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分数2教案模板6篇

时间:
betray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份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制定教案时,教师需充分考虑到课程的进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以便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下面是职场好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分数乘分数2教案模板6篇,感谢您的参阅。

分数乘分数2教案模板6篇

分数乘分数2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4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 、理解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能说明一个分数当中有几个分数单位。

3、在理解分数含义的过程中,渗透比较,数形结合等数学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准备:

学具: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绳子等。

教具:课件,磁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四分之??

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数吗?那你们会读这个数吗?它的各个部分(用手指一指分数个部分)分别叫什么名字?

学生思考回答、

2老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于以前学过的知识记得还挺清楚,今天我们将要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请和老师一起半数课题。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探究、理解分数的意义。

1、操作探究

老师:请拿出你们准备的学具,认真阅读屏幕上的活动要求,开始操作。

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

2、反馈交流

老师:现在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四分之一的?

3、归纳小结,认识单位“1”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现在请同学们再次观察你们刚刚完成的这些作品,看看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先自己想一想,在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相同点都是平均分成了四份,取其中的一份。不同点是分得东西的总体和东西的数量不同。

老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我们都平均分了什么?对了,我们平均分的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板书)我们在平均分时,把这一个物体或者一些物体都看做了一个整体(板书)把这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用四分之一表示。这个整体我们也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

老师:以前我们认识分数时知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怎样更新分数的定义呢?学生自己归纳,并找几位学生说一说。

老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还可以把哪些东西看做单位一?

4、再次研究四分之一,四分之三。

老师;同学们,老师这里也有一幅图,可以用来表示四分之一,课件出示

现在大家能看到的正是这幅图的四分之一,你能猜到这幅图的整体是什么样子吗?

老师:这里的四分之一是把什么看做了单位一?用纸盖住的部分该用哪个分数表示呢?为什么?

5、研究几分之几。

老师:看来你们都理解了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三的`含义了,接下来就请你们任意写一个人数,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写的分数?(用分数的意义说)

三、认识分数单位

老师:同学们都说的很不错,下面同学们打开课本46页完成做一做。

课件出示统一订正并出示分数单位的含义。

出示几个分数,让学生或说他的分数单位。

四、练习

1、48页6,7题。

2、课件拓展练习。

五、看课件了解分数的产生。

六、总结。

分数乘分数2教案篇2

学习内容:

课本第75—76页例1及“做一做”第1题。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学习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理解分数基本性质,运用分数基本性质解题。

2、我能体会到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学习重点:

我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学习难点:

我能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准备3张完全一样的正方形纸片。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小组内检查独学部分的题目完成情况,质疑探讨,展示动手操作。

2、自学教材75页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

(1)通过例1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2)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怎么样变化的?

(3)根据上面的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

(4)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的变化规律,你能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

5、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第76页“做一做”第1题。

分数乘分数2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复习使学生能很好的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能正确 的计算分数的除法。

2、全盘对本单元的知识有个全面的了解,解决在学习时所遇到的问题。

3、能很好的计算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题目。

教学重点:

分数除法的计算的方法。

难点:

分数乘除的混合运算的运算的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小组讨论

1、怎么样来计算分数除法

请学生进行讨论,讨论好以后 再请学生进行回 答。

2、教师强调:在计算分数除法的时候我们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请生说说你是怎么来理解这句话的。

二、进行练习

1、做课本66的1

请学生直接的在课本上进行口算,口算的时候让学生要看清题目,注意区分乘和除。

学生做好了以后再请学生进行口答。

对于做错的题目,让请学生自己来分析下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2、做第2题

前面4题可以让学生独立的做,做好了以后再请学生说说计算的方法是怎么样的?

并请学生上黑板进行板演。

进行集体订正。

3、对比练习

1) 城东小学六年级有学生450人,占全校人数的2/9,全校有学生多少人?

2)城东小学有学生450人,六年级占其中的2/9,六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4、做66页第4题

请学生独立的做,做好了以后请学生分析一下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布置作业

做66页第5~7题

3、加强对比有利于学生辨析什么情况下列算式解答,什么情况下列方程式方便。

课后反思:

通过今天的复习,部分学生已初步感受到单位"1"的量未知,列方程解答,实际也可以用分数除法解答。于是我及时引导,再次让学生体会,从而理解乘除之间互逆关系。

在今天学习第4题的练习中,结合具体题目,补充了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学生体会到的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再次体会到列方程解与分数除法解的优劣。

在处理第7题的练习中,学生对变化着的“1”不注意,部分学生将国土面积乘5/2等于草地面积。归其原因还是没有掌握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

分数乘分数2教案篇4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60-62 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2 .知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用单位“1 ”表示。

3 .引导学生学会抽象概括,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重点难点:

1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2 .理解单位“1 ”。

3 .突破一个整体的教学。

四、学具准备

正方形纸片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 .测量。

师生合作测量黑板的长是多少米?观察用米尺量了几次后还剩下一段,不够一米,还能否用整数表示?(不能)

2.计算。

教师让学生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分得饼的个数怎样来表示? 它结果不能用整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分数。

3 .讲述。

在人们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类在进行测量、分物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分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新的数—分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实施

1、出示课件

说说每个图下面的分数是:

(1)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

(2)平均分成了几份?

(3)表示这样的几份?

