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研社英语教案7篇

时间:
Animai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写作内容是包含教学重点和教学过程的,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都保持着思维清晰,职场好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外研社英语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外研社英语教案7篇

外研社英语教案篇1

?学情分析

这学期担任五(1)教学任务,五(1)共有学生人数56人,多数学生基础不够好,学习很吃力,学习积极性不高,有的因此扰乱课堂次序,这给教学带来不少困难。大部分学生上课表现还是很不错的。总的来说,课堂上,老师容易掌控学生的学习进度。

二、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学生用书let’s learn部分的词汇仍然是围绕话题归类出现的。这样有利于学生记忆和开展话题的讨论。与五年级上册相同,本册let’s learn中的大部分词汇要求学生做到听、说、读、写四会掌握(即加粗的单词)。用来巩固复习词汇的活动主要是结对和小组活动,以及let’s find out等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活动。

五年级下册学生用书的let’s try也是一项brainstorm式的活动,这一点与五年级上册相同。另外,在这一部分基本上都安排了一个任务型活动,需要学生通过问答、思考或讨论来完成。

let’s talk部分依旧是一个浓缩了的情景会话,目标句型突出。为给学生提供灵活运用语言的机会,这一部分提供了可供替换的内容。

read and write部分的教学目标是:读懂对话或短文;完成检测学生理解程度的填充句子练习;听、说、读、写四会掌握两组句子;完成一项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的任务型语言活动。

let’s spell部分,三年级上册、四年级上册学生用书中安排呈现了26个字母及例词,使学生初步了解到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四年级下册学生用书进一步呈现了5个元音字母在单词中长短不同的发音,五年级上册学生用书编排了22个常见字母组合的发音,在此基础上,本册又安排了10个常见字母组合的发音,依旧是用绕口令的形式将含有这些字母组合的单词整合成趣味句子。

五年级下册学生用书的阶段复习密切围绕各单元话题展开,将所有需要复习的语言点融进有实际交际意义的活动之中,并增加了考察综合性阅读理解能力的语篇,以增进对语言知识的积累。

三、教学内容目标

1、能听、说、读、写69个短语和单词以及14组句子和6个谚语句子。(包括日常活动、季节、生日、电话用语、动物和野营等几个话题)。要求能在真实语境中正确运用并能读懂简短语篇。

2、能听、说、认读85个单词。

3、能听懂、会唱6首歌曲。

4、能理解6个幽默小故事。

5、能了解6项简单的.语法知识。

四、教学重难点

1、学习一天中不同时间段学习和生活起居情况的表达,尤其是学会使用频度副词谈论日常生活;

2、问答最喜欢哪个季节并陈述原因;

3、学习12个月份的名称、每个月的主要活动和与序数词有关的日期表达法;

4、学习现在进行时,能够简单描述自己或他人正在做什么,询问他人正在做什么,询问动物正在做什么并作答;

5、学习形容词性和名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

6、学习祈使句的用法。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精心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确定每堂课的基础内容,预备内容和拓展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2、尽可能使用多种方式教学,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

3、及时与学生沟通,及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注重个别辅导,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培优补差。

5、重视语音的训练,进一步复习巩固音标。

6、扎实训练四会句型,切实掌握语言材料。

7、在课堂上多开展一些有趣活动、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英语,在生活中学习英语

外研社英语教案篇2

一、teaching demands and aims(教学目标)

二、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 (教学重点)

1、words

2、sentences

3、grammars

三、teaching aids (教具)

四、teaching procedures(教学过程) greeting(问候) warm up(热身) review(复习) new leon(新课) step one: step two: step three: follow up(叮咛)

五、homework(作业布置)

作 业 的 布 置

一、书面作业

1、每节课后教师可适当选择课后习题(书本或课外参考书)及字母作业。

2、低年纪的孩子适合听磁带读课文、画图、连线、写字母等简单作业;每学期两次测试:半期考和期末考试。

3、高年纪的孩子要求抄单词、背单词、背课文等书面作业;每节课前可做适当的听写练习;每个月可做适当的单元测试;期间两次大考:半期考和期末考。

二、磁带作业

1、适时布置(条件允许可每周一次):将本周学习的内容录进磁带,下周上交。

2、录制要求:首先让学生和老师打招呼,接着报朗诵单元,然后录作业内容,最后与老师说再见。(如:hello! amanda.i am go go.this is unit 11„„„ goodbye! amanda!)

