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柳树的教案7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能够通过引人入胜的教学活动和内容设计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制定有针对性的教案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和提高学习效果,下面是职场好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画柳树的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画柳树的教案7篇

画柳树的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⒈学会演唱歌曲,引导幼儿用“连贯、优美”和“活泼、轻快”的歌声较好地演唱三拍子歌曲并利用身体语言,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和表现音乐的情绪和风格。

⒉通过歌唱柳树姑娘,激发幼儿对柳树的喜爱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引导幼儿用“连贯、优美”和“活泼、轻快”的歌声较好地演唱三拍子歌曲。

难点;利用身体语言,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和表现音乐的情绪和风格。

三、活动准备:节奏图谱一张

四、活动过程:

(一)感受歌曲旋律。

师:今天,我带来了那首我们曾经听过的乐曲,你们听!(弹奏乐曲)听了这首好听的乐曲你们都有哪些感觉呢?

(二)熟悉三拍子的节奏型。

⒈这首好听的乐曲使我的身体也忍不住想跳舞了呢!你们瞧,我的身体是怎样跳舞的呢?(教师示范:大手、小手、小手)

⒉我的身体是怎样跳舞的呢?(个别幼儿跟学)

⒊原来我的身体是这样跳舞的,(教师出示第一条节奏图谱)你们的身体会不会一边看着图谱一边听着音乐一起跳舞呢?(集体跟学)

⒋我的身体还可以怎样跳舞呢?(出示第二条节奏图谱:手、腿、腿,请个别幼儿尝试拍出该节奏并集体跟学)

⒌引导幼儿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来感知节奏型。

师:你们的身体还有哪些地方也可以跳舞呢?(请个别幼儿尝试,并组织集体进行跟学)

(三)学唱歌曲。

⒈教师范唱歌曲。

师:看着你们优美的舞蹈,有位客人也禁不住想出来参与你们的游戏了,你听!你们知道这首好听的'歌曲里面藏着谁啊?你最喜欢歌曲的哪一句呢?

⒉学唱歌曲。

师:⑴真棒,下面我们请钢琴来帮忙,试着来唱唱这首歌行吗?

⑵刚才你们觉得自己哪里唱得比较棒呀?哪里唱得还不够棒呢?(着重练习幼儿有困难的几句歌词)那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唱给下面的客人老师听好吗?

⑶你们的歌声真美妙,开始两句表现柳树姑娘拖着长长的辫子,随风轻轻摆动,我们应该怎么唱呢?(优美);柳树姑娘在池塘里高兴地洗头发,我们又应该怎么唱呢?(活泼轻快)好,现在我们就有表情地把这首歌唱一唱,要求唱得既优美连贯又活泼轻快。

(四)表演歌曲。

⒈师:这么美的歌曲,你们能用什么办法使它变得更美呢?(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歌曲)

⒉引导幼儿有表情地表演歌曲。

师:现在,我们一起用优美的歌声和动作表演给下面的客人老师看好吗?

五、延伸活动: 在打击乐器演奏活动中,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和表现音乐的情绪和风格。

画柳树的教案篇2

音乐活动:柳树姑娘

活动目标: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优美旋律,能轻柔、有表情的演唱。

2、用唱衬词的方法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唱,体验合作的快乐。

3、了解少数民族歌曲独特风格。

活动准备:

l、教师带领幼儿欣赏春天景色,观察柳枝风吹的动态,引导幼儿展开想象。

2、根据歌曲设计图谱一幅。(也可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图谱)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课题

教师:春天来了,嫩绿的柳枝随风飘舞,像姑娘的什么呢?你们听一听?(教师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二、出示图谱,学唱歌曲

l、教师出示图谱,边演示边完整清唱。

①教师:这张图谱可以帮助我们学唱歌,下面我来唱,你们看我唱到那儿了?

②教师演唱,提问幼儿。

2、学唱歌曲。

(1)教师指图演唱,让幼儿了解使用图谱的方法。教师:小朋友,这张图谱用美丽的画把歌词给画了出来,这谱可以帮助我们记住歌词,使我们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每一句用什么样的情绪唱?

