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欣赏他人的事迹,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一份事迹材料可以激励人们向善、追求卓越,职场好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贡献的事迹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贡献的事迹篇1
自己来自一所贫困的乡村,深知读书的不易,学到高中生物学是关于基因的知识,自己特意去阅读了袁隆平关于杂交水稻的文章,他从1965年发现了“雄性不育株”,袁隆平和助理在夏日暴晒、冬日严寒的实验田地里一待就是6年,先后用了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试验,只是为了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率达到100%的不育水稻来。而此时的袁隆平已是不惑之年,面对各个方面的不理解,支持他走下去的是或许只是希望农民能捧起一碗满满的米饭。
科研的道路注定是不平坦的,但苍天不负有心人,袁隆平连夜挤上火车次日凌晨到达海南农场发现的野生雄性不育株使他叩开了杂交稻的大门,在经历上万次的转育后,是啊,我们都没有看错,是上万次,籼型杂交“三系”成功的培育使亩产从300公斤提到了500公斤,当我读到“籼”字的时候还是很佩服老祖宗的造字能力,米山不就是对袁爷爷最好的嘉奖吗?
如果科研是一座看似高峰,那么袁爷爷便是爬上山顶替无数的农民伯伯们摘下饥饿帽子的那个人,面对“三系法”,一种新型的“二系法”杂交水稻产量增长了5%-10%,之后仍有更高的目标——超级杂交稻,最终农民伯伯从摘下饥饿的帽子到装满了家里的两袋子:2000年,超级杂交水稻亩产700公斤;2004年,超级杂交水稻亩产从800公斤到2005年的亩产900公斤,我想,袁爷爷不喜欢他的水稻被冠以“东方魔稻”、“巨人稻”、“瀑布稻”等这些名字,他更喜欢看到的应该是多少孩子们不再为粮食发愁,袁爷爷也一定想看到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时每滴汗水化成一粒粒粮食,相信当看到这里呢,我们眼前一定会浮现出农民伯伯慈祥的笑容吧。
自己曾在书本上看到了袁隆平手捧稻粒,颗粒饱满,仿佛只要掉一粒,袁爷爷就会心疼很久,在图片的背后,我们也能看到,培育一粒稻粒,要下很多的功夫,手捧碗里的饭粒时,当思来之不易。
当自己酣畅淋漓的读完了袁隆平与他的水稻的故事时,自己特喜欢其中的两句评价:“袁隆平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增产的粮食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他的成就不仅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读到袁爷爷的故事时,自己总能想起自己爷爷的故事,那一辈人视自己为土地的儿子,他们有和土地一样颜色的皮肤,他们珍爱自己亲手种出来的粮食,颗颗粒粒的珍惜,那时候自己也明白父亲在和自己讲解袁爷爷故事的时候眼睛里总充满感恩的目光。
贡献的事迹篇2
xx,男,1983年5月出生,200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青山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作为一名党员,他严格要求自己,在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知识技能、服务群众和遵纪守法等各方面都较好地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拟推选为2019年度新时代赣鄱先锋“群众身边好党员”。
在职工眼里,他是一位要求严格、勤学善思的“好朋友”。疾控作为一支随时需要准备应急的队伍,技术过硬是关键。他组织精干力量参加省、市专业技能大比武中,荣获一等奖4个、二等奖3个;在全市率先实施并首创了“两点半”课堂项目,每周五下午两点半准时开展,累计开课28期,已经成为干部职工交流学习的桥梁和锻炼提升的平台。
在领导眼里,他是一位文笔较好、务实肯干的“好帮手”。该同志善于利用各类卫生主题日开展宣传活动,一年来人民网、江西日报、江西卫视新闻联播、南昌日报、南昌电视台等国家、省、市级主流媒体相继进行了重磅报道,已达100余篇。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实行疫情电话24小时接听制,全区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为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发展护航。
身为党员干部,该同志无论是在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的学习,还是在参加各种活动,都能站在党员群众的前列,以身作则做表率,先后10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等。
贡献的事迹篇3
学习袁隆平,首先要学习他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精神。袁隆平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的党员,身处环保工程第一线,我应该把个人的理想同国电集团的环保事业及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的环保产业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兴国的实践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和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并立身本职,从做实、做大、做强着眼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第二要学习袁隆平院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袁隆平院士认为:"成功的要决在于知识、汗水、灵感、机遇。”20世纪60年代初,米丘林、李森科遗传学说盛行,但袁隆平院士视野开阔,通读外文资料,了解到了孟德尔、摩尔根现代遗传学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于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他为我们这代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立人,学一生,爱一行,钻一行,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屈服,在本职岗位上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并弘扬时代精神,乐于服务,甘于奉献,振兴我国电力环保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三要学习袁隆平院士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自从事杂交水稻研究起,袁隆平院士都是从大处着眼,从难处着手,从全局着想,所以每次课题的启动总能带动不同地区和单位的合作攻关。