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心得,我们能更好地整理思绪,提升思维能力,心得体会应当基于我们在实践中的真实感受,这样才有更大的价值,职场好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参观完博物馆的心得体会通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参观完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篇1
黑龙江省现有115座不同形式的博物馆,按创办的时间排序,大庆博物馆是亮相较晚的小兄弟。20xx年6月18日,在大庆市东城区与歌剧院比肩而立的新馆舍开门纳客,以建筑面积18700平方米的现代风格,成为现代人与远古的自然和人文对话的场所。
走遍世界五大洲,所有声名显赫的城市都有肇始文明的博物馆。越是经济发达的城市,越是博物馆居多的城市,因为博物馆最能表现一座城市的文化品级。大庆50年的油田30岁的城市,虽说没有厚土掩埋的秦砖汉瓦,却不缺乏远古人类活动的遗迹。倾心打造一座综合性的博物馆,向前追溯冰河期大量史前生物的灭绝之谜,向后传递新石器时代东北先民渔猎生息的足迹。标志着这座城市度过了单纯的青春期,文化的理念开始逐步成熟,今后的大庆不再是石油光焰下的白丁,一部有馆藏证明的丰富历史将从这一刻书写承前启后的文字。新时代的大庆人站在石油的节点上,潜心研究松嫩草原天文地理演变的轨迹,深度发掘石器、陶器、青铜、钢铁标记的苦寒文明。如果说50年来的大庆是以喷涌的石油著称于世;那么21世纪以后的大庆将从第一座博物馆开始把石油作为一个标点符号载入史册。
过去人们总把松嫩草原当成荒蛮的代名词,实际上远古时期的松花江和嫩江已经孕育了繁茂的植被和大量的动物种群。开馆伊始的大庆博物馆已经收藏了一件让人仰慕的镇馆之宝,在肇源县境内出土的一具猛犸象骨骼化石,完整的程度名列全国之最,并且还有一块带长毛的表皮更显弥足珍贵。透过这副巨大的骨架,人们就会联想得有多少食物才能填满它的胃,还会疑惑大象怎么会在冰天雪地里沉睡?另外还有一幅顶着一对大角的王氏水牛骨骼,彷佛也在述说往昔松嫩草原的天高地阔。大庆人脚下发现的化石,向世界昭示一个不容置疑的科学命题,远古的东北虽然气候寒冷,但是并不缺少生命活跃的身影,这些化石有力的证明了大陆漂移和生物进化的假说,也为有机物的残骸经过亿万年的地球化学变化生成石油的理论提供了佐证。无论戴眼镜的学者还是戴红领巾的学生,沉浸在历史长河中的回眸都会有一种同样的感受,今天的石油精彩仅是这片土地微秒间的灵动。
没有博物馆的城市如同没有根的浮萍,随风漂移的新绿不知道自己的种源在哪里,即便有繁荣的开始,也未必有昌盛的结局。尽管大庆市的主要人口都是石油凝聚的移民,但是石油人的后裔已经没有了归乡的思绪,在这里同呼吸共命运的繁衍,需要有一种认祖归宗的文化皈依。相当于城市宗祠的博物馆,帮助今天的大庆人理清了上承东胡下达满清的民族融合族谱。遗憾的是大庆博物馆的人文馆尚在布展,用不了多久,白金宝等古人类遗址发掘出土的石器、骨器就会面世。顺着这条脉络可以看到肃慎人、扶余人、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轮番纵马放鹰,弯弓射雕的箭镞和刀矛。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南迁,他们的血脉分散到了全国各地,甚至完全融入到汉族的庞大中失去了踪影。今天追逐石油而来的移民,谁敢说自己的基因绝对纯正,或许几百年前某个从这片草原挺进中原的精血,就是自己前十代的祖先。
经济发达的国家不以人均收入多少美元论高下,而是以拥有多少座博物馆看荣辱。目前大庆只有一座尚不完善的综合性博物馆,说明我们这座城市在文化层面上才刚刚启步,因为我们的城市年轻,我们还可以步履从容。博物馆是属于城市的,也是属于大众的,孩子们进课堂读书是学习,让他们去参观博物馆也是学习,而且是更直观的学习。相信我们的博物馆绝不会是外秀内空的花瓶,肯定会装满知识,装满诱人,走在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今天,小姨带我参观了大庆博物馆。在这里,许多有趣的动物、神奇的恐龙化石和模型,还有成百上千的昆虫标本让我大饱眼福。
走进博物馆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两个黑色的大鼎,足有四米多高,威风凛凛地矗立两旁,像两尊黑面门神。小姨告诉我:“快去二楼,那里才有你要找的“朋友”呢!”我迫不及待地冲上二楼。
我们首先进入了动物区。哇!这里四处回荡着动物的叫声,“呀!这不是金雕吗?”我寻声望去,原来是一个比我小的男孩在看一只栩栩如生的金雕模型。只见这只金雕站在树桩上,展开巨大的翅膀,瞪着圆圆的眼睛,恶狠狠地盯着我,仿佛把我当成了一顿美餐,令我不寒而栗。我拿起相机,把它健美的身姿拍了下来。这时,我才发现栅栏旁边的一块牌子上写着“扎龙湿地”四个字。我继续向前走去,不远处,一对丹顶鹤悠闲地站在草丛中,它们头对着头,好像在说什么小秘密呢!它们旁边的池塘里,一对鸳鸯正在戏水。这时,小姨提醒我说:“快看你的脚下。”啊!好险哪!一条大鳄鱼在我脚边张着大嘴正要咬我呢!我吓的拔腿就跑。
