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乐教案7篇

时间:
Fallinlove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份优秀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整的教案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有序和高效,以下是职场好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人教版音乐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音乐教案7篇

人教版音乐教案篇1

【教学内容】:

聆听:劳动最光荣

三个和尚

表演:洗手绢

大家来劳动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三个和尚》感受音乐地欢快情绪和音乐所描绘地人物形象。体会本课主题—爱劳动。

以不同的情感和声音演唱《洗手绢》、《大家来劳动》,表达歌曲地内容。用动作感受二拍子地强弱规律。

能够编创歌词以及劳动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劳动的主题

通过图谱“走欧”的学习与实践,掌握二分音符的时值。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学唱《洗手绢》

边唱边表演

用打击乐器伴奏

编创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1,导入:今天天气真好,太阳出来了,天上飘着朵朵白云,小喜鹊,小蜜蜂都忙开了,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

请朋友闭上眼睛听一听

放音乐《劳动最光荣》

听后学生回答

师:原来是小蜜蜂在忙着采蜜,小喜鹊在忙着造新房?这说明他们什么呢?

(爱劳动)

他们边飞边采蜜。造新房的心情怎样?

你能用动作把小喜鹊,小蜜蜂愉快的心情表现出来呢?

放录音,学生听着录音表演

出示:脏衣服

这衣服怎样?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衣服脏了你怎么办?(自由论)

师:小蜜蜂,小喜鹊,都那么爱劳动,小朋友自己的事也要自己做

你会学妈妈洗衣服吗?平时看见妈妈怎么洗衣服的。

学一学,做一做

我们一起边听音乐边洗衣服好吗?(出示脏手绢)

洗得真认真没,开心吗?在来一次好吗?

放音乐,教师伴唱

刚才老师唱的歌,好听吗?想学吗?

朗读歌词(老师敲碰铃)

学唱第一段

出示手绢,这手绢怎样?大的衣服妈妈洗,小的手绢自己洗

朗读歌词,小朋友拿出手绢边做动作边读歌词

自由唱,哎咯哎咯哎咯哎一共唱了几次?有什么特点?采用不同速度唱,慢的速度你觉得怎样?(连唱)前二句也采用对比方法唱,为什么采用连贯的唱(表示自己洗后自己晒)

师:自己洗自己晒,开心吗?我们边洗边连起来唱好吗?

出示:碰铃,木鱼。你会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吗?(自由练)

教师弹歌曲旋律,学生用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下面进行比赛:

每组推荐一个小朋友上台边唱边表演,看谁洗得最开心

其他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没乐器的学生用动作表演

评价,表扬

你会为这首歌起个名字吗?(洗手绢)

日常生活中,你还可以帮妈妈学做哪些家务呢?

你会编成歌唱吗?

进行创编

游戏:教师手放前唱词,手放背后唱在心里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用声音、人声表现节奏

学唱《大家来劳动》(熟悉旋律)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听音乐做动作《劳动最光荣》

复习《洗手绢》

边唱边做动作

新歌教学

出示:

打准走(欧

先拍打××××│××││××××│××││

重点:××××│××│×-│×0││

×××│××│×××│××││

××××│×××│×0│×0││

然后连起来拍打

教师弹《大家来劳动》旋律、学生拍打。“走,跑跑”想在心里

用声音、人声表现节奏:

教师擦桌子,发出擦擦声

扫地、发出什么声音(听后说)与上面擦桌子的声音进行比较

在日常生活中、发出哪些声音,你会模仿吗?

如钉桌子的声音、撕报纸的声音、用笔划书的声音

让学生自由想象,小组讨论

加歌词按节奏朗读

跟读

学生连读

第三教时

【教学要求】:

学唱《大家来劳动》

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听音乐表演

新歌教学:

复习《洗手绢》

边做动作边唱歌

师:平时你参加哪些劳动呢?

做劳动师的各种动作

教师弹旋律,学生做动作

边做动作,边朗读歌词

学唱

教师范唱一边

逐句学唱

重点:

出示节奏谱

要求:先排击

然后连起来拍

教师弹旋律,学生拍打

连唱,处理,你觉得歌曲情绪怎样?(有力)

巩固:

游戏:教师手放前,学生唱词,手放后,唱在心里

边唱歌词边表演

用打击乐器伴奏:

分组自由练

教师弹旋律,学生分别用木鱼,碰钟伴奏

按要求伴奏

学生练一边

边唱歌词边伴奏

比赛:

每组推荐一个小朋友上台表演,比出一个“最佳小歌手”

其他小朋友用打击乐器伴奏,或表演

第四教时

【教学要求】:

欣赏《劳动最光荣》

《三个和尚》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欣赏:《劳动最光荣》

出示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听音乐,听后讨论这首歌的内容,歌颂了什么?批评了什么?