20世纪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组发现的"野败”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从而加快了协作攻关的步伐,使得后续的配套研究得以很快实现。从这点上,我想作为一名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更应该需具备这种精神,团结协作,承上启下,倾听大家的呼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的预见性。要做到"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去做一名合格的服务员,围绕公司整体和部门全局决策,加强协调,开拓创新,全力以赴为工程项目服好务。努力加强自身素质修养以树环保产业龙头形象。
最后还要学习袁隆平院士良好的人品、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谦逊豁达,不以权威自居;他作风纯朴,关心他人;他热爱生活,健康乐观。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当代优秀知识分子忧国忧民、造福人类的宏大报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奋斗意志、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
袁隆平院士对事业的执着和奉献深深地激励了我,作为普通的企业员工,我们的名声不算显赫、我们的地位不算尊贵、我们的收入不算丰厚,但是我们所从事的事业却是极为崇高的,我要尽自己全力来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可以说,袁隆平院士的这种精神不仅鼓舞了我们,更净化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好地贯彻各级领导的工作布署,积极开展部门各项工作,认真学习节能环保专业新技术和新知识,努力掌握全球环保领域的新动向,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适应现代化生产和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环保设备质量,做到建一个项目,树一座丰碑。同时更好地组织部门员工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开展好员工的文体活动,关心员工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从各方面以袁隆平院士的先进事迹为榜样和标准来不断鞭策并提高自己,以争取更大的进步。
贡献的事迹篇4
xx,今年10岁,雨露小学206班学生。她性格开朗、活泼阳光,在家长的言传身教、在老师的淳淳教导下,养成了她积极向上、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在老师眼里她是一位小助手,在家长眼里她是一位乖孩子,在同学们眼里她是好朋友,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一、心地善良、尊老爱亲
有人说,金子是最纯美的,但比金子更美的是人的心灵。
只要在小区里提起xx,邻居们都会夸奖她是个好孩子,小小年纪就有了很好的口碑。她懂礼貌,在小区里见到长辈嘴很甜,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常常挂在嘴边;她爱劳动,只要做完功课,就会帮父母亲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她知感恩,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细心的她总是喜欢在节假日陪着老人散步聊天,让老人们快乐就是她自己最大的快乐;她负责任,在妹妹降临后,立即承担起姐姐的'职责,哄妹妹睡觉,喂妹妹吃奶,帮妹妹换尿片,件件事情都能手到擒来;她守规矩,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等行为准则,她牢记于心。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xx同学拥有这些美德,且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都能时时体现出来,得到了邻里的由衷夸赞。
二、诚实守信、乐于助人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她讲诚信,诚得可爱。她上课从不缺课或迟到,每次到学校上课,总是提前一刻钟从家里出发,提防在路上出现什么特殊状况。今年,她过十岁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特意在酒店里给她办了一桌生日宴,她别提有多高兴了,但是由于酒店当天宴席多,上菜较慢,还没有等到大家散场,就快到下午上课时间了,她并没有因为自己高兴就将上课的事抛在脑后,离下午开课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就主动提醒爸爸提前将她送回了学校,实践了自己作为一名小学生所应坚守的诚信。
她富有爱心,乐于助人。
记得20xx年,学校组织她们向滨海市图书馆捐书的活动,她看到通知回到家后,翻箱倒柜将自己以前订阅的报纸、学习辅导杂志等收集起来,和爸爸妈妈商量那些符合条件可以进行捐赠,并动员爸爸妈妈看看他们手头上有没有符合捐赠的书籍。捐赠活动的结果此时已经显得并不重要了,看着她哪对此投入百分百的劲头,作为家长的我们已经明显感受到一颗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爱心已经在她的心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了。
三、勤奋学习、追求上进
她学习态度端正,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她敢于提问,善于质疑,反应敏捷,思路清晰,对学习知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保质保量的完成作业,成绩始终出类拔萃,得到各科老师的高度好评,年年被班级评为“三好学生”;课堂外,她兴趣广泛,旅游、摄影、游泳等都能露上一手。
她作为年级学生会干部班委会成员,张景涵有强烈的责任感,能协助班主任开展学校的各项班级活动,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件老师交待的事情,具有强烈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凡事以集体利益为先,甘于付出,深得老师、同学的信任,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
