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灵活的教案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满足个性化需求,设计跨学科的教案活动,有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下面是职场好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三位数加三位数的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教案篇1
教学内容:
p.1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这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安排的。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完善和提升整数乘法的笔算能力,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伐好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放大,培养类比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
重点难点: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学生自己出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并笔算。算完后互相检查。
指名一人板演,看板书,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主要说清楚分别要用第2个乘数的个位、十位上的数去乘)。
二、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
让学生看图后,读读题目的意思,说说怎么列式?
随学生回答板书:14415
指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探索算法
1、学生自主探索:每人在本子上自己算一算,算完后和同桌交换算法,说说自己怎么算的?有问题么?
2、找几个学生的做法板演,分别说说各题错在哪里?正确的'该怎么算?
[课堂中出现的问题:(1)直接一次乘。指出:乘数是两位的,要分两次乘。
(2)分别用第一个乘数三个数位上的数去乘,乘了三次。指出:一般用第二个乘数分别去乘]另外再指出:个位乘得的积末尾和个位对齐,十位乘得的积和十位对齐。
总结:(1)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三位数;(2)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3)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三、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4题
1、做想想做做第2题(做在书上)
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中很容易出错,除了上面说的错,还有哪些呢?一起看第2题:说说错在哪里?怎么改正?
特别要注意三位数中间有0时,不能漏乘;还要注意不能忘记每次计算时的进位。
2、完成第1题
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写出竖式进行笔算,算完后指名说说得数。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列竖式计算可以方便一些?
指出:用竖式计算类似的题目时,通过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能使笔算方便一些。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读题,指名说题意。
提问:要求算出每种水果各卖了多少元,就是要算出总价,总价是怎样计算的?(板书:数量单价=总价)
学生列式计算,写在作业本上。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用迁移的方法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掌握估算方法,感受估算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估算意识。
2、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能根据具体情景选择最优化的方法,感受估算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情景灵活选择最优化的估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售房信息
滨湖花园有两室一厅住房一套,面积86m2,售价894元/m2
师:想买这套房子需要准备多少钱才够?怎么解决?
生:86894
师:你打算怎样算呢?
生1:直接计算。
生2:估算。
课件出示:下面哪种情况下使用估算比直接计算更方便呢?
a、 我在准备房款的时候
b、 房主在收房款的时候
师:是的,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知道准确的结果,只需要一个大概的结果,这就需要估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板书课题)
首先我们来研究果园里的估算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桃园里有桃树647棵,平均每棵收桃48千克,桃园里大约一共能收桃多少千克?
列式:64748
2.独立估算,汇报估算方法。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学设计生1:把647看做600,把48看做50,60050=30000,所以6474830000
生2:把647看做650,把48看做50,65050=32500,所以6474832500
3.你喜欢哪种估算方法,用简短的话概括喜欢的`理由。
生1:第一种好算 生2:第二种接近
师:两种方法都可以。
4.即时练习:① 4471932024 21878
②用估算的方法判断下面算式的积是几位数
68948 19623
③用估算的方法判断58538的积应该是( )
a、2230 b、22230
5.45496怎样估算呢?
① 、独立思考后估算。
② 、汇报估算方法。
生1:把45看作50,把496看作500,50500=25000,所以4549625000.
生2:把45看作40,把496看作500,40500=20000,所以4549620000.
生3:把496看作500,45500=22500,所以4549622500.
③ 、小组讨论:分析三种估算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④ 、全班汇报。
第一种:都估大了,优点是好算,缺点是离准确值较远。
第二种:一个估大,一个估小,离准确值近,又好算。
第三种:优点是接近准确值,缺点是不好算。
6.小结:这三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在这个算式中选择任何一种估算方法都可以,但在实际生活中是不是选择任何一种方法也可以呢?
三、巩固应用
1.售房问题该怎样估算呢?(估大)
2.四年级同学乘车去秋游,车票和门票为49元/人,104人一共大约要多少元?
买票的问题又该怎样估算呢?(估大)
3.全球最大的海盗船位于我国大连,该船拥有102人的超大载客量,全天只能运行22次,在没有其他旅客的情况下,我校20xx名学生一天之内是否都能玩一把?(估小)
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教案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7页例1与相关的内容,练习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已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经验,自主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是学生能结合乘法的口算、估算来进行验算,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3.使学生经历利用旧知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提升知识技能的迁移水平,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首先进行知识回顾和检测。
出示:
1. 口算
23×20= 42×30=
23×19≈ 42×29≈
23×21≈ 42×31≈
2. 笔算
34×12= 76×47= 25×36= 37×82=
独立完成,4生板演。简评
请学生说一说,计算步骤和要求。
师:其实,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回想乘法学习的历程:我们首先学习的是一位数乘一位数,就是表内乘法,接着是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然后是两位数和两位数的乘法。今天我们再往前迈进一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那以后我们还会学习多位数的`乘法。
3.出示练习变形:
134×12= 176×47= 425×36= 237×82=
(1) 估算
师:首先来估算一下134×12的积大约是多少?
生:估算乘积。
(2) 尝试笔算
师:你能不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经验来尝试列竖式计算
134×12呢?边算边想:分几步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尝试笔算。(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情况)
请学生板演展示,并讲解计算的步骤:
先算什么? 134
再算什么? × 12
最后算什么? 268 (134×2的积)
134 (134×10的积)
1608 (134×12的积)
师:问竖式中的各乘积的意义?
