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舟教案7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参与感,通过制定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以下是职场好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赛龙舟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赛龙舟教案7篇

赛龙舟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以及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2.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指导一些特殊的端午节物品,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活动准备:

1.挂图:有关端午的图片。

2.ppt,粽子;香袋;长命缕;雄黄酒;龙舟图片。

3.建议家长事先为幼儿讲述端午节的有关风俗。

活动过程:

师:(教师出示粽子,龙舟,香袋,长命缕,雄黄酒图片)小朋友看看图片,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他它们叫什么名字呢?

幼:粽子,龙舟(船),香袋......

师:我们可以在图片中看到粽子,有龙舟,有香袋,还有的是什么东西呢?有没有小朋友知道的呢?

幼:水/酒......

师:图片中的东西一起复述一遍

你见过这些东西吗?在哪里见到的?

幼:见过。家里,商店里......

师:现在,我们在家里,店里很容易看到这些物品,那小朋友们知道这些东西是在哪个节日里要用到的吗?

幼:端午节

师:老师听到好多小朋友说端午节,你们是怎么知道端午节的呢?

幼:我爸爸/我妈妈......给我讲的。

师:小朋友们很认真,把爸爸,妈妈告诉你们的节日记下来了。没有错,这些东西呢,都要在端午节用的。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告诉老师,端午节是每年的什么时候?

幼:6月6日(公历)五月初五(农历)(给幼儿分析公历,农历)

师: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幼:屈原......

师: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非常聪明,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这个节日啊,和我国以为著名的诗人有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听听屈原的故事

(教师讲故事......完)

师:端午节和谁有关?

幼:屈原

师:小朋友们听得都很仔细,现在人们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

幼:屈原

师:小朋友们都很聪明,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过端午节;小朋友们想想,为什么人们要纪念他啊?

幼:人好,死了,爱国家......(表达了人们对屈原怎样的感情)

师:因为屈原爱自己的国家,他听到自己国家灭亡了,心里很难受,跳进了汨罗江,小朋友们说屈原怎么样啊?

幼:很伟大......

师:屈原很伟大,当时人们听到屈原死的消息,他们怎么做的?

幼:划小船,拿粽子、鸡蛋......把雄黄酒倒进江里。

师:人们划来小船打捞屈原的身体,为了不让鱼虾们吃屈原的身体,把粽子、鸡蛋扔进河里,把雄黄酒倒进江中,让水里的动物罪晕,不去伤害屈原的身体。

师:人们对屈原好不好啊?

幼:好

师:因为屈原爱国家,爱人民,所以人民也热爱他。为了怀念他,以后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了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就是端午节。所以在我们过端午节的时候呢,包粽子,赛龙舟也成了我们的习俗了。

师:现在小朋友们清楚了没有,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啊?

幼:纪念屈原。

师:在什么时候?

幼:农历五月初五

师:我们都要干什些什么事呢?

幼:赛龙舟,包粽子。

师:我们现在呢,在完整的欣赏一下这个故事,体会一下大诗人屈原的心情,和人们对他的热爱与怀念。

赛龙舟教案篇2

教材分析

农历五月是赛龙舟的节日,幼儿在报纸中或电视上均看到了许多有关端午节的资讯,包括吃粽子和赛龙舟。当老师提到龙舟竞赛,幼儿便兴奋不已,七嘴八舌地讨论,藉此机会与幼儿共同认识赛龙舟,激发幼儿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划龙舟》是一首旋律欢快、节奏鲜明、说唱结合的歌曲,本次活动通过指导幼儿学唱歌,引导幼儿用有力的声音表现比赛热情、激烈的景象,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作品内容,感受龙舟竞赛热烈紧张的氛围,激发幼儿演唱歌曲的兴趣。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用有力的声音表现比赛热情、激烈的.景象。

2.尝试为间奏部分和念白部分创编肢体动作,用肢体动作直接感受节奏的速度和变化。

3.愿意和同伴合作游戏,感受龙舟竞赛热烈紧张的氛围。

活动准备

幼儿看过赛龙舟视频,教学课件。

活动建议

1.出示赛龙舟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划龙舟时人们的表情和动作, 引导幼儿感龙舟竞赛热情、激烈的景象。

提问:图片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怎样让龙舟跑得更快?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周围的人们在干什么?为什么?

