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对阅读体验的总结,帮助我们形成自己的观点,大家在写读后感时,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增加文章的趣味性,以下是职场好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生读红色经典读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生读红色经典读后感篇1
昨天的英雄也是今天的楷模,昨天的传奇也就是今天的经典。近百年来,中国经历了苦难沉重的岁月,尤其是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这几十年间中国人奋起反抗,涌现了许多许多的少年英雄。这本《红色少年故事》讲述了这些英雄的英雄事迹,他们为了国家的富强和自由幸福,付出了热血和生命。
我们现在的衣食住行是昨天的英雄用生命换来的,慷慨就义的谢荣策,宁死不屈的杨来西,视死如归的师冬至,为集体利益献身的刘文学。他们生前从没想过自己的一生,他们心中怀的是天下,是祖国,我们现在穿的衣服是各式各样,而他们呢?不分男女,都是一身正气的红军军服,正是这一件件军服,换来了现在的幸福安宁。我们吃得跟以前比起来,那真是天壤之别,现在的食品讲究的事包装美,味道好。以前的只讲究吃和不能吃,吃的饱与不饱。相比之下,现在的实在是太虚荣了,现在的房子使用砖与水泥做成的,又坚固又美观。以前的房子使用木头和茅草堆成的,风一吹就倒了,而且又不雅观。现在有马路,而且马路上到处可见轿车,摩托车,电动车。以前都是泥泞的小路。而且便于交通的嘴头也就是自行车,三轮车。但是以前的红军战士正是这种地方长大的,长大成昨天的英雄。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是这种少年英雄和先烈们抛头颅,撒热血,坐牢穿底,恒湿战场而争取到的。我们应该分外珍惜这不义之财”。
我们现在有机会学习是我们的荣誉,以前的老百姓想读而不能读,那种滋味应该比死好难受,而现在许多虚度年华的学生不理解这种痛苦,从而轻视学习,放弃学业,丢了我们中国人民的脸,辜负了红军战士们以牺牲为代价换来的美好,安宁的生活。那是一种耻辱。“忘记历史等于背叛现在”,我们应该牢记中国人民的耻辱,为祖国的明天,努力学习,努力奋斗照着幸福的生活出发,继承少年先烈的遗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荣辱观,做一个积极向上,身体健康,热爱祖国,开拓创新的好少年,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强大。今天冲天的狼烟已经尘埃落定,历时的号角也渐渐远去。今天,孩子们生活在繁荣,富强,昌盛的新中国。他们不必为衣食发愁,他们没有刻骨铭心的丧国之痛,他们无疑是幸福而幸运的。但是,他们将为祖国的明天而奋斗,并且要相信“有志不在年高”。
英雄不再出生于富贵家庭但却要有一颗爱国心,英雄不一定要身经百战,但却要勇于百战,毫不退缩,有的英雄死了,但他们却活在我们心中,有得卖国妇活着,但却已经臭名远扬,我们不求做英雄,但求要做一个真人,不求轰烈轰烈,但求一生正直,不求为国牺牲,但求无私奉献,不求浴血奋斗,但求心中怀天下。
昨天的英雄也是今日的楷模,昨日的传奇也就是今日的经典。读了《红色少年故事》,你会知道什么信念支撑着这些与我们同龄的孩子们毅然拿起刀投入战斗。读了《红色少年故事》你会感受到那个血雨腥风的时代,我们的少年先烈们是怎样面对敌人的无赖而无畏斗争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和一个个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会让你学到很多。
小学生读红色经典读后感篇2
从湖南省长沙市跨过湘江,西行三十里,在连绵不断的丘陵之间,有个小山村叫简家塘,那里就是雷锋的家乡。
雷锋小时候沦为孤儿,长大后励志参军一心想着为群众服务,做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好战士。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雷锋冒雨到沈阳出差。他早晨五点多钟从抚顺驻地出发,在去车站的路上,看到一个妇女身上背着一个孩子,还牵着一个小女孩,在大雨中深一脚浅一脚地也往车站走去。
雷锋急忙上前,脱下自己的雨衣,披在那妇女身上,又背起地下走着的小女孩,陪同她们母子一起上了火车。
在火车上,雷锋又看见那小女孩冷得直哆嗦,又把自己贴身的绒衣脱了下来,给小女孩穿上。火车到了沈阳,雷锋又一直把她们母子三人送到家里。
读完了《雷锋日记》,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和雷锋的童年相比,我们是多么幸福啊!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爸爸、妈妈疼爱我们,我们在学校里学习,风吹不着,雨淋不到,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
我觉得作为小学生,不仅要好好学习,更要学习雷锋乐于助人的精神和勤俭节约的美德。从小事做起,不计个人的得失,为班级为学校服务。
接过雷锋的枪,雷锋叔叔是我们的好榜样,千千万万个雷锋在成长。
小学生读红色经典读后感篇3
历史像一条弯曲而宁静的河流,悄悄地在我们身边流过,它守护着祖先的智慧与光辉,铭刻的欢喜与灾难,也记忆着无数先烈们对祖国的热爱,他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了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自由。俗话说得好:有志不在年高。《红色少年的故事》这本书讲述的就是这样一群少年英雄的故事。
