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目标设定应具体且可衡量,以便于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教案时,连贯性能够帮助维持教学节奏,职场好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月亮音乐教案推荐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月亮音乐教案篇1
设计意图:
月亮每天都陪伴在我们周围,在中秋节的时候,我们让幼儿做过观察记录,月亮有时像月牙,有时像镰刀,有时又变成圆盘,让幼儿感知月亮是每天都在变化的。通过本节课,让幼儿创编出关于月亮的画,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1、幼儿初步的感知月亮的变化。
2、能够创编出有关月亮的想象画。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让幼儿了解月亮是在不断变化的。
教学难点:
能够通过月亮的变化创编出关于月亮的.想象画。
教学准备:
画纸;彩色笔。歌曲《小白船》磁带;关于月亮变化的图片;让幼儿注意观察月亮,帮助幼儿了解月亮的变化过程。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引出:教师讲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2、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在这个故事中听过月亮的几种变化?他们分别变成了什么形状?”
二、欣赏图片
1、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月亮每天都在变化,有时像小姑娘的眉毛,有时像弯弯的小船,有时像一把镰刀,有时像个圆盘。教师出示不同形状月亮的图片,让幼儿了解有关月亮变化的常识。
2.引导幼儿欣赏《幼儿丛书》上的幼儿作品,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三、讨论与想象
1.让幼儿在歌曲《小白船》的伴奏下相互讨论,自己还看过什么样形状的月亮,它们像什么。
2.请幼儿说说自己画过什么样的月亮,还可以创造出什么样的月亮,可以在月亮上画什么,它们可以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
四、作品创作
指导幼儿画出自己想象的月亮,在幼儿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和鼓励。
活动延伸:
幼儿画好自己的作品时,放到作品栏里展示并用完整的语句讲出自己画的是什么样的月亮。
活动反思:
在幼儿创作前,幼儿都能感知月亮的变化,本次活动,幼儿有的在月亮上画房子,说给嫦娥姑娘住,有的把月亮画在了自己的房间里,说不用灯就可以照明,这次的创作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创作的过程中,幼儿能用简单的线条表达出自己心目中关于月亮的想象画。活动结束后,幼儿用一句或两句话,描述出自己的画面。本次活动中,幼儿的画面上只体现了四种形状的月亮,这是我在图片中给幼儿看过的四种形状,其实月亮每天都在变化,还可以有很多种形状,这是我出示图片时给幼儿的想象空间带来的局限性,所以本次活动还有很多欠缺和不够的地方,以后在课中还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改进和提高。
月亮音乐教案篇2
22、中班下学期语言教案《月亮下来吧》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利用图谱大胆进行仿编,并尝试完整地讲述。
2、学会朗诵儿歌,感受儿歌的意境美。
3、能简单复述儿歌。
4、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已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2、物质准备:圆形、半圆形图片数张、儿歌图谱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天黑了,星空中出现了月亮姐姐,小朋友们还记得月亮是什么形状的?”
小结:对了,月初的时候小月牙弯弯的,过了几天就变成圆形的!再过几天又变成弯弯的小月牙。
二、引导幼儿想象“月亮像什么?”
1、“月亮真调皮,喜欢变魔术,你猜弯弯的月亮会变成什么?”
小结:弯弯的月亮变成香蕉,可以那在手里吃……还可以变成生活中的很多东西。
2、“圆圆的月亮会变成什么呢?”
小结:圆圆的月亮变成皮球,可以拿在手里玩,变成西瓜拿在手里吃……还可以变成生活中的很多东西。
三、欣赏并学习儿歌。
1、第一遍欣赏。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月亮的儿歌,听听儿歌里的小朋友和月亮做什么游戏。
提问:儿歌的名字是什么呢?听了这首歌感觉怎么样?你觉得好玩吗?你想不想和月亮做游戏?
2、出示图片,欣赏儿歌。
提问儿歌里小月亮做什么事?月亮变成了什么?
3、结合图谱,学习儿歌。
师:老师把这首歌,变成了小图谱,谁能看着图谱,给大家朗诵这首歌呢?
四、利用图谱进行仿编。
1、幼儿自由讨论,尝试创编。
师:“你想不想请月亮下来呢?你觉得月亮是什么呢?”
2、引导幼儿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
五、活动结束:月亮告诉我,它有点累了,小朋友们想她的时候在语言区告诉她吧!