2、小组共同合作交流

1.出示4个苹果,6只熊猫能否平均分成若干份,要平均分,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2.结合小组汇报出示课件,展示结果

3、概括总结。

老师:刚才同学们在表示 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甲:都是把物体平均分成几 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学生乙:我发现有的是把1 个图形平均分,有的是把4 个苹果、6 只熊猫平均分,还有的是把1 米平均分。

老师:一个图形比较好理解,我们把它称为一个物体,那么4根香蕉8个面包是由许多单个物体组成的,我们称作一些物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 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3)举例。

老师:对于这个整体,你还能想出其他的例子吗?

学生:这个整体还可以是一个苹果、一盒粉笔、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全校学生数、全中国人口、全世界人口等。

3、(1) 概括意义。

老师: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对于单位“1”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整体“1 ”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刚才同学们举了很多分数的例子,那么到底什么是分数,你能尝试用文字描述一下吗? 先引导学生交流:把“谁”平均分?它表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呢?

学生试说,教师板书。

板书:把单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强调必须是平均分。

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4、巩固练习

课本62页做一做,填在书上,学生汇报

5.学习分数单位。

(1)提出问题:“我们学过的整数和小数,它们都有计数单位,分数有没有计数单位呢?”让学生自学课本,找出分数单位的定义,并能举出例子。

(2)说一说课本62页做一做各分数的分数单位,它们分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分数单位与哪个数有关?

让学生观察分数单位,从中发现“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三、巩固练习

出示课件

四、、总结

1、想一想,这堂课上你学到了什么?

2、如果把这堂课上学习的知识看做单位“1”,请你估一估,你学到了这些知识的几分之几?

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

一个整体单位“1” 平均分 若干份(一份)

一些物体分数单位

分数乘分数2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通过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师:三年级上学期我们已初步学习了分数,谁能说出几个分数哪?

生:

师:谁能说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生说师板书。

师总结引入新课:从以上看来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关于分数的知识还有很多,这节课我们一起进一步研究分数。

二、探究新知

(一)分数的产生

1、出示米尺:同学们这是什么?(生:米尺)知道干什么用的吗?(生:测量用的)好我们一起测量我们的黑板(或人的身高),老师量时要认真观察,看会遇到什么问题,想一想应如何解决?(生:最后测量时不够一米了)

师:(出示情景图)其实古人也发现类似的情况:他们用打了结的绳子来测量石头的长度,每两个结之间表示一个单位长度。发现这块石头长3段多一点。这时旁边记录人提出疑问:剩下的不足一段怎么记哪?

2、(出示一个西红柿图:)同学们,把1个西红柿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能分得一个完整的西红柿吗?

3、教师小结:生活中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要想准确表示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这样分数就产生了。(出示并板书:分数的产生)

t:小结:我们通过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一份得

3、教师总结:课件出示图,像这样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像这样的一个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这个1在数学上通常叫做单位“1”。

板书: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齐读)

谁能说说自然数1与单位“1”有什么不同吗?生:………

我们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分,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分,所以分数的意义是: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分,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就叫分数,齐读一遍

(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同学们看看看生活中的单位“1”。出示图)

四、巩固训练大闯关(看谁反应快、回答得对):

(出示练习题见课件)

1、填空:

2、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练习十一1、2、3题。

五、总结:通过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什么叫分数也就是分数的意义,还知道分数单位及单位“1”的概念,整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太棒,就请大家为自己的精彩表现鼓鼓掌!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呢!今后我们进一步进行探究。这节课就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分数乘分数2教案篇6

【学习目标】

1、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动手操作,通过直观认识理解整数除以分数,总结法则,正确计算。

3、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是理解算理,正确总结、应用计算法则。

2、难点是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已知的乘法算式:5×6=30,写出相关的两个除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口算下面各题:

1323843151×3 × × × ×6 × 543839412115

二、探索新知

1、认真阅读,仔细观察例1,想一想左右两边的题组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

右边的题组是怎样得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讨论:右边的两个分数除法算式是怎样求出得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求另个一个因数。(都是乘法的逆运算。)

3、巩固分数除法意义的练习:p28“做一做”

4、阅读例2题目,自己拿出一张纸试着折一折,涂一涂,看你能够想到几种不同的折法?

对照不同的折法,列式计算,注意它们的计算过程以及算理。

5、比较例2出现的两种计算方法的异同?你觉得哪种算法的适用范围更广?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例2的第二个问题,独立列式计算,并用折纸来验证自己算对了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自己的折纸实验和算式,说一说分数除以整数要如何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除以整数,等于乘上这个整数的倒数。

三、知识应用:独立完成下面各题,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6115559÷3 ÷3 ÷20 ÷5 ÷10 ÷6 72168313

四、层级训练:1、巩固训练:p32练习八第1、2题;2、拓展提高:p32练习八第3题

五、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心得_________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写出你的发现或见解)

分数乘分数2教案模板6篇相关文章:

2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模板6篇

小学2年级语文教案精选7篇

2·3以内的加法数学教案8篇

2个人借款合同模板8篇

2个人借款合同模板参考8篇

2手车买卖合同模板8篇

信息2.0研修总结模板8篇

高2休学申请书模板7篇

个人信息技术2.0研修总结模板8篇

教师2.0个人研修计划模板优秀5篇

分数乘分数2教案模板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7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