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教案时,我们要确保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互动性强的教案环节,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以下是职场好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风车的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风车的教案篇1
设计意图
本活动意图创设一个愉悦、轻松的环境,让幼儿在折纸中感受,引导幼儿学会合作,大胆表达,畅所欲言,共享成功拓展幼儿的思维,丰富幼儿的想象,同时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发现风车的制作方法,学会制作风车
2、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张彩纸
2、风车制作方法示意图
3、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幼儿猜是什么季节,教师说上面都画了什么上面有小女孩,白云,太阳,花朵,小草还有什么啊?,然后让给幼儿补充,幼儿回答还有风车,你们喜欢风车吗,这么好玩的大风车,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呢?这些啊,是风车的步骤,今天老师叫你们折风车,拿起桌上的彩纸
二、老师教幼儿操作
1)把正方形的纸对折,变成长方形
2)把两条边对着中间的线折,折成长方形,问:小朋友像什么,回答:门,风扇
3)上下两条边对折,变成正方形,现在我们的大正方形变成了小正方形
4)把正方形打开,上下两条边向中间的线对折,打??
5)长方形的一条边,向上折,折到第一条线,再打开向反方向折,打??
6)上边一条线向中间折,折成小房子的形状,下边同上
7)把两边分开折
教师再教一遍,然后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与他们一起制作,给他们讲。使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学习小风车折法
师:小朋友都学会了折风车,折得又整齐又漂亮!
活动评价
请大家一起来评一评你认为哪个风车最漂亮。交流活动的目的是达到“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的教育要求。给幼儿提供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自主发展空间。
风车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懂得借助工具能使麦子变成面粉,并知道许多食品都是由面粉制作而成的。
2.学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麦子变成食品的过程。
活动准备:
1.小石磨一台,面粉一袋。
2.布置一个食品品尝会,有饼干、馒头、面包等面粉制成的食物,供幼儿品尝。
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
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小蚂蚁想让麦子变成什么?
为什么妈妈说要让它们先变成白白的、细细的?白白的细细的是什么呢?
怎样才能让麦子变成面粉呢?
小蚂蚁们想了什么办法让石磨飞快地转起来了?
借助风车和石磨,麦子可以变成面粉,面粉可以变出许许多多好吃的'东西。
2.理解麦子变成食品的过程。
启发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麦子变食品的过程。
你知道还有哪些东西也是面粉做的吗?
3.面粉食品品尝会。
引导幼儿品尝一些面粉食品,并自由说说这些食品的颜色、外形、味道。
说说这些食品是用什么做成的。
四、活动建议
1.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请幼儿观看石磨磨麦子的过程,如没有麦子可用糯米 替代。让幼儿亲眼看到从颗粒状到细末状的变更过程。
2.在区角活动中可投放石磨、糯米、小米等资料,让幼儿学习操作。
风车的教案篇3
设计说明:
小五班一共有30名幼儿,除了3位幼儿有过上学经验,其余全部是第一次上幼儿园。根据小班幼儿年龄小,观察水平较低,往往只关注事物的表面特征和非常明显的现象,对多种材料的比较探究和细致观察有困难,不善于整体或多角度地去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因此为小班幼儿提供的材料应简单、直观、有趣,以引发幼儿与材料充分互动,饶有兴趣地探索事物间的简单关系。而孩子们都很喜欢会转动的东西,而风车又是他们熟悉和常会接触到的物品,因此孩子不但不会感到陌生,并且还会十分感兴趣。因此为了让孩子既能玩道风车,又能激发幼儿对探索风车的兴趣,所以我决定开展这一活动。
一、活动目标:
1、观察、感知自然现象--风的存在,知道风能使风车转动。
2、通过玩风车这个活动让幼儿知道用拨、跑、甩、吹等方法使风车转起来,并能讲述自己的发现。
3、激发幼儿对风车探索的兴趣,体验探索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风车、相关图片三、活动流程:实物导入--自主探索--玩风车--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的发现--教师与幼儿一起探索--结束第一环节:实物导入出示实物,引起孩子对风车的兴趣第二环节:自主探索--玩风车通过自主探索,让孩子自己寻找出能让风车转动的方法。
第三环节: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的发现培养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的好习惯第四环节:教师与幼儿一起探索能一起跟随老师,共同发现让风车转动的另一方法。
一、活动目标:
1、观察、感知自然现象--风的存在,知道风能使风车转动。
2、通过玩风车这个活动让幼儿知道用拨、跑、甩、吹等方法使风车转起来,并能讲述自己的发现。
3、激发幼儿对风车探索的兴趣,体验探索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风车、相关图片活动过程:
一、玩风车,初步获得让风车转起来的经验,体验探索的乐趣。
1、教师出示风车,提问: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你们想不想和我一起玩?请小朋友和我玩的时候要仔细观察,说一说你是怎么玩的?