活动延伸:
将图片投放在语言区。
附儿歌:
月亮呀,下来吧,
你是一个皮球呀,
小弟弟,要把你,
拿在手中玩。
月亮呀,下来吧,
你是一面镜子呀,
小妹妹,要把你,
拿在手中照。
月亮呀,下来吧,
你是一只小船呀,
小弟弟,小妹妹,
坐你到天上!
教学反思:
本活动以谈话形式引入,运用形象的图谱,通过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启发、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儿歌的内容,感受儿歌的韵律美,教师精巧的课堂设计、热烈有效的师幼互动、真实自然的教学风格,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较好地完成了活动目标。
23、中班中秋节教案《我与月亮的对话》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协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朗诵诗歌,丰富词汇;淘气、微妙。
2、初步了解月亮变化的科学知识。
3、激发幼儿从小爱科学的情感。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在学习诗歌前两周,家长协商幼儿观察月亮的形状和变化
2、教师绘制好与诗歌内容想适应的图片,月亮在月层里穿行、渐变的立体教具。
3、录制好配乐诗朗诵的磁带。
活动过程:
一、利用立体教具鼓励幼儿的月亮提出问题。
1、我们小朋友通过观察发现,月亮的脸总是在变,有哪些变化呀?
2、有谁知道为什么月亮的脸有时圆圆的、有时经常的.、……?
3、我们一起来看看月球的介绍(多媒体)
二、听配乐诗朗诵,试着理解诗歌
1、我们先来听一首诗歌
2、诗歌里的小妹妹问了月亮什么问题呀?
三、了解月球的变化,尝试分析变化的原因。
1、诗歌里回答说月亮什么时候是圆圆的呀?什么时候是弯如刀?
2、这两个星期来,我们每天都在观察月亮,也同过各种方式获得了解了关于月亮的相当多的知识,现在有没有小朋友可以为大家分析一下变化的原因?
四、分角色学习朗诵诗歌。
五、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绘制登上月球的想象画。
和:月亮月亮我问你
月亮月亮我问你,月亮听了笑嘻嘻,
为啥当个小淘气?不是我要躲着你;
那天是个圆圆脸。圆圆脸儿是十五,
望着我们笑咪咪;弯如镰刀是月初;
今天只露一道眉,要问这是啥微妙,
你要躲到哪里去?长大书本告诉你。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的想象力,更让他们感受的我们的传统节日的浓浓的节日气氛!
月亮音乐教案篇3
活动设计背景
因本班幼儿平时比较吵闹;为了安抚幼儿的情绪;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等因素,特选用这首傣族的摇篮曲设计活动。
活动目标
认知:通过哼鸣摇篮曲初步感受歌曲温柔p优美的旋律,通过游戏等初步理解、记忆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情意:感受傣族歌曲独特的风格。
技能:学习用多种方式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用多种方式演唱歌曲。
难点:感受歌曲温柔p优美的旋律。感受傣族歌曲独特的风格。
活动准备
月亮婆婆等图片七张(一大六小)头饰一个、《月亮婆婆喜欢我》伴奏音乐、电子琴。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组织活动)。
师幼一起做“拍拍停停”的游戏。
基本部分
一、哼鸣摇篮曲,感受傣族风格歌曲的旋律。
1.小朋友们好!今天我来做你们的妈妈,你们做我的宝宝,睡在我用臂弯做的摇篮里,我哼唱《摇篮曲》,你们就跟着我的摇篮,摇呀摇呀睡着了,好吗?
妈妈的手就是摇篮,摇篮摇,宝宝要随着妈妈的摇篮怎样啊?(摇)妈妈的手摇到哪里你的身体就要晃到哪边。(第一次感受旋律:教师边跟琴声哼唱边晃动手臂故作陶醉状,带领幼儿的身体随音乐左右晃动;)
2.睡在妈妈摇篮里真舒服!妈妈摇着摇着 ,宝宝就睡着了,现在妈妈摸谁的头,谁就轻轻趴下睡着了。(第二次感受旋律)
3.请宝宝们也来唱摇篮曲哄妈妈睡觉。妈妈摇摇篮时,你听到妈妈唱什么了?妈妈真累呀,心疼妈妈的宝宝们快跟妈妈一起哼唱这首曲子,让妈妈也睡觉吧!” (第三次感受旋律)
二、引出歌曲,学唱歌曲。
1、教师完整清唱歌词。问:我们睡觉的时候,谁会透过窗户来看我们呢?(允许幼儿想像表达);那我们假装睡着,听听是谁来看我们?(老师清唱)
2.提问:
(1)谁来看我们了呢?(月亮婆婆)出示 “月亮婆婆”图片、为什么要来看我们? “喜欢我”。
(2)怎么喜欢我的呢?做了什么动作?唱第二句,幼儿回答,(洒下月光把我摸)做动作帮助理解和掌握“洒”、“摸”。 (表现洒的动作,提示幼儿摸摸鼻子、耳朵等);
(3)月亮婆婆这么喜欢我们,还和我们做游戏了,做了什么游戏?仔细听,唱歌曲后半部分,问:玩什么游戏了?(走走停停)、(我走他也走,我停他也停)走和停算一次,玩了几次呢?边唱边贴。(三次)依次出示月亮走、停的图片六张。
3、集体教唱。学习用不同的声音学唱歌曲:
(1).完整教唱第一遍。我们来唱一唱,用我们的歌声来表示喜欢月亮婆婆吧。
(2)边做动作边演唱。(再来一次,做上动作吧;)
(3).用很美轻轻的声音唱。(月亮婆婆说你们真能干,要是晚上要用什么声音唱?)