学生听后讨论,进行思想教育(热爱劳动)

复听,用动作表演

轻声哼唱歌词,唱后用线条表示自己的感受

是~优美的(兰色)

还是欢快的(黄色

角色表演

欣赏:《三个和尚》

初听音乐

听着音乐想象“音乐讲述了一个怎样得故事?”

为什么一个和尚跳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吃?

得出劳动换来美好生活得道理

复听

自己创编合着音乐表演,鼓励小朋友进入角色

合上音乐的节拍,用自己创造的动作,表现劳动的愉快心情

音的强弱

用生活中的例子做对比讲解

如:老虎合小猫的叫声

师在钢琴上弹两个音对比,让小朋友听辩

师弹奏轻柔的音乐,让学生用动作表演(引导学生把听到的,想到的声音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

教师弹奏进行曲风格的音乐,学生用动作表演

引导学生学小溪慢慢地流淌,学白云悠然地漂浮,学小猫在地上打滚

强:学农民伯伯用劲地锄地

人教版音乐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感受到声音的强弱。

2、能区别“p mp mf f”的力度。

3、复习歌曲《丢手绢》,并能在歌曲中正确运用力度记号。

教学重点:体会并感受力度记号的强弱。

教学难点:区别力度记号之间的强弱关系。

教具安排:录音机、打击乐器、歌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猜谜。

3、“摸耳朵”游戏

二、感受强弱

1、聆听雷声、风声、雨声、小溪流水声,感受强弱。

2、聆听狮子、小狗、小羊、老鼠的声音,感受强弱。

3、按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四种强弱关系。

4、用音乐符号代替四种强弱关系。

三、寻找强弱。

引导学生多方寻找声音的强弱并能区别四个力度记号的力度。

1、纸的声音。

2、拍掌的声音。

3、说话的声音

4、打击乐的声音。

四、演唱歌曲,将力度记号运用到歌曲中。

1、出示歌词、复习歌曲。

2、为四个乐句标上力度记号。

3、全班齐唱。

4、说说加了力度变化再来演唱歌曲的感受。

五、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力度家族的四位新朋友,不光知道了他们的姓名,还掌握了他们的作用,知道了每一组的强与弱都是由对比得出的,他们能使歌曲更好听,更有感情。我们以后不论再唱什么歌,都可以请他们来帮忙。

人教版音乐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及藏族踢踏舞步,感受体验藏族歌舞特点,并能对西藏音乐产生兴趣。

2、能够用饱满的情绪,欢快富有弹性的声音及多种形式演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3、学会藏族踢踏舞基本舞步,并为歌曲伴舞。

教学重点:

学习演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爱我中华》的音乐,律动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

1.导言: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下面,老师来做几个舞蹈动作,你们看看是哪个民族的!

放音乐.(傣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教师表演

学生看后回答.(傣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

2.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一首歌曲,听听是哪个民族的?情绪怎样?(听后学生回答)

3.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感受藏族的歌舞的风格特点,刚才同学们听的歌曲名字叫t;我的家乡日喀则>.谁知道日喀则再什麽地方?请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日喀则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藏语"日喀则"是如意的庄园.

4,请同学们看歌词,再来欣赏一遍,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听出来就用体态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情绪!(放音乐同学们来表现)听后提问.

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热烈奔放的.它的曲调是属于藏族踢踏舞,是藏族的一种民间舞蹈.

5,同学们看过藏族舞吗?下面老师就给你们跳一段藏族舞,请你们注意观察藏族舞有什麽特点?(观察老师的胳膊,和腿)

放音乐老师表演看后提问学生讨论:跳舞人的膝盖总是上下颤动,脚步踏出响亮的声音……和抛袖是藏族舞的的主要特点.