(2)幼儿跟随教师边指图谱边演唱。

(3)教师提示:

①幼儿注意唱好三拍子的旋律。(强、弱、弱)

②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洗洗干净,多么漂亮”……

3、学唱衬词,练习二声部唱。

(1)这次演唱请小朋友唱歌词,每两小节歌词的后两拍教师用“沙沙沙”衬词演唱,从第9小节开始至结束师幼合唱。

下面我们来试一试。

(2)幼儿分组轮唱衬词(教师参与),练习二声部唱。

画柳树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利用图谱,初步学习歌曲《柳树姑娘》,尝试用二声部方式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的意境美,体验唱歌活动的快乐。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①图谱②指挥③音乐

活动过程:

一、 发声练习

请小朋友和老师做做动作,哇,真像,现在,我要请你们用声音来模仿一下。(闭嘴,拍手,旋律……)

二、 学唱歌曲,学习按节奏填充歌词。

1、熟悉旋律,

①初步熟悉曲调,介绍歌名,听电脑范唱

师:哇,好听,接下来,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名字叫《柳树姑娘》,我们一起来听听。

提问: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②出示图谱,

师:这么优美的歌曲,老师一边听,一边根据这个歌词画了一张大图谱,

过渡语:哎呀,掉了好几张?暂时放在这儿吧。我们一边听歌曲,一边把它填回去吧。

2、师幼合作填充完成图谱,学唱歌曲

①师:清范唱1、2句

提问:听听是什么歌词?你们想想是哪张图片比较合适?

(引出歌词1、2句)

②师重头唱1、2、3、4句,提示幼儿找出图片,贴进x格。

提问:是什么?(甩进池塘)

(重头唱1234句)

过渡语:哟,那就只剩下最后一个空格了,肯定是这张了。

③出示指挥棒,边指图谱,教师完整清唱一遍

师:图谱已经贴完整了,我们一起检验一下,看看填对了没有

④听电脑范唱一遍。

师:恩,填对了,刚才有些小朋友已经在跟着唱了,现在我们跟着电脑里的小朋友一起唱唱看。

⑤师生合作清唱一遍

师:哟,真不错,现在我们不听电脑,我们自己试试看,会唱的稍微响亮一点,不会的轻轻跟着唱。

⑥解决难点(附点四分音符)

师:唱的真好,感觉有一句还不对,我们试试看。

⑦感情技巧处理

师:柳树变得这么漂亮,心情很开心,那我们在唱这一段的时候该怎么样?(轻松愉快很开心)

师(伴奏演唱一遍)

⑧听伴奏演唱一遍

师:现在感觉好听多了,我们从头再来试一次吧。

三、 学习二声部

1、(师清唱,播放范唱)

过渡语:小朋友唱得这么好听,小蜜蜂也过来凑热闹了,听听它是怎么唱的?那它到底在什么地方加上“啦”

小结:唱完每一个乐句的最后一个字时开始唱的。,后半部分小蜜蜂也在跟着一起唱呢?我们给它添上标记。

2、解释标记;小话筒表示啦啦啦,是伴唱,小蜜蜂表示和我们一起唱。是合唱

3、电脑范唱:现在我们一起听着歌曲,学着小蜜蜂的样子,也来凑凑热闹吧。

4、分组(播放伴奏带):唱的真好听,现在我们交换一下,老师请你们当蜜蜂,我们一起唱柳树姑娘,好吗?

5、表演唱(播放伴奏带):我们真像一个小小合唱团,来吧,给大家表演一下,?起立,准备好了吗?你们唱柳树姑娘,你们当小蜜蜂。

6、与客人老师交流(播放伴奏带)

师:现在咱们邀请客人老师与我们一起组成合唱团,我们来唱柳树姑娘,客人老师也来当小蜜蜂凑凑热闹,好吗?

四、 结束

唱得不错,让我们到教室里把这首歌唱给其他小伙伴听吧。

课后反思:

?柳树姑娘》是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艺术》中的活动内容。它是一首曲调优美、轻快的简易二部合唱歌曲。《春天》这个主题,是我们幼儿园自己开设的活动,在前段时间,幼儿园组织孩子们去春游,在这途中,发现幼儿对柳树很感兴趣,为了延续孩子对柳树的喜爱,于是我自然的生成课题,让孩子们去感受。此活动我从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在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的思想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了适时教育。依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最近发展情况,结合五大领域的内容,我把本次活动目标确定为:

①利用图谱,初步学习歌曲《柳树姑娘》,尝试用二声部方式演唱歌曲,

②感受歌曲的意境美,体验唱歌活动的快乐。

我把重难点定位于:

