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后感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在写读后感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书中与自己经历的相似之处,下面是职场好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三体》读后感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三体》读后感作文篇1
三体讲述的是在运动期间,一名被迫害的科学家叶文洁利用太阳的反射放大信号的原理,把太阳变成一个恒星级的信息发射器,将地球的信息发送至外太空,希望收到信息的外星人能前来拯救黑暗的地球文明或者说希望外星文明帮助人类进化得更加高阶一点。信息被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文明三体文明所收获,三体星人由于三个太阳的无规则运行,已经经历数百次的文明覆灭和再生,极需要在三体星被太阳最后吞没以前,找到新的星球延续文明,而来自地球的信息使他们锁定了地球作为新的栖息地,于是,三体星人对地球的远征开始了,三体文明与地球文明的战争也开始了。
这本书所释放的信息量非常的大,基于作者强大的物理学基础,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外太空世界,多维的世界,微观的世界,作者的想象力如此丰富,描绘能力如此之强,逻辑紧密,文笔出众,读来引人入胜。
三体,带给我的思考是很多的。今天要分享的,是关于文明的一些想法。
有了人才有了文明,文明就是人类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但,一个文明的价值观似乎决定了这个文明本身的命运:是走向永盛,还是在繁华后走向覆灭?
地球文明,最具有代表性的体系,就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东方文明的价值核心是天人合一,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西方文明的价值核心是以人为本,讲究的是科学。人类文明的进程,其实在世界范围内是保持高度的一致性的,东西方几乎在同一时间进化出各自的文明,如东方孔子出现的时间就是西方耶稣出现的时间,我想说的是,人类文明的进程似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调控着,东方与西方,除去非洲与澳洲,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就会发生类似的“巧合”:比如莎士比亚出现的时代,正是元代散曲盛行的时期。或许,我也可以这样理解为,此类如孔子或者耶稣这样的人,是那个时代所需要的,而且是特有的,当文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会有这样的一类人出现。当然,是时代赋予他这样的光芒与色彩,还是其本身带有那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特质,就不得而知了。也许,时代的特性能够造就一个又一个适合这个时代的伟人来代表这个时代吧,或许,这也就是东西方相同时间出现类似的神像的原因吧。
《三体》读后感作文篇2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自从不知在何处看到这句话起,便对《三体》这本小说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想来获得雨果奖的大作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于是便找来这本书仔细的读了读。
故事还得从太阳系外的一个行星——三体行星说起。三体环境并不像地球那样安全,舒适,甚至,不知哪一天就会消失在宇宙之中。三体人为了摆脱这个恶劣的生存环境,一直在寻找一个可以居住的行星,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不用再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只要能活下去就已经很好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三体人发现了地球的存在,这个发现把他们高兴坏了,对于他们而言,地球简直是天堂,比起他们的生存环境,地球环境不知道高了多少个档次,这个蔚蓝的星球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完美的令人陶醉……为了顺利移居地球,三体人设法与一群对人类彻底失望的人取得联系,他们一同建立了一个三体组织,加入这个组织的人坚信,三体人的到来会使人类停止那些愚蠢的破环行为,拯救人类文明。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口号十分耐人寻味:“消灭人类暴政,世界属于三体。”就这样,自然而然的,故事拉开了序幕……
读完了这本书后,我的心情十分的复杂,总有些患得患失。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这么一句话——“你的无畏来源于无知!”人这种生物啊,总是苦于没有自知之明,自誉为高等生物,实则尽做些愚蠢短视之事,天真的以为无论如何破坏环境,人类也能一直生存下去,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生存变成了一个理所当然的事了呢?呵,罗曼·罗兰有句话说的很对;“认识的人多了,我就更喜欢狗了。”
“没有什么能永远存在,即便是宇宙也会有灭亡的那一天,凭什么人类觉得自己应该永远存在下去?”“活着本身就很美妙。”“在意义之塔上,生存高于一切。”
所以,好好活下去吧!