3、听音修正:

(1)书面记录:边听边把学生的错音登记在学生手册上。 (2)修正过程:

a:打招呼,先表扬肯定,后提出错误,注意错音的跟读 b:说悄悄话,增进师生感情交流 c:提出问题。

d:结束say:“ good bye! ”

三、电话教学

1、时间安排:每月两次的电话教学,每生教学时间不超过8分钟。

2、教学内容:

(1)本周学习单词及课文的朗诵。 (2)词句的翻译。 (3)疑难解答。 (4)家长的经验交流。

外研社英语教案篇3

一、学情分析

我们班共有38个学生,其中男女生各占19个。学生英语学习水平不一,特别是张家庄的10名学生,英语学习底子很薄,学习很吃力,在上个学期就影响了教学进度。我始终认为小学英语的学习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可实际上学生付出很多,收获却不多。本班学生有很多对英语都比较烦,没有什么兴趣,完全是被动的学习。这样看来,英语教学难度要胜于其他学科。

二、教材分析

本册书包括六个单元和两个复习单元,内容涉及学生的日常生活、天气情况、谈论日期和生日、家务、动物和野外旅行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材设计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三、教学目的

根据我班学生英语的学习情况,特别指定本学期英语教学目标如下:紧扣教材,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和良好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充分利用多媒体、录音机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英语语音和语调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重视学生课堂英语的口语交流,变文字为语音,训练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学会正确书写英语单词和句子,初步学会写英语小作文。

四、主要措施

1、教学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改变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学习形式,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或听、或说、或读、或写、或演、或赛,形式要多样,决不使学生感到一丝的疲惫。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去学习英语,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2、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抓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书写、朗读、口语操练、提问及语言行为习惯的培养。

3、充分利用多媒体等一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改变以往的一张嘴、一本书、一只笔的学习方式,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发到学生手中的磁带,学生要认真的听,教师通过课前检测了解学生的听的情况;教材中的情境对话要通过多媒体图文并茂、声情一体地展现到学生面前。力求英语学习生活化、形象化、趣味化。

4、本期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景对话的表演,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去表演,去学习和感受,加深印象。每一个“谈一谈”都要让学生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5、继续发挥小组长和课代表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坚持不懈的学习英语。单词的提问、学生的表演都要在课代表和小组长的组织下有序的进行,让他们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助推器。

6、作业设计要实用化、生活化。作业不要一味抄书,一遍两遍,机械、单调,学生也没有兴趣。紧扣考试题型,围绕单元主题和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进行个性化的作业设计。

外研社英语教案篇4

Ⅰ.语言要点

accept, invitation, after all, continue, call on, day and night, pay back, at the most,

worth, not…any more

Ⅱ.日常交际用语

1. where have you been all these days?

2. what happened?

3. we did have a good time.

4. excuse me. i’ve lost a case i wonder if it’s been found.

5. can you describe the case?

6. where did you last have it?

7. we asked everyone there if they had found …, but without luck.

8. we couldn’t find it; it was lost.

Ⅲ.语法

疑问句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e.g.1. he asked if she was pleased.

2. she asked him how many people were going to the ball.

背景知识介绍

1.作者

guy de maupassant(莫泊桑1850—1893)was a well—known french novelist and short –story writer.在少年时他就对文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很小的时候开始写作,在30多岁成为著明的小说家,他的大部分作品讲的是人们的日常生活。1871年开始,他在政府部门就职,这期间他熟悉了政府职员的生活。这段经历帮助他创造出了他的短篇小说“项链”。他的作品简洁明了,讽刺运用得恰到好处。莫泊桑晚年承受疾病围绕,1893年病逝于巴黎。

2.有关这部戏的介绍

“项链”这篇课文是一个独幕剧,它包括三个人物:mathilde loisel, a yang woman;

pierre loisel, mathilde’s husband, a government worker; jeanne, mathilde’s good friend.

课文难点分析

1. scene1 a park in paris ……walks towards her.

这部分用斜体表示,或象下文一样置于括号中,叫做舞台指导说明(stage directions )一般使用现在时态。戏剧一般首先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time)、地点(place)和剧中人物(characters)。在这一段中有了具体介绍。

2. …but i don’t think i know you.我好象并不认识你。

i don’t think i should do that.我认为我不该做那件事。

i don’t believe she will come.我上信她不会来。

“think, believe”这两个词的否定式在主句中表示,而宾语从句中的动词用肯定式。

3. in fact you do.事实上你认识我。

=in fact, you know me.为了避免和前面重复,所以用助动词代替。

e.g.①we all love singing, but he doesn’t.我们都喜欢唱歌,但他不喜欢。

②class 2 went to a picnic, but class 1 didn’t. 2班去野餐了,但1班没去。

4. recognize vt.认识,辨认

e.g.①she was so changed that i hardly recognized her.她变得我几乎认不出来了。

②harry recognized me in the crowd.亨利在人群中认出了我。

5. where have you been all these years?这些年你上哪儿去了?

e.g. the teacher asked jane, “you didn’t come to school, last week, where have you been?”