穿过一条长长的隧道,我们来到了恐龙区。我一向喜欢研究恐龙,就兴致勃勃地走了进去。突然!“嗷——”的一声吼叫,把我吓了一跳。原来是一只慈母龙正在呼唤它的孩子。它脖子来回摆动着,好像很着急的样子,难道它的孩子遇到危险了吗?一抬头,一个恐怖的恐龙头占据了我的视野。它张着血盆大口,口中叼着一只腔骨龙。我从它的爪子认出它是一只霸王龙。这种凶猛的肉食恐龙到白垩纪末期才灭绝。趁它没注意,我赶紧从它身边溜走了。耳边又传来几声怪叫,我定睛一看,原来是无齿翼龙在欢迎我呢!它这一叫不要紧,旁边的腕龙也叫起来了。只见它伸长了脖子,使劲摆动尾巴,好像在驱赶侵犯它的敌人。我还看到了许多恐龙蛋和恐龙的化石。令我自豪的是,有一具披毛犀化石竟是在我们大庆市出土的。
最后,我们又参观了昆虫区,看到了许多美丽的蝴蝶和各种各样有趣的甲虫,真是大开眼界!
全中国的小朋友们,如果你有机会来大庆游玩,一定要来大庆博物馆看看啊!这里时时给你新奇,处处令你惊喜,到时候,我愿意为你当导游。
参观完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篇2
今天,风和日丽。妈妈带着我和妹妹乘坐公交车去参观永安博物馆,一路上我欣喜不已,不一会儿就到了博物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扇大红色的门,门上有很多的铆钉,在往上有一个牌匾上面写着“文庙”二字。左边贴着历届高考金榜题名名单,光荣榜单上的名字分别来自永安市前十名文科理科的考生学子,看着光荣榜单上的名字,我的内心无比的激动。他们的成功告诉我,作为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我必须时刻记住自己的学习任务,努力刻苦学习,从小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做一名有志的少先队员。
紧接着,跨入门内,一眼望去全是古色古香的建筑,特别有古代韵味。一座小石桥,桥下有一片小池塘,小鱼儿在池塘里愉快的游着。我想他们和我一样,为在能够在这充满着文化气息的地方而喜悦。放眼望去,便看到走廊展厅和大成殿。展列着永安历史文物以及抗日战争时期的文物。透过玻璃制的展台上,我们看到了放着抗战时期的武器、钱币、生活用品、瓷器书籍等等。在殿中,还放着一台水轮发电机和手摇踏板印刷机,虽然这些物品有了一定了年代了,没有了昔日模样,但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的价值。
但最令我觉得最有魅力的是那些战争时期留下来的武器,看着那些武器,我似乎看到了那些抗战英雄们拿着这些武器保家卫国,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国家才得以解放,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人民才有了现在的辛福生活,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可以在学校里安心地学着知识。谢谢抗战的英雄们,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现在的我们。
今日的永安博物馆之旅,我们带着永安的历史,满载而归。
参观完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篇3
湖北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楚文化是华夏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湖北省博物馆是这种历史文化的记录者,,记录着历史在这片土地留下的每一个痕迹。闲步其堂,与历史气息拂面,品位屡屡文化清香。
9月25日,在考古学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全班同学参观了湖北省博物馆。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这里,第一次来的时候我还是大一,带着新奇,像观看奇物珍玩一样在里面走了一圈,根本没心思来追溯这些古物的历史根源,两年后,现在我已经是大三的学生了,我又回到了这里,经过两年的历史学习和历史熏陶,我对历史的兴趣更浓了,带着沉淀过的心情,我认认真真地参观了省博,收获很多,感受也很深。这一天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雨,我们到的时候博物馆还没开门,于是我们站在门口等了一小会儿,虽然站在外面有点冷,但是看着过往行行色色的行人.车辆和周围的高楼大厦,感受着现代大都市的生活,我很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年。