难点:感受春天的美丽,能与同伴协调进行二声部的演唱。重点:学会看图谱,能够用连贯、优美和活泼轻快的旋律演唱三拍子歌曲。

尝试用填充图谱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歌词是本次活动的亮点。活动中我加入了手的操作活动,再加上每贴一张图片就预示着一句新歌词的产生,这样就彻底消除了无目的反复练唱和记忆歌词所带来的困惑,让幼儿愉快、主动地学习歌曲,使歌唱活动显得如此自然和顺理成章,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情绪高涨,兴致盎然,令我也感受到一丝成功的喜悦。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拍子歌曲。

小百科:柳树本属世界约520多种,主产北半球温带地区,寒带次之,热带和南半球极少,大洋洲无野生种。我国有257种,122变种,33变型。各省区均产。

画柳树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棉签在柳树上添画柳条。

2、喜欢观察周围的花草树木,感知春天明显的季节特征。

3、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春天)柳树图片、幼儿操作包、棉签、水彩颜料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

1、现在是什么季节啊?

2、你从哪里看出来春天来了?

(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大胆表达,教师进行小结)(小树发嫩芽了,花儿

都开了,燕子朝南方飞来了,小蝌蚪也游来了)

二、出示柳树,教师示范添画柳条:

1、看一看,这是什么?(柳树)

2、柳树妈妈的柳条象什么呢?(小辫子等)

3、春风一吹,柳树妈妈的头发越长越长了,怎么办呢?

4、我来帮柳树妈妈梳头发,怎么梳呢?

(教师示范添画柳条)

三、幼儿添画柳条,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用棉签在柳树上添画柳条,并粘贴春天的相关贴纸,教师巡回进

行指导。

四、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看一看,谁的柳树最漂亮?嫩芽都出来了。

五、延伸活动:

在班级的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提供幼儿操作包、棉签、水彩颜料等,供幼儿

继续操作。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

画柳树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

2.结合情境感受和掌握歌曲中附点节奏和弱强的表现方法。

3.感受柳树姑娘柔美和活泼的形象。

活动准备:

柳条、图谱、钢琴、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教师出示背景图。

春天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发现了什么?

二、欣赏歌曲。

1.幼儿欣赏歌曲《柳树姑娘》。

你觉得这首歌听起来怎么样?

2. 教师清唱一遍,初步感知歌曲内容。

你觉得哪句最好听?(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谱)

3.教师清唱第二遍,幼儿结合“柳树姑娘”内容,进一步理解歌曲。

你听到了哪一句?你会唱吗?它是怎么唱的呀?

三、幼儿学唱歌曲。

1.第一遍完整跟唱。

2.第二遍重点练习附点音符的唱法。

3.第三遍重点练习强弱的处理及唱出柳树姑娘柔美和活泼的形象。

四、歌表演。

我们拿着柳条一起来唱一唱、跳一跳吧!

画柳树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能够正确规范地书写6个生字“说、朋、春、高、友、话”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

教学准备:

课文挂图、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生谈话,创设学习情境;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1、柳树醒了

3、读题,着重指导读好生字“醒(xǐnɡ)”。

二、自由读课文。

1、学生自由地读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进行拼读,要求读准字音,并多读几遍;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并邀请同桌给予评价;

3、和学习伙伴展开比赛:谁读得最美?

4、交流:怎么把课文读好?

三、朗读与识字。

1、课件范读,学生小声跟读。

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评价。

3、分小节朗读课文。

4、老师范读第一小节课文,学生模仿,重点指导读好第一小节课文。

5、全班齐读第一小节课文,2——5小节课文可以让学生自由练读,师稍加点拔。

6、师问:“你们认识哪些生字?怎么认识的呢?”让学生自由交流识字方法。

7、师检查学生识字效果,出示课件:

shāo ruǎn zǎo léi shī shuǎ shū xǐnɡ

枝梳梢耍醒雷澡软

(让学生完成连线作业,并指名当小老师带读生字。)

8、给生字扩词,能够口头说话的就口头说话。

四、指导书写。

1、复习“讠”的写法

2、指导写好:说话

3、及时展示学生习作。

画柳树的教案篇7

一、设计意图:

?小柳树和小枣树》这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并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告诉人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选学课文《骆驼和羊》的立意与本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整合教材,以故事引入故事,以启迪迁移启迪,以“分别是一棵()的小柳树,()的小枣树”为线索,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中领悟课文立意,培养语感。

二、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字,重点是“穿”和“弯”。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样子和不同性格。

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三、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头饰

四、教学流程:

(一)故事激趣:

1、教师简述《骆驼和羊》的故事。

2、引题。师:故事中骆驼和羊为了高好还是矮好争论不休,最后去找老牛评理,老牛会怎么说呢?假如你是老牛,你会跟这对好朋友说些什么呢?别急,让我们先来读读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故事吧。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板书课题:小柳树和小枣树(柳树用绿粉笔写,枣树用红粉笔写)

师:小柳树和小枣树可喜欢小朋友们了。让我们一起来叫叫他们的名字,好吗?生读课题。(教学“枣”)这是一个平舌音,小朋友可要特别注意。

3、质疑:老师为什么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题目呢?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出生字,思考: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一样呢?

