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歌教案优秀5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教案的实施,教师能够更好地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困难,教案中应包含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职场好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家乡的歌教案优秀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家乡的歌教案优秀5篇

家乡的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2.正确理解词语在句子环境中的意思,体会词的准确性。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3—5节,能用己的话介绍家乡的一种桥。

4.根据要求进行合理想象。

教学重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并体会这样用的好处。

2、初步学习本课第三、四、五节的“总起——分述”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文中介绍的四种字体

课前准备:录音磁带、录像带、图片、书籍、书法作品(含楷体、篆体、草体等)。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重点:了解家乡桥的特点,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来介绍。

突破手段:通过了解千姿百态的桥型,来激发学生了解作者写家乡桥的意图

一、引题

1、桥是什么?用最简单的一句话介绍一下你认为的桥。

学生交流

2、你知道世界上哪些桥?能给大家介绍吗?学生资料介绍

3、桥有些什么作用呢?家乡的桥并不出名,它能给作者留下什么呢?

4.板书课题:家乡的桥朗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理解缀、撷取、刚劲、雄健、飘逸潇洒的意思。

(3)思考:家乡的桥有些什么特点?

2.自学后反馈。

自学反馈自学要求

1、指名逐节朗读课文

2、归纳家乡桥的特点

3、交流各类特点的分别的小节

4.分小组、分特点朗读课文小节

5.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再读课文

3、名逐节朗读课文。

(1)说说家乡的桥有些什么特点?家乡的桥有以下特点:

小桥多、造型美、桥名美。

(2)哪几小节是写“小桥多、造型美、桥名美”的?

(3)再读课文,着重读写小桥特点的小节。

(4)用简洁的话说说家乡的桥。

三、小结

家乡的桥并不出名,但是很有特色。家乡的桥很多,造型很美,每座桥都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这些桥美在哪里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

抄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每词抄2遍。

第二课时

课时重点:学习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突破手段:学习方法,模仿练习

一、积累并复习

1、默写词语:血脉屹立撷取飘逸潇洒

2.说说家乡桥的特点,可用上血脉、屹立、撷取、飘逸潇洒、雄赳赳、长相忆等词语。

3、家乡的桥很多,课文是怎么写的?找出有关句子。

4、学生默写词语。

5、生交流,个别回答

例句:“我的故乡在江南。故乡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1、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划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朗读相关的句子

4、学生个别—全体朗读这句话

二、学习课文第2小节

1、学习句子中用词的准确性的方法:

1)首先要理解“网布”的意思。

①:,网布:布,分布;网布,像网一样纵横交织的分布。

②:联系上下文。想想带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故乡一条条小河纵横交织地分布在大地上。

③:体会带点词语的运用好在哪里。

“网布”把故乡一条条小河纵横交织的样子写得十分形象,给读者留下具体而清晰的印象。

学生听讲解

小结: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性,可以先了解词语的意思,再根据具体的句子,体会它的准确性。小声读读体会方法,再找找有关句子。

“小河长,小桥多。桥连接着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如果提个篮子赶集去,不经过八座十座小桥才怪哩!“

学生朗读理解词语准确性的方法

指名读句子

四人小组共同学习其余的句子。

三、学习课文第3小节

家乡的桥大多是石桥,但是,却有着非常美的形态。

1、读第3小节,你最喜欢的一种形态。

1)最简单的过户桥。(简单在何处?)

2)最漂亮、最有气派的单拱桥。(

漂亮、气派在何处?)

1、自由朗读第3节

2、划出最喜欢的一种形态描写的句子,并同桌交流理由。

3、全班交流

3)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请闭上眼睛,想想夜里,如果你撑着小船穿梭于桥洞下,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1、分男女生读最后一句,并思考想象

2、交流想象的内容

3、学生试背这一小节,交流快速背诵的诀窍。

4、学生用各自喜欢的方法再背

5、全班背诵。

2、试背这一小节。

3、概括这小节的节意

1自由读第4小节,思考:这小节分别介绍了家乡小桥的哪两方面?