小结:赛龙舟也称划龙舟、龙舟竞渡,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运动。比赛时,由一人敲锣指挥,水手按锣声节奏划桨前进,竞争非常激烈,场面非常热闹。

2.引导幼儿欣赏歌曲、学唱歌曲《划龙舟》,感受龙舟竞赛热烈紧张的氛围。

(1)请幼儿欣赏歌曲。提问:歌曲里唱了什么?引导幼儿用歌词说出划龙舟比赛的热闹景象。

(2)请幼儿再次欣赏歌曲。提问:从歌声里你听出人们在划龙舟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他们会想什么办法获得胜利?水手是怎样为自己鼓劲的?鱼儿是怎样为水手鼓劲的?引导幼儿练习念白部分,体会参赛者齐心协力想争取胜利的急切心情,感受歌曲欢快、激烈的竞争景象,帮助幼儿理解水手用力划桨、鼓手擂鼓助威、鱼儿热切鼓劲的紧张氛围。

(3)引导幼儿随音乐伴奏完整学唱歌曲,可采用分组演唱的形式进行练习,提醒幼儿注意用有力的声音表现比赛热情、激烈的景象。

3.引导幼儿为间奏部分和念白部分创编肢体动作,用肢体动作直接感受节奏的速度。例如:人山人海乐悠悠后的间奏,可双手轮流拍打双腿感知节奏;水手边还喊号子边有节奏地做划桨动作;鱼儿加油可以随节奏握拳跺脚加油助威。

4.鼓励幼儿随音乐边唱边做动作,感受划龙舟的气氛和乐趣。

赛龙舟教案篇3

活动目标:

学习与同伴商量,合作游戏,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能灵活和创造性地玩游戏。

活动准备:

平衡木一张,小椅子两张,皮球报纸若干,龙的头饰3"4个。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结伴尝试下列游戏

1、两人从两边同时走上独木桥,怎样才能走过小桥,且自己和对方不被挤到桥下。

2、两人拿一张有洞的报纸,将身体套入报纸中,变成一个“连体人”一起向前跑,尽量不让报纸撕开。

3、两人一起用身体任何一部位(除了手)拿住球向前行进,球不掉下来。

二、幼儿和教师一起讨论

1、你们是怎样玩的?成功吗?怎样做能成功?

2、师小结:玩这些游戏时最好事先商量好办法,玩时两人要密切配合,这样才能成功。

三、游戏

赛龙舟中秋节快到了,这段时间,经常可以看到江南水乡进行龙舟比赛。今天,我们也来赛龙舟好吗?将幼儿分成四组,后面小朋友手搭在前面小朋友的肩上,听到口令后,大家一起蹲着向前走,龙舟不能断开,几个小组还可以比赛,哪组先拿到红旗哪组胜。游戏进行2"3遍。

四、结束

腿部放松运动。

赛龙舟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大月牙形画龙舟的外形及用水平线、垂直线、斜线、波浪线螺旋线和弧线装饰的技巧;

2.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创作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幼儿看过龙舟的形象

2.龙舟的各种形象图片。

3.油画棒、勾线笔、黄色纸各人手一份。

4.幼儿用书。

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欣赏龙舟的形象图片,观察龙舟的外形特征,讨论龙舟的画法。

(1)观察龙舟的外形,并尝试表现。

教师:龙舟是什么样子的(像大月牙形)?都是什么形状的?请你用手指画一画。

(2)重点讨论龙舟上刻画的图案的画法。

教师:龙舟上刻画的图案是什么样子的?怎么样才能画出美丽的感觉?

