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写观后感都是我们对电影中情感表达和情感共鸣的感悟和领悟,写好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影片的主题和意义,深入思考其中的道德和价值观,职场好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楷模》观后感通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楷模》观后感篇1
有些人的光芒,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在茫茫滇西深度贫困山区,半生坎坷半生奉献的张桂梅,用瘦弱的身体扛起1800名大山女娃的人生希望。“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在63岁的年纪,张桂梅那些足以“感动中国”的诺言和行动,仍在继续。
能够抗衡时间、改写命运的,唯有执着信念。11万公里家访路,走进1300多名学生家,把累计超百万元的全部奖金和大部分工资捐出……,与张桂梅有关的每一个数字,都在诉说着“膝下无儿女,桃李遍天下”的奉献精神,印刻下“教育改变女孩命运”的执着信念。
造就伟大需要执着踏实肯干。执着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是造就伟大事业的核心竞争力。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执着坚持,都离不开伏下身子抓落实。张桂梅同志几十年如一日,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教育事业上,放在大山的孩子们身上。她对教育事业的坚守无怨无悔,对初心的坚持坚定不移,对让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志向矢志不渝。在新时代,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坚守平凡岗位,为新时代伟大梦想的实现贡献力量。
信念指导行动,当把自己的梦想同国家的梦想关联时,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联系时,更能激发出党员的自我价值感和荣誉感。张桂梅17岁从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她感恩这片土地,她也用实际行动回报这片土地,经过她的努力,年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在华坪建成。12年来,华坪女子高中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100%,1645名贫困女孩从这大山里走进大学。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更应该立足岗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小我融进国家的大发展之中,与时俱进,始终保持理论不过时,技术不落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造就伟大需要甘于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是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一种精神品质,张桂梅同志就是学习的榜样。她放弃了全县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每天不超过3元的伙食费,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托举起了贫困山区孩子“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和梦想,而把病痛置之度外。党员干部对待工作更要不推脱、不抱怨,更要有奉献精神,真正把自己的知识和智慧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
《楷模》观后感篇2
黄大年同志是享誉世界的地球物理学家。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贡献力量。8年间,他只争朝夕、刻苦钻研,带领科研团队勇于创新、顽强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部分成果到达国际水平;他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不计得失、甘为人梯,为了国家事业奋斗至生命最后一息。回顾黄大年同志58岁的生命历程,始终澎湃着“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爱国之情,践行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报国之志,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一座巍然屹立的精神丰碑。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中国精神,伟大的征程需要伟大的中国力量。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就是要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黄大年曾说,自己最看重的身份是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始终用自己的默默付出立德树人、化育英才。他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帮忙每一名学生设计成长路径,为他们修改每一篇论文;他慧眼识才、甘为人梯,为国家培养和凝聚了一大批创新人才。
在学生眼中,黄大年不是高高在上的学术,而是亦师亦友的忘年之交。“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黄大年深情诠释了师者本色、学者风范,在人们心中刻下一个大写的“人”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职业道德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要像黄大年同志一样,坚守职业道德,以培育人才为己任,教书育人。在专业能力上,我们要学习黄大年同志,严于律己,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在关爱学生方面,黄大年同志爱生如子,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我们也要怀有一颗爱生之心,关心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爱岗敬业,恪尽职守。
