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度过了一次有意义的调查后,大家在写调查报告时,一定要重点写出调查的过程,调查报告是将调查研究的成果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下面是职场好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奢侈品的调查报告5篇,感谢您的参阅。
奢侈品的调查报告篇1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促使了出境旅游限制政策不断松动,进一步激活了我国公民的出境旅游意愿,使之演变成为公民的实际消费行动。如今越来越多的公民选择出国旅游,扫荡各大购物广场,在异国他乡享受风景的同时,主动消费推动了他国的商品经济。
20多年前,国外媒体曾报道过日本游客的购物“盛况”:“一批又一批挎着相机、旅行者打扮的日本人成群结队地拥进了hermes、gucci、chanel和lv的店铺,他们腰部鼓囊,脸色红润,兴奋地东张西望,几个日本人费力地从挑花了眼的同伴中挤出身子,指着柜架上的皮包大声嚷道‘这一排全要了’!”。[1]如今,中国游客人均旅游消费额已居世界首位,世界各地的购物豪客变成了中国人。有数据显示,20xx年中国人购买的奢侈品中有56%是在海外消费,消费额约130亿美元;而到了20xx年这一比例达到了73%,消费额达740亿美元。中国游客凭借着强劲的消费能力屡屡震惊世界,小到化妆品、钱包、电子产品,大至连豪宅房地产都成了中国游客出境消费的目标,给境外旅游目的地带来了庞大的消费力。中国人在20xx年买走了全球47%的奢侈品,是全球奢侈品市场无可争议的最大客户。
为何奢侈品如此受国人关注?首先,一个人,怎样仅从外表上来判断他的财富呢?毫无疑问,着装。一个一身名牌的人,在与人交往中一定会给对方一个突出的印象:有钱人。甚至在这种交往中也是有暗中的比较,谁的名牌多,他的底气就足。假如他再加上文质彬彬谈吐不凡,那他在周围人眼中必定是一个成功人士了。为了达到这一印象,有的人甚至超出了自己的支付能力去购买奢侈品,通过外表的富足来增强自己的自信。其次,很多人原来没有社会地位,不被社会所重视和尊重,现在他们通过艰辛努力成功了,他们一定要通过某种方式展示自身价值来获得社会的认同和赞赏。于是富裕的人们通过购买和使用稀缺的、具有卓越品质的、高昂价格特征的奢侈品来传达关于自身身份、财富、地位的信息。[2]中低收入的人们也同样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武装自己,让自己在周围的群体中稍微扬眉吐气。所以,就目前来看,大多数中国人在追求奢侈品的过程中,品位式的享受性消费比较少,奢侈主要是给别人看的。他们首先通过奢侈品进行自我身份攀比,进而攀比家庭财富和社会地位。在这一过程中,追求自我实现,同时向他人炫耀的虚荣心理赫然体现。
而为何国人如此热衷在境外消费?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便宜。当然,这只是相对便宜。对于中国游客来说,出国机会的稀缺性,使人有了一定要购买尽可能多的商品的心理。人民币的升值也让国外一些商品的价格变得更加诱人,尤其是在国内动辄上万元售价的奢侈品,在国外没有了高额进口税、营业成本等因素,出售的价格已远远低于国内,再加上打折、退税,如此“占便宜”的好事让人无法拒绝。尽管如此,中国消费者在付款时仍不忘考虑怎么搭配购买能得到最大的节约空间,而且不忘再次询问anydiscount?经济收入的差距并不能让大部分中国人像发达国家的人那样像买一件普通商品一样去买中国人心中的“奢侈品”,谁挣的都是血汗钱,能省必须省,这也是中国传统的勤俭节约文化所决定的。所以在市区内的名牌旗舰店很少能看到中国人的身影,他们全聚在城外的购物广场各大品牌的工厂折扣店或者是机场码头的免税店了,甚至可能有人再考虑在折扣中把旅行费用“赚”回来。寻求利己利益最大化是人的本性,更是聪明的中国人必须要考量的因素。
中国人崇尚礼尚往来,也擅长礼尚往来。许多游客消费时手头还会揣着一份亲朋好友交代的长长“购物单”,有的人甚至出游一次过给别人带的礼物比给自己买的都多,费尽心思为亲朋好友着想,谁适合送衣服谁适合送裤子谁适合送手表谁适合送钱包。当亲手把礼物交给他们时,意味着送了一份人情或是还了一份人情,在亲朋中的印象大大提升,以后的相处关系也就更加和谐。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投资,以高大上的令人两眼发亮的礼物去博取好感、赢得信任、巩固感情,基本上得到的回报也是值得的。谁不愿意与土豪做朋友,谁都愿意和别人提起“嗨,这是我朋友从国外带回来送给我的”。多有面子!受礼人心里美滋滋的,送礼人心里也就得到满足了。我们总是在意别人的看法,关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所以不惜代价来美化自己。中国人在消费选择与决策过程中对他人看法和评价的关注与在意程度明显高于西方消费者,这是中国消费者文化心理特点决定的,受中国传统文化中重义、要面子文化与群体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3]