(4).用响亮好听的声音唱。(真好!一点也没影响到别人,那白天用什么声音唱呢?我们试试。)
结束部分
游戏中巩固歌曲的演唱。小朋友唱得真动听,到了晚上,月亮婆婆就会洒下月光,和小朋友们做游戏。现在,我来当月亮婆婆,被月亮婆婆摸到的小朋友,在我的后面排队,月亮婆婆做什么动作你就跟着做什么动作。(师戴月亮头饰,交代游戏规则)
延伸部分
夜深了,小朋友也累了要睡觉了,让我们静静的听着音乐做个甜美的好梦吧!谁睡得香,谁睡得甜,月亮婆婆就来摸摸他。老师随乐曲边唱边抚摸每一个孩子的头。(放伴奏)
教学反思
反思:
1、集体教唱部分共四次练习,但每次的要求也不同。既避免了学唱歌曲的枯燥,还保护了幼儿的声带不致疲劳。
2、师幼配合较好,课堂意境很好,幼儿兴趣很高。
3、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将内容在减少一些,不能贪多。
月亮音乐教案篇4
25、获奖教案中班音乐教案《办家家》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图示中学习演唱歌曲,掌握xxx|xxx|xxxx|xxx的节奏。
2、运用接唱和分角色唱等多种独唱方式巩固歌曲,并替换式创编歌曲,体验其中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6、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7、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办家家》图谱,节奏图,其它菜肴的.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你们有没有玩过办家家游戏?你在办家家时有没有玩过炒菜吗?怎么炒?”(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引出炒菜——玩办家家)(出示图谱)
二、倾听歌曲。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办家家、炒小菜吧!仔细听。
1、师清唱歌曲。唱到“炒小菜”时用动作表示(辅助)。
师:歌曲里哪一句最有意思?
幼儿尝试演唱,教师示范唱。(带领幼儿一起来学唱)(读歌词)。
2、出示xxx|xxx|xxxx|xxx|的节奏图,跟着节奏说一说。
师:这段歌词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这是说唱法,可以让歌曲更有节奏感。(幼儿有节奏地拍手和炒小菜一遍)
3、师:看图谱,把你学会的部分唱出来。
集体尝试演唱(教师指图谱)有哪句不会唱?
三、用不同的语速巩固练习歌曲。
1、师:今天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要炒很多的菜。菜刚下锅,我们用小火慢慢炒。慢慢唱出来。(慢速)
评价:幼儿边看图谱边唱。
菜还没有炒好的,我们用大火快快炒。快快唱出来。(快速)
评价: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唱或有好的坐姿唱。
2、看图谱,集体演唱。
师及时纠正不对的音调,(仔细听,这句怎样唱的更好听?)
四、不同形式来演唱。
师:你们都是能干的小厨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合作演唱。
(1)接唱法。
(2)分角色对唱。(男女对唱,3-5名幼儿炒小菜) 活动延伸:自主选择,结伴表演唱。
师:你们看,这里还有个圆圆的大锅子呢!还有很多菜需要我们一起来炒呢!请幼儿自己选择一部分人做小菜,一部分人做厨师,一起来炒小菜吧!