《楷模》观后感篇3
多米尼加是和平方舟入列以来访问的第41个国家,也是此次任务的第九站。与和平方舟二次到访的国家不同的是,中多两国当年5月1日才正式建交,和平方舟是两国建交后首次到访的中国舰船。
1日早晨7时许,当和平方舟缓缓驶进圣多明各港,停泊在港内的多米尼加海军舰艇悬挂满旗,官兵站坡,在汽笛长鸣声中向和平方舟敬礼。和平方舟也鸣笛还礼,官兵站坡致敬。
虽然是中国医院船首次到访,还是受到了多米尼加民众的信赖和欢迎。数以千计的当地民众前来就诊。为了更多地帮助当地医生医治疑难杂症,和平方舟上的120名医护人员以和当地40多名医生联合诊疗的方式,开展医疗服务。当地一家医院早在一个多月前,就选定了多名重病患者作为联合诊疗的对象。经过双方医生的精心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无论在非洲、大洋洲还是中南美洲,中医始终是和平方舟上的“网红”科室。来自当地一家公立医院的医生安娜,看到中医诊室中的针灸、拔火罐等治疗方式,非常好奇,她希望能有机会到中国学习中医。
曾两次参加“和谐使命”任务的海医大中医系针灸推拿教研室副教授李伟红告诉记者,那是和平方舟将离开秘鲁前一天,预定的治疗服务时间已过,但候诊队伍末尾的一位当地勤杂工老太太已排队等了几个小时,她不忍心让老人家失望。得知老太太患有严重的肩周炎黏连,甚至难以举手拉住公交车的把手,于是立即为老人刮痧治疗。首次刮痧的疗效特别好,老太太当场觉得手臂伸展自如了,老人家激动地拿下贴身佩戴的饰物塞在她手心。李伟红虽然没有收下这份礼物,但老人的真情让她至今难以忘怀。
由于中多两国建交不久,当地的华人华侨纷纷来到码头,迫不及待地登上和平方舟这“流动的国土”就医或参观,感受向往已久的故土情。
《楷模》观后感篇4
随着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的推进,张富清老英雄的先进事迹才被人们知晓,并迅速引起网上网下热议,赢得了广大网民的衷心钦佩。我们广大党员干部,也应学习张富清老英雄坚守初心、不改本色、朴实纯粹、淡薄名利的先进精神。
学习张富清老英雄,坚守初心,擦亮共产党员本色。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张富清老英雄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当前锋打头阵,负伤不下火线,以无比坚定的革命意志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彰显了革命军人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急国家之所急,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主动作为,不务虚功、矢志奉献,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擦亮了共产党员的本色。
学习张富清老英雄,朴实纯粹,始终做到表里如一。在转业之后,张富清老英雄接受组织安排,先后在多个部门工作,在每一个岗位上,张富清老英雄都始终坚持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朴实纯粹,始终做到表里如一,以执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内化于心、外律于行。
学习张富清老英雄,淡泊名利,正确对待功权名利。在革命战争年代立下赫赫战功,退役转业后选择将功绩封存,从不以此要名誉待遇,不居功不自傲,真正把对党的无限忠诚融入血脉、刻在心上,以自己的淡泊名利、矢志奉献,为大写的共产党人写下了最好的注解。
今天,我们向张富清老英雄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的党员本色,学习他朴实纯粹、表里如一的理想信念,学习他淡泊名利、矢志奉献的高尚情操,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工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楷模》观后感篇5
张桂梅作为千千万万基层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身追求,而且在工作的这三十年中也一直积极践行这一人生追求。
作为一名教师,她心系困难群众,始终相信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教育扶贫行列,在她的努力下,华坪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自己却甘守清贫。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张桂梅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家访。张桂梅身体不好,但是她却从来不让学生家长来开家长会,自己拖着生病的身体进大山挨个对学生进行家访。在遇到有辍学思想的学生时会不厌其烦苦口婆心的给学生和家长做工作,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就是这样的家访,张桂梅坚持了十年,帮助很多想辍学的孩子又重新走进了学校,坐在了课堂上学习。
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张桂梅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张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我要用心感受、用心学习张桂梅的精神,学业上不断进步,修养上不断完善,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楷模》观后感篇6
用生命托起明天的太阳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屹立于民族之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进一步弘扬见义勇为的精神,具有特殊的意义。生活中,见义勇为的感人事迹不断涌现。2021年6月1日,重庆市大渡口区育才小学“全国优秀教师”王红旭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见义勇为篇章。