他们中有视死如归的刘胡兰,大义凛然的刘文学,机智勇敢的王二小,舍己救人的韩余娟,英雄少年赖宁……这些故事令我们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虽然他们出身不同,经历各异,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有热爱祖国的崇高品质和心怀天下的`宽广胸襟。
肯定有许多人会有这种疑问,是什么信念和精神支持着这些红色少年们面对死亡而面不改色,毫不畏惧?那么,让我们翻开书吧,能让我们感受到少年英雄在枪林弹雨中谈笑风生;翻开书吧,书中可以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翻开书的第一页,仿佛一个栩栩如生的英雄从纸上一跃而起,活灵活现的面孔在眼前飞扬。现在的我们是最幸福的,生活在繁荣,富强,昌盛的新中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的美好生活是他们用花样年华和美丽青春换来的,同学们,我们是将来的花朵,我们是新世界的主人!让我们好好学习,欣欣向荣,将来用自己的春天,自己的才华,给祖国添砖加瓦!
小学生读红色经典读后感篇4
暑假里,根据学校要求和儿子共同阅读了《红色经典故事精选》,书中讲述了革命先烈、红小鬼等英雄人物的故事,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进行着艰苦卓绝、英勇不屈的斗争,甚至抛头颅、撒热血,横尸疆场。
?一袋干粮》中的小兰为了救伤员,把自己的干粮袋掉进河里,被水冲走了,怕大家担心,她每次都偷偷的吃野菜,晕倒被看护长发现后,才说出实情,大家每人把手中很少的麦粉分给了小兰一把让她度过难关。《小红军“九斤半”》中的孤儿九斤半,经常把少的可怜的粮食分给伤员,自己只啃硬邦邦的牛骨头,最后被活活饿死了。《打着快板过雪山》讲述了长征中最小的红军王新兰的故事,虽然她人小,抬不动担架,但她给伤员们打快板、唱歌、讲笑话,减轻他们的疼痛,她走到哪儿,哪儿就有笑声,在气候恶劣的雪山上,王新兰向红军们说着快板加油鼓劲,等队伍过的差不多了,她才开始走。《长征路上学文化》讲了红小鬼伍生亭在长征路上坚持学习的故事,他把沙地当纸、树枝做笔,一边走一边学,从一字不识到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时能读书看报了。
通过阅读,让儿子了解革命历史,了解革命先辈的传奇故事,特别是一些长征中红小鬼的故事,更是他们学习的榜样,虽然他们的年龄小,但是那种不怕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勇敢乐观坚强、互敬互爱、以苦为乐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通过阅读经典,也是一次精神和心灵的洗礼,面对先烈,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努力学习,不去努力工作,在缅怀先烈的同时,我们要更加的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党,热爱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小学生读红色经典读后感篇5
几乎每年暑假,总有那么几个频道会重播《小兵张嘎》。虽然早就听说这部电视很受我们这个年龄的孩子喜欢,但我从没有好好看过一集,因为动画片的诱惑力实在太强了。今年暑假,老师布置要求看《小兵张嘎》一书,我才不情不愿地看了起来。
然而看了没几句,我就被优美的文字和惊险的情节给吸引住了。“就在他悄没声儿地蹲下身子,拿着渔网正欲下手去捞,突然响起了两声枪声……”这枪声预示着什么,是不是鬼子来了?嘎子会有生命危险吗?我迫不及待地往下看。“突然一声枪响,一颗飞来的子弹打中了他……”这么勇敢的叔叔就这么牺牲了?太可惜了。埋头继续往下看,我越来越佩服嘎子了。
嘎子有时“嘎”得天真无邪的,如他以为自己“当了那么多日子的八路军”就是党员,非要参加党的会议;有时又是顽皮好胜的,甚至是狡黠的,如摔跤时张口咬人,为报复而堵塞百姓的烟囱等。我最喜欢嘎子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智灵活,如他巧斗“红眼儿”时的说唱斗闹,把他的胆量和智慧展示得淋漓尽致。
就这样,我跟着嘎子走进白洋淀,走进战场。我似乎是其中的一位队员,和嘎子、胖墩这些小伙伴一起和鬼子斗智斗勇呢……
跟随嘎子,我也变得机智勇敢,可现实中我的呢?屋角的小蜘蛛,草丛里的毛毛虫,都能使我心里发毛;晚上,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自己绝不敢一个人睡觉;学习上遇到困难,总是一筹莫展,唉声叹气。
特别是上个月,妈妈为了增长我的见识,带我随旅行团去象山玩。临行前,我又犹豫了:要是晕车怎么办?换了地方,晚上睡不着觉怎么办?那晚住在宾馆,我想这想那呢,竟然哭喊着:“我要回家!我要爸爸开车来接我!”不管妈妈怎么劝说,我总是不愿继续呆着的。后来闹累了,才昏昏睡去。
现在,我一想起这件事,就感到羞愧无比。张嘎才比我大几岁?他是英雄,我,似乎就是传说中的狗熊。这个暑假,我决定好好看看《小兵张嘎》这部连续剧,并把它和书中的情节对应起来看。我相信,嘎子和他的伙伴将是我学习和生活的榜样。
小学生读红色经典读后感篇6
她高山巍峨,风光秀美;她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她是昂首高吭的雄鸡——打破拂晓的沉默;她是冲天腾飞的巨龙——-叱咤时代的风云;她是威风凛凛的雄狮——舞出神州的风采!她,就是中国——我敬爱的祖国!