1)说说家乡小桥名称是根据什么起的?

a

根据形状起名。

b

根据民间传说起名。

c

根据名人诗句起名。补充王维的诗《归篙山作》:“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篱高下,归来且闭关。“

1、默读第4小节

2、交流分二层

2)请三位学生分别读这三句话。你记住了哪些桥名?说一说桥名,并说出起名的根据。

1、再读相关的句子

2、考场测试:根据来源类型背出桥名

3)小结这一层的层意

4)桥的名称美,桥上的字也很美,桥上写了什么样的字呢?

学生交流这一层的层意并试着背诵

读读书上的句子,回忆介绍的字体

a

读读书上的句子,体会划线词语用词的准确性。

“有趣的是,在青石上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或隶或楷或草,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

b

出示各种字体的书法作品,想想什么样的桥名可能用什么字体的字?

c这情趣还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再读相关的句子,用曲线划出体现情趣的句子。

试着背这一层

全体同学齐读这一小节

完成填空练习

5)小结这一层的层意

2、配乐朗读第4节。

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第4节围绕这句话写的,介绍和--,有的是—有的是-有的是---这些桥名的也各不相同。家乡的桥给孩子们带来了情趣。

3、再读这小节,试背。

男同学读,女同学试着背

老师引读,全体跟背

2、根据这小节的节意

家乡的不但多,而且桥造型美、桥名美,连桥上的字也美。

那么除以以外,还有什么吸引作者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1熟读课文3、4小节,并背诵3、4小节。

2完成课后练习3的第一道填空题。

第三课时

课时重点:

巩固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突破手段:

通过交流和练习

一、积累并复习

1积累描写字体的词语学生交流

2教师和学生一起背诵课文的3、4小节。

学生根据要求背诵3,4小节

背涌形式:第3节教师背“最简单的,最漂亮、最有气派的”第4节教师背桥。

二、回忆理解词语准确性的方法

三、学习第5小节

1读第5节,说说第5节讲什么?

学生读第5小节

学生交流第5小节的主要内容

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交流

2什么地方看出家乡的桥是孩子们的乐园?

“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丝丝的风,轻轻荡漾的水波,转眼就把你送入梦乡…...“

想想让你在这样的桥边玩,你会怎么玩?你觉得会有什么乐趣?

读这句话。

3、填空:

课文第5节是围绕这句话写的,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方面把这句话写具体的。

读这句句子,交流会玩些什么

4、试着背这小节,讨论记忆的好方法

读最后小节,说说作者为什么“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学生根据方位来背诵这一小节

读这小节,畅谈想法

四、总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4的第2小题。

2

完成同步练习

六、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小桥多

造型多

1、家乡的桥

名称美

乐趣多

家乡的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家乡风味小吃品种多、味道美,以及它们背后的故事,进而了解家乡的饮食文化。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更多地了解家乡。

教学重点: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家乡小吃的探究兴趣,让学生通过参与调查和探究,深入了解成都各类小吃,通过课堂学习引导学生加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对家乡人民的智慧产生敬佩之情,增强作为家乡人的自豪感。

教学难点:

体会家乡小吃品种多,味道美,颜色美。

课前准备:

1、初步了解学生知道哪些家乡小吃,让学生回家去调查有哪些家乡的小吃。

2、学生反馈自己调查到的家乡的小吃,教师通过问学生对于哪种小吃感兴趣并把这些同学分成一个组,接下来就回家调查所感兴趣的小吃:做法、背后的故事。

3、给每个小组发一张调查表,调查好后收回,了解学生收集情况。

4、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展示调查成果的方式:图片加解说、带小吃给大家品尝并解说、现场制作小吃给大家吃并解说。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调动学生热情与激情,明确本课主题。

导语:孩子们,上节课我们感受了家乡美丽的风景,这节课我想带你们感受家乡美食。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家乡的美食城吧!

