀。人们常说,这世界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在这场只许胜利的战役中,哪里有疫情、险情,哪里最困难、最艰苦,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他们默默坚守最前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守初心、担使命、战疫情、保平安的神圣职责!
在2020年的新年到来之际,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打响了,不宣而战。新型冠状病毒这个谈虎色变的字眼,跳跃到我们面前,来势汹汹。这是一场生命与病毒的抗争。成千上万的医护工作者坚守在抗战一线,也有更多的医护工作者纷纷请战,勇敢逆行在抗战一线。他们用大无畏的气概守护每一位病人。
此次疫情对我们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在全国各地迅速蔓延,感染成千上万的人。使人们终日陷于恐慌之中,足不出户。本该热闹非凡的大年也因这次疫情变得冷冷清清。而他们,医护工作者们告别家人勇赴抗战一线支援武汉。
他们中有孩子的父母,有父母的子女。在接到信息的那一刻,他们不得不告别挚爱的人,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勇闯一线。难道他们不害怕吗?不,他们也是人,他们也害怕。他们也想与家人团圆红红火火过大年,但是他们的身份不允许,他们肩上的责任不允许。他们的身份时时刻刻告诫他们:你,必须冲在人前!用行动让患者安心,让家人放心。
面对疫情,总有一种坚强让我们泪流满面。齐鲁!华西!两大精锐军团隔空喊话。一对夫妻在医疗中心内隔着厚厚的防护服认出了对方,万千话语只汇成一句加油!8岁小男孩想父母时深呼吸……这一系列事让我们为之动容。正如人们所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不是海角,而是生与死的距离。疫情警报响起时,你义无反顾成为逆行者。面对家的呼唤,即使近在咫尺,你也望而却步。面对家人的亏欠,你哭得像个孩子。但挑起责任和重担,你活脱脱像个战士。请相信,你从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身后是十四亿儿女。我们,携手同行,没有过不去的关。众志成城,没有迈不过的坎!
我们相信,爱和希望一定会比病毒蔓延的更快。困难是一时的,爱却是永恒的。没有逾越不了的寒东,没有不会到来的春天。 我们齐心协力,一起等待春暖花开!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今年元夜时,物是人非事事休。我们的家园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新型冠状病毒,它带着皇冠肆意游走在神州大地,以最强势的传染性迅速在全国蔓延开来,九州华夏顿时一片沉寂。
因为它,我们无法去上学,无法与家人欢聚一堂,无法沐浴在立春的阳光里。每个人都戴着口罩、躲在家里、害怕被传染……但在这一片恐慌之中,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立下了战书,按下了手印,他们在团圆的日子里纷纷驰援武汉。他们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给了患者生还的希望,带患者重见明天的太阳。他们每天都要穿着几十斤重的防护服,常常饿着肚子不吃饭也不愿换下防护服,因为浪费一件防护服就意味着可能少救几条人命。他们本同其他普通人一样,也为人子女,为人父母,有着自己的家庭和幸福,可他们在这艰难的时刻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为大家,同病毒英勇抗战。
虽病毒可怕,但没有过不去的冬天。因为我们有坚守战场的钟南山爷爷,有无私奉献的医护人员,有成千上万默默奉献的国人。我坚信,在大家的团结一致下,病毒很快会不战而退。
因为疫情严峻,开学的日子也被延迟。在无法外出的日子里,我与时间争分夺秒,完成了寒假作业,也开始在家里上起了网课。虽然在敬爱的白衣天使面前,我是多么渺小,但作为一名学生,我懂得有一种奉献叫不添乱,现在好好读书,用心学习,等到长成之际,有召必回!