综上所述,中国出境游客的奢侈品消费中盲目还是大于理性的。我们国家经济的腾飞并没有完全带动我们精神素质品味的生华,从而盲目地追求所谓有钱人“应该”追求的东西。人们希望通过提升外表上的层次来富足内心的思想境界,希望通过身上衣物饰品的价格来体现自己的客观价值。而其实这样的方式也适合自己看待别人。当我们的追求品味达到我们真正热爱那些豪华奢侈品时,那些商品在我们眼中也不会再是“奢侈品”了,生活必需品而已。我们看待别人也不会用以外表来判断层次的眼光了,因为财富差距,品味不同,在高素质的人眼中已经是无所谓的事。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但是,如何更加理性的消费是我们在生活中可以随时注意的。所以,表里如一,踏踏实实,求是求真,依然是我们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中做人的准则。作为现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去认真遵守,理性消费。
奢侈品的调查报告篇2
中国一直是各个全球奢侈品垂涎的疆域,尤其是近两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的迅速膨胀,以及奢侈品品牌间竞争的加剧,“到中国去!”已经成了这些奢侈品牌的共识。在网络营销已经成为全球大势的今天,新锐网络媒体yoka.com这样的高端时尚媒体高调上线,仿佛为这些品牌开辟了一列独特的通往中国的“时尚专列”。
中国奢侈品市场“钱景”几何
自马可波罗东游中国的那一刻开始,西方奢侈品品牌便开始伴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而缓缓进入中国。近年来,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无限潜力再一次吸引了这些西方的“老贵族”。lv、dior、salvatore ferregamo、chloe,越来越多具有百年历史的经典奢侈品品牌在无声无息间登陆中国。20xx年6月,时尚杂志、yoka时尚网等高端时尚媒体对奢侈品行业的旗舰展会上海国际品味生活展和20xx富世生活中国峰荟进行了全方位报道,令消费者大开眼界。在展会上,除传统的珠宝、时装、手表、化妆品等消费领域的高端品牌外,我们还看到了房地产、汽车、旅游、私人游艇、飞机等行业领导者的风采。更有甚者,把西方的名贵宠物犬也搬到了中国。
中国的奢侈品市场到底有多大?为何能吸引如此多的西方“贵族”纷至沓来?
经济的繁荣造就了中国一大批百万富翁和不断扩大的中产阶层,速度之快令全球奢侈品巨头惊讶。根据中国品牌策略协会公布的数据,中国有1.75亿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各种品牌的奢侈品,而到20xx年,这个数字将达到2.5亿,消费额也会从目前的20多亿美元增加到70亿美元。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克莱尔.肯特预计,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最终将达到1亿人,与日本不相上下,中国将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奢侈品市场。
“数据显示,欧美奢侈品行业的市场年增长幅度只维持在10%左右”一位来自于中国首家高端时尚垂直门户、“奢适”生活的倡导者yoka.com的资深行业人士认为,“对比之下,近3年来,许多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增长率却达到了惊人的80%-100%,远远高于他们在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增长率!”由此可以看出,除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外,国外奢侈品行业激烈的竞争也是导致奢侈品品牌大规模东游的原因之一。
“中国的奢侈品行业正迎来增长的高峰!”这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yoka时尚网成倍增长的用户注册量就能证明,中国“尚流一族”的人数在飞速增长,如今中国的奢侈品市场已经发展成了一座潜力无限的金矿!”