教师:这种舞蹈叫藏族踢踏舞

三、学习踢踏舞的基本动作

1)原地上下颤动膝盖

教师示范动作:颤动时身体要自然、放松,身体重心向下放

学生模仿教师指导

教师弹《我的家乡日喀则》,学生随音乐做动作

2)退踏步

教师示范脚的动作:第一拍前半拍右脚后踏半步,重心在左脚,后半拍左脚原地踏步一次;第二拍右脚向前踏地一次。这些动作连续进行。

学生模仿教师指导

教师示范胳膊的动作:双臂前后自然放松悠摆,重心保持在左腿上,膝盖要半拍颤动

教师弹《我的家乡日喀则》,学生随音乐做动作

四、随录音唱《我的家乡日喀则》,跳一跳藏族舞

教师与学生共同跳,感受藏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情感。

五、刚才我们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歌曲的情绪.下面我们用歌声来表现一下歌曲的情绪!学生看歌词来演唱歌曲.

六、最后载歌载舞的形式来表演一下,体会藏族歌舞的特点.

七、教师小结;结束本课

人教版音乐教案篇4

教学内容

欣赏民乐合奏《丰收欢乐而归》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

2.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境。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要求

能为《丰收欢乐而归》的几段音乐填上适当的速度记号。

教材分析

?丰收欢乐而归》

?丰收欢乐而归》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部分。由马胜龙、顾冠群作曲,全曲共分四部分,分别是(1)黎明时的海洋。(2)渔民出海捕鱼。(3)战胜惊涛骇浪。(4)丰收欢乐而归。乐曲表现了东海渔民的劳动生活。

?丰收欢乐而归》由三个部分组成:

1.乐曲开始:在弦乐震音和扬琴分解和弦的琶音伴奏下,由笛子吹出悠扬的、节奏自由的散板旋律,表现了人们在战胜惊涛海浪之后的喜悦心情。

2.中间部分:表现了渔民们战胜风浪之后,自豪的驾驶着渔船,乘风破浪,满载着丰收而归。

3.结束部分:音乐的速度转为快板,节奏紧凑,再现了乐曲第二部分欢快的主题,这是根据浙东锣鼓的民间音乐改编的旋律,是全曲的核心音调,经过不断的变化,渐快、渐强,最后,鼓乐齐鸣,在最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教学过程

1.第一遍欣赏乐曲《丰收欢乐而归》。感受音乐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情绪?

2.教师介绍乐曲。

3.分段欣赏:分辨三个不同的乐段。

4.为各段音乐填上速度记号,并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景。

5.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6.课后反思

人教版音乐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4/4拍歌曲优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温暖,深情的演唱歌曲。

2、引导学生认识全音符、了解4/4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声断气连的歌唱。

2、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

课前准备:《小小的船》歌曲录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音乐做律动(播放《小小的'船》歌曲录音)。

2、刚才歌曲里唱的小船是指弯弯的月亮,今天老师再请你们听一首歌曲,听一听这一首歌曲里的小船指的什么?

二、教唱歌曲

1、分别听歌曲《小小的船》和《小船》第一段歌词,熟悉歌曲旋律。

(1)提问:感受一下两首歌曲有什么异同(从情绪、节拍、速度等方面考虑)?

(2)复习3/4拍号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引导学生学习4/4拍号的含义和强弱规律。

(3)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如第一拍拍手;第二拍手打开;第三拍拍腿;第四拍手打开。

2、完整聆听《小船》的范唱录音,让学生再次感受4/4拍的韵律,进一步熟悉4/4拍的强弱规律。

3、用哼鸣模唱歌曲旋律。

4、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教师音乐伴奏。

5、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6、学生随伴奏演唱歌曲。

三、歌曲处理

1、指导学生演唱好弱起拍,休止符处声断气连,注意倚音的演唱。

2、结束音要唱满四拍,讲解全音符,让学生了解全音符的形状和时值。

3、这首歌曲表现的是小主人公感到了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你们觉得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达呢?