(3)经过讨论后,教师示范用线描画的手法表现龙舟。

教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了,可以用很多线来表示。现在请你们来看一看,老师这样画龙舟好不好。

2.请幼儿用线描画的手法表现龙舟。

(1)请幼儿用白纸上先画出龙舟的基本形。

教师:小朋友们来看一看,这幅画上有水,龙舟都去哪里了呢?请你们把龙舟画出来吧。不要急,先把龙舟的外形画出来。

(2)请幼儿用线描画的手法表现龙舟上刻的精美的线条图案。提醒幼儿,线条可以丰富些并略有疏密变化。

教师:画的线可以是各种样子的',有的地方可以多画些,有的地方可以少画些,这样会更好看的。

(3)请画好龙舟的幼儿,可以在四周添画些其他的东西,如,天空的小鸟等等。

教师:画好小鸟的小朋友,可以想想龙舟上面还会有什么,再添画些其他的东西。

3.展示作品,互相欣赏、评价。

教师:看看龙舟都在水中了吗?说说你最喜欢的龙舟?为什么?

赛龙舟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2、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感兴趣。

3、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4、通过参加端午节环境创设,感受参与端午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活动准备

1、包粽子、做香囊所需的材料。

2、 活动前请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3、 请部分爷爷奶奶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到爷爷奶奶家过节。

1、请爷爷给小朋友讲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2、 小朋友自由和爷爷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进一步了解端午节时人们进行的一些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枝、洒黄酒、挂香囊等。

3、幼儿和爷爷奶奶们一起进行过端午活动。

(1)、我给奶奶学包粽子。

请奶奶向小朋友介绍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2)、做龙舟、划龙舟。

和爷爷一起用布和竹棍做成龙舟进行龙舟大赛,请幼儿四五人一组,套上龙舟,进行划龙舟比赛活动,先取到红绸一组为胜。旁边请几位幼儿为他们摇旗呐喊。

(3)、做香囊活动。

请奶奶示范香囊的做法,把碎布缝成校口袋,放进香料和少许艾草,合上袋子,幼儿学做香囊。

(4)吃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5)和爷爷奶奶再见。

教学反思

1、通过这次活动,使幼儿对端午节的传说及相关习俗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孩子兴趣浓,热情高涨。

2、这节课通过三个小活动,让幼儿与爷爷奶奶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孩子亲自参与了活动。锻炼了孩子动手能力,增进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3、从这次活动整个开展情况来看,我觉得孩子们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同时也得到爷爷奶奶的密切配合,但我觉得爷爷奶奶及孩子他们知道的还很欠缺,需要进一步提高。

4、此次活动,自我觉得参与度还不够,还没有真正进入角色,还需要我做更深层次的思考,提高对孩子的服务质量。

5、从这节课中,我也有所思,如果让我在开展同样的活动,我会采取更丰富的活动形式和内容,积极参与,和孩子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小百科,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赛龙舟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民间体育游戏《划龙舟》,发展幼儿的臂力。

2、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对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已有一定的了解

物质准备:划龙舟录像一段,ppt,船桨人手一副,一艘由二十张椅子摆成的龙舟,鼓、锣各一个,梢桨前后各一副。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屏幕上划龙舟的图片,了解划龙舟的来历。

提问:屏幕上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什么时候会有划龙舟?

二、初步了解情况,掌握划龙舟动作。

1、师:说到这个划龙舟呀,可是我们仙岩镇的强项!几乎每年都有我们的龙舟队获的比赛的大奖,因此,为了让我们将来的每一年都能保持得第一,我们可要从现在就培养我们仙岩的划龙舟的好苗子,现在呢,陈老师想请你们来当未来的龙舟队运动员,你们愿意吗?

2、集体幼儿观看视频(划龙舟)。

师:既然已经报名参加了比赛,那么对划龙舟就要有一定的了解,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录像,让我们带着问题边看边想,把你看到的先藏在心里,看完了再来告诉我!

3、出示ppt,认识龙舟上的各个角色

提问:

1)划龙舟时龙舟上的人都在干些什么?他们是怎样分配工作的?

2)划手的动作是怎样的?请你来试一试!(教师当鼓手作指挥)

3)刚才录像当中谁的动作和我的动作是一样的?除了鼓手,船上还有谁手里也是拿着乐器的?拿着鼓的我们称为“鼓手”,拿着锣的我们称它什么?