二、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小吃图片和名字、做法解说,分享背后的故事。

课前孩子们都去调查了家乡的小吃,哪个组先来汇报呢?你能通过色香味来说一说某一种小吃的特点吗?另一种小吃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刚才他们两个小组给我们带来的这两个小吃,看得我都很想去吃了,你们呢?不要着急,接下来我们还要去逛逛其它摊位,看看他们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你可以把这么美味的小吃给坐的最直表现最好的同学品尝一下。

三、教师出示学生没有找到的小吃图片。

刚才同学们说的仅仅只是我们这边小吃的很小一部分,我这里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其他的小吃。

1、长沙名吃——臭豆腐

古城长沙最有名的小吃就数臭豆腐了!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刚出锅的臭豆腐,浇上满是辣椒的香料,吃起来要多香有多香!你的家乡有这样的名吃吗?豆腐、辣椒、玉米……都可以做成各种风味的小吃,你知道吗?同学们在生活过程中,可以多关注这些有名的小吃,你会更加热爱你的家乡!

四、学做风味小吃。

1、许多的风味小吃是可以自己做的,你会做吗?

2、有些小吃我们也可以学着做一做呢。也许有点难,也许做出来味道不怎么样,但自己动手做的,吃起来总会有一种特别的滋味……

3、同学们想知道辣椒萝卜的做法吗?课本上给大家详细介绍了它的做法,同学们也可以尝试着回家做一做,然后给爸爸妈妈品尝。还可以先了解其它风味小吃的做法,把做法写在纸条上,然后试着做一做。

4、学生将自己做的风味小吃拿出来请小组成员品尝,并介绍做法。

五、课外活动拓展。我们利用课余的时间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家乡的小吃,和同学们一起开个风味独特的“尝鲜会”吧!

课堂小结: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家乡人民的智慧产生敬佩之情。引导学生说出家乡小吃多,味道丰富,颜色多;引导学生学习一些风味小吃的做法。

家乡的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查找资料、观察实物和图片,让学生了解一些家乡的风味小吃的特点、来历、制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为家乡人们的心灵手巧感到自豪。

2、通过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发现家乡风味小吃的一些文化特质和经济地位,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践,激发学生对家乡小吃的探究兴趣,让学生通过参与调查和探究,深入了解家乡各类小吃,通过课堂学习引导学生加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对家乡人民的智慧产生敬佩之情,增强作为家乡人的自豪感。同时教育同学们要注意文明礼貌和饮食卫生。

教学准备:

学生查找家乡和各地的一些风味小吃的资料,包括相片、图片、文字介绍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品尝、点评自带的家乡风味小吃。

1、学生拿出食物,说说带来的风味小吃的名称(小吃以学生自己制作的为主,也可以适当带一些购买的家乡小吃)。活动一:师生互相品尝各自的风味小吃。教师随机提出品尝时的文明礼貌和饮食卫生习惯。

2、交流:说说你刚才吃了哪些东西?味道怎么样?

3、由老师引导学生介绍所品尝的小吃,包括小吃的原料、颜色、味道等特点。

二、说一说,做一做:学习小吃的做法。

1、如果你觉得味道好,可以问问他是怎么做的?学生彼此间了解自己喜欢的小吃的做法,并记录下来。有条件的话可以回家去试一试。活动二:评出最受欢迎的家乡小吃先推选出几种学生喜爱的小吃,再通过投票的形式,选出最受同学欢迎的小吃。并颁发小奖状。

2、作业:回家后试做你喜爱的小吃。

第二课时

一、激情引入:了解有关风味小吃的来历、典故及在家乡的经济地位。

1、提示:你知道其他地方有哪些风味小吃吗?教师出示教材中全国各地有代表性的风味小吃的图片,引发学生自由发言。

2、过渡:有些小吃不仅好吃,还有美丽的传说呢!活动一:老师讲过桥米线的故事。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有关风味小吃的故事或来历。