想着想着思绪飘过了时间隧道,在那道门后面却是另外的世界,古物古人,它们在地下沉睡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上万年才又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在它们的那个年代到底发生了多少我们不可知的事,在它们沉睡的漫长岁月里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们一定想不到在多少年后还会重现在世人面前,所有的所有都是那么神奇,脑中突然出现了穿越剧的情景,嘿嘿,如果我也能穿越就好了,哈哈。不一会儿,九点整开馆了,我们排好队进去了。馆内文物品类丰富,器类齐全,器类主要有陶、瓷器,青铜器,漆木器,简牍、兵器、古乐器、金玉器,古代字画,古钱币等。馆藏的郧县人头骨化石、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举世闻名。新石器时代京山屈家岭文化的蛋壳彩陶纺轮;天门石家河文化的玉人、玉鹰;盘龙城商代遗址和墓葬出土的大玉戈及铜鼎、铜钺;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青铜器群及16节透雕龙凤玉佩、28宿天文图像衣箱;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代法律文书竹简等,都具有极高和极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要属随州出土的曾侯乙墓. 曾侯乙墓是战国时期曾侯乙的一座墓葬,呈“卜”字形,展览厅内还原了墓葬的原始形状。整个曾侯乙墓很有特色。整个墓葬分作东、中、北、西四室。东室置曾侯乙木棺,双重,外棺有青铜框架,外有的类似窗户的图案,那是因为当时的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依然会在墓中生活,故他们也要通风。内棺外面彩绘门窗及守卫的神兽武士。中室放置随葬的礼乐器。北室放置兵器及车马器等。西室置殉葬人木棺13具,殉葬者为13~26岁的女性。曾侯乙墓主棺的外棺重7.5吨,由铜与木巧妙组合而成,内棺重2.5吨,总共十吨,光从棺椁的规模来看就可以窥探整个墓葬的恢弘。据说在挖掘的过程中,,因为太重,绳子断掉了,考古工作者不得不把内外棺分开,而古时没有先进的科技,下葬如此重的棺木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做到的呢,我完全想象不出来。
墓中大小、颜色各异的陪棺无不体现出封建礼教,与等级的严格。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它是曾侯乙墓出土的最为耀眼的'国宝级文物。它共64件,(计钮钟19件,甬钟45件),分三层悬挂在满饰彩绘花纹的铜木结构的钟架上,每层的立柱是一个青铜佩剑武士。它们的形体和重量是上层最小,中层次之,下层最大。最小的一件重2.4公斤,高20.2厘米;最大的一件重203.6公斤,高153.4厘米。它们的总重量在2500公斤以上。钟架通长11.83米;高达2.73米。气魄宏大,场面相当壮观。曾侯乙编钟出土后,还有过三次演奏,足见曾侯乙编钟保存之完好,可惜我无幸听到。一同出土的还有青铜尊盘,尊是盛酒器,盘一般作水器用,二者合为一器,尊内盛掺有香草汁的酒,祭祀时酌以献尸,宾礼时酌以饮客。整套器物纹饰繁缛,穷极富丽,其精巧达到先秦青铜器的极点。尤其是器上镂空装饰,透视有若干层次,系用失蜡法铸造,即先用蜡做模,模外做范,加热烘烤使蜡模融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一个空壳,再将青铜溶液浇灌至空壳内,就可铸成所需的器物。这一发现,证实了在二千四百年前的战国早期,中国的失蜡法铸造技术已经达到极高的水准。尊和盘均铸有“曾候乙作持用终”铭文。
我们看到的是作品,领略到的是历史,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财富,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悠久传统和深厚底蕴是无限的。此行不仅能让我们了解我国古代的珍贵文物,而且还教给了我们许多知识。历史如一条长河,涓涓的从古流到今,永远没有止尽。历史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去保护,去传承与发展。
参观完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篇4
今天是3月1日,星期五。我们去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户外阴沉的天气和同学们热情高涨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
中午,我们驱车来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一进门,我就被国家博物馆雄伟的建筑、大方的格局所吸引,真是太壮观了。
