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教案设计,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批判性思维,制定科学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下面是职场好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家乡的歌教案模板6篇,感谢您的参阅。
家乡的歌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人们生活离不开水,水能为人类服务。
2、知道清水与污水的区别,从小养成爱护水源的良好行为,不向河里扔垃圾和脏物,让河道都流着清水。
活动准备:
图片2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1、师:我们的家德清是属于杭嘉湖平原,因为她很美丽,很受大家的喜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出示图片一,提问:这些地方漂亮吗?什么地方漂亮?
3、师小结:清清的.喝水碧波荡漾,小鱼在河里欢快地游······
二、引导幼儿观看图片二,知道河水被污染了会破坏我们的环境。
1、师:老师还要带你们去一些地方,你们看看这些地方漂亮吗?这些地方为什么不漂亮?
2、你看到了哪些垃圾?这些垃圾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三、讨论:河水脏了会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危害?
四、讨论:我们想什么办法使河水变干净呢?
1、不随便向河道内倒生活垃圾和乱扔腐臭物质。
2、多养鱼发展水的本身净化能力。
3、向人们宣传不向河道扔垃圾。
五、参观社区河道,了解现状,想办法解决。
1、师:我们新村里的河水干净吗?我们怎样为新村河道做点事?
2、组织幼儿利用废旧纸盒,制作垃圾箱放在河道边。
3、制作警示牌,挂在河边。
家乡的歌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感受三拍子的节奏特点,学习乐句间自然的换气。
2.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长江、黄河的图片及家乡景色的图片,录音机,钢琴。
活动过程:
1.游戏:找音高。
幼儿用手势表示自己听到的基本音后的不同音高。
2.练声
要求幼儿能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并在练声时感知换气,为学唱歌做准备。
3.学习歌曲
(1)老师范唱幼儿欣赏。
提问:歌词里唱了什么/?歌曲是几拍子?
(2)再欣赏一遍,进一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及歌词内容。
(3)欣赏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欣赏家乡景色的图片。
出示长江、黄河的图片,幼儿边欣赏边跟老师朗诵歌词,进一步理解歌词的意义。
(4)幼儿跟唱歌曲。
重点:唱准三拍子的节奏。
难点:学习换气。
(5)老师伴奏,幼儿集体演唱激发幼儿唱出自豪愉快的情感。
(6)分组演唱,熟悉歌曲。
4.教师总结性评价。
活动反思:
在这次音乐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都比较高昂,在说说唱唱的'过程中体验到了音乐活动的快乐。但是孩子们子学习换气时比较困难,特别是平时不喜运动的三个孩子,有提气的现象,需要教师的示范加个别指导。
家乡的歌教案篇3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2、认识常用课堂打击乐器碰铃、响板。
3、听赏歌曲《吹芦笙》。
教学目标:
1、能有兴趣地听音乐,并知道《吹芦笙》是表现哪个民族的儿童歌曲。
2、能有表情地演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3、认识碰铃与响板,并知道正确的演奏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1、教师挂出中国地图和长江、黄河风景图,介绍长江、黄河,并请学生指出长江和黄河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2、教师将歌曲范唱一遍,或播放录音。使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歌词、节奏和情感。3、跟着教师有表情地分句轻声学唱。4、请几组学生集体演唱,并评出有表情且音色较美的小组进行表扬。
(二)听赏《吹芦笙》1、教师播放歌曲《吹芦笙》,引导学生欣赏,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2、教师简单介绍侗族及其吹奏乐器芦笙的主要特点。3、引导学生在听赏时接唱歌曲中的'衬词。4、在听赏几遍以后,可让学生跟随录音轻声哼唱。
(三)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响板1、教师向学生展示乐器实物,演示基本的演奏方式,并让学生识别两种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2、教师将乐器发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正确的敲击方法。如乐器数量不够,可轮换进行。3、教师出示卡片碰铃响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演奏。可分组交换练习,每两人为一组作乐器交换。
教学评价
1、能否区别碰铃与响板的音色,并能正确演奏。
2、是否知道《吹芦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儿童歌曲。
3、能否有表情地演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家乡的歌教案篇4
设计意图:
温州的皮鞋闻名全国,并且经历了一个由盛到衰、再由衰到盛过程,现在,说起温州,全国人民首先想到的是聪明、勤劳的温州人和温州人所产的皮鞋,而我们的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却并不知道,因此,通过一个活动,让孩子认识温州的皮鞋,了解皮鞋的加工程序,参观皮鞋制造厂,了解温州文明全国的皮鞋制造业,使孩子对于家乡在全国的文明产生自豪感,继续体验为家乡而骄傲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知道皮鞋行业是温州的支柱行业之一,知道温州制作的皮鞋全国闻名。
2、通过参观皮鞋厂,引导幼儿了解皮鞋的加工程序。
3、引导幼儿萌发能为家乡的`荣誉而自豪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一只皮鞋,一段关于温州许多厂家皮鞋获全国免检产品称号的广告
2、联系好皮鞋加工厂,为幼儿参观皮鞋的制作作好准备。
3、为每一位幼儿准备口罩。
活动过程:
1、(出示皮鞋)小朋友,这是什么?对了,是皮鞋,这只皮鞋是我们温州生产的呢!你们知道吗?温州生产的皮鞋在全国都非常有名。不信,你们看。
2、播放广告,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平时听过吗?你知道皮鞋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吗?(幼儿讨论)
3、参观皮鞋厂
请皮鞋厂的工作人员一起,带
领小朋友观看皮鞋制作的每一道工序,并讲解,让孩子知道一只皮鞋的诞生还需要许多半成品的加入,如鞋底、鞋跟、鞋面等等。最后,请皮鞋厂的老板讲述温州的皮鞋在全国的影响力。
4、幼儿回园讨论:
“今天,参观了皮鞋厂,了解了我们温州的皮鞋,你有什么感受?”