人教版音乐教案篇6

教学内容:

1、欣常《巴塞罗那》。

2、音乐活动“奔向2008”。

教学目标:

1.了解第25届奥运会主题歌。

2.了解与奥运会有关的相关文化。

3、为画面选配适当的音乐。

教学重点:了解与奥运会有关的相关文化。

教学难点:为画面选配适当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欣赏《巴塞罗那》

教师介绍:《巴塞罗那》原是英国流行音乐家弗雷迪•墨丘里1986年应西班牙女高音歌唱家卡巴耶的邀请,为歌颂她的家乡巴塞罗那而创作的一首歌曲。1991年,被选为第25届奥运会主题歌。

歌曲引子由合唱队发出热情的呼唤“巴塞罗那”开始,点明本届奥运会的地点。“维瓦”在西班牙语中是“万岁’’之意,歌曲抒情婉转而又气势磅礴,表达了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与自豪之情。

1、初次听赏《巴塞罗那》,学生看教材提供的歌词。

2、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二、导入:这几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和奥运会有关的内容,今天我们来看看你们搜集的材料。我们进行一个与奥林匹克运动有关的音乐活动,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准备得更充分。

三、分组展示、汇报

(1)第一组同学介绍奥运五环标志的含义。

欧洲——天蓝色、亚洲——黄色、非洲——黑色、澳洲一一草绿色、美洲——红色

(2)第二组同学介绍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游泳馆;齐唱《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3)第三组同学介绍奥运会开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圣火点燃仪式。

(4)第四组同学介绍奥运会会徽。

①1900年巴黎奥运会会徽;

②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会徽;

③2000年悉尼奥运会会徽;

④2004年雅典奥运会会徽

(5)第五小组同学介绍奥运会吉祥物;介绍北京奥运会吉祥物。

(6)全班分五个组讨论,为画面选配熟悉的音乐。

四、学生自我、互相评价。

五、教师小结。

人教版音乐教案篇7

教学目标:

情感与体验:在演唱表演中,学生能够体会歌曲中旋律美、歌词美,学会创造美。由此培养热爱祖国的美好心灵和真挚的情感。

知识与技能:学生基本能以优美抒情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讲、唱、演相结合互贯通,提高学生音乐的听觉、演讲、歌唱、表演的综合能力。

重点:学生基本能以优美抒情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

难点: 03 53 | 05 12 |

教学过程:

交流互动——发现美

请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美丽的家乡。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家乡的美,并能够表达自己家乡的美。)

一、图片导入——感受美

让学生感受各个不同家乡的美。

师:有位作者用歌声唱出了自己美丽的家乡,我们来听听是怎么唱的?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各个不同的家乡美,让学生一开始就感受美。)

揭示课题:《我们的田野》

二、学唱歌曲——体会美

1、朗读歌曲。

提问:这首歌曲中描绘了怎样的田野风光(学生交流)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好风光的歌曲,歌词写到:美丽的田野,碧绿的小河,巍巍的群山,金色的鲤鱼,成群的野鸭,从远写到近,从静写到动,从地面写到天空,优美动听的曲谱和生动形象的歌词融合在一起,正如一幅幅美丽状观的山水彩画描绘出祖国山河的无比美丽。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学生能够体会歌词美。)

2、教师范唱,学生找出难点

(设计意图:教师的范唱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演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美。)

找出难点:后半拍唱:03 53 | 05 12

突破难点:先将“0”先唱成“空”作辅垫。即0 3 5 3 ,熟悉后,去掉“空”字,按休止符正确的练唱。比比谁唱得更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3、加入歌词,完整演唱

a 跟琴演唱一遍

b分六小组自学歌曲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挥学生的才华,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随伴奏轻声演唱

巩固歌曲:分小组唱、个人演唱、男女演唱——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

(设计意图:通过成就的评价与总结,学生能够在评价过程中互相学习,学会如何评价,如何调整自己的言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歌曲的处理

这是一首很美的歌,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唱好它呢?

生:优美、抒情、轻声演唱

学生基本能以优美抒情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

三、拓展知识——创造美

欣赏郝歌歌舞《非洲我美丽的家园》

郝歌用他的歌声,舞蹈表达自己家乡的美,请同学们也用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或者是画画来表现自己家乡的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设计意图: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对于进一步培养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一首美丽的歌曲《我们的田野》,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发现美,感受美、体会美、创造美,最后让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离开教室吧!

播放歌曲《我们的田野》,让学生离开教室。

人教版音乐教案7篇相关文章:

人教版八上教学工作计划7篇

一年级的数学教学计划下册人教版7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7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7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7篇

九年级数学人教版教学计划5篇

人教版六上科学教学计划5篇

人教版八上教学工作计划最新6篇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6篇

八年级的语文教学计划人教版8篇

人教版音乐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