学习上成绩优异的她,从不骄傲自满,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条件,真诚、热情、耐心地帮助其他同学。每逢同学遇到不懂的问题,总是耐心地给他们讲解,直到他们完全弄懂学会为止,从没有一丝一毫的厌烦。有些同学在她的帮助下,学习成绩由原来的班级中游水平提高到班级前列。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希望千千万万个像xx这样的少年茁壮成长,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为自己的人生书写浓墨淡彩的辉煌篇章。
贡献的事迹篇5
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世界级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曾成功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化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此外,他还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粮农组织等多次国际奖励。
他培育的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每年增产的稻谷相当于每年解决6000万人的吃饭问题。有人说,袁隆平院士是一座精神富矿,怎么挖掘都有收获,他还是一个多面体,每个侧面都值得大家学习。是啊,如今,全国人民都在向袁隆平学习,学习他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献身精神,学习他勇于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不因循守旧、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学习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学习他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学习他谦逊淳朴的人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精神不是随便说说的,翻开那本中国感动世界,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立体真切的展现在脑海里的,就是真实的袁隆平。袁隆平早在考大学之前,他就立志做一个农业科学家,西南农学院正是我们这位现今的农业科学家的诞生之地。也许是童年及青少年时期经历的战火与生活的艰辛让他能够立下这样的志向吧。大学毕业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只有心怀大志,目标坚定的人,才会不畏惧苦,不害怕难!在20世纪60年代,在那饥荒的年代里,袁隆平目睹了那些惨痛的一幕幕,那一段凝固的历史成为袁隆平前进道路上的动力。从此,他立志使我国农民摆脱贫困,立志向饥饿挑战。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以说袁隆平在青年时期就知道了,这也成就他一生的大业,更造福了亿万的人民。
所以,要做怎样的人?我想应该就是要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吧!只有有了崇高的理想,才会有崇高的人格。所以,当我们今天学习袁隆平那么的美好的品质的时候,我们知道,那个汗霜满衣,皮肤黝黑,真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泥腿子’的人,展示给我们的却是人格的光芒。
贡献的事迹篇6
今年1月3日,到北京参加集训前,邓小岚对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深情地说:“山里孩子保持着天然的纯真,目光清纯,像天上闪闪的星星那样,你们的声音像天籁之声,像山泉水那么好听。你们最能向全世界人民展现我们中华民族对世界人民的真诚和友爱,这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认为这种热爱和积极向上的品质也正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这些话,凝结着她对孩子们真挚的爱。2003年清明节,马兰小学20多名小学生参加了为烈士扫墓活动。活动结束后,邓小岚想跟孩子们一起唱支歌。然而,只有一两个会哼国歌,却都跑调……“没有音乐的童年是苍白的,我想让他们的童年变成彩色的。”邓小岚深知音乐的力量。在清华乐队6年,音乐滋养了她的生活。大学毕业后在山东工厂工作25年,音乐是最好的抚慰。见女工们闲暇时无所事事,她领着学习乐器。女工们结婚有了孩子,她又成了孩子们的“邓老师”。
马兰村怎么能没有歌声!邓小岚决定通过音乐,帮马兰的孩子树立信心,快乐成长。2004年,61岁的邓小岚号召兄弟姐妹捐款4万元,把4间破烂的小学教室翻盖成7间校舍。她从亲朋同事那里募集乐器,成为村里第一位全才音乐老师,教钢琴、小提琴、手风琴、吉他……从北京到马兰,在2010年高速公路修通前,邓小岚早上8时出发,晚上8时许才到。为让孩子们能反复练习,她每年往返于北京与马兰20多趟,一趟约600公里。18年来,她来回奔波了2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五周。勤学同时,邓小岚更注重启发孩子。她教孩子们玩出一些“非常规乐器”,用勺子、铃铛和铝合金锯条奏出动人旋律;孩子们没有走出过马兰村,甚至连镇上都没去过,邓小岚带他们去北京,看奥运场馆,去游乐场,去动物园……“马兰的孩子一样聪明,只是缺乏机遇和舞台。”为此,2006年,邓小岚成立马兰小乐队。从此,指甲缝带泥的小黑手弹奏着西洋乐器,世界名曲回荡在大山深处。2008年10月,她带领小乐队第一次走出大山,在北京中山公园举办“马兰小乐队小型音乐会”,受到晋察冀日报社老同志们热烈欢迎。此后,他们的足迹延伸到湖南、浙江等地,也登上了北京电视台、湖南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更大的舞台。2013年8月,70岁的邓小岚发起“马兰儿童音乐节”,成为彼时全国罕见的儿童音乐节。当天,马兰小乐队同将军后代合唱团、清华艺术团乐队等20多个演出团体同台演出。孩子们空灵的歌声在山谷间回荡。“城里孩子有迪士尼乐园,有公主城堡,马兰的孩子也可以有。”2015年,在学校旁的山坡上,邓小岚亲自设计、自筹资金打造了一座三层音乐城堡。孩子们在浪漫的“城堡”里,心生美好,希冀未来。18年来,邓小岚培养了200多名学生,很多上高中、读大学,其中10余人在大学里读艺术专业,或毕业后从事艺术教育。
贡献的事迹篇7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事迹才是规范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贡献之星事迹材料(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贡献的事迹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