2、教师提问如何能让风车转动,请幼儿思考。
3、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巡回观察。
(1)观察孩子探索风车的玩法,总结典型的玩法。
(2)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交流自己的玩法和发现。你的.风车宝宝是怎么转起来的,快告诉小伙伴吧!本文来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4、引导幼儿在同伴面前讲述自己玩风车的发现。
(1)让孩子停止玩风车,坐下来休息。
教师:小朋友带着风车宝宝回家了。你们看老师的风车宝宝多听话,我叫它停它就停,叫它休息它就休息。小朋友你们的风车宝宝听不听话,我们也让它休息下吧。小朋友和风车宝宝玩的开心吗?
(2)教师引导幼儿讲述并演示自己的玩法,教师:"你是怎样和风车宝宝玩的?"请幼儿演示给同伴看,同时请同伴一起尝试风车的玩法。
(3)教师:我们小朋友真能干,知道用嘴巴吹吹,用手拨,迎着风跑、顶着风推、甩、用手搓等方法让风车宝宝转起来。风车宝宝可高兴了。他们要跳集体舞给小朋友看呢!
三、多观察,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风车的兴趣,拓展幼儿的思维。
1、教师激发幼儿兴趣,教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很大的本领,可以让风车转起来,你们相信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2、教师出示小风扇,给幼儿吹风,让幼儿感知风的存在,并利用风使风车转起来。
3、幼儿相互讨论。
提问:人不跑动,风车会转吗?怎么才能转起来?教师与幼儿一起探索风扇可以让风车转起来。
4、教师:请小朋友们拿好我们的小风车,用刚才我们想到的方法和风车宝宝开心的玩吧!
风车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8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牛顿、家庭、零用钱、成绩、麦子、夸奖、卡特、通红、发愤、遇到、任何、刻苦钻研、习惯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能用适当的速度默读课文。
3.在理解重点语句的基础上读懂课文。
4.培养认真、刻苦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词;
2.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启发谈话。
(1)同学们,请你们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落下来,而不会往天上飞呢?
(2)二百多年前有一个人看到这种现象后,就对自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苹果既不往旁边飞,也不往天上飞,偏偏要往地下落呢?究竟是什么东西在吸引它呢?”经过他反复推测、不断研究,终于发现了宇宙间的规律“万有引力定律”,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出示牛顿画像)
(2)牛顿为什么能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呢?(爱动脑筋,善于提问,乐于钻研)
对,所以牛顿能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那么牛顿这种善于提问,刻苦钻研的精神是怎样培养起来的呢?让我们共同学习第25课《做风车的故事》。
(二)出示自学提纲,指导学生自学
1.出示自学提纲。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本课的生字、生词。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在读不懂的字、词、句下面画上横线或打上“?”然后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试着解决。也可同桌讨论。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
(3)标出自然段序号。逐自然段地读课文。思考:每段共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每段写牛顿干什么?有什么问题记下来。
(4)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按提纲自学。
(三)交流自学情况,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1.交流自学生字情况。
(1)读生字。(指学生读、齐读)
(2)多音字组词。
2.交流理解词语情况。
(1)可以结合实物理解的词语:锯、斧头、凿子。
(2)可以通过做动作理解的词语:扇、捡起。
(3)通过查字典理解的词语:攒、羞、习惯、得意、夸奖、果然
3.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点名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简单的问题,同学互相交流解决。)
5.梳理归纳主要问题。
(四)逐段深入理解课文
1.学习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想:通过读书知道了什么?