《三体》读后感作文篇3
最近在读一本比较流行的科幻小说《三体》,最开始听到这个书名是语文教研员谈到自己儿子有阅读这本书,她没读懂,后来自己的学生也有看,我觉得作为教师应该多读书,还要多和学生交流,于是自己也从网上找出来看。现在,刚刚看完第一本,后面还有两本。估计如果还有继续在家宅着,多给我一些时间,也就看完了。这次读《三体》给我带来了一种久违的激动。
但是最开始前50页吧我并不觉得写得有多精彩,可是读过之后再会思索,到目前为止,《三体》给我的最大感受是深邃。首先,三体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深邃难懂的天体物理学问题,尤其对我这样一个文科生而言。由这样一个问题引出的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样的世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文明,这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第二,科学的发展是否有上限,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和旅行能否突破太阳系的范围?小说的内容让读者对这样问题产生思考,作者的对科技的发展充满幻想,并非完全的胡说八道,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第三,我们的头顶就是星空,恒星之间漫长的距离以光年为单位。天体的诞生与毁灭以亿万斯年为记录。至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拥有生命的星球只有地球,而地球上拥有生命的时间也不过短短的数亿年而已。人类是否是宇宙的唯一宠儿,宇宙是否还有其他生命的存在?这种具有大众趣味的问题,也是吸引我的另一个原因。作者很大胆,真的配得上单枪匹马为科幻小说在文坛上赢得一席之地。
合上书本,当我偶尔抬头仰望星空时,遥想到宇宙的漫漫无际和时间的漫长,相对于人类生命的短暂和渺小,内心中多少有些莫名的恐慌。它有时让我感觉,人类仅仅是宇宙的一个偶然现象,人类的存在相对于整个宇宙,并不比一个细菌更渺小。人类的生活空间仍只局限于地球的某些角落,对整个地球尚且不能完全了解。相对于茫茫宇宙,类似地球的星球数以亿计,几乎所有的都是荒凉冷漠的世界,或许这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地球迟早也将如此。
?三体》除了科幻之外,还有对人性的反思和形而上的思考。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以及人类对人类未来的绝望,远远超出了某些哲学或者社会学大师的思考。
三体是一个文明,地球也是一个文明,在《三体》一书中,这两个文明解答了以上问题。人是自私的,也是狂妄的.,当地球文明位置暴露,三体舰队来袭时,逃跑主义诞生,这违反了人类的道德,这种主义被封杀了,原因也是人类的私心:我不能生存,你们也别想独活。
书中一次次的事例说明,当一个文明的位置暴露之后,那么这个文明就快灭亡了,其他文明会来消灭它。在一片黑暗的森林里,每个文明都是一个带枪的猎人,任何不幸暴露的文明,都会被其他文明视为一种威胁而消灭,这便是黑暗森林法则。时间是残酷的,任何文明都会在时光中逝去,而最后唯一能保留文明的痕迹的方法却只能是原始人的做法,把名字刻在石头上。
这本书不仅是对未来的想象,更是一本揭示人类本性的书。语言有待考究,构思真的很奇妙。难怪学生喜欢。不过,我有点担心,假如教科书上有了《三体》的文章,孩子们还会这么喜欢吗?
《三体》读后感作文篇4
刚读完《三体》这本比较流行的科幻小说就带给我一种久违的激动,《三体》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深邃且以为深长。《三体》这本书讲述三体文明与地球文明之间的碰撞,三体作为外太空另一个可适宜生物居住的星球同样也居住着三体人,三体人把地球人当作敌人,地球人却对他们的看法褒贬不一于是地球上展开了一场人类关于三体的激烈斗争。
对于我一个理科高中生而言,由三体问题引出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样的世界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文明,这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人类不断去探索宇宙的奥秘,然而真谛又何在?宇宙如此之大,外星文明又是否真的存在?科学的发展是否会有上限,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和旅行能否突破银行系的范围?小说的内容,不禁让我对这样的问题去思考。当我再一次抬头仰望星空,感觉意义都变了,繁星点点在这无穷的宇宙之下,星星是多么渺小,而自己却又是更加的渺小,就像里面有句话说“我们都是阴沟里的虫子,但总还是得有人仰望星空。”是啊,人类是那样的卑微,但《三体》并不是想告诉我们自己是多么的微不足道,然而我更相信另一句话“地球上存在着虫子,你踩死了他们,却从未战胜他们。”个体的力量是多么微小,然而群从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相互理解,相互认可,我们才能团结集体,尽管威胁来的多么猛烈和强势。
