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使我们能够在字里行间传递情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作文的主题选择应当多样化,以便我们在写作中不断探索新领域,以下是职场好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有关吃月饼的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有关吃月饼的作文篇1
中秋节将至,津城多所高校推出充满文化气息的主题月饼。无论是月饼形状、包装,还是购、送方式,都注入了高校文化品牌的概念,传达出高校对学子的人文关怀。“这是一份学校的祝福,希望能增进学生对学校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校方人员表示。
近日,天大校徽月饼刷爆朋友圈。最近几天,天津大学膳食管理中心制作了独特的“校徽月饼”,考虑到老教师、老校友的口味,月饼馅料比普通月饼更少糖,甜度偏低。包装也非常朴素,采用原浆纸作原料的包装盒,简约质朴又富有中国特色。“对于已经毕业的校友们来说,这不仅是一个月饼,更是一份浓浓的北洋情愫。”天大膳食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明年,我们将在月饼中融入更多的天大元素,会向学生广泛征集设计图案和口味,争取做出更具有北洋情怀的月饼,届时线上销售平台也将开通,方便五湖四海的天大校友买到心仪的校徽月饼。”
相比之下,“南开月饼”更加文艺。“这款月饼,饼面外围是具有南开代表性的.荷花纹理,象征天涯海角开枝散叶的南开人;中间为凝练厚重的篆书‘南开’,代表落叶归根的南开情谊;具有校徽代表意义的八角连接内外,寓意天下南开人一家亲……”新开湖畔工作室成员、月饼设计者之一任哲一边展示设计图纸,一边讲解了月饼图案的内涵。
此外,天津理工大学也推出了定制校园月饼。由于颜色金黄,且表面刻有理工大学标志性建筑,而被学生们戏称为“皇家理工月饼”。据了解,该款月饼作为礼物送给全校困难学生和部分少数民族学生。
有关吃月饼的作文篇2
每件商品售出都是要进行包装的,精美的包装,总能勾起人们无限的购买欲望。
中秋节快到了,爸爸在超市买来了一盒月饼,单看它华丽的包装,让我有立马吃月饼的冲动。它的包装盒是一个长不过20厘米,宽不过30厘米的红色袋子,在袋子的中间书写了几个'梦圆九天,中秋宇航月饼'的'字样,它的旁边是几幅与航天有关的图片。我拿出袋子里的盒子,映入眼帘的是一些红色的绸缎裹着九个大小一致的花形盒子,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一个花形盒子一看,却只有一个直径不到四厘米的月饼,我咬了一口月饼,没有勾起我的思乡之情,倒是品出了满嘴的'铜臭味'。
我特意留意了一下心连心超市的月饼。进入超市,一排红色的中国结吸引了我的眼球,原来是月饼专柜,许多人都驻足观看,啧啧不休,超市里的月饼分为三区;一区是礼品包装区;一区是临时包装区;一区是散装区。我注意到礼品包装区里,远处看,只见一片大红色一直到末尾,近处看,上面的包装都很精致,特别是有几盒月饼刻着嫦娥,玉兔的图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古诗佳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名人名言,把中国古典文学艺术,蕴涵在月饼之中。月饼基本上都是本省生产的"乔家珊""好家坊"等系列,价格都在100元到800元之间不等。
来到散装区,价格相对而言,更便宜,月饼脱下了华丽的包装,是按个数卖,价格是1元到10元不等。看那边的临时包装区,是现做现卖,一个人在袢豆沙陷料,一个人在揉面粉,一个人在把刚刚从烤箱里带着余热的月饼,拿出来,简单用纸包装,动作娴熟,老练,也吸引了不少的购买者。
月饼的包装在变化,也说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希望过一个有水准的,有品味的节日。中秋月更圆,也希望人们吃月饼时能够寄托人们的思乡之情。
有关吃月饼的作文篇3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这晚的月亮格外明亮。月亮旁边的云儿很是淘气,在月亮姐姐面前缓缓的移过来,移过去,好像想要掩盖住它似的。月亮姐姐却透过云儿,放射出温柔而朦胧的月光。
听新闻上讲,今年八月十五的月亮是最圆的。你瞧,那挂在天上的月亮就像一个银色的玉盘,真是:“小儿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这时,我似乎看到了月亮上的嫦娥姐姐正在冲我微笑呢!