然而,历史不能忘记!生活在幸福中的我们,不能忘记,中国是怎样从一头任人欺侮的亚洲睡狮,变成一条腾空而舞的东方巨龙;怎样从三座大山压迫下的负重前行,到如今的健步如飞!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光辉历程,中华民族的成功崛起,饱含着多少仁人志士艰苦探索、不懈奋斗的心血;凝聚了多少英雄前辈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革命豪情!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新四军军长叶挺的这首《囚歌》,感情炽烈,气势豪迈,展现了革命者宁死不屈的意志,视死如归的胸怀!这也是被囚在集中营里革命者的信念、意志的真实写照。在集中营这个特殊的战场上,革命者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为了实现人民的自由和幸福,“愿把牢底坐穿”!江竹筠同志,这位不管老人还是孩子,都尊称她为“江姐”的革命先烈,被特务秘密杀害时,才29岁!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她是坚强革命意志的代表。她那许多朴实却坚毅的话语,至今让我们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但这都是我们党的秘密,绝不能告诉你们!”“严刑拷打算不了什么,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是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民族的希望,感受到共产党人作为中国脊梁的人格魅力,感受到那崇高的爱国情怀!迎着历史的波涛,踏着时代的风浪,我们要对革命先烈们说,你们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将永垂不朽!在你们的激励下,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繁荣与富强,正豪情满怀,前仆后继!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们站在这里,畅谈红色经典,不仅仅是为了铭记和怀念,更是为了发扬先烈的爱国精神,光大先烈的革命事业!对先烈的崇敬,是我们的情怀;为祖国的付出,是我们的期待!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勇于开拓,坚持创新!力争让平凡的岗位因我们的努力而呈现伟绩,力争让祖国的未来因我们的奋斗而再现奇迹!这,正是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崇高心愿!
愿我们的英雄永垂不朽!
愿我们的明天更加灿烂!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小学生读红色经典读后感篇7
暑假里我看了一些红色经典,其中在书香闵行网站上看到的红色经典连环画“赵一曼”尤其令我感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1935年11月,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面对凶恶的日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凶残的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强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定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后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与女护士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1936年6月,在他们的帮助下,赵一曼逃出了日军得魔掌,但在准备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军赶上,再次落入日军的魔掌。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凶残的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泼辣椒水等更加严酷的刑讯。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赵一曼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纸笔,给儿子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中国人民会永远牢记女民族英雄赵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为赵一曼题写了“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
现在我生活在一个平安的年代,我可以无忧无虑的上学学本领,寒暑假可以外出旅游,这一切是千千万万的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将红色经典发扬光大,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小学生读红色经典读后感7篇相关文章:
★ 红色的梦作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