5、教师总结:
我们温州的皮鞋在全国的名气都是很大的,人人提到我们温州的皮鞋都会称赞,我们应该为家乡的荣誉感到高兴和自豪!
建议:
1、可将活动安排在一个早上,待教师讲解完毕后,立即去参观。
2、注意要为幼儿戴上口罩,以防鞋厂的化学用料有毒气体。
家乡的歌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地图,了解家乡的位置,知道家乡的名称。
2、初步了解家乡大概的地形特征。
3、引导幼儿萌发愿意去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愿望。
准备:
1、地球仪一个,多媒体课件(包括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温州地图、永中地图,以及特色景点和特产的图片,并且经点击能相互转换,同时用小豆豆作为课件的引导人)
2、一张本地游览图;一张大四开左右的白纸;骰子和棋子。
3、制作“家乡旅游棋”作为游戏背景纸,每组一副。
过程:
1、引题:
(出示地球仪)“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个圆圆的东西是什么啊?(幼儿讨论)告诉你们吧,是地球仪,这个球就是把我们生活的地球做成了一个模型,在这里啊有世界上所有的地方呢!你们知道我们的家乡在哪吗?(幼儿讨论)今天来了一位好朋友豆豆,他也是我们这的人,他可聪明了,让他带我们去找找看吧!”
2、播放课件:
①(点击出现小豆豆和世界地图)
小豆豆介绍世界地图,介绍世界上的五大洲,并且特别提到我们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亚洲。
②(点击出现中国地图)
豆豆:“好了,现在我们来到了中国,这就是我们的中国地图”。豆豆来介绍中国,知道我们的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有很多很多的省,而且中国是世界上那么多国家里第三大的国家,可厉害啦!
③(点击出现温州地图)
豆豆:“在我们的中国里,有一个浙江省,我们的家乡呢就在浙江省的温州市,你们看,这就是我们的温州,我们小朋友就在这个地方(用鼠标点出龙湾的'所在)。我们温州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城市,旁边有大海,而且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有楠溪江、有雁荡山、有寨寮溪……;(依次出现图片)还有很多好吃的,有全国有名的海鲜等等。
④看本地游览图。请幼儿说出本地的著名景点、主要建筑、街道,教师在地图上找出并指给幼儿看。师生轮换,使幼儿初步学会看地图。
3、游戏:小小旅行家
①以棋子代替小朋友,做个“小小旅行家”,从幼儿园出发游览名胜,边旅行,边向其它幼儿讲解自己的“见闻”。大家轮流做讲解。
②下棋。玩法:两人一组,每人各取一棋子(色或形不同)代表自己。“锤子——剪子——布”,赢者先走,掷骰子决定走步正巧遇“乱扔果皮倒退四步”,便要停在出发点不动。先到终点者为赢。
建议:
1、“家乡游览图”以教师为主绘制,幼儿向教师提供景点名称及大致方位,可为图上增添剪贴图片。
2、在画家乡游览图的基础上绘制家乡旅游棋,“家乡旅游棋”也可和幼儿一起制作,使幼儿在制做过程中大体了解进退棋规则。做法:
①在景点之间适当增加些新点,写上旅游行为及进退棋原则。如“为老人让座前进三步”,“乱扔果皮倒退四步”、“公园好玩原地停留”,等等。这些规则由师生讨论共同确定。
②以幼儿园为起点,另选一终点,用双线将沿途各点连成旅游路线图。
家乡的歌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贝、男、虾、原、爱、跑6个字。
2、能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能感受到自己生活的快乐和幸福,有实现未来理想的愿望。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笔画出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
认识12 个生字。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受家乡美在哪里。能读出家乡的美。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孩子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介绍5位新朋友让你们认识。
他们准备邀请你们去他们的家乡旅游,你想去吗?