我个人认为这本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在描述叶文洁过去的往事时,对人生的讨论。叶文洁但是处在运动时期,站在历史的角度看,运动的确摧毁着人性,在那时人们迷失自我,叶文洁迫不得已向三体世界发送信息,企图想用三体文明拯救地球文明,可以看出他对人性的绝望。不难看出叶文洁在当时的影响下也做了一个疯狂的举动,正如小说所说:“在疯狂面前,理智也是软弱无力的。”到那时,尽管理智在疯狂面前多么无能为力,如果能在疯狂的环境下保持理智,也是一份十足实在珍贵的事。在作者笔下,叶文洁的精神和思想与当时运动的情况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最后,不得不说一下三体游戏。三体游戏主要是信奉三体教的人开发出来的,三体游戏在小说也是精妙绝伦的。墨子,秦始皇一同出现在同意时间。世界上,这真是跨时代的对话。在三体世界中,恒纪元与乱纪元相互交替之间的规律,皆以失败告终。其实不难看出,三体游戏正是三体世界的真实写照,三体人在三体世界中经历如痴绝望,又怎能不对一个恒纪元的世界充满渴望呢?正因如此,那颗蓝色的星球是他们深深挂念和所期盼的。
《三体》读后感作文篇5
王学莲近几年,随着刘慈欣的《三体》获雨果奖,以及《黑客帝国》《阿凡达》等科幻电影迸发出炽烈的“科幻热”。
刘慈欣的是山西本土的科幻作家,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我很喜欢他的科幻小说《三体》系列。它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
读过《三体》系列小说的人应该都能明白,这是其实一部非常宏大的书,三言两语没有办法介绍全面,那我就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章北海,然后以黑暗战役为背景,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
首先简要介绍一下这段故事情节,水滴攻击地球舰队后,人类只有五艘战舰逃入太空,他们建立了星舰地球,以章北海为精神领袖。但是星舰地球距离新的家园约18光年,五艘战舰上的总资源是有限的,只能支撑一艘战舰到达目的地,它们的指挥官都想攻击对方,垄断资源,要么一部分人死,要么所有人死。章北海作为自然选择号的指挥官,他本可以攻击其它战舰让自己活下来,但是最后两秒他犹豫了,在这两秒中,来自其它战舰的攻击到达了自然选择号。
是什么让章北海犹豫了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章北海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他有过什么样的经历。他最开始是海军政委,进入太空军后成为了政治部主任,最后成为星舰地球的精神领袖,这期间他做出了两件对人类历史走向影响非常大的事:第一件是为了让研究方向转向核聚变发动机以实现自己未来的逃亡计划而杀死航天政要,第二件事是带领自然选择号逃向太空深处。而在章北海剩下的三秒钟时间里,他转向东方延绪方向,竟笑了一下,说出了几个字:“没关系的,都一样。”
“没有永恒的敌人或同志,只有永恒的责任。”章北海这样说过,对他来说,保证自己所守护的族群的延续是第一要务。他用如同父亲一样的眼光看着宇宙舰队上的人,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谁生谁死都一样,只要将人类的火种保存下来,就足够了。
这个情节让我陷入深深的反思:诚信与欺骗,这两个对立的词汇,章北海用尽手段骗过了“三体人”延续了文明,不惜一切代价去选择对人类最有益的决定,他的信念从一开始就坚定不移,洞悉了人类和三体人战争的必败结局,为此隐瞒了所有人而孤独地走下去(与面壁者类似)。这是一种怎样的伟大的'精神!
第三部中关一帆与程心见面时,说人类已经在几个星球上建立了基地,也许只有走出太阳系,成为银河系人类,文明才真的得以延续,而这一切,都是章北海建立的。也只有章北海,才真正完成了面壁者的使命。
罗辑是四个面壁人中获得资源最少的,而章北海,获得的资源可以说比罗辑还少。从他射杀几个航天政要的缜密计划来看,就可以知道他是如何殚精竭虑,又是如何独自一人苦苦支撑。没有人能帮助他,更不可能向别人透露他的想法。这是如何的心志与智慧,最终让他在万难之中得以完成大业。仅看三体ii的时候,还是仅仅欣慰于人类星舰没有全军覆灭,看了三体iii才知道这是怎样的丰功伟绩。
他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为了崇高的理想和使命,忍受孤独与质疑,这让我想到了谍战小说《潜伏》中的余则成,也想到了至今仍然在求学中的自己,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放弃舒适的温床,起早贪黑,坚定不移!
《三体》读后感作文5篇相关文章:
★ 中学写读后感5篇
★ 追问的读后感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