2、认读生字,注意平舌音和前鼻音的字。如“枣”、“浅”、“忍”、“思”“虽”。(出示生字卡片)给“浅”找反义词,积累“深浅”。

3、逐段试读课文。(1)正音;(2)注意长句子的朗读。

4、反馈: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一样呢?(学生自由发言)

5、引导归类:一是样子不同;二是语言不同;三是小柳树前后的表现不同。

(三)、品读感悟(1~4)自然段:

1、再读课文(1~4)自然段,划出写小柳树和小枣树不同样子的句子。

2、全班交流。(课件以课文第一幅插图为背景,随答出示写小柳树和小枣树不同样子的两组句子。)

3、质疑:读读这两组句子,你发现了这分别是一棵()的小柳树,()的'小枣树。(板书)(生答)

4、品读写小柳树的句子,欣赏她的美丽。

(1)同桌对读,指名赛读,比一比谁读的小柳树最美丽?

(2)随读看图了解“浅绿色”,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更多的颜色,用“浅”扩词。

5、过渡:小柳树是春天的使者,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时,它就挺起细腰,披着飘逸的长发,在微风中翩翩起舞,显得那么妩媚、迷人,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小枣树呢,春天来了,那弯弯曲曲的树枝上仍是光秃秃的,过了好些日子才长出小小的叶子。于是,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瞧不起小枣树了,你听:(课件出示句子,录音同步播放句子的朗读)

(1)“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2)“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3)她在微风里得意地跳起舞来。

6、有表情地朗读上述三句话。(指名读,配上动作全班读)

7、如果你是小枣树,你会怎么想,怎么说?(生答)可小枣树说了吗?不,她什么都没有说,她只是默默地站着,默默地听着,默默地长着。小朋友们,课文读到这里,你又觉得这分别是一棵()的小柳树,()的小枣树呢?(生答)

(四)、演读感悟(5~8)自然段:

1、师讲述:转眼,秋天到了,小枣树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果子,大家把枣子打下来,坐在院子里,高高兴兴地吃起来。而小柳树呢?什么也没有结。这回,小枣树是不是有机会说小柳树了,她们是怎么说的?(课件:以课文的第二幅插图为背景,出示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对话)

2、朗读对话,感悟小枣树的宽宏大量。

(1)同桌练读;(2)指名同桌读,师生评价;(3)男女生分读。

3、小结:读到这里,你又发现这分别是一棵()的小柳树,()的小枣树。(生答)

4、提问:这几组句子里藏着个小秘密。(课件将对话句末的语气词“呗”变色。)“呗”是一个语气词,用在句子末尾,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说话人的心情,读好这个句子。再在对话里找找,还有哪些语气词?

(1)交流(课件出示:口——呀哪呗啊)

(2)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通过小朋友的发现,我们知道了这些字的偏旁都和字的意思有关,另外一部分和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我们把这样的字叫做——“形声字”!

(4)小朋友,你能根据这个发现,来猜一猜其他语气词的读音吗?(课件:吗吧呢哩)

(五)表演深化

1、学生先自读全文,然后自由选择一个角色与前后桌同学表演课文内容。可以是小柳树,或是小枣树,也可以是图中的小草、房子或者小石头。

2、指名一组戴上头饰上台表演。

3、其他学生评价或发问,表演者予以回答。

(六)拓展运用

1、小朋友们,读了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故事,听了小枣树的话。如果你是老牛,你会对那两个为了高好还是矮好而争论不休的好朋友骆驼和羊说什么呢?(课件出示:《骆驼和羊》的前半部分,老牛的话为空白处理。)请你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2、生自由写话。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提炼,相机板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五、板书设计: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的小柳树()的小枣树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画柳树的教案7篇相关文章:

画七星瓢虫教案5篇

画彩虹教案5篇

画蜗牛教案通用5篇

画帽子教案精选6篇

美术画太阳教案优质8篇

画雪人教案6篇

小班美术泡泡画教案5篇

我们画我们评教案8篇

画蜗牛教案5篇

画班级教案5篇

画柳树的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