奢侈品牌遭遇推广瓶颈
随着西方奢侈品品牌的大规模“东游”,在中国发展的种种问题开始初露端倪,其中以品牌推广渠道和赢利模式问题尤为显著。对此,时尚界业内人士认为,“奢侈品牌在中国的推广方式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媒质,如报纸、杂志、电视台。另一类是终端,如专卖店、商场。但随着信息化程度在全球以及中国的日渐提高,以往的推广方式显露出一些明显的不足。如何利用网络推广品牌,增加赢利,并让中国消费者更方便地了解西方的奢侈品文化,成为奢侈品贵族们迫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作为奢侈品文化传播的主要推广渠道,时尚媒体对于奢侈品品牌来说必不可少。时尚媒体在西方国家十分发达,我们所熟悉的《vogue》、《w》等高端时尚媒体都伴随着西方奢侈品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同时,新一轮网络技术的革新也加大了西方奢侈品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诸如glam、英国pout网等高端时尚网站为奢侈品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最为便捷的途径,甚至在奢侈品的销售中,高端时尚类网络媒体已经起了到关键的作用。在英国net-a-porter网上,每天可以接到400份来自于全球各地的订单。
与西方相比,以时尚集团为代表的中国高端平面时尚媒体比之西方在传播奢侈品消费理念和引领消费风潮方面并不逊色。但在新兴网络技术及网络媒体的运用上,我国却一直处于空白。随着消费者阅读习惯的变化和越来越多的奢侈品品牌进入中国,急需专业的高端时尚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奢侈品品牌的最大呼声。这也难怪yoka.com网甫一上线便倍受消费者和各大奢侈品品牌的关注,被广大奢侈品品牌喻为开往中国市场的“时尚专列”。
跨上开往中国的“时尚专列”
对于急需新的赢利点的广大奢侈品品牌来说,植根中国本土、融合了现代东西方文化的新锐时尚媒体yoka.com的出现无疑是一道金光闪闪的希望之光。yoka.com首先从文化上倡导一种新的“奢适”生活理念,将西方的奢侈品文化含蓄地融进了东方的消费理念中。另一方面,它又符合了奢侈品品牌网络营销的国际大趋势,帮助奢侈品牌开辟了一条新的推广渠道和一种新的赢利模式。
奢侈品的调查报告篇3
奢侈品,被认为是富贵人家的象征。而在中国,“面子”的重要性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近日,据财富品质研究院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去年我国消费者境外人均消费1508欧元,是欧美的3-5倍。中国人购走了全球近半奢侈品,仅27%是在国内购买。
两大免税店业绩大增
财富品质研究院是中国第一个关于富豪生活方式的专业研究、顾问机构。从去年全球排名前十的免税集团公布的调查报告数据可看出,主要免税集团去年的销售增长势头良好,多数公司保持双位数的增长,其中dfs以40.65亿欧元的销售额位居世界免税行业第一,较前年增长了25%。这得益于亚洲,特别是中国大陆游客这一庞大消费群体及其强劲的消费力。另外,我国的两家免税公司也取得较大发展:日上免税行去年销售额8.82亿欧元,较上年增长了37%,全球排名12位;中免集团排名第14位,去年销售额7.99亿欧元,较前年增长22%。其中三亚为中免带来持续利益,销售额从前年的20.27亿元人民币猛增到去年的28.15亿元,增幅达到40%。
奢侈品73%外流
数据统计分析显示,去年我国消费者境外人均消费1508欧元,全球第一。去年国人买走全球47%的奢侈品,合计约1020亿美元。但只有280亿美元的消费留在境内,外流73%。据财富品质研究院预计,今年中国人的奢侈品消费将进一步转向境外,港澳地区(30%)、欧洲(22%)、美国(21%)是中国人海外购买奢侈品最主要的三大地区。其中,美国同比增长7%,欧洲增长6%,欧美逐步取代中国港澳地区成大陆人境外购物的重镇。同时,中国消费者在大陆购买奢侈品的比例较去年减少了2%,港澳地区锐减14%。
关税大幅降低
与往年不同的是,尽管中国消费者仍喜欢在免税店购买奢侈品,但工厂体验消费更受青睐。此次的市场调查发现,我国消费者免税店购物在境外购物消费中所占比重从去年的65%下降到今年的62%,并呈现进一步降低的态势。工厂体验消费正愈发受到高端消费者的青睐,并逐渐成为新型旅游购物项目。在互联网时代,免税行业也会集体快速向网络扩张。但因受政策等因素制约,网络免税店不会形成气候。全球范围来看,免税行业的并购将快速加剧,大型免税集团通过并购其优势将更加明显,小型免税公司便更难存活。通过被收购可以借助大型免税公司的货源优势以及服务网络优势得以存活和发展。
对于我国免税市场的发展前景,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表示,中国免税市场短期内格局不会有太大改变。日上免税行与中免集团将继续垄断中国免税市场,不会产生真正的第三极。从政策层面上看,国家会通过自贸区等形式的免税试点和适当开放网购监管验证放开税收政策的优劣利弊,以通过适当政策进一步减少消费外流。对于海南岛免税国家会进一步放开,但不会将该模式放开到其他城市和地区,即不会放开市内免税店政策。对于一直备受业界和消费者关注的奢侈品关税问题,周婷认为,中国奢侈品关税将在未来2-3年内大幅降低,并在将来可能被取消“奢侈品税”。
奢饰品的消费,会受到地区的影响。而关于关税的问题,也是消费者们普遍比较关心的问题。对于关税要如何调整,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去解决。更多市场调查,就上!