老师问jane,“你上星期没来学校,去哪儿了?”

6. that’s because of hard work.那是因为劳累。

e.g.①he couldn’t go further. that’s because of his wounded leg.

他不能再往前走了,因为他的腿受了伤。

②he cried because of the pain in his arm = he cried because he had a pain in his arm.

他因为胳膊疼而哭了。

because of后面跟名词在句中作状语与because加句子引导的状语从句意义相同。

7. have times been hard for you?这些年境况不太好吧!

times这个词我们以前见过:(morden times )表示目前或某种特殊时期的生活情况或环

境,可译作“日子”、“境况”、“时代”。

e.g.①he didn’t complain of hard times, but kept on working hard.他没有抱怨时势艰难,相反的是一直努力工作。

②students thought times are terrible in july.学生们认为7月是一段难熬的日子。

8. but what happened?发生什么事了?

happen take place.没有被动式。

e.g.①i remembered the whole things as if it happened yesterday.

我记得整个事情,就好象是昨天发生的。

②──why didn’t the boss come yesterday?为什么老板昨天没来?

──an accident happened to him.他出事了。

9. do you remember one afternoon ten years ago when i came to your house and borrowed a

necklace of yours. 10年前的一个下午,我到你家借过一条项链,你还记得吗?

ten year ago和由when引导的定语从句一起修饰afternoon.

e.g.①cart still remembers one afternoon in his first year when the professor took the students the chemistry lab.卡尔仍然记得一年级时教授带学生到化学实验室去的那个下午的情景。

②there are thousands of starts in the sky that are like our sun.

天空中有成千上万颗像太阳一样的恒星。

10. i’ve written to accept the invitation.我已经写信表示接受邀请了。

e.g.①i received a note, but didn’t accept it.我收到了一张支票,但没接受。

②jack received my letter, and accepted my advice.

jack收到了我的信并且接受了我的建议。

③give sb. an invitation给sb发邀请(invite sb. to…)

refuse sb’s invitation.拒绝sb的邀请。

11. i haven’t got an evening dress for the ball!我没有参加晚会的礼服啊!

12. but, just this once. after all, this ball is very important.

不过就这么一次,要知道,这次舞会很重要啊!

after all“毕竟,终究,到底”。用来说服或提醒对方,引出对方似乎忘记了的某个

重要的论点或理由。

e.g.①they met with difficulties, but i hear that they’re succeeded after all.

他们遇到了困难,但我听说他们终究是成功了。

②she said she would not go to the ball, but she went there after all.

她说不去参加舞会,但最后还是去了。

13. i have no jewellery to wear.我没有首饰戴。

dress和wear的区别:

e.g.①she always dresses in green.她总是穿着绿色的衣服。

②dress at once!立刻穿上衣服。

③the mother dresses the baby everyday.妈妈每天给小宝宝穿衣服。

而wear的宾语只能是鞋帽等物品,表示一种状态。

④he’s wearing a new coat today.他今天穿了一件新大衣。

但不能说:wear your clothes at once.

14. can’t you just wear a flower instead?难道不能就戴一朵花吗?

这是一个否定疑问句,表示吃惊,可能含有批评或责备的意思。

e.g.①hasn’t albert telephoned you? albert还没有打电话来吗?(说话人认为albert本该

已经打电话来了,但却没打,因此感到奇怪,并含有批评的口气)

②it’s getting dark. can’t you walk a little faster?天快黑了,你不能走快点吗?(说话

人觉得对方走慢了,含有责备的口气)

15. she married a man with a lot of money.她嫁了一个很有钱的人。

marry sb.娶了某人/嫁给某人。get married结了婚。

be/ get married to sb.与某人结婚,不能用with.

e.g.①—is jack married? jack结婚了吗?

—he got married last year.他去年结婚了。

②he has been married to mary for 3years.他和mary结婚3年了。

③alice married a frenchman. alice和一个法国人结婚了。

16. so i called on you…

so是连词,用来承上启下,表示话语的逻辑性。“我想起你嫁了一个有钱人,所以就去看望你……”。

call on/ upon sb. visit sb.到家看望。

e.g.①it’s to years since i last called on my former teacher.

我最近的一次拜望老师已经是10年前了。

call at sb’s house.到家看望。

②“i’ll call at your house tomorrow morning. are you free? “—yes. you’re welcome.”