首先我们参观了远古时期,从元谋人的牙齿,北京人的头盖骨中我们发觉了祖先们曾经生活的气息,那么鲜活炙热。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商夏西周时期,从精美绝伦的青铜器中看见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及以当时经济的发达。青铜器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也是经济实力及社会地位的象征。
接着,我们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局面动荡,诸侯争霸,七雄并立。我们从精美的青铜鼎和吴越兵器中看到了手工业的.发达。
然后,我们进入了秦汉时期,从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从秦始皇的琅琊刻石中看到了专制封建王朝的霸气与秦始皇的气宇非凡。秦汉时期统一了文字,统一了钱币,统一了度量衡,这也让人不得不佩服秦始皇的才干。
随后,我们还参观了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时间展馆;隋唐五代时期展馆;夏辽宋金时期展馆;明清时间——青花瓷艺术的高峰展馆。期中隋唐五代时期最为繁荣昌盛。百姓和乐,国泰民安……。
这次的国博之行,让我收获了很多知识,也了解了祖国的历史。感谢学校给与我们这次宝贵的机会。
参观完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篇5
暑假里,我和好朋友丁熠去了北京旅游。旅游的八天之内我去了天安门、水立方、鸟巢、首都博物馆、清华大学、毛泽东纪念堂、八达岭长城······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首都博物馆。
我们首先来到北京的骄傲“天安门”,才看了一眼就呆了,乖乖太太壮观了,简直无法想像,特别是毛主席的画像,原来毛泽东是这样的。雄伟的天安门有三层,红墙黄瓦、真气派!
第二天,我来到了鸟巢。第一眼看到鸟巢,感觉真是名副其实,果然像鸟巢,密密麻麻的钢条钢柱交织在一起,十分漂亮!
第三天,我来到了举世闻名的首都博物馆,真大呀!走了好几级台阶,终于看见了大门。我买好了票,踏入大门,只见左边有个建筑,里面是用石头雕的竹子,竹子又高又粗,围成了一个大圆。我走进去,原来是个电影院。看完电影,我更加了解了北京的历史。我们来到第二层,这里展览的是北京瓷器,有观音菩萨、三头六臂神、如来佛祖、弥勒佛等等。这些佛像雕的栩栩如生、神态各异,有的.表情严肃,有的面带微笑,还有的神态安详······由于是彩色瓷器,所以这些佛像都光滑圆润、闪着光泽。第三层真是令我大开眼界呀!是京剧脸谱。面如黑枣的关羽看上去很威武,正在奸笑的秦桧让人讨厌,还有花脸的孙悟空给人一种神通广大的感觉······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脸谱,真不愧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
北京真不愧是我国的首都,不仅是一座国际大都市,而且显示着我国古代人民的劳动智慧。
参观完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篇6
8月16日上午,我和爸爸妈妈去参观了仰慕已久的河北省博物馆。我们先后参观了《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大汉绝唱—满城汉墓》,《大方悲歌—燕国故事》,《河北商代文明》四个展厅。
我们先去的是《战国雄风—古中山国》。一件件精致绝伦的古文物造型奇怪,工艺讲究,最使我难以遗忘的是银首人俑铜灯:它是耍蛇男子头,用银制成的。黑宝石的眼珠,胡须微翘,笑容可掬。其双手各握一条长蛇,两蛇头局部别擎住一只灯盘;底部灯盘内也盘踞一蛇,蛇头顶住男佣左手之蛇,创意奇妙。还有错银镶金铜牺尊,是盛酒器具。兽口为流,双眼嵌绿松石,器身错银及红铜,并嵌绿松石,盖钮为曲颈的天鹅,整个兽身布满精致的花纹……让人不禁赞美古人的才智!
然后我们去的是《大汉绝唱—满城汉墓》,在这里我不仅看到了用石片编织而成的古代战士的铠甲,还看到了用金丝和玉片编织而成的金缕玉衣。在感慨古人才智的.同时,还仿佛看到了古代战士披甲冲锋的场景!
后来我们去的是《大方悲歌—燕国故事》和《河北商代文明》,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古时候的货币竟然是精致的贝壳,而贝币则是古时候的重要货币。远古时代的人类运用自己的聪慧才智去生活,去战胜大自然!让人不禁感慨人类的宏大!
参观完博物馆,看到一件件精致的古文物,在感慨古人才智的同时,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爱护古文物。他们就是历史的见证!他们就是我们的傲慢!
参观完博物馆的心得体会通用6篇相关文章:
★ 参观工厂心得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