(过渡句:这5位新朋友的.家乡风景如画,异常美丽,让我们边学课文,边跟着他们去游览)
齐读课题: 24、画家乡
(二)、看画面,听范读,整体感知课文
(过渡句:孩子们,我们现在就出发旅游5位新朋友的家乡;出示:根据插图制作的动画课件,配上音乐,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看)
(三)自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
(过渡句:孩子们,这5位新朋友的家乡美吗?这么的地方,自己读一读,想一想,看一看课文是怎样用语言来描绘这种美的)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画出你觉得最美的句子,再多读几遍。
3、读了课文后,看一看这些生字词,你认识吗?
kuān xiā jiǎo jiǎn bèi kě yuán
那么宽 鱼和虾 赤着脚 捡 贝 壳 平原
bēn mì pǐ shì lóu
奔跑 又密又绿 一匹马 城市 楼房
指名认读、齐读、分组读
4、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学生是否读通顺。5、师生合作,理清课文内容
孩子们,愿意向同学们展示你读课文的成果吗?
老师贴出5位小朋友的名字的卡片,再指名回答;然后贴出他们家乡的卡片并让学生小朋友的家乡在哪里?
涛涛 海边
山山 山里
平平 平原
青青 草原
京京 城市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词语、抢答
宽宽的街道 宽广的平原 捡贝壳 奔跑的马
又绿又密 城市高楼
2、扩词练习:
市( )( ) 密( )( ) 宽( )( )
捡( )( ) 原( )( ) 贝( )( )
3、猜字谜:
(1)虫子往下掉 ( )
(2)月亮去掉一只耳 ( )
4、指导书写
1、做好写字的正确姿势
2、描细
3、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4、重点指导跑的最后三笔是?、一、乚;男字的上下部分不要分家;爱字的下面是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段。
1、孩子们,我们接受涛涛的邀请,去游览他的家乡。
2、抓住美的语言,朗读感悟
(1)那么湛蓝,那么宽的海,谁愿意美美地读一读第2自然段(指名读这一段)
(2)再指名读(谁还想再读一读,读出大海的蓝、大海的宽、大海的富有)
(3)指导朗读重点词句。
出示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读好那么......那么......,,读出对大海的喜爱;读好一艘艘、装满。并练习用那么...那么.....说话。
(4)齐读这一段。
(5)当导游,介绍涛涛的家乡。师相机板书:蓝、宽、富
(6)总结学法:
欣赏画面----抓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当导游,介绍家乡
二、运用学法,指导学习第3段
1、欣赏画面
2、小组合作学习第3段,抓重点词句读,介绍山山的家乡。师可参予到小组中去,与学生一起学。
3、汇报交流
(1)小组汇报,有感情地地朗读、评价、齐读
(2)导游介绍。板书:高、清、树
(3)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帮助解决
三、小组合作学习自己喜欢的段落
1、运用学法,合作学习本组喜欢的段落
(1)找出相应的插图,观察画面
(2)各自有感情地朗读
(3)小组内互评,作好汇报准备
(4)扮演导游,介绍家乡
2、汇报学习成果:
(1)指名小组汇报朗读自学的段落
(2)学习相同段落的同学进行评价,并齐读这一段
(3)汇报介绍家乡,相机板书
四、看板书,指导背诵
1、看板书,老师引读
2、自己看板书,试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3、指名背
4、喜欢相同段落的同学齐背
板书如下:
涛涛 海边 宽、蓝、鱼、虾
山山 山里 高、清、树
平平 平原 平坦、宽广、稻子
棉花、菜地
青青 草原 望不到边、草、羊群
京京 城市 美、街道、楼房、公园
五、画家乡,说家乡
(过渡句:孩子们,5位新朋友把自己的家乡画得这么美,你们想画一画自己的家乡吗?)
1、动笔画家乡
2、同桌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乡
3、指名展示自己的画
六、课后作业
把刚才介绍家乡的话写在画的旁边,能用上那么...那么....最好。
家乡的歌教案模板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