“明天我想到家去看望你,你有空吗?”“好的,欢迎”。

17. you tried it on and it looked wonderful on you.

你把项链戴上试了试,戴在你身上真是太好看了。

e.g.①never buy shoes without trying them on first.鞋子要先试再买。

②the tailor asked the girl to try on the new dress.裁缝要那个小孩试一下新衣服。

try on:试穿,试戴。

18. perhaps in those days i was.也许那时候我是(个漂亮的姑娘)…

这是承上启下的句子,后面的表语可以省略,以避免重复,在口语中常见。

e.g.①she said it was a valuable necklace. it really was.

她说那是一条很贵重的项链,的确很贵重。

②“are they in the park?” “i think they are.” “他们在公园里吗?”“我想是的”。

19. pierre and i did have a very good time at the ball.

我和波尔在舞会上的确玩的很痛快。

句中的did是助动词,在肯定句中用来强调它后面的动词。

e.g.①do come here next sunday.下星期日一定来啊!

②i did agree with you.我完全赞同你。

③she does keep her promise.她确实一贯遵守诺言。

20. but that was the last moment of happiness in our lives.

但那是我们一生中最后的幸福时刻了。

21. on our way home…… that the necklace was not around my neck any more!

那天晚上在回家的路上,我低头一看,发现项链不再挂在我的脖子上了。

外研社英语教案篇5

教学目标:

运用过去时态的句子。在句型中操练达到熟悉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反馈练习中,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并运用过去时态的句子,用它来表达过去的事。

学生分析:

小学生学习一般靠直觉和体验,不善于把握语言规律,对老师依赖性强,而且以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对语言的记忆以机械记忆占大多数,加之学生生源复杂,在英语方面的基础差别很大,这就要求教师选择适合的方法,让学生乐于并易于接受。

教法学法:

讲读、直观演示、交际、愉快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warming—up)

1、师生互致问候。

2、师生同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欢快的歌曲,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后面的任务活动做铺垫。

二、复习导入(presentation)

1、通过教学课件来复习所学动词及过去式,并用他们来造句子。

2、接龙问答。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三、新知呈现

通过猜教师昨天买了什么来引出新课。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s1:you went to the park.

s:you went to the market. s:??

t: es, i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lease guess, hat did the teacher buy?

s: you bought??。 that is right .you are clever. you want to know whatdidour friends do yesterday? et`s listen.

四、新语言知识学习。(study)

1、新词的学习

(1)结合光盘听录音。

(2)结合问题来理解课文did you break your toy?//did you see a scary thing?

(3)学习新词scary break fall

(4)教师结合动作领读。

(5)小组合作学习:总结句子构成方法。一般过去时疑问句:did +主语+v???

yes,主语+v。 no,主语+didn’t.

2、对话的学习及运用

(1)连词组句you、 did 、fall see 、a 、you 、did 、scary、 thing i 、yes 、did no 、 did、i not

(2)bingo游戏。

五、任务活动。(follow-on activity)

1、运用所学的过去式的句子提问及回答,调查同学们的活动。

s1: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s2:i went to the zoo. what did you do ?

s1:i played football with my father.

2、学生反馈

3、学生互评:哪组同学说的好?为什么?

引出对话中的礼貌用语

excuse me,thank you,bye-bye,you are welcome,进行礼貌用语的教育。

六、扩展活动

运用see, buy, go, listen创编对话。

外研社英语教案篇6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用书(外研社)八年级上册module8 unit 2, around town。本模块以出行旅游为话题,通过大量的语言材料集中展示了问路、指路、对某一区域进行描述的语言表达方式。unit 2是一篇阅读课文,向学生介绍了英国伦敦的一些名胜古迹。在让学生阅读文章并能找出伦敦著名景点的基础上,强化对某一区域进行描述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课堂活动,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助。最后,让学生向外来参观者描述大连或自己学校具体位置和路径,既增强爱家乡,爱学校的主人翁意识,又能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提高语言输出能力。 【理论依据】

八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和语法,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对于课堂活动能够积极主动参与。结合八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力求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新要求,在各个环节设计中渗透对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的培养。同时结合青少年年龄特点和好奇心理,设计丰富多彩的有创造性的课堂活动,不但激发他们学习英语兴趣,而且有利于加强青少年对英国文化的理解,培养文化意识。