4)我们划的'这么卖力,那我们究竟该往哪个方向划呢?两名舵手分别站在哪儿?他们又是怎样分工合作的?请你来试试看!

4、教师小结

划龙舟时不仅精神要高度集中,动作还要整齐有力,而且最重要的是在划龙舟时运动员们一定要有勇往直前,不怕困难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所谓的团结就是力量就体现在这儿啦!

三、游戏《划龙舟》

师:光说不练可行,现在可是轮到我们拿出真本领的时候啦!

1、教师带领幼儿听口号,做热身运动。

2、集体幼儿分工合作,握桨开始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游戏开始:交代游戏名称,讲解玩法:17名幼儿坐到椅子上平拿船桨。选一名鼓手,一名锣手,两名舵手。同时要求幼儿边划边齐声呐喊:“哇啊!哇啊!……”要求声音整齐,手臂划下去有力。锣手要跟着鼓手,击鼓要有稳,有力度,把握好节奏。

四、教师小结游戏情况,结束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很棒,都是出色的划桨手,相信经过努力,你们会成为一支力量强大的龙舟队。愿你们在明年的端午节“赛龙舟”活动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赛龙舟教案篇7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及爱国热情,并在解说当地过端午节的习俗中增长历史知识。

教学重点:学社自己动手做“龙舟”、“粽子”。

教学难点:学生合理利用废旧物。

教学方法:讨论、练习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师:农历五月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又称作端午节、午日节、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基本相同。在每年这一天,大家会进行一些挂艾叶、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佩香囊等活动。 板书课题。

二、 授课

1、讨论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的来历据说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的民族诗人屈原,当年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一直追至洞庭湖,还不见踪迹,而这便成了”龙舟竞渡的起源。同时人们还煮了许多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久而久之,每年农历五月五,人们都用赛龙舟吃粽子来纪念屈原。”

提问:同学们知道端午节还有什么习俗吗?

“端午节小孩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传统的香囊内有香料,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串,形形色色,玲珑悦目。”

2、读儿歌

“五月五,过端午,锣鼓喧天赛龙舟,挂艾叶,佩香囊。家家户户扎粽忙。”

3、老师示范

1)将纸杯剪开;

2)用胶水粘好;

3)用吸管做船桨

4)做龙头和小人。

4、学生讨论,尝试做。

5、示范做粽子

1)把纸裁成长方形;

2)连续折成三角形。

3)按折印来做粽子,再用绳子绑好。

6、小组制作

1)选择合适的废旧挂历、包装纸、彩色丝线或毛线,做个纸粽香囊。

2)用纸杯和吸管来做一只“龙舟”。

7、老师指导

点评作业

8、展示作品

填写意见卡,填写出自己对作品的评价以及他人对作品的建议。

9、分组进行扎粽子或划龙舟比赛。学生集体评选出最佳选手。

三、小结:纸粽可作为礼物过节时送给亲朋好友,龙舟可以用来进行一次同学之间的友谊赛。

第二课时:描绘划龙舟的场景

1、 龙舟上人物角色、动态:旗手、舵手、划桨手、鼓手,动作各不相同。

2、 场景热闹欢快,色彩鲜艳丰富。

3、 学生创作,教师辅导巡视。

4、 作业展评。

5、 小结:有学生自己谈谈收获。

板书设计:

1、老师示范作龙舟:

1)将纸杯剪开;

2)用胶水粘好;

3)用吸管做船桨;

4)做龙头和小人。

2、示范做粽子:

1)把纸裁成长方形;

2)连续折成三角形。

3)按折印来做粽子,再用绳子绑好。

教学反思:

赛龙舟教案7篇相关文章:

幼儿数学排序教案7篇

语教案参考7篇

五的组成教案7篇

慈母泪教案7篇

桥中班教案7篇

小班排队教案7篇

舞蹈社教案7篇

学前社会教案7篇

雨活动教案7篇

魔术圈教案7篇

赛龙舟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2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