疫情感人心得篇5
近期,全国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防控阻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成为了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让原本是红色的春节涂上了暗淡的灰色。
忙碌了一年的人本应该拿着回家的车票,带着满心的欢喜踏上回家的路,但此时病毒来袭,让很多人失去了跟家人团聚,坐在餐桌上吃年夜饭的机会。
疫情的狂肆,刻不容缓……
祖国有难,赤子怎能袖手旁观。面对疫情,医护者争先递交请战书,个个放弃休假,毅然回到前线,奋战在一线。他们度过了艰苦,特殊但又有一种特殊意义的春节,此举令我敬佩,感动。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都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跟死神抢人罢了。对这句话我看了无数次,每一次都会觉得心酸和触心的感动。
作为高中生的我,虽远在揭阳,但身边的人对这次疫情也充满了紧张感。我们不能像马云等公众人物那样捐物资和捐款。我们能做到的一定要尽全力把它完成,比如尽量不要出门或出门时要带好口罩,做好防护措施。国家有难,每个人都要出份力。而这份力不需要你捐多少物资,救治了多少人,对于普通百姓,我们只要将自己保护好,这就是对国家最好的贡献。我度过的17个春节,这次是最令我难忘的,也是最令人悲伤的。从前不懂得吃野生动物的危害性,但大自然给了我们又一次教训,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只有战胜这次疫情的信心,更要从里面吸取教训,善待野生动物,保护好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信在不久以后,中国会战胜这个疫情,人类会取得成功。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一线天,因两壁夹峙,缝隙所见蓝天如一线而得名,又因景观奇特而闻名。疫情发生以来,近400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奋战在65万个城乡社区的疫情防控一线,平均6个社区工作者守护着一个社区,每名社区工作者面对350名群众。1:350,这些在一线的社区工作者,前方要战疫,后方要守护群众,你们和你们一样在战疫一线的工作者才是最美的一线天。
近日,总书记在调研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街道安华里社区强调,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在这场战疫中,能否守住社区这道最有效的防线,关键看你们。有你们坚守,所有社区就会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云里石头开锦缝,从来不许嵌斜阳。在战疫一线,你们如磐石一样坚韧。常说,身在其中,方知其中味儿。其实,在战疫一线的你们也有苦、也有累、也有烦,只是你们从不怕!
战疫一线不怕苦,因为你们把这苦默默地落到了心底。越是饱尝苦难的民族,越能理解灾难的意味,我们是从苦难中走出来,一往无前的民族,你们的根就扎在这样的民族之上。越是历经沧桑的国家,越懂得自强的重要。在这个饱经沧桑的国度,除了勇往直前,没有退路,你们的脚就踏在这样的土地上。在战疫一线的你们,呈现出了中国人的脾气,中国人的硬气和中国人的志气。面对1:350,只有强大的内心才能盛下这样的苦,只有坚定的意志才能容纳这样的苦,只有举国的同心才能战胜这样的苦,这在你们身上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在你们身上彰显得更加直截了当,在你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不屈的意志,中国昂然的毅力,中国惊人的品格。平生多磨砺,天地由我行。我们知道,你们把这苦默默的落在了心底。
战疫一线不怕累,因为你们把这累渐渐地用到了极致。疫情就是命令。生长在这里就会坚决地守好这里的每一寸土地,这是你们对命令的回应。防控就是责任。工作在这里,就会勇敢地守好这里的每一块阵地,这是你们对责任的回答。累过极致,就不感觉累了。为了打赢防疫阻击战,无论风雨,你们连轴转、开夜车。每天醒来就同时间赛跑,排查、预警、管理、服务,恨不得如哪吒有个三头六臂,脚踏风火轮,化作千手观音,驱除这场疫魔,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走过了白天与黑夜。众人捧柴火焰高,是源于来自不同层次,不同力量的累积。正如庆幸的是,我们处在可以让数据跑步的时代,很多地方已经运用这些技术,把社区工作者和一线抗疫工作者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让你们集中精力、轻装上阵,心无旁骛战斗在第一线。
战疫一线不怕烦,因为你们把这烦悄悄地躲到了静处。基层一线是群众的天然防线。记得在做村官时,一位退休的老村官告诉我,把基层工作做好,一个重要的方法是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要耐烦。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要想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一方面,要坚持严防死守,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忽视任何一个角落;另一方面,要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要安慰群众的腻烦心理,要安抚群众的抵触情绪,追本溯源,就是要耐烦。只有耐烦,才能守住这天然防线。反求诸己,在战疫一线的工作者也有烦,更需要安抚、安慰,只是你们在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把这种烦悄悄地带到了角落里,看一下家里人发来的信息,刷一下朋友圈,甚至是低声的抽泣几声,第二天黎明,你们还是接着干!
何人仰见通霄路,一尺青天万丈长,瞩目仰望,你们就是那万丈青天!
疫情感人心得通用5篇相关文章:
★ 感人的讲话稿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