3、家乡的风味小吃不但味道好,还能推动家乡的经济发展呢!教师课件演示:介绍家乡有名的小吃,为家乡经济所带来的好处,如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吸引了很多中外游客来品尝,引发学生的思索。也可以以“松花皮蛋卖到日本去了”为事例。

4、学生说说家乡有没有这样的风味小吃。

二、说一说:宣传、推销自己做的小吃。

1、师:家乡小吃味道好,能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做贡献。我们也为我们家乡的小吃设计包装,进行宣传,说不定也能为家乡的经济做贡献呢!

2、师生一起回忆一两种有关小吃或食品的广告,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播放一段视频广告。活动二:做广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为自己家乡的风味小吃设计包装和广告。活动三:展示设计结果。让学生上台模拟电视广告宣传、介绍自己的设计。

三、小结,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在市面上看到你们设计包装的风味小吃,让小吃为家乡争光。

家乡的歌教案篇4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二年级小学生

2、学科:品德与生活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图画纸、彩笔、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二、教学课题

在《我爱家乡山和水》一课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育手段,让学生看到祖国山河的锦绣与壮丽,开阔了小学生的视野,在心灵深处留下了印记。与此同时,我又把家乡的田野、山林、小溪、烂漫的山野花等拍摄下来,制成美丽的相册课件,在课堂上展示给小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乡村恬静与温馨,从而使学生觉得乡村和城市一样的美丽与可爱,长大有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为此而努力学习。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个主题。

2、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我爱家乡的山和水》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生活的地方第一课。学习内容是以家乡的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为背景,通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自然资源和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培养他们的家乡意识和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3、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各种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4、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收集资料。

(3)能用画笔画出眼中家乡的美景和对家乡的感受。

5、教学准备:自己拍摄家乡(池南区)制成的相册课件、用“刺五加”自己做成的茶叶、祖国秀美山河的多媒体课件、长白山南坡景点相册、录音机

四、教学方法

讨论、资料收集、情景模拟与角色表演、访问、欣赏、讲故事、讲授等。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生:喜欢。

师:谁来说说都去过什么地方?

生:大连

生:北京

生:青岛

生:长白山

……

师:感觉如何?

生:都很美

……

师:是啊,北京、大连等等这些地方都很美。那你们觉得我们的家乡美不美呢?看看下面老师拍摄的图片吧!

?课件出示:家乡相册】

师:说说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

生:大江和大树

生:长白山天池

生:人参

生:满地漂亮的野花

生:还有瀑布

……

师: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家乡,板书课题:我爱家乡的山和水

活动二合作体验:模仿表演

师:谁能说说我们的家乡在哪里?

生:漫江

生:松江河

师:这样说有的人还是不知道的,要说清楚是哪个省的、哪个市的、哪个县的、哪个乡镇的,明白了吗?

生:学生说说家乡的位置

师:你们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家乡啊?

生:喜欢

生:想的

师:那你们自己就当一回小导游,把家乡的美景介绍给他们吧!

生:扮演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师:请扮演的孩子谈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意见

活动三自主探究:展示家乡

?课件出示】长白山南坡风景区图片

师:让学生说说上面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高山花园

……

生:真美!

……

师:是啊,这就是我们的家乡(板书:山美、水美、五谷香)看看我们居住的地方,你最喜欢哪里?把你最喜欢、最熟悉的地方,用彩笔画下来吧!

组:交流展示,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师:出示彩图画

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图画,把小诗给补充完整。

生:回报自己的作品。

师生:共同评选最佳创作奖。

活动四交流感悟:说说和唱唱

师:讲述《金日成小山》的故事

师:谁还知道家乡的那些事情?