活动反思
歌曲《办家家》本身就是根据“办家家”这个游戏改编而来的,它来源于幼儿生活,充满儿童情趣,深受幼儿喜爱。其中旁白部分节奏性特别强,朗朗上口,也正是这个地方可以给孩子一个拓展的空间。本活动通过游戏贯穿整个各活动,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活动中,孩子们对游戏的兴趣和积极性都很高,对于节奏的掌握也比较好,在学会边唱边表演的同时,注重了声情并茂的交流,对他们音乐活动中游戏的形式——合作游戏得到一种锻炼。
月亮音乐教案篇5
9、中班教案《月亮的味道》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猜测故事内容,初步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尝试用连贯的语句讲述动物们的活动与对话。
3、重点认读字词:味道、动物、伸、够不着、袋鼠、肯定。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活动准备:
大图书、大字卡、大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师:你见过月亮么?你见过的月亮是什么形状的?(引导幼儿月亮是有变化的) 你知道月亮的味道么?
师:很多小动物也非常喜欢月亮,你们猜猜它们是为什么喜欢月亮?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二、出示大图书阅读观察理解
师:你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这本书的名称叫“月亮的味道”(出示大字卡“味道”,并讲述故事) 观看图书p1—p3。
师: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想干什么?(出示字卡“动物”)是谁想要去尝一尝月亮?(出示大头饰“乌龟)小乌龟遇到了什么麻烦?(出示字卡“够不着”) 乌龟叫来了谁?(出示头饰“”,并按顺序摆好)教师翻阅图书,适时出示大字卡“袋鼠”
师:最后谁咬下了一片月亮?月亮这一次为什么不轻轻往上一条呢?(出示字卡“肯定”)
师:有哪些动物尝到了月亮? 它们有什么感觉?
你们吃到最好的东西时会怎么说?
小鱼看到大家费那么大的`;力气摸到月亮。它是怎么想的?
你们同意小鱼的想法么?
三、 看大图书完整讲述故事,结束。
师:故事听完了,小动物们品尝到了月亮的味道,它们是怎样够到月亮的?
师小结:叠在一起就够到了,团结起来力量大。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课后反思:
?月亮的味道》是一本由波兰作家麦克·格雷涅茨创作的著名图画书。这是一本非常简单的图画书,单看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就能猜出故事大概。故事本身浅显易懂,讲述了月亮和一群小动物之间的故事。同时,这又是一本充满童趣和智慧的图画书。
?月亮的味道》这个语言活动,非常富有趣味性,故事轻快幽默,富有想象力。《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的发展就是要创设一个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鼓励幼儿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帮助幼儿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幼儿大胆的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的想法,用语言描述月亮的味道是我们这个活动的目标。
月亮挂的高高的,小动物们怎样才能尝到月亮的味道呢?他们会怎么做呢?在集体活动前,我通过问题“ 你们知道月亮的味道吗?”让幼儿进行了一次讨论,孩子们的发言都很积极,大家都争着发表自己想法 ,大家的想法意见都不相同。有的小朋友说月亮的味道是甜的,有的小朋友说是咸的,有的说是酸的。我以讲故事内容,让幼儿理解故事感受故事的有趣和奇妙为突破口,边根据幼儿的回答灵活的调整动物图像的叠加顺序与月亮图像的变化,体会小动物们一起分享月亮味道的愉悦,最后根据幼儿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用语言描述月亮的味道。通过本次活动,我也发现了自己对教材把握不够,对孩子的已有经验也了解不够。相信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更好的从多方面考虑问题,让我们的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月亮音乐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温柔、优美的旋律,学习用连贯和跳跃的方法唱歌。
2、会看懂图谱,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演唱歌曲。
3、感受歌曲内容带给我们的快乐。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月亮婆婆头饰。
2、幼儿用书:《月亮婆婆喜欢我》。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教师头戴月亮婆婆头饰,与幼儿共同做游戏,帮助幼儿熟悉歌曲和歌词)
1、教师:晚上,天上有什么呀?
2、教师:月亮婆婆会洒下月光,和小朋友玩游戏。现在,我来当月亮婆婆,我们一起来玩“月亮走我也走”的游戏吧!
3、教师:这个好玩的游戏老师还把它变成了一首很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朗诵一下吧!
4、教师:好听的儿歌如果能唱出来就更好听了,你们听!(教师清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5、教师:歌曲里的`月亮婆婆喜欢谁呀?她是怎么喜欢小朋友的?
6、教师一边带幼儿学唱前两句歌词,一边带幼儿做与歌词相应的动作。
7、教师完整地范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幼儿欣赏,再一次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与歌词内容。
(二)幼儿完整地学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
1、教师带领幼儿随歌曲伴奏唱歌。
教师:演唱歌曲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听前奏。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脚印图谱。根据图谱的暗示,选择不同的演唱方法。
教师:小朋友看,图谱上有什么?这些脚印一样吗?代表什么意思?