(2)同桌互相交流。
明确:①通过读第一自然段知道牛顿是英国伟大的科学家。②通过读第二自然段知道牛顿在小学念书时就特别喜欢做手工。
(3)“特别喜欢”还可以怎么说?
(4)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牛顿特别喜欢做手工呢?
明确:①“奶奶给他的零用钱,他总是攒起来买斧头、买锯、买凿于。”从“攒”这个词就能看出牛顿非常喜欢做手工。攒”是积聚、积蓄的'意思,课文中是说他把奶奶给的零用钱一分一分存起来,用来买做手工的工具,说明他太喜欢做手工了。②“整天忙着”就是从早到晚都在忙着,把时间几乎都用在做手工上,说明牛顿爱做手工到了痴迷的程度,以致影响了学习。
(5)第二自然段共有几句话?主要讲了些什么?说明了什么?
明确:共有四句,第一句介绍牛顿生在农民家庭;第二句讲牛顿特别喜欢做手工;第三、四句是具体讲牛顿怎么喜欢手工。这一段主要讲牛顿小时候特别喜欢做手工。说明牛顿对做手工很有兴趣。
(6)兴趣是成功的开始,而牛顿爱做手工到了痴迷的程度,忽略了学习,影响了学习成绩,你们觉得牛顿这么做对吗?为什么?
(7)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课文怎样写牛顿特别喜欢做手工的。
风车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初步探索并感知风的大小与风车转动的关系。
2、尝试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小风车。
3、进一步产生科技探索与制作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风车若干、记录纸、记号笔、各种卡纸、钢丝、剪刀、筷子、牙签、透明胶等。
活动过程
1.引起幼儿的兴趣。
*今天我们小朋友都带来了风车,请你来玩一玩,怎样使你的小风车动起来呢?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同伴之间不要相互碰撞。
*幼儿操作活动。
2.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讲述。
*自由交谈:你刚才是怎样玩风车的'?你发现了什么秘密?请你先和旁边的好朋友讲一讲。
*个别幼儿讲述:谁来说说看你刚才是怎样玩风车的?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你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风车转起来呢?
*教师:让风车转起来的方法可真多。只要有风就可以了。
3.扩展谈话范围。
*那小风车转的一样快吗?为什么?
请你拿着小风车和好朋友去玩一玩,看一看它什么时候转的快,什么时候转的慢,并把它在记录纸上记下来。
*幼儿再次操作并记录。
*请个别幼儿讲述:谁来说说小风车什么时候转的快,什么时候转的慢?
*教师:风大的时候,风车转的快;风小的时候,风车转的慢。
4.尝试做风车。
*今天我准备了许多材料,请你们来制作小风车。
*提出活动要求:
做的时候要注意动脑筋,找好中心点再去做,注意中心点的部分不能剪掉。同时要特别注意安全。知道了吗?
*幼儿制作风车。提醒幼儿特别注意安全。
小风车若干、记录纸、记号笔、各种卡纸、钢丝、剪刀、筷子、牙签、透明胶等。
*风车好了吗?那我们一起来玩一玩,比比看谁的转的快,好吗?
风车的教案5篇相关文章:
★ 降落伞的教案5篇
★ 拼音d的教案5篇
★ 树的用途教案5篇
★ 松鼠的教案5篇
★ 赵州桥的教案5篇
★ 折爱心的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