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关于家乡的一些小故事——丁奶奶给讲的打土匪的故事。

生:抗洪的故事。

……

师:家乡除了有扣人心弦的故事,你发现还有什么?

生:二人转

生:人参

生:天麻

……

师:出示茶叶——这是老师利用双休日上山采集的,自己制作的茶叶,是纯绿色的,没有污染的“刺五加”茶。我们的山上有很多纯绿色的特产,经常吃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的益处。(板书:家乡特产)

师:刚才同学说了,家乡还有“二人转”,那么谁来给大家表演一下呢?

生:表演“二人转”。

生:扭起秧歌。

……

师(小结):我们的家乡正在建设和发展中,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更加美丽可爱;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长大后用我们的智慧来建设我们的家乡!

板书设计

我爱家乡的山和水

山美水美

风景名胜——长白山

六、教学反思

在《我爱家乡山和水》一课时,我提前把用相机自己拍摄到的家乡图片和长白山的图片,分别制作成相册,做成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使学生对家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让学生的情感从知家乡到爱家乡的过程得到了升华。

在教学中,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从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设计了“模仿表演”、“说说唱唱”等几个教学环节;除此之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查找资料”能力,让学生有方法、有有目的去查找、去学习,这样学生在查找中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乡,从而爱家乡的感情自然而然地生成,达到本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家乡的歌教案篇5

设计意图:

大自然是幼儿最好的老师,阳光明媚的春天是幼儿贴近大自然最好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我们家乡的油菜花遍地都是,这是一个绝好的活教材,故特意设计了这节活动,以便于使幼儿更好地走近大自然,更好地了解我们身边常见事物的奥秘。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事物的兴趣,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2、引导幼儿了解菜籽油的来历,感知整个生产油的过程。

3、通过活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认识事物能力及观察能力。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带领幼儿到田野里去参观油菜花;参观生产菜籽油的车间。

2、影像资料、图片、成熟的菜籽种子、未放油的菜及放油的菜。

活动过程:

一、通过播放音像资料,结合看到的实物感知油菜花。

1、播放音像资料,让幼儿感知田野里油菜花的美丽。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油菜花的颜色、形状,闻到的油菜花的味道,摸到的油菜花及未成熟种子的感觉。

3、师小结。

二、结合实物,认识成熟的油菜籽种子。

1、每小组发一碗油菜籽种子,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

2、交流对油菜籽种子的认识,激发幼儿对怎样产菜籽油的好奇心。

三、了解生产菜油的整个过程。

1、结合自己到生产车间看到的,交流产菜油的过程。

2、播放音像资料,让幼儿充分感知生产油的全过程。

四、引导幼儿了解油的价值。

1、为每组幼儿提供两盘菜,一盘是放油的菜,一盘是未放油的菜,请幼儿品尝。

2、交流放油的菜和未放油的菜在味道上有什么不同。

3、交流菜油的各个不同的价值。

活动延伸:

1、在家长的带领下参观芝麻种植区,参观生产香油车间。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活动反思:

在幼儿观察之前,还应该利用图片,让幼儿更好、更快的去发现,用放大镜去发现油菜花那些细小的部分,这样不容易让幼儿去破坏油菜花原本的样子。还有观察完毕之后,幼儿们能积极的说出对油菜花的发现,其它幼儿都能安静倾听,别人的观察结果。这节课使我心喜的是幼儿们能融入到我的课堂中去,在课上积极的举手发言,课堂纪律也表现的非常好。

家乡的歌教案优秀5篇相关文章:

奶奶的歌作文优质5篇

我的青春我的歌演讲稿参考5篇

童年的歌作文8篇

奶奶的歌作文7篇

我最喜欢的歌作文8篇

童年的歌作文精选8篇

奶奶的歌作文推荐7篇

秋天的歌教学反思参考7篇

奶奶的歌作文精选7篇

我最喜欢的歌作文参考7篇

家乡的歌教案优秀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3212