(3) 尝试笔算176×47
师:能试着计算176×47吗?边做边想过程,先算什么?在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或在计算时你遇到了什么困惑?
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生:板示不同的笔算。(正确的 错误的 困惑的)
师:在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用乘数哪位上的数去乘,乘积的末尾就和乘数的那位对齐。
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
(4) 与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对比,你觉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要注意什么呢?
4.巩固练习
完成后两道练习,订正,讲评。
5.小结笔算方法
6.解决问题
师:学以致用,学会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就是为了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一问题吧!
出示: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生:(1)读题,弄清题意。
(2)说出,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列式?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教案篇4
教学内容:
复习探索规律,练习十一第4、5、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发现规律,并掌握规律。
2、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规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并板书,今天我们要复习探索规律。
二、我们已经探索和发现了生活中的很多规律,现在老师想请小 帮助我找出最大的`一位数、两位数和三位数以及最小的一位数、两 位数和三位数。
1、学生先独立想一想,再写一写。
2、师指名说一说。
板书:最大的一位数 最大的两位数 最大的三位数
9 99 999
最小的一位数 最小的两位数 最小的三位数
1 10 100
3、从上面这些数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和同桌的说一说。
4、师指名说一说。
三、练习
1、p72第5题,生先在书上直接判断,再集体订正,之拧说出你是怎样 想的?
2、在横线上填出合适的数、算式或图形,并说明理由 。(p72第6题)
3、完成书上第4题。生独立看懂图意,再做在作业本上。
四、课堂小结: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教案篇5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63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估算、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理解算理的过程,以逐步掌握算法、形成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算理,体验算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笔算乘法的顺序与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答题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小红和大家一样,也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孩子,星期天她和妈妈一起来到书店买书,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一套书12本,每本24元。)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想法出发,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预设生:一共花多少元?
师:这也是小红正在思考的问题。(出示)你们能解决吗?怎样列算式?
学生列算式,师板书24×12
师:这是一道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那像24×12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又该怎样计算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理解算理,探究算法。
1、在估算的基础上口算出实际得数。
师:大约一共花了多少钱呢?你能估算一下吗?
(1)预设3种估算方法,口算出得数
生1:把12估成10,24×10=240。
请学生思考,这个240是估大了还是小了?(小了)为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把12估成了10,实际上算的是几本书的价格?(10本)那要计算一共花多少钱,还要怎么做呢?
学生说想法,演示帮助理解。
24×2=48 240+48=288
生2:把24看成20,20×12=240。
师:也是240元,这次,又少计算了哪一部分呢?
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把24元估成20元,每本书少算了几元?(4元)要计算一共付多少钱,还要怎样做?
学生口算4×12=48,240+48=288
生3:把24看成20,把12看成10,20×10=200。
演示20×10=200这部分,计算一共花了多少钱?还要计算哪一部分?
结合演示学生口算:12×4=48元,2×20=40元,200+48+40=288元
(2)回顾口算过程,为笔算作好铺垫。
请学生回想一下口算的过程,是怎样算出一共要付288元钱的,以这种口算方法为例,(24×10=240,24×2=48,240+48=288)请同位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
把没学过的知识转变成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转化。
?设计意图:在估算的基础上口算实际得数,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口算能力,为后面理解算理做铺垫。】
2、笔算
请学生结合着口算的过程,试着用竖式的形式来计算24×12=?
请学生先独立试着算一算,然后小组讨论竖式。
展示学生出现的几种竖式,全班交流、完善:
预设生1:3个竖式
预设生2:一个竖式,有+号,240后面写0.
预设生3:一个竖式,无+号,240后面无0.
……
学生讨论优化竖式。(重点讨论“+”和“0”的去存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竖式,在讨论交流中不断完善,形成最后的笔算过程。这个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实现情感目标。】
3.梳理过程
(1)演示,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先计算两本书的价格,用个位上的2和24相乘得48。接着计算10本书的价格,用十位上的1和24相乘,得到240。 这个24的位置决定了它表示的是24个(十),也就是240,所以后面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最后把它们(加起来),计算的就是12本书的'价格了。
?设计意图:结合着12本书,学生理解算理。动态的演示,帮助学生掌握算法。】
请同位互相说一说怎样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然后请在探究中写错竖式的学生再计算一遍。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内化的一个过程。】
(2)师生共同板书,梳理算法,加深理解
现在没有了书,我们再一起把这个笔算过程写在黑板上。
学生说教师板书竖式。
?设计意图:这次板书过程,看似重复,实际不然。目的一是检查学生对笔算的内化情况;目的二是为后面对比优化方法做铺垫;目的三是有利于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3)比较优化方法
请学生对比口算过程和笔算过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说说理由。
当我们在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时候,可以直接用口算的方法,那么在计算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时候,用竖式计算更简便一些。
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请同学们用竖式的形式计算14×22= 43×1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题不在多,重点是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如果小红下次买18本书,每本书24元,又该怎么计算呢?请同学们课下动脑筋好好研究研究。
?设计意图:这节课学习的是不进位的乘法,后续将学习进位乘法,这一环节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连贯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板书:
两位数乘两位数
估算 口算 笔算 24×12=288(元) 转化
24×10=240 2 4
20×12=240 × 1 2
20×10=200 4 8
2 4
2 8 8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