2021年6月1日18时左右,2名儿童在大渡口万发码头长江段沙滩边玩耍,不慎落水。危急时刻,王红旭百米冲刺跳江救人,倾尽全力将孩子往岸上推,在数十名群众联手接力下,2名落水小孩成功救起,他却因体力不支,不幸被江水冲走,英勇牺牲,年仅35岁。在危难时刻舍身勇救儿童,王红旭老师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名人民教师的价值追求和责任担当。他的事迹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完美的注脚,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见义勇为,树立了正能量,值得我们去书写和铭记。
我在网上翻看拜读有关王老师事迹的点点滴滴。知道了他是同事们眼中爱岗敬业的楷模;是学生们心中豪爽义气的大哥;他也是父母心中孝顺懂事的儿子;是妻子心中深情脉脉的丈夫;是儿子心中高大万能的爸爸;他也是教师世家绽放的光荣花一朵,读大学时就曾留下过英雄救人的故事……唯有牺牲多壮志,王红旭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人生境界的高尚追求,用生命托起明天的太阳。这位可敬的人民教师用一颗赤子之心,践行了对党和人民的郑重承诺:作为一名教师,我渴望成为党的大家庭中的一员,愿为各族人民的利益奋斗终身。
王红旭老师出身教育世家,秉承一家三代人热爱教育事业、从事教师职业的家风传统,传承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家训师风,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充分展现出教育世家的精神风范和至诚至深的教育情怀,塑造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他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老师,他是人民教师的楷模,我们永远怀念他。
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一定要以王红旭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学习他潜心育人、辛勤耕耘的赤诚情怀,学习他以德施教、为人师表的品格风范,学习他心怀大爱、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更加奋进的精神状态,争做为学为人的“大先生”、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我们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在我校形成崇德向善、尊重英雄、弘扬正气的浓厚氛围,让榜样力量转化为全体教师的实践行动,聚力谱写教育事业新篇章。
《楷模》观后感篇7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拉齐尼·巴依卡同志先进事迹,引导激励地区各级各族各界政协委员、各级政协干部守初心、担使命,聚焦先进,学习先进,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地区政协工委倡议,在全地区各级各族各界政协委员、各级政协干部中广泛开展向拉齐尼·巴依卡同志学习活动。
一是学习拉齐尼·巴依卡同志浓厚的爱党爱国情怀。他始终心怀爱党爱国之情,力践报国之行,把对党对国无限忠诚融入到守边护边事业中,矢志不渝传承着爱国戍边精神。我们要向拉齐尼·巴依卡同志看齐,把一生献给党的事业作为最大追求,始终怀着对党无限忠诚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深入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以及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地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对党对国的无限忠诚融入血脉、植入灵魂,融入到政协履职尽责的全过程中,切实转化为坚定的信仰信念和自觉行动。
二是学习拉齐尼·巴依卡同志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他在危险面前临危不惧,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面对生死毫无畏惧,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用生命的最后光辉托举起另一个幼小生命的新生和希望,用短暂而精彩的人生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奉献之歌。我们要向拉齐尼·巴依卡同志看齐,以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坚持发扬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将自我革命精神落实到协商议政、民主监督、凝聚共识、建言献策等具体实践中,以敢于担当、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精神,不断推动地区政协工作提质增效,切实发挥好政协“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展现政协担当、彰显政协作为。
三是学习拉齐尼·巴依卡同志无私奉献的民族团结精神。他像珍视自己的眼睛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爱护自身生命一样守护民族团结。我们要向拉齐尼·巴依卡同志看齐,各级政协组织要把民族团结工作放在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高度进行思考和谋划。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示范创建工作。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各族各界政协委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坚定地反对“三股势力”,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勇于发声、敢于亮剑,当好“发光体”,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始终争做维护民族团结的引领者,始终争做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始终争作维护民族团结的表率,助推形成“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楷模》观后感通用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