中秋节是全家团聚的日子,今年我决定和妈妈一起动手做月饼,与家人一起分享。我们要做紫薯月饼。准备的材料有:紫薯、豆沙馅和盐鸭蛋黄。妈妈先蒸了两个紫薯,随后由我将这两个蒸好的紫薯压成了紫薯泥。这活看着简单,但实际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我想了个办法,把蒸好的紫薯放在保鲜袋里,用擀面杖使劲的擀,费了好大的劲儿,终于做成了紫薯泥。紧接着,我们又用豆沙馅儿裹住咸蛋黄,揉成一个小球,这样一个豆沙蛋黄馅儿就做好了。接下来,我取了些紫薯泥,同样揉成球状,再压扁,把做好的豆沙蛋黄馅儿填进皮里包起来。就这样,一个月饼半成品就做成了。最后,我把做好的月饼半成品放入了模具中,一压,一个扁扁的可爱的月饼就新鲜出炉了。
在这个月圆之夜,合家团圆的日子,坐在院子里,赏着月亮,和家人一起分享着自己做的月饼,真是惬意呀!
有关吃月饼的作文篇4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有关吃月饼的作文篇5
“琪琪,想吃月饼吗?”“想呀,可是中秋节早过了,哪儿还有的卖呢”“别担心,你看,”说着妈妈从包里拿出一套模具,“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做呀!”“太好了,我也要做。”我欢呼雀跃。于是我们就着手准备起来,要用到的食材有:红豆、面粉、牛奶、鸡蛋、白糖还有黄油。
妈妈先把红豆和适量的水放到高压锅里煮,在等待的过程中开始和面。先放入4大勺面粉,再依次加入牛奶、糖和鸡蛋,最后把它们揉成一团,揉到面团表面光滑。刚和好面,红豆的香味就扑面而来。妈妈将红豆滤水盛入一个石制容器中(这个容器叫做石臼),再用捣棒将红豆碾成泥,红豆泥一做好,我就盛起一大勺要往嘴里送,妈妈连忙制止说,“现在还不能吃,不然会有点涩的,要加上白糖后才好吃。”于是我加入些白糖和豆沙拌匀,香甜的红豆泥就做成了。
妈妈将揉好的面团分成很多大小差不多的十二个小面团,搓圆备用。我迫不及待拿了一个小面团,先用力在面团的中央按个坑,将四周压薄,再慢慢将豆沙塞进去,搓圆,稍稍压扁,最后放进模具里,用力一压,一个小巧玲珑的月饼就“蹦”出来了。“哇!好漂亮,妈妈我要换一个带玫瑰花纹的模具……”
不一会儿,十二个不同形状、花纹的月饼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我好激动呀。妈妈又在每个月饼的的都刷上黄油,放入烤箱。大约过了四十分钟,香气四溢,馋得我直流口水。
当我狼吞虎咽地吃完第一个月饼,“妈妈,我还要。”看着吃得津津有味的我,“以后我们要自己多动手做点心,又安全又卫生,这样吃得放心。下次我们做春卷和面包吧!”我欣然点头。
有关吃月饼的作文篇6
小时候,第一次接触中秋,印象最深的就是月饼。那时候觉得月饼真是一个新奇的东西,说饼又不像饼,说蛋糕又不是蛋糕。于是第一次见着时,就很满怀期待地吃了一口。那时候嘴巴小,不足以一口咬下半个月饼,所以刚吃到里面黑红黑红的馅时,觉得还挺好吃的。嚼了几口咽下去后,便又咬了一口。这回我就咬到了中间的蛋黄——说实在的,我以前只吃过蒸蛋、煮蛋、炒蛋、煎蛋和把蛋壳打碎,搅拌几下再倒到汤里面煮的那种蛋,还从没吃过这种夹在月饼中间又硬又咸的蛋,所以我一咬下去就皱着眉头说——“嗯~咸咸的。”吃第一口我就吐掉了,从此以为月饼就只有夹蛋黄的。以后我吃月饼死也不吃蛋黄,并认为那是世界上最难吃的组合。
后来,我对于中秋的期盼早已不如小时候那么渴望。中秋节来临时,甚至还想着如何把月饼中的蛋黄去掉。