3、在教师帮助下,个别幼儿指图,集体演唱。
4、学习用连贯和跳跃两种方法学唱歌曲。
5、游戏:月亮走我也走。
(三)幼儿欣赏视频傣族舞。
教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月亮婆婆喜欢我》,是一首有着傣族风格的歌曲。傣族人能歌善舞。现在请小朋友欣赏傣族舞。
活动延伸:
1、家园共育:家长可以与幼儿共同玩“月亮走我也走”的游戏,即家长跟着音乐的节奏向某个方向走,幼儿向同一个方向走,前后左右都可以,步伐也可以变化。
2、日常渗透:迁移在其他领域的活动中观察图示、标志的经验,提高幼儿理解、应用图示和标志的能力。在健康活动中,可以带幼儿玩“踩影子”体育游戏。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自始至终都贯穿于情境教学。在活动的一开始,我引出了月亮婆婆哄我们睡觉的情景,听音乐旋律摸孩子的头和做哄孩子睡觉的动作提升孩子进入活动的兴趣。我启发孩子们认真听,通过出示字卡,激发幼儿记忆歌词,从而激起他们想学下去的强烈愿望。
小百科:
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月球是地球已知的质量最大的卫星,月球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
月亮音乐教案篇7
中班社会优秀教案《月亮船》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地参与文学阅读活动。
2、知道小朋友之间要相互帮助,特别是在朋友需要的时候。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朋友船》的故事(见幼儿画册)。
2、投影仪。
活动过程
1、指导幼儿自己看画册。
师: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拿到一本幼儿画册,请你翻到**,小朋友看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想想你在图画上看到了什么,请你猜一猜发生了什么事?
2、欣赏故事。
师讲故事,或者让幼儿听磁带,讲清楚听的要求:小朋友们听的时候要想一想发生了什么事?
师:故事听完了,请你回忆一下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3、用投影仪示范阅读,让幼儿再听故事。
师:听这一遍的时候要好好想一想:为什么这条船叫“朋友船”?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离开这条船?小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做?
师:这一遍故事又听完了。大家讨论讨论:a为什么这条船叫“朋友船”?b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离开这条船?c小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做?
幼:我看到了许多小动物,有小、小熊、小马、小猪、小狗、小兔、小猴、小鸟、海豚、大章鱼;我看到了森林;我看到了大海;我看到了船;我还看到了礁石把船撞破了……
幼:森林里的小动物小、小熊、小马、小猪、小狗、小兔、小猴、小鸟非常想去看大海,他们分工合作一起造了一艘船,并起名为“朋友船”,当“朋友船”驶进大海时,忽然刮起了大风暴,海浪越来越大,把“朋友船”冲到礁石上,被礁石撞破了,当海豚和大章鱼呼喊小狗小猴,让它们离开破船的
师总结:小朋友之间也要互相帮助,特别是在朋友需要的时候。
4、再次让幼儿看书讲故事。
师:下面请小朋友自己看书讲故事,边看边想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发生了怎样的一件事情?
附故事:朋友船。
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他们都是好朋友。他们非常想去看大海,于是就分工合作,一起造船。船终于造好了。大家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朋友船”。小和小熊首先上了船,小马和小猪接着上了船,小狗和小兔也上了船。最后,小猴和小鸟上了船。“朋友船”起航了,顺着小河驶进了大海。忽然,大风暴来了,海浪越来越大。不好了!“朋友船”被礁石撞破,开始进水了!一只海豚向小狗喊:“小狗!赶快离开这条破船吧!”小狗说:“不!我不能离开我的朋友。”一只大章鱼向小猴喊道:“小猴!赶快离开这条破船吧!”小猴说:“不,我不会离开我的朋友。”小动物们齐心协力,堵住了船上的缺口,把船驶向了岸边。从此以后,森林里就多了一条船,船上还画着小动物航海的故事呢。
活动后反思:
本活动我首先利用儿歌导入了新课,从而引导幼儿说出儿歌中的小小的船是指月亮船。故事的欣赏,让幼儿知道了我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墙、最大的广场。整个活动的开展始终围绕活动目标来教学,通过层层的设问,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开发了幼儿的思维,为幼儿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幼儿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又培养幼儿更加热爱祖国的情感。
月亮音乐教案推荐7篇相关文章:
★ 云音乐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