?教学目标、方法手段】 1.教学目标

(1) 语言知识目标:能够指路、对某一区域进行描述;能够学会一些新的词汇;通过阅读了解英国伦敦一些名胜古迹。

(2) 语言技能目标:能正确运用阅读策略,高效阅读文章;能够读懂对地图的描述,读懂对某一地方的描述;能够通过书面表达给别人指路;能够根据地图讲清路线、描述某个地点的位置。

(3) 学习策略:能够将语言学习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问路和指路应该有礼貌;学习使用地图。

(4) 情感态度:乐于参加应用英语的实践活动,融入老师所设的情景中,乐于接触并了解异国文化。

(5) 文化意识:了解英国首都伦敦的一些情况。 2.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本课的重点是读懂对地图的描述,并根据地图描述某个地点的位置,这是应用性很强的技能,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大量实践,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相关语言。本课的难点是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去思考、去体验。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层次选用以下活动:小组讨论互助,图片提示等。 3.教法和学法

采用bottom-up approach和interactive approach。设计有效的“任务型”教学活动,提供真实任务,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学辅助手段

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大量生动的图片极大地帮助学生了解英国伦敦的重要建筑,使教学更直观,更生动,更高效。 【教学过程】 1.lead-in  让学生看活动3中的图片,判断文章描述的是哪个城市。然后小组活动,结合活动1中的地图和活动4中的图片,谈论他们知道的伦敦建筑. 教师提问小组,并让学生到黑板上写下建筑物的名称: square, store, museum, the national gallery, buckingham palace, the houses of parliament, the london eye, the tower of london, big ben, tower bridge. 教师领读学生已经写到黑板上的本单元重要词汇,分组读,个人读。 (目的:处理生词,导入主题。) 2.reading  学生默读课文,阅读后学生自己在地图上标出路线。  学生以小组形式核对答案。

 教师提问小组.答案是a.national gallery b.buckingham palace c .houses of parliament d .london eye e. tower of london. 学生熟练朗读文章,教师并对学生朗读情况进行点评.(目的:训练学生读懂指路的指示语;了解伦敦的著名建筑;培养学生看地图的能力.) 3.writing  依据活动1的地图,让学生选择一地方为起点,再选择另一地方为终点,描述路线. 学生两人一组,交换各自写的文章,确认对方行程的终点在哪里;同时互改,互评文章. 教师再两位同学朗读自己的文章,其他同学确认他们的终点.(目的:训练学生笔头语言表达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指路.) 4.consolidation  阅读课外材料,在图上填充路线. 向外地游客描述大连重要的建筑或者描述去大连中山实验学校的路径.(目的: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巩固学过的指路的表达方法,检验本课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 5.homework 如果课堂时间有限,consolidation中的第3项任务可留作业.【教学反思】

总之,本课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会认路和指路.同时,本课又是一节阅读课,我依据阅读的规律和原则进行设计课程,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过程。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讨论,使学生进行充分的口头和笔头交流,培养了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课程资源,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低耗费高效率,最大可能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围绕“英国伦敦著名建筑物”这一话题进行讨论,培养跨文化意识。

外研社英语教案篇7

module 1 unit1

we lived in a small house.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new words: life ,different, ago, any, television, grandchildren, us, grandmother, lady

(2)new sentences:there were/weren’t …. there are….

we lived…many years ago. we live…now.

2、能力目标:

(1)能根据情境正确使用there be ……,we lived…many years ago. we live…now.句型谈论生活、学习中的事物

(2)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 there be …, we lived…many years ago. we live…now.句型并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该句型。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写出下列动词的过去式。

do_____ is____ are_____

live_____ have______ watch____

二.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1)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在听录音的同时找出课文中出现的新单词与新句型。

2)进行游戏“火眼金睛找生词新句”。让学生以竞赛抢答的形式快速找出课文中出现的新单词与新句型。

3)在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后,教师再次播放录音,让学生大声跟读课文。

巩固练习;

重点句式操练listen and say。先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句子,明确本课的重点句式,然后让他们灵活运用句式:there is/are……/there was/were……造句。

练习检测:

拓展延伸

让学生准备,谈论图中内容,然后选择几个代表来讲给全班同学听。回忆课文内容,试着用重点句复述课文。

引导学生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运用句式…there be.we lived…many years ago . we live …now.谈论及比较过去和现在的生活。

课后反思:

外研社英语教案7篇相关文章:

听英语心得体会7篇

英语演讲短作文参考7篇

英语教学计划模板7篇

校英语节活动总结7篇

英语演讲小学演讲稿7篇

高中英语个人研修计划7篇

8年级英语教学计划最新7篇

树英语演讲稿参考7篇

英语版演讲稿最新7篇

英语期末总结与反思优质7篇

外研社英语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3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