奢侈品的调查报告篇4
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品位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其中,购物动机从送礼为主转变为自用,购物地点也更多地转向海外。
报告中显示,两年前,超过1/3的中国消费者以购买送礼的奢侈品为主,品牌上包括劳力士手表、gucci手袋等。现在中国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的购买动机已不是送给上司或者官员的礼物,转变为自用或者给朋友代购。报告显示,“三公”消费受限,让购买奢侈品送礼的行为大幅缩减,致使大量中国游客减少在国外消费时的奢侈品购买数量,甚至匿名购买。
海外渠道的奢侈品消费已成为大部分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选择。调查显示,超过2/3的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渠道是海外消费,主要集中在法国、米兰、伦敦、纽约和日本这些奢侈品消费热门国家和地区。归功于汇率、税以及其他折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奢侈品以低于中国地区奢侈品价格的超过50%出售。调查显示,约20%海外消费为朋友自用而代购。
咨询公司贝恩(bain&co)驻意大利的daniele zito表示,中国消费者曾经购买奢侈品的目的是炫耀财富,但现在他们想通过奢侈品展示品位,并倾向于选择奢侈品行业可以提供的最好奢侈品。“这也使规模较小但品质好的小众品牌得到了更多机会。”调查中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时选择服装品类和新品牌。
目的和需求的改变导致奢侈品行业也在发生变化。来自财富品质研究院的分析表示,电商和代购等新渠道的发展使很多消费者可以有更多机会接触和购买到奢侈品。渠道大众化也在进一步加速奢侈品牌大众化。在传统奢侈品牌普遍大众化的同时,高端消费领域出现一定机会,这个机会属于高端定制服务。据财富品质研究院的调查发现,20xx年已有67%的中国富豪认为传统奢侈品不是真正的奢侈品,定制才是,并且开始钟爱更多领域的定制内容。
奢侈品的调查报告篇5
一、奢侈品关注榜
通过百度搜索风云榜发现在总榜单、男性关注榜和女性关注榜上ysl、gucci、lv、卡地亚这这几个牌子高居前列,根据这个榜单可发现对于奢侈品关注还是比较集中在这几个牌子。
二、关注奢侈品年龄分布
在年龄风向标很容易发现不管是在10-19,20-29还是30-39的年龄段,lv、ysl、gucci、卡地亚、香奈儿这几个品牌还是高居前列。
三、奢侈品省份对比
在省份对比图中很明显的不管在上海、北京还是广东等一线城市对于奢侈品的关注度还是在lv、ysl、gucci、卡地亚、香奈儿等品牌上。
四、奢侈品整体趋势
通过百度指数可以看到近30天奢侈品的整体趋势,整体搜索指数同比下降17%,整体环比下降10%。
五、奢侈品需求图谱
在需求图谱中可以发现奢侈品品牌、品牌排行榜、包包等搜索关键词位居前列,但是总体搜索有所下降。
六、关注奢侈品地域分布和人群属性
奢侈品关注度较高集中在广东、北京、上海、浙江这几个省份。性别分布男女各50%,年龄集中在30-39岁。
总的来说对于奢侈品的关注还是集中在几个品牌之中,例如lv、ysl、gucci、卡地亚、香奈儿等,并且关注奢侈品男女比例不会有很大的区别,地区分布较集中于一线城市。如要对奢侈品开展网络销售可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做市场调查,品牌集中,地域集中。先阶段对奢侈品的关注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所以要集中调查购买各品牌奢侈品的品种热度,并结合一定的宣传手段从而开展网络销售。
奢侈品的调查报告5篇相关文章:
★ 门的调查报告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