中秋节来临的前一天,感觉肚子有点饿,便拆开了爸爸新买的一盒月饼,连包装都没看就直接拆开来吃。当然,是一小口一小口地。尝了几口后,便惊喜地发现——居然不是蛋黄味的,而是香香的,酥酥的,于是忍不住又啃了一口——哇,真是太好吃了!咬着咬着,忽然发现月饼上有字耶,但早已让我咬得面目全非了。不过我凭着以前吃N根棒棒糖的经验,认为这是——“凤梨味的!”我兴奋地说。于是我跑去问妈妈:“妈妈,这月饼怎么会有凤梨味的呢?”“当然喽,今年新出了好多口味的嘛。”妈妈说。哇,这么说的话——我急忙跑到月饼盒那边,把月饼一个个都掏了出来,然后再一个个拆开——“哇,这个是苹果的,这个是草莓的,还有木瓜味的呢……”就这样,那一年中秋,我们过得很有“味道”。
不知道今年的中秋是不是来得比较晚,我们早就把月饼吃腻了。虽说吃起来已经有些受不了,但节日那天我们全家还是坐在一起喝茶、吃饼、聊天,听王菲唱《但愿人长久》。装月饼的盘子里依然有蛋黄味的,我想它也许依然那么难吃,但那已经不重要了,毕竟中秋节大家坐在一起就很好了。拿一个来尝尝,也不是那么难吃嘛,咸咸的,跟咸鸭蛋差不多。突然想起,远方的嫦娥姐姐,是不是也在品尝这咸咸的蛋黄月饼呢?
有关吃月饼的作文篇7
中秋节快到了,大街小巷到处都是销售月饼的摊位各大超市内更是琳琅满目,让人看花了眼。
追本溯源,中秋节吃月饼还有个历史典故的。
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
不论月饼源于何代,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皆成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
我对月饼并不是很喜欢吃,每年单位发的月饼,要么送了人,要么搁久了勉强吃上一两块。但回想起很久很久以前吃月饼的那种感觉,和现在真是天壤之别。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生活条件还很艰苦。每到中秋来临,月饼便成了孩子们期盼的礼物。月饼的品种也很单一,通常是很硬的那种,外表颜色淡黄,里面的馅大多是五仁的,有的就是白糖加上红丝,咬上一口,硬硬的很咯牙,倒是甜腻腻的。月饼在那个年代是个奢饰的食品,为了迎合节日的气氛,家家户户通常只是象征性的买上一点点,孩子们每次也只能分到小小的一块,越是少就越觉得珍贵和稀罕,有时候为了一块月饼的大小还要打架呢。
每到中秋之夜,大人们会把月饼拿出来,摆到桌上,条件好的家庭还会放些水果。于是孩子们就围在桌旁,一边小口的品尝着分到手里的小块月饼,一边听着大人讲述故事。那氛围是温馨的,甜蜜的,让人久久难以忘怀的。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十分繁多,外皮酥软甜腻,口味应有尽有,包装愈来愈高档,可选择的范围也越来越大。但月饼在人们的心目中,却已逐渐失去往日的魅力,仅仅成了一种象征,一种礼节性或节日性的商品和道具。更有一些人将月饼当成一种贿赂手段,包装盒里竟然出现了真金白银和玉石做的月饼。
在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的同时,我们也逐步走进一个信仰多元和缺失的时代,很多值得留恋或者应该长久珍惜的东西正在消失。
相比之下,我更怀念过去的中秋月饼!
有关吃月饼的作文7篇相关文章:
★ 我爱吃面作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